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东窗事发
她心头突突跳了两下,很想套用一句古老的话:你看上我哪里了我改还不行么。 但是她终究没有那么说,她只是淡淡的说:“如果拓跋公子希望这样,那就请便。” 她的脸色出奇的冷淡,就连最初见面的时候那种客套的礼貌都消失了。 拓跋辉觉得心里很难受,他说不出来自己为什么这么难受,只觉得自己想要做点什么来阻止这种感觉。 他明明应该很讨厌她应该很恨她,但是却总是在不合时宜的时候对她心软,仿佛……就是天生的克星一样。 他闭了闭眼,声音平静了一些,他冷静地说:“当然,如果你肯听话自然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云飞雪忽然扭头对他一笑,那笑容犹如百花齐放,潋滟生姿,她微笑着说:“我怎么会听话……”她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我是不是听话你不是一开始就知道么。” 拓跋辉看着她的笑脸呆了呆,但下一秒就反应过来,脸色更加冰冷。 她也收敛了刚刚那犹如昙花一现的笑容,神情冷漠的说:“拓跋公子,我还有事恕不奉陪。” 她转身离开了这里。 拓跋辉脸色更加冰冷的看着她离开的背影,身旁有人上前问:“公子我们要不要……” 他摇头,并没有让人去追。 反正……迟早会再见到。 该来的,总会来的。 就在楚家已经有些伤元气,万俟峰提出科举,拓跋辉秘密进入汉人境地的时候,一件事情意外地爆发了。 大家都知道,万俟峰不喜欢二皇子,对于其它几个皇子也不甚看重,最疼爱的永远只有三皇子万俟靖。要说万俟靖是嫡子寄予厚望也有情可原,但是爆发出来的这件事情偏偏就打破了这个事实。 就在万俟峰认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终于可以封万俟靖为太子的时候—— 有人揭发出来万俟靖不是皇后的亲生儿子这个事实。 这件事情发生在拓跋辉告诉她万俟靖已经自身难保,她去信给万俟靖却没有收到回复的时候,她得知了这个消息。 挑拨出来这个消息的人用意十分明显: 皇后天生宫寒难以怀孕,根本无法孕育子嗣,皇后上次在宫中怀孕却意外丢了性命就知道了。 万俟靖和万俟琉都不是皇后的孩子,他们来路不明。当年皇后正位中宫许久无子,为了保住地位想出来了这种假怀孕的办法,弄出了万俟靖和万俟琉两个孩子。但万俟靖和万俟琉都不是皇后跟皇上的孩子,是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野孩子。 皇室血脉不容混淆! 这是对方最大的依仗,他们并没有说万俟靖不是皇后的孩子就没有继承权,相反他们直接把万俟靖污蔑成不是皇后的孩子也不是皇上的孩子,是个不知道从哪个哪里来的野孩子。 如果只是仅仅这么说也不过是一场误会罢了,但是在对方说出这个话之后竟然愿意以生命来作证万俟峰和万俟靖就算是滴血认亲也不会有真正的结果,并为了避免触怒龙颜以死撞柱,但求家人平安。 这种以死进谏到了后来就成为文人墨客的骨气,明朝的海瑞在上奏折之前都替自己准备好了棺材就是如此。再过个一段时间,以死进谏就是出名立道学的好时候,但是在这个时代真的不多。 所以以死进谏这个事情一发生,顿时轰动了朝野上下。 死谏呀那可是死谏呀! 活生生的一条人命。 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轻易不能损之,自残在古代都是大罪孽的行为,跟别说撞死在陛下面前了。 当时万俟峰的脸色就沉了下去,但却不能当场发火对这种以死进谏的“忠臣”置之不理。 他只能强压下怒火先找太医给这个肯定已经死了的人看看,确定对方死了之后吩咐人厚葬还要善待对方的亲人。 这一切做完之后,谣言根本就像是漏风的窟窿一样堵不上。 不少人都明里暗里劝他认亲,不要混淆皇室的血脉,建康周围偏僻的地方都开始传言皇帝本人被皇后带了个大大的绿帽子,喜当爹好多年,听说最疼爱的一个儿子不是亲生的。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但是这件事情出现在上朝的时候,又哪里是能轻易堵住的,强行弹压下去只会让事情越来越严重。 也只会让人说皇家做贼心虚,让人觉得他会养育来历不明的孩子,臣心不稳,民心也不稳。 但是滴血认亲? 她不知道万俟靖是不是知道滴血认亲这个方法有问题,但是她觉得既然撞柱的人敢笃定的那么做就是心中有数的。 滴血认亲这件事情,肯定不会成功。 既然肯定是不会成功的事情,又怎么会去做。 但是这种事情也脱不了多久肯定要给个交代的,那么……该怎么做? 云飞雪垂眼想了想,之后让水晴给宫中递了个帖子,说要找万俟琉说话。 现在宫中风雨摇曳,确实不是个好时候,而且万俟琉如今也算是官司缠身,是不是真的凤凰还不知道,宫里的人当然是能躲多远就躲远。 当然,这种时候太后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太后虽然权力不大,但是却也能够在后宫之中有不少的话语权,特别是中宫虚悬的情况下,有太后的保护万俟琉的日子会好过很多。 万俟琉虽然现在流言缠身,但是只要她一天还是大周的公主就一天可以享受公主的尊荣,所以她递牌子见万俟琉这件事情很快就被宫中允许,次日她就坐上了去宫中的马车。 并且她很顺利的见到了万俟琉。 马车从角门里进去,在得到太后准许之下,太后派了身边的嬷嬷来接她一起去慈宁宫。 万俟琉一直住在慈宁宫,这种出事的时候也是在的。 慈宁宫的正殿里除了万俟琉还有太后坐着,太后一脸复杂的看着她问:“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她平静的回答:“太后娘娘在说什么,我听不懂。” 太后叹息,也没追究,只是说:“这种时候还来你真是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