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府兵制
他继续平静的说道:“虽然你十分调皮狡猾,但是还是相对值得信任的。” 她嘴角抽搐片刻,万俟靖你说别人可信的时候能不先加上一串批评吗? “而且。”万俟靖又说道:“当时是你告诉我三十税一的事情,并且提出了一些想法,虽然都是一些初步简单并且幼稚的想法,但是却能给人一些启示。”她表示无语,她现在很确定万俟靖这家伙并不是来夸奖她的,而是来损她的。 万俟靖的损人之路还在继续,“这次的事情我想问问你的意见。我并不希望你提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来解决军需的事情,你说说看你的童言无忌就好,也许能给我一些提示。” 她听后深吸了一口气,告诉自己要忍。 万俟靖这家伙就是一个傲娇自大又臭屁的小孩子,她没必要跟一个还没到十岁的孩子吵吵。 要争,那也得她打击的万俟靖说不出话来才行。 原本她很同情那些士兵将领,那么艰苦的条件之下还要保家卫国打仗,她还想出点有用的注意呢。 但是被万俟靖这么一番话说下来,她就有些没心情了。 不过没心情归没心情,该帮的还是要稍稍帮一下。 她要看看这个一本正经的自恋狂能有什么好办法。 她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一脸求知欲的问道:“不知道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或者想法吗?” 万俟靖这下沉默了片刻才说道:“军需不够,养不起士兵,就只能让百姓自愿从军。” 她一边听着,一边用眼神示意万俟靖继续说。 他的声音依旧有些低沉,“我并不想我父皇效仿前朝的皇帝,做一个不顾百姓意愿的君主。父皇想让百姓真的自愿从军,必须要给那些自愿从军的百姓一些优待。” 她配合着问道:“那么然后呢?” 万俟靖侧头看着她,“然后就是问题所在,要给百姓怎样的优渥才可以,父皇有几个想法,我也有几个想法。” 她想了想,觉得自己最好不要打听万俟峰的想法,免得引起什么不必要的误会,于是她直接问道:“你是怎么想的呢?” 他淡淡的说道:“我想了几个方法,我自己最看好的是抵税这个办法。” 她听后呆呆的看着万俟靖,随后问道:“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你知道的……我祖父和皇家的关系其实并没有那么好,你告诉我,就不怕我做些什么吗?” 万俟靖听后伸出手点了点她的额头,用一种鄙视的口吻说道:“云小十,你果然是看着机灵实际上很蠢笨的人。我万俟靖不是那种是非不分好坏不辨的人。我会自己去看你值不值得信任,在商量这点事情上,我觉得你是值得信任的。” 她听后,心中有些酸酸涩涩的,感动,也有些说不出话来。 虽然她知道万俟靖其实对她不错,但是她内心深处还是对万俟靖抱有些许的戒备,原因很简单:万俟峰想方设法想要瓦解世家的地位,搞不好还想弄死她全家,而万俟靖是万俟峰一手培养的继承人,说不定会继承万俟峰的一些想法。 因为这样的原因,她一直无法对万俟靖彻底交心。 但看现在万俟靖的样子,却好似并没有防备她,连这种政事上的想法都愿意跟她谈论。 这也算得上是推心置腹了。 没想到万俟靖这个“小孩子”倒是比她这个“大人”看的开许多。 她微微勾起唇畔,随后问道:“你想如何抵税?” 万俟靖此时却是摇了摇头,“我没有具体的想好,只是有一些大概的方向。你之前说过,朝廷规定三十税一,但是真正税到百姓头上的也许是十税一,也许是七八税一,这些中都是损失在官员们手中的钱财。如果抵税能减少这部分损失,我觉得一举两得,但是没有更好的思路。” 她听后心中十分吃惊。 万俟靖说的,就是唐朝贞观年间才正式确立下来的府兵制雏形。 虽说只是一个很基本的雏形,但是在晋朝之后演变出来的万俟王朝这个时代,能被万俟靖一个只有九岁的孩子想出来,能从他的口中说出,足见他的政治和治国才能。 万俟靖……仿佛天生就应该做个帝王。 尽管府兵制也有种种的缺点还有弊端,但是却很适合现在国库空虚并且不是包税制的万俟王朝。 她沉默了好一会儿,仍是难掩心中的震惊,她有种自己正在见证一个千古一帝的崛起路程的感觉。 这种感觉十分复杂,她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沉吟片刻说道:“你有没有想过另外一种兵役制度?” 他问道:“哪种?” 她仔细斟酌着用词开口说道:“如果有一种士兵,不需要一直服兵役,国家不需要一直给他发军饷,他只在战时服从征召出战,只要出战就可以减免他名下田地的税。但同样的,你们也不需要养他。” 这样直接点对点的操作,避免了税收的层层剥削和军需用度的层层剥削。 是一个很直截了当的办法。 李世民的府兵制就是由此而来。 她没有说太多,也没有描述的太详细,但是万俟靖却仿佛被一下子点透了一样,他的眼神有一瞬间亮了起来,立刻开口说道:“你说的是不是类似民间短工制度的兵役?战时需要再出战,按照出战的时间和功绩等免除徭役,真有才华之人也可以论功行赏,加官进爵。” 她听后顿了顿,点头。 府兵制虽然比短工高端大气上档次许多,但是说起来某些方法和原理倒是差不多的。 万俟靖……真的是一点就透。 此时的他仿佛发现了一个新大陆一样的兴奋,脑子里涌现出不同的想法,同时跟她商量道:“你说该免除多少合适,这种兵役制度是什么人都入选,还是要有个考核标准?” 她想了想,慢吞吞的说道:“其实我觉得……目前来说,肯来做这种士兵的,都是家里有些家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