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穿越不想当里长的村长不是好村民 > 第115章

第115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四月底的时候,简平又开始忙碌了。整天跟着吴大爷在简家村的农田周围转悠,时不时的指点一下村里人一些种地的问题。    简平专门让人做了一个可以在腹部前面放平的小木板,平日里带着一些笔墨纸砚将遇见的农桑上的问题全部记录下来。    不仅是自己发现的问题,还有很多村民在种田过程之中搞不懂的问题,全部记录下来,作为《简家农桑》下一部的草稿备用。    简平不知道白唤空是什么时候开始动手的,但是从他和田文从县城回来却是又过了一天的时间了。    不论是危机感还是想要早点解决问题的心情,都让简平时刻在脑海中演练彩排着接下来他该怎么做。    又一次帮村里人解决了水田里养鱼的一些问题之后,简平看着眼前绿油油的一片稻田,很是感慨。    “看这样子,下一季肯定能有个好收成。”    吴大爷站在一旁,嗒嗒的抽着旱烟。脸上因为笑眯着眼的模样,皱成了一团。“是啊,几个月之后这稻子先不说其他的,光是这水稻里养的鱼也足够家家户户多十几两银子的收益了。”    要知道以前一年下来,种的粮食交完税之后都不见得够自家吃,就更不要说什么余粮了。    连余粮都不怎么够的年月里,每家每户一年下来,能攒上一二两银子,都算是那家人那一年过的细致了。    而现在,因为简平的这些好法子,一季度的产量都快要足够每家每户一年的嚼头了。    不光粮食的产量上来了,每次种地还有其他附加的赚钱的法子。水稻里养的鱼,旱地里套种的豆类。    就算是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的那点种菜的地方,也种上了能卖出去的土豆红薯什么的。    总之现在的简家村人,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吴大爷一脸的感慨,而几个跟着过来学习还有地里本来就在忙活的村里人,也跟着一脸的感慨。    感慨完之后,自然也是不忘将简平从头到尾好好的夸奖一遍。    “是啊是啊,要不是村长,咱们哪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啊。”    简平也没去管这些人说这些话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只要这些人说话是顺着自己的意思来的就行。    所以等众人感慨的差不多了,简平才一脸感慨的摇了摇头。“还差的远呢。”    “咦?村长的意思是?”    周围所有人都一脸疑惑的看着简平,一些聪明的,更是一脸的惊疑不定,因为自己心里所想,一时间不知道是该惊还是该喜。    好在简平没有太大的恶趣味,也没让这些人自己想太久。    “以我们村现在这种产量,也就足够养活自己而已。”简平抬头四望,看向触目可及的所有农田。“我们简家村,最起码也要成为南安城里的产粮大村才行。”    简平看着远方,壮志酬筹。“我要在两年之内,让整个南安城都吃上我们简家村产的粮!从外面买粮,是我简平的耻辱!”    简家村的人这才反应过来,简平现在可不光是他们村的村长,还是整个南安城的杂官呢。    而杂官负责的,可不就是整个南安城农桑的事情嘛。    一时间,所有人都被简平的志气弄的豪情万丈。    “就是,上次县太爷从外面买了一百马车的粮食啊,那些粮食要是都是咱们村出的,那得赚多少钱啊!”    田有望蹲在田地边上,也是一脸的向往。简平抽空快速扫了一眼这个自己提拔的护村队一队队长,顺便为自己的眼光点了个赞。    不论田有望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能说中领导的痒痒处,就是个好苗子。    被田有望这么一带,众人的讨论话题成功的绕到了之前县太爷买的一百马车的粮食,还有那个财大气粗的万寿堂。    很快,整个简家村的人虽然都不怎么清楚去年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众人心目中关于去年县太爷买了万寿堂一百车粮食的事情,倒是‘记忆深刻’了。    简平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自然也就有心情沉浸在钻研自己的‘学术研究’的事情了。    而田文在知晓了简平的计划之后,平日里和人聊天的时候,也多感慨了几句万寿堂的家大业大。    无形之中,为简家村的人树立了一个很美好的学习榜样呢。    而事情的发展,也真的是一点都没让简平‘失望’。    就在京城侯府的事情传到南安城不到五天的时间,果不其然就有一些陌生的人进入了南安城。    简平怎么说也是一个在南安城里有铺子的人,让简枚之平日里多注意一些也是必要的事情。    事情一点不出简平所料的,那些人并没有去找桃花镇上的张家打听什么,反而是自己亲力亲为,亲自去打听消息。    南安城有那些人的踪迹,桃花镇也有。没过几天,就连简家村也有。    那些人也不知道是高高在上久了,还是脑子真的缺根线儿。打听事情,也真够直来直往的。    在村子里吃了点东西,看了点风景,就直接单刀直入的询问周围的村民。    “听说你们村子去年产了不少粮食,都卖给军营里了。”    诸如此类的。    当简平听到田有望汇报过来的这些讯息的时候,是真的很有冲动,想要去研究一下那些大爷们的脑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的。    这样打听事情的方法,就算简家村的人真的有余粮卖给军营了,也没几个人脑子有水的敢直接这么说出来。    一种虽不明但觉厉的直觉,让被问到的村里人都用奇怪的眼神看那些询问的人。再说了这个问题村里人也算是有统一共识的,所以什么去年的粮食也就够自己吃,军营里的军大爷们他们可攀不上关系的回答也算是顺理成章了。    再有一些不死心的人追问,自然就追问到关于县太爷购买的那一百车的粮食的事情了。    等到了那个时候,那些人才终于停止了询问。    一时间,那些奇怪的人让整个南安城的氛围都变得怪怪的了。    不过好在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很快县衙那边就派了四个衙役专门过来简家村这边巡视。    每天也不做什么,就在村子里转来转去,专门盯着那些话多的外乡人。    如此一来,那些人也总算是安静下来了。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简平才稍微松了一口气。起码到了这个时候,就已经到了真正的‘神仙打架’阶段了,而他们这种小虾米,在这场战役之中的存在感,也终于到了被人忽略的地步了。    果不其然,在莫渐跻出手之后,整个南安城里,那种心怀叵测的人都跟着销声匿迹了。    简平在家里好好的埋头苦学了一个月,结合之前总结出来的问答,还专门去请教了十里八村的所有种田老把式,又将问题的答案给细致了一遍,才终于定稿了《简氏农桑》第二部,问答卷。    其实对于写这种书的事情,对于简平来说难度系数真的不大,简直可以说是很小。    毕竟二十一世纪的快餐文学见识的多了,语言总结的速度也跟着提升了不少。再加上这种农桑上的事情,本来就是写给那些种地的人看的,连潜文用字都不用细究,直接大白话大白文而成。    如此一来,不要说三四个月才出这么一本字数不超过五万的‘著作’。以简平的速度和水的水平,就算一个月出个十万八万字的,都不成问题。    不过事情总要慢慢来,简平也不想太过夸张,夸张到让所有人以为他们见到什么怪物的程度。    《简氏农桑》第二部出来之后,果不其然的,莫渐跻代表朝廷直接收购了这本的版权。    五万两银子买断,允许简平个人继续出版买卖,条件优惠的简直不要不要的。    而第一本,莫渐跻也带了五万两银票过来,算是和这一本同样的待遇了。    和大夏朝最大的大佬做生意,是真的最不用愁的,就是银子啊。    以这种一本五万的速度来赚钱,简平表示,他能写到地老天荒。    当然,那种坑大夏朝最大的大佬的银子的事情,简平也还是要悠着点的。    六月,南安城这一年第一季的粮食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以简家村为例,曾经一亩地最多产量四百斤的土地,硬生生将产量提升到了两千多斤。    而某些继续种植了玉米的人家,粮食的产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五千金。一来是玉米的重量本身就重,二来自然是因为玉米可以套种。    而水稻的产量也提升了三倍,再加上稻田里的稻花鱼,一时间,说是盆满钵满都不算过分。    丰收的季节,整个简家村的人都是从骨子里散发的笑意。    而在别人的粮食丰收的时候,简平种在路边的桃树,村西边的梅林,河滩上的西瓜还有各种瓜田,更还有小土包上的葡萄也都丰收了。    不光如此,在简平的教导之下,边关城的人也跟着丰收了。葡萄和甜菜还有土豆红薯什么的,简直让边关所有人喜极而泣。    简平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让简顺两口子拖家带口去了边关那边办了一个更大一点的食用糖加工作坊。    而那七十个简顺已经用顺手的退下来的伤残士兵,也全部交给了简顺。    除了葡萄还是收购之后送来简家村之外,其他东西都在边关城就可以解决了。    当然了,简平的粉条工坊和简顺的食糖工坊还是分开的。毕竟,亲兄弟明算账,这一点简平还是坚持的。    因为背靠着彭枭这个边关最大的头头的缘故,这一切的事情进行的很是顺利。    而在事情的一开始,简平貌似就已经看到了无数银子再向他招手了。    到了这个地步,简平的下一步也终于可以开始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