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把田三叔公挤兑了一番之后,田文被村里征用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而田二家的房子的大门,在关闭了几年之后,也终于再次被打开,可以使用了。 毕竟简平很直接的说了,反正田文平日里本来就住在他原本的家里。现在每天晚上回去的时间,恐怕也在入夜之后了。 为了不打扰到田大家人的休息,自然是走正门比较好。 要不然为了回家睡个觉,还要专门吵醒田大家的人然后再从两家里面开的小门过去,岂不是很折腾人。 对于怎么撕破别人脸上最后一点遮羞布这件事儿,简平是做的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不管田大家的人对于这件事儿是怎么看的,反正田三叔公已经说了,事情他会负责说清楚的。 其实如果不是怕影响不好,简平甚至都不想让田文回去,直接住在简家,才最好了。 不过为了以后的谋划,简平还是将这个诱人的想法给忍了下来。 从村长家出来之后,简平要抵着护村队的人给村子修建防御工事的事情,整个简家村的人都知道了。 一时间,简平的声望简直直逼村长等人。所以人见到简平的时候,都是笑呵呵的。 毕竟这种给村里做好事儿,而且或多或少也会让村里人跟着喝点肉汤并且不从他们兜里掏钱的好人,可真心不多了。 从当天下午开始,简平带着田文就开始在村里转悠。笔墨纸砚这种东西,贵的吓人。就算是现在的简平,如果是拿出来给别人用……不是田文自己用,还是会心疼的。 所以中和了一下,简平做了一把竹简。村子总共一百五十一户,所以竹片也有一百五十一个。 然后在测量了每家的后院长度之后,就在一个竹片上写上户主的名字还有后院的长度。 这样一来,之后教田文算术的教材也都有了。 主要的一百五十一个的竹片,用田文缝了一个布口袋随身带着,毛笔和墨水因为不方便随身携带的缘故,给田文弄了几根黑炭条,上面用布条缠了几圈,写字的时候不仅方便还不会弄脏手。 简平自己也拿了一些竹片,不过不是记录每户的庄子长度,而是记录户与户之间的距离还有一些道路的宽度什么的,这样所有的数据加起来,以后才能计算出来整个村子真正的周长。 因为谁也说不好那些山匪和土匪会从什么地方进村,所以这一次的防御工事自然是整个村子圈起来。 给村子建造工事的事情,很快就弄的全村人都知道了。而建造工事所需要的材料,也不过是后山上之前一点用都没有,几近泛滥成灾的竹子。 所以就算只是为了自家的安全着想,村里人也自发的去后山砍竹子了。 按照简平的要求,都是三五年以上的竹子。砍好之后,就放在自己的后院外面。 这种东西在这边都是泛滥的,所以就算放在后门外面,也没人会拿,所以安全的很。 随着时间的流逝,简家村的人家地里的活基本也都快要干完了。所以虽然简平这边聚集的都是家里的青壮年,但能留在这边继续训练的时间,也是越来越长了。 简平每天早上供饭,下午的训练也开始供一碗大骨汤。 每天早上训练一个半时辰,然后各自回家干活。下午五点之后吃了饭再集合,然后再训练一个时辰,再喝上一碗浓浓的大骨汤,全身都是暖暖的。 在喝完汤之后,也不是就可以直接回家的。 这个空闲的时间段,就被简平用来做工事了。 之前只来了五十几个人,可在两天的肉粥大骨汤之后,人数已经飙升到了一百二十三人。 到了第三天,就连之前避着简平的田大家的三个儿子,也都跑来了。 田大家三儿两女,老大田金,老二田银,老三和老四都是女孩子,分别叫做田玉和田宝。 可能是能想到的值钱的东西的名字都用光了,而铜什么的田大家的也看不上。所以最小的小儿子,直接取名田钱。 也是没谁了。 过来的是三个儿子,田金,田银和田钱。 本来第一天过来的只有田金一个人,今年十八岁的田大家的老大,虽然名字看起来应该是家里最好的一个,可惜,却不是家里最受宠的一个。 毕竟从第一个被推过来的人选就不难发现,如果真的要服兵役的话,田大家的,恐怕就是这一位了。 等了两天,看到简平对田金没有任何举动之后,田银和田钱两个小的,也跟了过来。 虽说之前是用服兵役这个旗号喊的人,可要是硬有为了一口肉粥多塞一个进来的人,你还真不好多说什么。 毕竟简家都来了兄弟四个了,其他家里的人,多来两个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所以本来只有一百零一户的简家村,在本来有十几户不用被征兵役的情况之下,硬是来了一百三十多人。 反正对简平来说,这些人现在的花销也完全在承受范围之内,所以为了以后的大目标,现在多点人对他也是好事儿。 人就算多了一倍,可每天的肉也不过就三斤,再加上张屠夫大处理一样半卖半送的内脏和大骨头,每天在这方面的花销还不到一百文。 村里给了三两银子,简平自己准备了五两。每天的粗米还是要买的,不过因为是在村里自己人买的,所以每斤粗米杂粮按照五文钱一斤的价格,从村里情况比较困难的人家购买。 毕竟才刚收获,就算是再贫苦的人家现在家里都还是有粮食的。 如此一来,倒是让村里人对简平更加感激了。 加在肉粥里面的蔬菜基本都是不要钱的,每个人早上过来的时候随便在自家菜地里扯上一把菜,就够够的了。 而这个季节里,家家户户的后院,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可都是长满了吃不完的菜的。 一天撑死一百文的成本,八两银子差不多就能用八十天。堪堪算下来,那就是两个多月的事情了。 而两个月之后,简平想,不管是自己需要继续‘养着’这群人还是真的服兵役,恐怕都已经要解决了。 工事的事情,本来就不复杂。简平虽然没有当过兵,但也是看过不少电视剧的。 所以竹子每隔三十公分扎一根到地上,确保人不能从两根中间钻过去。深埋一米左右,确保人不能直接拔出来。 三五年生的竹子,本身就长的很高,一根根下来,长到十几米都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儿。 所以简平要求砍竹子的人将竹子拿回来之后一分三段,每段三米左右。 地下埋了一米,上面也还有两米多,轻易也跳不进来。不仅如此,在横向一排竹子埋好之后,还会用一根完整的竹子从中间穿插而过。从柱子上切下来细竹条,将竖着的竹子和横着的竹子牢牢的绑在一起。 再然后,弄一些两米左右的竹竿,一头削尖,十根一排的绑成一片,然后穿插在之前竖着的竹子中间。 平日不用的时候,就是两排柱子竖在那里。等到用的时候,只要从下面抬起来,尖的那头就直接斜着刺了出去。 为了以防万一,还专门做成只能往外抬不能往里抬的样子。这样就算被外面的土匪看出来了机关的门道,也不会被他们反用过来伤了村民。 这个工程看起来很大,但真心是架不住人多。再加上最近地里的农活真的少了许多,家家户户闲着的时候,也会顺便去山上砍些竹子或者直接按要求将竹竿削好。 人多力量大,硬是用了不到五天的时间,这种自带防御工事的竹篱笆就已经将整个村子围了一圈。 当然,在村民经常走动的路口,是活动的篱笆门。晚上村里人回来之后就关上,白天出去的时候再开启。 篱笆门只有一个半车位的宽度,开关都很方便。 而村里的护村队,也终于成立了。现在全部都是预备队员,以自愿为主。一百三十名村里的青壮年,每天早上一起早训的时候,气势还是很足的。 简平直接十人一组,轮流着晚上执勤。一百三十个人,也就是十三组。一组值完夜班之后,可以歇上十二天,所以一点都算不上累。 而在简家村的护村队还有竹篱笆全部妥当之后,就听闻十里地之外的某个村子,当天就遭了匪患。 虽说军营的人很快就去平息了匪患,但还是死了一个,伤了三个。房屋也被烧毁了不少,钱财什么的就更别提了。 因着这件事儿,简家村这边,就算是田三叔公也不找简平的麻烦了。 在别人都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简平也将四书五经全部抄了两遍。好在这些东西本来就学过,再加上简平的记忆力是真的不错,所以虽不敢说倒背如流,但也可以说是铭记于心了。 而地里的农活干完之后,简大柱也按照简平的要求,照着之前的竹简书的样子,制作出来了不少精美成品。 农户人家,除非那种手真的笨到不行的人,几手木工都还是可以的。虽然和那种能做精工艺品的正儿八经的木匠还是有点差距,但平日里在家里打个板凳,弄个桌子什么的,还是没问题的。 而简平要弄的竹简书,也不过就是弄等长等宽的竹片,打磨干净光亮整齐,然后再用绳子两头编制而成而已。 对简大柱还有杨淑娴等人而言,一点难度系数都没有。 毕竟是能做出板凳和缝制衣衫的人呢,做这点事情自然是没什么难度的。 简家这边的工序就是简大柱打磨好竹片,然后简平写好字,然后再按照顺序让杨淑娴编制而成。 三人合作,五天的时间,硬是做出来了十几本漂亮的竹简书出来。 竹简书弄好的时候,简平觉得,他应该去约个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