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真相如此
杨绾站在她面前,当然也是听得清清楚楚,不过她有些疑惑:“如果我能救陶正我当然也会救她,实在是我也没有什么办法啊,我也不是大夫。” “我知道,可是夏姑娘是大夫,她是你的朋友,你让她帮帮忙!”孙氏连忙道。 夏沁月却在此刻站出来,冷着脸,直接瞥了一眼一旁的陶甜,“想要我救你儿子是不可能的,我也不妨告诉你,这种病我的确能治,但据我所知,天底下能治这个病的没几个人。” “这”孙氏怎么也没有想到夏沁月的态度这么坚决,而从她的话中更是自己的儿子现在病的情况。 随即她蓦地想起什么来,转头看向身边的陶甜。 “夏姑娘,你是不是还在生甜甜的气?”她说着直接上前去推了推陶甜,不断的给陶甜使眼色。 陶甜阴沉着脸色,不过还是耐不过孙氏的神情,只能别扭的上前去,把脸瞥向一边,对夏沁月道:“之前的事儿是我不对,我跟你道歉。”她的语气十分生硬,实在在里面听不出一点诚意。 孙氏在一旁看的干着急,“甜甜姨妈求求你。”她低声道。 “之前什么事儿?”夏沁月可一点都不打算放过陶甜,她故意问。 陶甜脸色微微发白,不肯再说。 “甜甜你倒是说啊。”孙氏算是看出来,夏沁月明显跟陶甜有仇,这种时候,如果不能让她平息心中的怒意,自己的儿子哪还能得救。 孙氏上前一步,抓住陶甜的手,“你说啊你说啊,你要气死我么!” 她的身子被孙氏摇晃的东倒西歪,抬眼对上夏沁月的那眼神,口中却还是说不出一个字来。 “陶甜,你要是再不说,你表哥要是有什么闪失,我一辈子恨死你!”突然,孙氏不在温柔的劝陶甜,而是直接逼迫说。 孙氏的脸色看起来十分凶狠,如狼似虎。 陶甜心颤了颤,从来没有见过姨妈这种眼神。 “我说,我说!”她低哼从鼻腔发出这个声音,只有孙氏才能听得见。 “是我的错,不我该嫉妒你美貌,就让李欣说你要下毒要害全村人,都是我错,求求你救救我表哥。”说着,她竟然卑微到跪了下来。 孙氏瞧见眼中也闪过惊异,陶正爹却是皱了皱眉。 夏沁月面无表情的盯着陶甜看了一会儿,没有反应。 陶甜就这么一直跪在地上,被众人盯着看,虽然是低着头,但这个时候也实在是屈辱,且她亲自承认,如此一来,陶甜在桃李村还有什么脸面? 过了好久,就在村民都有些不忍之时,夏沁月终于道:“我可以原谅你,不过要治陶正,你还得去求求杨绾,我只听她的。” 就因为刚刚夏沁月问起房租,杨绾给了她面子,说不用交房租,在这一刻,她给足了杨绾的脸面。 陶甜本以为只要夏沁月同意这件事儿就能结束,可哪还想到,还得要杨绾同意! 要说她和杨绾表面上看起来是没有仇,可是这次的事情是她出的主意,也是她想要杨绾嫁给陶正,想必杨绾已经猜到是她,刚刚又在村长家做假证,她这一刻还真的有些拿不定主意,到底杨绾是怎么看她的。 看她刚刚的和善的态度,应该并不是那种为难人之人。 她刚刚想到这里,就觉得有人伸手来拉她。 她疑惑,抬眼去看,就瞧见杨绾那双好似能看透人心的眼眸望进她的眼中,她顿觉得有些自惭形秽,别过眼去。 却是听见杨绾道:“先站起来,地上挺凉的。” 陶甜猛地转过头去看杨绾,也只瞧见她那双清澈见底的眼眸,朝她露出微微的笑意。 她被杨绾扶了起来,坐下。 “那感情好,绾丫头你快求求夏姑娘,让她救救我们陶正,孙姨真的谢谢你了。”孙氏见状,自然而然以为事情就这么结局了,忙央着杨绾去求夏沁月。 陶甜也不禁看向杨绾。 只见此刻的杨绾站起身来,往陶正爹背后的陶正走过去,她问:“孙姨,你知道昨天我为什么要从你家匆匆离去吗?” 孙氏一愣,不再清楚杨绾为何问起这个。 “因为你儿子调戏我,还说了许多放荡之言,还企图框我说我早就答应了嫁给他!”杨绾的面色平静,语气也是十分平淡,说出来的话语不仅是一旁的乡亲们与王小船一席人,更有孙氏的厉声响起:“怎么可能!”她皱着眉头,用一种杨绾你不要胡说八道,污蔑我儿子的眼神看着杨绾。 杨绾朝她看过去,淡淡一笑,却并没有多说什么话。 孙氏看着杨绾这淡然的眼神一噎,想到什么,立即收回自己那侵略的眼神。 回过神来,她沉着眼色回想起刚刚杨绾的话。 在这个时候,杨绾没有必要瞎编出这种来来让她难堪,她是求人的一方,其实不管是不是真的,她都应该尽量的应了杨绾的要求。 孙氏忍不住回想昨日,当她找回姬大夫之时,发现陶甜也在,那时自己儿子与陶甜是个什么样的神色,好像是有些奇怪,不过当时她儿子的手伤,也就没有去追究,如今想来,在她回来之前,儿子与陶甜到底在说了什么。 而最后导致她听信了陶甜的话,决定陷害杨绾。 之前儿子那慌张不要她去找杨绾的神色,是为何? 想到这里,孙氏不是傻子,几乎已经猜到事情的真想,杨绾说的应该是真的,昨日杨绾来照顾儿子,却被儿子调戏,这其中有陶甜的出谋划策,二人为了不让杨绾说出事实,陶甜直接下死计,让她用儿子手臂废掉的事儿去找杨绾算账。 到时候所有的事情都集中在杨绾到底有没有弄断她儿子的手臂,恐怕是当时杨绾都想不起来,之前的陶正还有调戏过她。 如此一来,调戏一事皆可揭过,还能让不识趣的杨绾吃些苦头。 可是这二人恐怕,也是她没有想到,钱氏从门外听见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揭开事情的真相,让他们满盘皆输。 孙氏是个妇人,思想觉悟不算太高,但因为她还算是读过几本杂书,出身不错,所以对于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下子就整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