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狂飙时代 > 第二百七十六章 江南机器厂

第二百七十六章 江南机器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未等到东方摩托的第一笔销售单反馈回来。    胡可虎、陈咨和卢爱军踏上会梦省省会的行程。    胡可虎作为陈咨的助理和和未来的投资控股公司的高管,自然现在需要了解陈咨的事业的所有方方面面。    但是就凭现在他接触到的这些板块,就让他佩服了五体投地。    作为第一批留学出国的公费留学生,胡可虎有足够的信心,自己绝对可以算是世界一二线的精英。    可是在老板的成就下,就完全不够看了。    听宋君说,老板目前在国际上还有一家很有实力的金融投资公司,另外也入股了很多朝阳行业。    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发现老板虽然年纪小,但是却并没有啥坏脾气,人也很成熟,现在他已经打算好好的和陈咨干个几年再说。    “陈董,我们这次还是先去江南机器厂那边看看!否则他们会比较失望的!”胡可虎从副驾驶位回头对后头的陈咨说道。    却是车由卢爱军开着,他退伍前是副连长,自然是会开车的,技术扎实。    因知道陈咨和胡可虎肯定很多事,自告奋勇的当驾驶员,再说了他也想试试陈咨这进口的三菱越野到底是个啥味道。    “那就先去潭城走一趟!那边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陈咨从日本回来,从省城就过了趟,直接就来云阳坐镇。    因为对这时代的人的广告思维不信任,所以东方摩托这么开世界之先河的广告体系策划的框架是他弄出来的,然后是胡可虎的具体策划实施。    陈咨对他在此期间的开放思维和灵活手段表示非常满意。    “我们在4月下旬就完成了江南机器厂的收购框架,他们资产作价2.2亿人民币左右,奥拓的授权和汽车目录许可(轿车准生证)单独估价3000万,按我从段总那打探的购买的生产线的投资总额来计算,他们大概可以占股未来汽车江南制造厂的8%股份。“(汽车产业政策94年才出台,所以93年的目录许可不算贵,后面就是万金难买了)    段源前天来电话,马自达扛不住压力,终于投降了,所以年产15万辆轿车的美国生产线现在已经归属未来汽车,最后做价1.18亿美元。    海可姆估算补齐和更新、改进部分主力设备可能还需要5000-6000万美元,最后可以和日本目前的主流汽车生产线差不了多少,海可扩容到20万/年。    如果买全新的这样的条生产线,估计需要5亿美元以上,并且还不一定都能够买的到。    “哈!这次通货膨胀可给我们帮了不小的忙,现在美元对人民币已经是13块接近14块的高度了,否则他们的股份会多不少!”    陈咨心情愉悦的道。    胡可虎笑道:“事实上他们也不吃亏,马自达的美国那条汽车生产线的情况,我是知道到的,87年投资,估计应该是88年才投入使用把,现在才五六年,到现在应该算是主流技术。”    “国内根本就买不到,就是现在正在崛起的南韩汽车生产线,恐怕还赶不上这条生产线先进呢?“    陈咨自得的笑笑,转移了话题道:“江南机器厂现在是个怎么情况?”    胡可虎砸一下嘴巴,显得的很是郁闷的道:“现在谈判卡在了老职员社保和住房这里,中间由于政府需要时间商议和向中央请示,又停了半个月。“    “这才让我有时间来东方摩托厂这边来,现在是李坤在和姚书藴在主持谈判。”    “江南机器厂现在有职员共7000多人,技工在3000人左右,其中中高级工在1500人左右,六级以上的高工共400人,七级工38人,有五位八级技工。“    “产品有轿车、小货车和机床、农机、工装和模具、压力容器等。”    “这厂子说实在话底蕴还是有的,毕竟是‘汉阳兵工厂’的血统,还是苏联援建的156家国家骨干企业之一。”    “混到现在被兵器总公司卖出的境地,只能说是躺在功劳簿上太久了,而且制度僵化。”    “现在的问题多多,特别是他们的老职工的社保医疗等,我们提出的方案政府觉得不满意,而他们也提不出建设性的意见,就一直掐在这里了,这次找你去,也是想找你给我支支招。”    胡可虎说到这里很是有点忐忑。    毕竟他这样的高管找老板来解决问题,是很显得自己无能的。    不过陈咨倒是没怎么在意,毕竟华国的国企改革事实上是一个世纪难题。    就是未来的21世纪,都还有好多的历史遗留问题没给解决。    “国家工人的社保和医疗,这可是国企改革的核心难题哦!”    “这些职工为国家奋斗了一辈子,国家就应该负担他们的养老和社保等,但是这不是我们的责任,你可以把职工保险的这块经验给政府们讲讲。”    “有条件的话,未来我们公司尽快给职员们办理社会保险,这次看看能不能直接这么操作。”    “同样所有的职工同样必须经过劳动派遣才能够进入我们公司。”    ……    从云阳到潭城,事实上是要经过梦省的省城的,因为云阳实在省城的北方,而潭城紧靠着省城的南方。    一路跋涉抵达江南机器厂的时候,远远的发现整个潭城都一片混乱,而且缘由还正是江南机器厂闹出来的。    几百号上千号穿着“江南机器厂”工衣的男女老少,围着厂门口,不断的齐声喊着口号,还有发号施令的号子,整个潭城都笼罩在这声音中。    一块块的条幅和牌子挤满了空间,把办公楼前面的空地挤了个满满当当。    条幅上写着“我们是国家职工,医疗和养老是国家保障”    “反对资本家的吞并,打倒帝国主义”    “反对给资本主义工作”    “我们要工作,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人”    “我们要房子,我们要房子,我们要房子……”    “我们为国家工作了一辈子,请政府给我们说法!”    ……    每个条幅下就一堆人,声音此起彼伏。    陈咨甚至看到有几队人开始往外面走,又有几队人从外面打着横幅走进来。    这一切仿佛就是军训场一样。    事实上原本也就是军工厂,对这一切都不陌生,所以组织起来看起来很有威慑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