第六十八章
武延秀奉命入宫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韦皇后注意起自己的女婿武延秀来, 年轻气盛、俊逸非凡。 “年轻真好啊。你和裹儿都年轻着,裹儿是如花儿般的年纪。”韦皇后喃喃道, 目光变得悠远而涣散,她觉得自己老了,一天比一天老,不是当年那个绝色美颜的韦莲儿了。 “皇后娘娘乃一国之母,是这个天下最高贵美丽的女人, 谁会觉得娘娘老了呢?”武延秀自然要拍马屁,深深看着韦皇后,“娘娘依旧是风采照人。” “是么?我是这个天下最高贵美丽的女人……”韦皇后一手抚上自己的面颊。 武延秀脸上洋溢着浅浅的笑容:“在延秀看来,娘娘的美,胜过公主,岁月荏苒只是褪去了稚嫩青涩,而娘娘变得更成熟韵味。成熟的苹果总会是比青涩的更香甜更好吃。” 这话听得韦皇后心花怒放,她饶有兴致地看着武延秀:“裹儿要是听你说这话, 会不高兴的。” “我所说的,都是实话,是心里所想的。”武延秀只想着如何讨好韦皇后。 韦皇后看着武延秀的眼神变得意味深长了,韦皇后让房间里伺候的宫婢退下,武延秀这才发觉了异样。 “娘娘为何如此盯着延秀?”武延秀心里有些发毛,嘴角荡起弧线,心里想着该不会是韦皇后看上他的姿色了。这……这可如何是好。 方才赞美的话都是说来讨皇后欢喜的,武延秀怎会真的觉得一把年纪的韦皇后比李裹儿更有吸引力。献殷勤过了, 武延秀恨不得一个巴掌扇到自己脸上。 “你对裹儿温柔体贴,是个好驸马,也是我的好女婿。”韦皇后站起身,仰着高贵的头,走到武延秀的面前。 武延秀紧张得背上直冒汗,心乱如麻:“多谢娘娘赞赏。天色也不早了,我也该拜别娘娘。” 韦皇后收回了炙热的目光,点了下头:“好,去。” 武延秀赶紧转身离去,满脸涨红,方才韦皇后看他那眼神,恨不得吃掉他似得。 李裹儿的眼线得知长姐去了太平公主府,立即入宫,在韦皇后面前说李长宁与太平公主私下有来往。 韦皇后近日却是在因相王那几个儿子而烦心,一个得到韦皇后信任的江湖术士,前段时间告诉韦皇后:“兴庆坊五王宅上空,常有盛大的帝王之气。” 五王就是指相王李旦五个儿子,韦皇后留意着他们:寿春王李成器、衡阳王李成义、临淄王李隆基、巴陵王李隆范、彭城王李隆业。尤其是那个李隆基,上次在球场上大放光彩后,就让韦皇后耿耿于怀。 没有儿子支撑……始终是个隐患,韦皇后思来想去,觉得李重润就算再靠不住,也比别人的儿子值得信任。 于是韦皇后打算找个理由前往平洲,亲自迎李重润回长安。她没有把这个消息事先告诉李显和安乐,决定先把李重润带回来后再做计较。 “太平公主虽然别有居心,但她始终不足为虑。”韦皇后对李裹儿道,“真正让我在意的是,相王和他的儿子!” “母后,我们何不给父皇施加压力,放出些流言蜚语,令父皇有所警觉?”李裹儿提议道。 “恩,好。”韦皇后点头,“不过,过段时间我打算外出游玩些时日,散散心,在宫里呆久了忧思成疾。” “母后要去哪儿?裹儿陪你一起去啊。”李裹儿晃了晃美丽的头。 韦皇后知道李裹儿是个不会保守秘密的人,要让她知道李重润还活着,很快武延秀那些人都会知道了。 “不用了,母后就想一个个四处走走。”韦皇后轻声道。 韦皇后与李裹儿想用江湖骗子传播的流言来威胁中宗,要求贬斥相王:“兴庆坊乃是相王和五位王的府宅,有帝王之气,寓意着相王生了反心!” 中宗对相王很了解,知道他是个不图名利之人,对韦皇后道:“是市井小人造谣生事,不足为信。” “不行!这件事大意不得!”韦皇后坚持要中宗采取措施。 “那过几日,我们去巡行五王宅,看看是否真有异样。”李显只得道。 于是这天,中宗率领后妃去兴庆坊见相王等人,令人布置了了彩楼,在这里看表演。中宗与李旦、太平公主共诉兄妹情谊。 韦皇后如芒在背,见中宗与一弟一妹关系融洽,知道中宗不会对他们下手,就只好又暂且作罢。 很快,韦皇后决定亲自去平洲说服李重润回长安,上回李长宁去了无功而返,只带回李重润不愿回来的亲笔信函。韦皇后知道,能说服李重润回来的人,就只有她这个做母亲的。 “皇后要去游玩?”中宗大为不解,皇后忽然提出要离开长安。 “是啊,出去散散心,大概两个月,我就会回来。”韦皇后也不提去平洲,到时候路经平洲便是了。 “也好,那皇后路上小心。”中宗微笑道。 韦皇后离宫的生活当然更是多姿多彩,没有中宗盯着,她带着宠幸的人儿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韦皇后临走之前,召见了李长宁,母女两人促膝长谈。 “长宁啊,这些年来,只要是你开口想要的,母后都尽其所能满足你。”韦皇后让李长宁坐在自己身边。 “母后对我很好,我知道。” “我这回去平洲,也只有你明白我真正意图。长宁,无论如何,我们都母女情深,你可不能犯糊涂,去和外人算计自己母亲。” 李长宁重重点头:“母后放心,我绝不会背弃你!至于有人在母后面前说那些煽风点火的事儿,母后千万不要相信。” 说李长宁坏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李裹儿,韦皇后笑了笑:“你和裹儿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妹,妹妹有什么毛病,你这个做姐姐的要多多担待。” “我会谨记母后的教诲。”李长宁顺着韦皇后说,好让她能安心离宫。 韦皇后不在长安,这可是对付李裹儿与武延秀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李长宁苦思冥想对策,她在宫里住了两日。 李长宁打探到消息,近来武延秀入宫的次数竟然比李裹儿还多。夜里,李长宁想求见韦皇后,皇后的贴身宫婢竟然说,韦皇后与驸马都尉在太液池赏花。 “母后与驸马赏花,你们几个是皇后的宫婢,怎么没有跟着?”李长宁又问。 “娘娘吩咐了,不用跟着。”宫婢答道。 李长宁双眼一眯,她似乎想到了很久之前,母后也有过类似的举动,那时候她是为了去太液池见张易之…… 今夜月圆,满园芬芳,韦皇后独自坐在长亭中,她记得很多年前跟着太平公主来到太液池,就是在这里见张易之作画。 那是韦皇后的秘密,她当时凝望着张易之绝美倾城的容颜,怦然心跳,就像是全身每个细胞被点燃了一般,青春焕发。 “娘娘。”武延秀采摘了一把花束,递给韦皇后。 韦皇后抬头,目光与武延秀相碰撞,两人靠近,似乎一切是朦胧而暧昧的。 “娘娘就如这花儿般,依旧是的美丽迷人的。”武延秀的语气格外温柔。他这段时间想了很多,或许韦皇后才是那个真正能够帮他实现龙座奢望的女人。 武延秀的眼神似乎在暗示着什么,然后韦氏保持着理智,不,不行。别的男人都可以,但是武延秀是李裹儿的丈夫,绝对不行! “娘娘的手好冷。”武延秀趁着韦皇后接过鲜花的那一刻,伸手碰到韦皇后的手。 韦皇后赶紧缩回手,那采摘的花儿掉了一地。 太液池很大,但是李长宁却很轻松地找到了这儿,她知道张易之以前喜欢在这个长亭子里作画。韦皇后虽然没有得到那位绝世美男,但是得不到的才是最牵肠挂肚的…… 李长宁远远地看着这一切,心里暗笑,不愧是是武延秀啊,先是勾搭上了裹儿,现在连母后都不放过!如此道德无耻,违背伦理,令人发指。 好在韦皇后马上要走了,等皇后离开长安城,武延秀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几日后,韦皇后的銮驾在上千侍卫的护拥下,离开了长安城。 韦皇后前脚刚一走,太平公主就召集了寿春王李成器兄弟以及李长宁来到她的府邸上,商议着如何对付安乐公主及武延秀。 太平公主担心李长宁顾念姐妹之情,不愿对李裹儿动手,便蛊惑道:“李裹儿心狠手辣,长宁啊,若是她有机会除掉你是绝不可能手下留情的!” “我有办法对付裹儿,但是裹儿终究是我的妹妹,她也没有做过实质上伤害我的事儿。姑母答应我,只夺她权力,不伤她性命。”李长宁从容道。 “可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若只是将她贬出长安,不过多久她还会凭借皇后的力量回来的。”太平公主又道。 “但姑母别忘了,我们都姓李,都是血脉至亲,奈何煮豆燃豆,赶尽杀绝?”李长宁悠悠道。 太平公主眼皮微微抽动,虽然也不喜欢李长宁的这个说法,但似乎又无言辩驳。 和事佬李成器这个时候开了口:“那我们就用计将裹儿和武延秀赶出长安。” “不,武延秀必须死!”李长宁见识过武延秀的城府,他可比李裹儿会脑子多了,当初被贬在外不是也很快回来继续享受尊荣了么。 “怎么?因为他姓武,所以长宁就不能饶恕他了?”太平公主半开玩笑似得道。 “自家妹妹犯了错可以原谅,但外人屡次作恶,我再原谅也说不过去啊。”李长宁计较着,若不是发现武延秀为了得到更大的权力而对韦皇后动了心思,李长宁兴许会顾念一些情分而放过武延秀。 李隆基沉色道:“武延秀是个太厉害的人物,他的野心绝不仅仅甘愿做一个权柄滔天的王!” 而且更重要的是武延秀能屈能伸,八面玲珑,在处事方面绝不亚于他的叔父武三思。所以武延秀不及时除掉,那就是第二个武三思。 “你们可有良策?”太平公主肃然问。 “我有个主意,需要姑母配合。”李长宁脸上笑意更甚,“就劳烦姑母这阵子帮我好好看着裹儿,凡事也多让让她。” “好啊。”太平公主会意,李长宁是要她拖住李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