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
村里的人在接到通知要开祠堂召开宗族会议的时候, 都很吃惊。 李家祖先立下的规矩,非攸关宗族存亡之大事, 不可轻易召开宗族会议。但一旦召开,凡接到通知的李氏宗族族谱上所有在世族人均要到场, 除实在有困难不能到来的,所有无故缺席人员, 一律逐出族谱。 小石头从李建国那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 还不是很明白为什么村里的人对于这个会议如此的郑重其事。 第二天, 村里所有的人不论男女老少,只要是上了族谱的李家人都赶往了祠堂。 李建国抱着小石头, 看着一路上熙熙攘攘赶往祠堂的人群。每个人都穿上了自己最干净整洁的衣服,脸上带着小石头所不能理解的朝圣般的表情。 李建国仿佛看出了小石头的不解,摸了摸他的头, 解释道:“整个大河村的村民基本上都是属于李氏宗族的族人,最早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李家的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延续。但是, 这几百年的时间里, 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只有所有人团结在一起,才能度过一次又一次的磨难。而那些不够团结的宗族, 大都已经消失在了历史中。每逢大事, 都要召开宗族会议。 对于我们来说, 宗族的影响力的巨大的, 这也是我们不同于其他村子的原因,我们都是一脉相承,这让大河村的村民即使是在外面, 也不会有人敢轻易欺负他们,因为整个大河村,整个李氏宗族都是他们的依靠。” 小石头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确实,以前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很多年轻人的宗族观念大部分已经淡薄了好多,但是在现在,尤其是在农村,仍然是影响力巨大的。 一行人到了祠堂之后,祠堂门前已经聚集了很多人。 祠堂门口是一个类似于主席台一样的高台设计。族长三叔已经端正的坐在了门口的一把椅子上,身后,是祠堂经历岁月洗涤,略显老旧的暗红色的大门。 即使三叔已经年逾古稀,他坐在椅子上,脊背已经有些微微弯曲,但是小石头却从他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又过了一会儿,人到到齐了,按照辈分站好,小石头被李建国交给了一位专门在今天看管孩子的大娘。 在如此重要的会议上,小孩子的哭闹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即使李建国知道小石头很乖巧,绝不会吵闹,但是这样的特殊化显然对小石头没有任何好处。 小石头也明白这样的场合是不能乱来的,也不像平时那样黏着李建国,乖乖的让李建国把他转手到了一个看起来慈眉善目的,和李老太大约一边大的女人的怀里。跟着那个女人去了安置小孩子的区域。 看着一切已经准备就绪,三叔冲着大家点点头,然后扬声道:“开祠堂!” 随着三叔的声音落下,两个精壮的小伙子从人群里站了出来,恭敬地走到了祠堂大门前,一人一边,慢慢的推开了祠堂的大门。 “现在,所有宗族男丁随我一起进祠堂祭拜祖先。” 三叔说完,起身,第一个领头进了祠堂。 到了灵位下方,有一个蒲团,三叔跪在了蒲团上,身后的人也跟着跪了下去。 “不肖子孙李恒远,今日带李氏子孙开祠堂拜祭祖先,并召开宗族会议,望祖先保佑,李家能顺利度过此次危机。” 底下的跪着的人,有的被三叔的话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还危机了呢。 不过还是随着三叔一起祈求祖先保佑。 “不肖子孙……,望祖先保佑,李家能顺利度过此次危机。” 叩首。 起身。 三叔拒绝了要过来扶他的李老头,自己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 底下人看三叔站了起来,也跟着站了起来。 走出祠堂,三叔没有坐在门口的椅子上,而是站了起来,对下面的人说道:“现在,我以李氏宗族第一百七十五代族长的名义宣布,现在开始,正式开始宗族会议。” 底下的人一听,也是脸色一肃。 三叔在上面冲李建国招了招手:“建国,你也上来。” 李建国虽然也有些疑惑三叔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也从善如流的上去了,站在三叔旁边。 三叔欣慰的看了一眼李建国,然后继续看向下面,严肃的开口了。 “我知道,你们这些娃啊,这段时间心里都有了些自己的小算盘,一个个的都有以为自己聪明的都没边儿了,老头子我冷眼看着,没有几个聪明人,都蠢,都是自作聪明的大蠢蛋!” 被三叔这样骂着,但是底下的人愣是坑都不敢吭一生。在这时候起来炸刺的,估计脑子都缺根弦,要是惹了众怒,被逐出宗族,那就真的在大河村混不下去了。 “你们是不是觉得老头子我说的没道理啊?我告诉你们,要不是建国,你们过几个月全都要去喝西北风!还有闲心在这里打小算盘!” 说着说着,三叔忽然冷不丁的问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你们冷吗?这寒冬腊月的。” 底下的人从昨天被通知要开宗族会议一直到现在,被三叔噼里啪啦的一顿骂,都懵着呢,现在更是一头雾水,但是有几个灵醒的已经回过味来了,生生吓出了一身汗。 感受了一下周身的温度,都摇摇头:“不冷。” “看看你们穿的衣服,比往年单薄了这么多,你们却不冷。老头子我很冷啊,你们看看他,他是不是冷的直打颤。” 顺着三叔手指的方向看去,大家看到一个大约三十来岁的汉子,看起来并不瘦弱,精壮的身上穿着一件棉质的坎夹,双手抱胸,面带惊恐的瑟瑟发抖。 “你们问问他,他冷不冷,我估计他宁愿现在天气冷的可以冻死他,也不愿意现在这样!” “阿六,你咋啦?生病了?”看着抖得越来越厉害,看着都要昏过去的阿六,大家有些担心。 “小六子,你过来,到这里来。”三叔招呼他过去。 阿六听到三叔的话,慢慢的挪了过去。看那蹒跚的样子,竟连当初刚学走路的小石头都不如。 好不容易到了台前。 “小六子,告诉三爷爷,你怎么了?” “别,别,求求你,求求你,三爷爷救我,别吃我,别吃我。”阿六慢慢抱着脑袋蹲了下去,昂藏七尺的汉子此时哭的像个孩子。 “你们还记得他为什么哭吗?”三叔指着前面几个显然已经回过味儿来了的男人问道。 “当年关中大旱,是我,带着你们几个还能站起来喘气的人,拿着斧头锄头,硬生生把他从那几个丧心病狂的畜生手里抢回来的!现在新中.国了,有饭吃的日子过久了,你们就忘了过去的苦日子了吗?睁开你们的眼睛看看,看看你们脚下的土地,看看田里原来应该盖上一层雪的土地!告诉我,多久没下雨了?告诉我,其他村里的仓库里还有粮食吗?告诉我!” 说到激动处,三叔面红耳赤,激烈的咳嗽了起来,显然气急了。 李建国连忙上前搀扶住三叔。 三叔看着底下的人,从茫然,到震惊,到带着一点害怕惊恐的眼神,叹了一口气,看起来瞬间老了很多。 “我宣布,立李氏子孙李建国为第一百七十六任李氏族长。大家表决一下,同意的举手。” 刷刷刷,所有人的手都举了起来。 “好,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会议结束后,就请族谱,立李建国为族长,老头子从今天开始就退位让贤了。” 李建国沉默的点了点头,临危受命,这个族长不好当啊。李建国在心里苦笑了一下。 三叔站在了李建国的身侧,把中心的位置空了出来,示意李建国讲话。 李建国向前一步。 “大家都是一个老祖宗,骨子里流着一样的血的同胞,我也不多说什么了,只有一点,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在此期间,但凡有人扰乱内部安定团结,吃里扒外,煽风点火的,对不起,大河村没有你待的地方!” 李建国话音一落,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本来李建国就是大河村的生产队长,威信不低,只是因为这一段时间的行为,让村里有些人对他颇有微词。但是现在,却全都转化成了对李建国清所做决定支持与拥护,李建国在大河村的威信瞬间达到了顶峰。 李建国讲完话之后,又请了族谱,正式确立了他的族长地位。然后又是一番应对危机的部署。直到天快黑了,大家才散去。 走的时候,每个人的心都不平静。 饥荒啊,多么可怕的名词。 民以食为天,天都要塌了,再没有比这更大的事情了。 从那天以后,大河村的村民都养成了一个习惯,有事没事就去队里的粮仓门口溜达。每次李建国带着小石头经过粮仓的时候,都可以看到好几个五大三粗的大男人,用着比看媳妇儿还要热烈深情的眼神盯着粮仓的大门。让人直起鸡皮疙瘩。 就这样,小石头成功从村二代升级成了族二代,真是可喜可贺。 又过了两个月,依然没有下一滴雨,这让一些仍然心存侥幸的人彻底的接受了现实。 赵家村 “粮食呢?!我们的粮食呢?你把我们的粮食弄到哪里去了?我跟你拼了!” 连续近小半年没有雨水下来,其他村的人也慌了,终于在这一天,一起聚集在粮仓门口,砸开了粮仓的大门。 看到的是只有孤零零的十几袋粮食躺在偌大的仓库里。 赵家村的村民们出离的愤怒了。 其中一个比较泼辣的女人直接上前一步,把田队长挠了个大花脸。 “行了!”看那女人还有不依不饶继续上前的架势,田队长直接推了她一把,那女人直接摔了个屁蹲。 “当初把粮食全拿上去,是我一个人的主意吗?出了事就全赖我头上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儿!公社粮站里的粮食多的都发霉了,至于缺你们这点口粮啊。”田队长很生气的说道。 看这些人被自己镇住了,田队长才转身离去,准备上公社把多交的粮食要回来。 只是,这心里总有些慌慌的没底。 他不由得自我安慰了起来。 上次跟书.记一起去县里,那好家伙,那粮食多的,放都放不下,肯定有粮食给自己的。 赵家村这样显然不是个例,几个生产队的队长默契十足的纷纷踏上了去问公社要粮的道路。 作者有话要说: 看了关于关中大旱的资料,真的好惨,比60年惨多了,每次看到这种资料,我都感觉自己生活在和平年代,国家安定比什么都好,都幸福。 真的搞不懂那些天天在网站什么的diss我们国家的是什么心态。纵然国家某些方面有弊端,有不好的地方,但是他也没有让你担心可能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 这种人就应该把他扔到建国以前的战乱时期好好感受一下。 祝这种人早日穿越。 对不起,我是个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