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尬聊
一听说是志愿者主动来测配型,主治医生自然很高兴,立即吩咐护士去安排相关程序。 其实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就是先抽个血,填下表格,表格上有婚否、身体是否健康、既往病史等栏目,还是比较周全的。 叶秋桐抽完血,填好表格,就看到赵文倩在医务科外候着,她赶紧上前主动打招呼。 “谢谢你们大家伙了。” 赵文倩很憔悴,但是还是很礼貌地表示了谢意。 叶秋桐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只好干巴巴地道: “希望能快点找到合适的配型。” 赵文倩苦笑了下,道: “说不定会有奇迹发生。” 她最近又去了一趟清河县,到处打听,想要找的人还是无果。 之前她想打听那个人,只是想知道她过得好不好,但是现在儿子生病了,一家人都配型不上,她突然想到,如果能找到那个人,说不定对方能配上呢? 虽然这只是一个极其渺茫的事希望,赵文倩还是抱着这个希望去寻找。 万一,万一真的有奇迹呢? 看着儿子日益苍白的脸,赵文倩的心都要碎了。 这么优秀的儿子,偏偏摊上了夺命的病。 “世勋他现在还好?” 叶秋桐问出口就有点后悔了。 赵文倩艰难地一笑,道: “还行,他的意志力挺顽强的,之前急救过两次,肺部严重感染,现在他的免疫力比新生儿还差,为了救他,医生还对他进行了洗肺,特别受罪,但是他都挺过来了。” 叶秋桐一听,心里特别难受,想起第一次看到方世勋时,是在卖电子手卖的时候,当时他还是个风度翩翩的阳光少年,生活的一切美好正向他展开。 “阿姨,能方便去看看他吗?” 叶秋桐开口道。 “不行,现在他在引流病房里,我也只能隔着玻璃窗看看他。医生说,按这种情况,一个月内得做手术,否则怕是……” 赵文倩说到这里,眼睛里不由地一热,说不下去了。 她也不知道怎么的,那么多人来看方世勋,可是唯独对叶秋桐念叨了这么多。 命运真是不公平,为什么偏偏要夺走她的儿子? “阿姨,还有时间,相信一定会有奇迹发生,大家不都在一起努力吗?” 叶秋桐劝慰道。 她也不会想到,赵文倩竟然会在她面前流露出软弱无助的一面,她上前挽着赵文倩的胳膊,扶她到椅子上坐了下来。 “哎,谢谢你们了,好孩子。” 赵文倩拍了拍叶秋桐的手背,让自已冷静下来。 或许是在人家压抑得太久了,才让她猛地失态了? 在高级军官的家属区,谁个不羡慕她的一双儿女?一个是军营歌唱家,深受战士们的喜爱;一个会读书,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 她本来以为自已的人生足够完美了,没想到命运到了这里转了个弯,和她开起了玩笑。 赵文倩一句好孩子,虽然是表示谢意,但是叶秋桐不知道怎么的,听起来特别亲切。 “喂,你扶着我妈干嘛?是不是想借机接近我妈?说我坏话?”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刁专声音响起。 叶秋桐抬眼一看,不是久未见到的方芳是谁? 虽然方芳脸色也带着憔悴之意,但是在叶秋桐面前,依然显得十分傲气。 “你这孩子,说什么话呢?秋桐是来看你弟弟的,她还献血做了配型比对。赶紧向秋桐道歉。” 赵文倩一听女儿如此粗鲁,不由地也动了火。 方芳一听,原来是这么回事,只好讪讪而又勉强地道: “我又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算我不对,收起刚才的话。妈,你们什么时候认识的?我都不知道?” 方芳想来想去,母亲只有那次吃饭时无意中碰到过叶秋桐一次,但是现在看着,两个人似乎挺亲密的,方芳突然一阵无由地嫉妒。 “上回到清河县里偶遇到过秋桐。”赵文倩不想多说,打岔道,“你要是没事,就趁着现在开放,去看看你弟弟,鼓励他一下。” “我知道。” 方芳说完,又不客气地扫了叶秋桐一眼,才转身离去。 “引流病房每天会开放一小时,但是人也是不能进去,我们只能隔着玻璃和世勋说说话。” 赵文倩道,这是为刚才她说不方便探访做解释。 叶秋桐点头表示明白。 一天开放一个小时自然留给家人共享,方世勋都不认识自已,当然没有必要浪费这一小时的时间给她。 “阿姨,你也去,我在这等我爱人。” “好,阿姨这回没能好好接待你,下回有机会。” 赵文倩歉意地道。 人家给儿子献血查配型,她们家人却慢待了叶秋桐,赵文倩想杨也挺不好意思的。 “没关系,你快去时,时间宝贵。” 叶秋桐劝道。 赵文倩才走,迟生和孙营长就出来了,他们也填好了表格,迟生一边放下袖子,一边对跟着他们的刘凯亮道: “刘教导,我们这就回去了。你好好照顾他们。” “一起吃个饭再走?” 刘凯亮道。 “不用了,下回。” 家有病人心情一团糟,谁还能留下来吃得下啊?所以大家都极力推辞了。 刘凯亮最后也不勉强了,只好歉意地说以后有机会再补。 车子离开医院时,叶秋桐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女人从车子前面走过,如果她没有看错的话,那个女人应该是柳婷婷。 最关键的是,柳婷婷身上穿的是护士的制服。 不会?柳婷婷在省军区医院做护士了? 叶秋桐心里一阵奇怪,但是看了看迟生,见他并没有看到柳婷婷,便没有问出口,毕竟,那是一个不好的回忆。 谁要是没事把她弄到禁闭室里关十几天,她肯定也不想再提那个人。 看来,柳婷婷还挺有本事的,不光没丢了赵卫国的爱,还把自已弄到省军区医院做护士了? 呃,算了,反正柳婷婷离她远远的就好,人家有本事是人家的事,恭喜她了。 叶秋桐这么想着,也就没有把这件事更多地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