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穿越不想当里长的村长不是好村民 > 第24章

第24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简平是真的很忙,毕竟科举才是他的主要目标,而科举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但想要在村里立足的事情,也不能就这么算了。    所以一边要忙着关于科举的事情……还必须偷偷的来。另一边还要算计着怎么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让自己在村里的话语权加大。    简平是真心恨不得将每天十二个时辰,掰成二十四个时辰用。    第一天的早训结束之后,简平放的话,第二天早上做完早训就给实现了,简平将之前借来的大锅在祠堂前面的空地上烧了起来。满满的一大锅水,里面添加的是糙米还有切成小丁的红薯和土豆,还有张屠夫处理好的猪内脏小丁和两斤的肉末。    快熟的时候,再将切好的绿菜末扔进去,只添加了盐巴,一锅色香味俱全的肉粥就弄好了。    之前买的大骨头,更是在旁边的第二口大锅里早早就熬了起来。里面扔了一些葱姜蒜,然后就放任着使劲儿熬。    一个多时辰之后,熬出来的骨头汤已经变成了浓浓的白色。    每个早训完成的人,一大碗肉粥,一大碗骨头汤,把每个人吃的都心满意足。    一个个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样子,还有那看着锅里的东西不自觉的分泌口水的模样。    好在大家都这样,才不显得特别丢人。    吃的这么好,简平安排起人来,更是不会客气了。晚上不管饭,但还是管一顿骨头汤。    早上的训练项目,完全睡觉之前再来一套,然后每个人每天都被严格的要求了每天砍一棵三年以上的竹子放在自家后院,等着之后他有用。    第二天,田文照旧被简平留在了家里。在教导了简家人又十句三字经之后,简平开始教导田文乘法口诀。    就是那个一一得一,一二得二的那个乘法口诀。    田文早上也是要跟着跑步的,但是跑完之后田文和狗剩娘负责给众人熬粥还有熬汤的事情,所以训练量自然要比一般人少许多。    田文这些年来,不停歇的干着农活,耐性和韧性的确有了。可是身体的亏损,却也是事实。    所以跑步没什么,但是再多一点的剧烈运动,就能让他直接趴在地上不能动弹。    而简平,一点都不想看见田文趴在地上不能动弹的样子。    就算是以后真的迫不得已要被征召服兵役,简平也有一定的把握能给田文找到一个不需要拼命的活。    所以乘法口诀这件事儿,也就显得刻不容缓了。    好在田文的脑子还是很够用的,所以乘法口诀这东西背起来也很快。    不光是田文需要背,简家的人也要跟着背,一时间,简家人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性福之中。    将家里安排好之后,简平又去了一趟镇上。将抄好的三本《三字经》交给书店老板之后,简平又将他专门做的一份儿竹简书拿了出来。    “这是?”    吴庸惊讶的看着简平,不知道这是何意。    简平一笑,将那卷竹简书摊开。“老板请看,这是我回去之后用竹简抄写的《三字经》。”    其余的话,简平也没有多说。吴庸虽然向往读书人,但总体来说还是一个商人。    在简平已经如此直接的将商机放在自己面前的时候,要还是反应不过来这是什么意思,那也太对不起他商人的身份了。    吴庸看着手里的竹简,心情却不如脸上那么平静。桃花镇这地方,人均消费水平一个月就能花掉一两银子。    所以对于买书这种事情,还真不怎么吝啬。    再加上朝廷刚平定战乱,一派欣欣向荣的样子,人们对书籍的渴望也就更大了一些。    也别小看自家这个桃花镇上唯一的小书店,每个月光是卖那些《三字经》之类的启蒙书,就能净赚上百两银子。    而且吴庸比任何人都看的清楚,桃花镇上想要附庸风雅的人,比真正好学的人还多。    所以这种类似于古典书籍的竹简书,在桃花镇上肯定是有市场的。    最重要的是,简平的字真的好看,配上这绿色的竹简,简直就像是工艺品一样。    “那简兄弟是想怎么办?是寄售还是卖给我?”    虽然双方只有稍稍的几次接触,但吴庸看得出来简平是个爽快人。而这两种合作方式,也算是书店最常用的方式。    简平可以将竹简书寄售在店里,卖出去之后店里抽取一定的报酬。也可以直接将竹简书卖给吴庸,然后吴庸再进行售卖。    前者可能一次性钱多,后者需要的量大。    吴庸笑着看着简平,简平挑眉回看向对方。“如果我给吴老板供货的话,吴老板每月的需求量有多大。”    吴庸看着简平,笑呵呵的摸着自己的胡须。看着简平的目光,也更加满意了几分。    看起来这个简平,果然不是个眼皮子浅的。    “别看我们这个小店在镇上只有一家,但是我们主家在其他镇甚至主城都还有其他分店的。如果简兄弟的货好,想来我们的需求量也不会少就是了。”    简平也跟着笑了笑,然后爽快的回答了吴老板的话。“我选后者。”    闻言,吴庸直接大笑出声。“不错不错,简兄弟果然志存高远啊。”    这话说的,就太有意思了。    简平用手点了点桌子上的竹简书,看着吴老板。“不知道老板这么一卷书给出什么价格。”    看着简平那胸有成竹的样子,吴庸眼皮一跳,总觉得简平这人自己更加的看不透了。    吴庸摸着胡须,看着桌子上的竹简书。“我和简兄弟一见如故,我也就不说那些虚的了。一本《三字经》我店里售价二两银子,这种竹简的肯定要贵一些。所以我可以给你一本一两银子的价格,你看如何。”    吴庸果然不愧是商人,虽然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还是说的不是一般的漂亮。    简平怎么可能不知道一本纸质版《三字经》多少钱,随便找个逛书店的人问问就知道了。    而竹简书这东西,本来就是走轻奢品的路线,所以自然也是要比纸质版的贵。    说句大实话,这东西本来就是卖给那些有钱又愿意附庸风雅的人的。所以这东西的价格,自然是只会更高不会低。    但说实话,吴庸给的一两银子的收购价,还真的算不错。    毕竟做生意这回事儿,买的人都恨不得将底价压到最低。    吴庸想和简平留个好印象,而简平也不介意和吴庸的关系再好一些。    “吴老板如果有其他需要的话,也可以提前提一下。”简平看着吴庸好奇的目光,轻笑一声指了指柜子上的书籍。“内容啊,甚至花纹什么的,都可以提前定制。”    定制!    一下子,吴庸的眼睛更亮了。    有钱人不光喜欢花钱,还喜欢花和别人不一样的钱。同样的东西就算再好,也不见得能让那些人开心。    可要是有一件他有,别人没有的,事情就变得美好起来了。    “可以将定制的人的姓名,谏言什么的,刻在竹简上面。也可以要求是雕刻版还是文字版。”    简平的话,说到这里就可以了。毕竟生下来的东西,就是他要用来赚钱的东西了。    简平愿意说给这个吴老板听,自然也是因为这东西不是简平要依仗一辈子的手段,所以简平不介意卖吴老板一个好。    而且自己这边也就只能负责竹简书的事情,但是吴老板可以将这个点子带回去,做点其他人事情。    反正对自己也没多大影响,还能卖个好,何乐而不为呢。    果不其然,就看见吴老板的表情在一愣,然后反应过来之后,简直是掩饰不住的欣喜。“简兄弟果然厉害啊,读书人脑子就是转的快!”    简平很想说,这和读书人没什么关系。但想想读书人在这个朝廷的地位,也就把这句话咽了下去。    两个人不光口头约定好之后,还按照之前简平说的,快速立了一份合作契约。    像是《三字经》这种一两银子一份儿收购,如果是四书五经或者其他的,价格按照字数再次提升。    雕刻版《三字经》如果同等水平,收购价格二两银子。    简平当下就将拿过来的那份儿先卖给了吴老板,然后这一次,还真正的将四书五经全部‘租借’了下来。    也就是交了定金,回去抄写。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书》《礼》《易》《春秋》。就算朝代的更替中间出了那么一点点小意外,甚至将后面的朝代都给扇没了,可这九本书还是科举的基础。    简平在书店谈好交易之后,又去了一趟杂货店。三天的时间,家里总共弄出来了上百斤的麻辣笋条,简平这一次全部给背了过来。    一百斤的东西,才换了一千文钱,一千文钱等于一贯,一贯才一两银子。    也就是说简平累死累活背过来的一百斤麻辣笋条,也不过才卖了十两银子。要是换成竹简书的话,也不过小小的十卷而已。    而且,这十两银子里面,起码还有四五两是成本。    这么一算,简平就越发看不上做吃食赚钱的这点效率了。不过简平也知道,这话和家里人说,家里人肯定是没人会赞同自己的话的。    要知道以前一年辛苦下来,也不见得能净赚五两银子。结果现在,不过几天的时间,就能赚到五两银子,在简家人的心目中,简直就像是发大财了一样。    简平也只能用幸好这事儿不用自己插手,家里人就能搞定来安慰自己了。    在店门口感慨了一会儿,简平也知道这个声音短时间内是不能再做了。杂货店的售货水平在那里放着,这一百斤的麻辣笋条恐怕够店里消耗一阵子了。    按照老板的意思,下一次送货的时间要在半个月之后了。    不过这事儿也就在简平心里感慨了那么一下而已,然后转身向着书院附近走去。    不是为了找人,而是为了打听消息。    说是要考科举,简平就不会给自己逃避的借口。所以就算四书五经还没复习完毕,但是考试时间什么的总要先打听一下。    好在桃花镇上唯一的书院没有建在山上,就建在镇子中央。周围茶楼饭馆不少,打听消息还是很容易的。    简平吃了一顿午饭的时间,就已经知道了今年童生试的时间在两个月之后。    而且因为战乱还有朝廷更迭的缘故,现在算是人才紧缺的关键事情。    当然,这个消息是简平自己总结出来的。    所以朝廷对于举人之下的考试,也放松了许多。当然,不是允许你作弊的那个放松,是报考资格的放松。    以前想要考秀才,是必须有五人联名相互监督,一个老秀才作保才行。现在哪有那么多老秀才和读书人给你担保啊作保什么的。    所以只要是想考科举的人,用户籍去府衙报名即可获得参考的资格。    当然了,报名的时候你还是要给人家写两笔字,背上一段书,证明一下你是真的读书人。    报名费一两银子。    简平觉得,最后一点恐怕才是朝廷放松联保要求的主要原因。    毕竟刚经过战乱的朝廷,怎么可能不缺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