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生意开张
由于是要带黄桃罐头去卖,所以自行车便成了送货车,迟生把两箱黄桃罐头叠在一起,绑在后车架上,用绳子绑牢了,叶秋桐则委屈她坐在车子前的横杠上,一人一货,骑行在路上,迟生依旧显得十分轻松。 叶秋桐这时候的身材还很清瘦苗条,因此坐在横杠上,完全能被迟生的两条手臂轻松包裹住,迟生就象抱着她在公路上飞驰一样,哪里会感觉到累? 还好白天村里往县城路上人并不多,就算一路上经过几个村镇,有人看到这么亲密的一对,也只是好奇地多看几眼,倒也不怕被小孩子追着石头扔。 在乡下,所有让人觉得奇怪的事物,都会被议论甚至引起过激反应的。 叶秋桐想到小孩子扔石头的事情,不禁在车前架上“噗呲”笑出声来。 迟生鼻端满满是叶秋桐身上的馨香,臂弯里是爱人柔媚的身体,一颗心都是幸福感满溢。 此时突然听到自家小女人的笑声,不禁问道: “你笑什么?” “哦,我想起一件有趣的事。” 叶秋桐道。 “什么事?说来听听?” 迟生饶有趣味地问道。 “嗯,我妈不是年轻时做过村里的助产士吗?后来国家说要给儿童普及疫苗,人手不足,又把她们叫去培训,有一段时间,经常要到附近的村镇,给七八岁的孩子打疫苗。 我小时候好奇,也跟着我妈去走村串户过。 那些孩子看到我妈背着画着十字的医药箱进村,就象看到老虎进村一样,简直是一哄而散,个个躲得没影了。 不过,当时都是一家一户地询问打过去的,所以基本上大人都会配合,把躲到床下、小树丛里、稻田里的孩子抓来打针。 反正,自家孩子什么德性,每个家长都清楚,躲到哪里,基本上一逮一个准。 我妈一进哪村,哪村的孩子就哭声震天,当然,这还不是最好笑的,最好笑的就是物极必反啊。 那次我陪妈到后路村打疫苗,有个小男孩看到我妈进村,顿时怒吼一声,从柴火堆里拔了根粗枝条,对着我妈就冲过来,边大喊:打死你,打死你!看你还给我们打针!” 叶秋桐说起这段时,笑得前俯后仰,眼泪都笑出来了。 迟生想象着那小男孩“置之死地而后生、绝地反击”的场景,也不由觉得一阵好笑,跟着笑出了声,道: “这小子,若是去当兵,还是一把好手呢!有胆量!” 两个人一路说说笑笑,当看到前方县城的轮廓出现在眼前时,俩人才惊觉,哟,这路程好象挺短的,比往日快多啦! “秋桐,咱们先到哪里卖罐头?” 迟生这时候,倒是要听自家小女人的主意了。因为做买卖,他一点经验也没有。 “到县医院门口,那里人来人往不说,进医院去探望病人的,大家都会买点贵重稀罕的礼物,而且黄桃营养丰富,也适合病人吃,补充营养。” 原来叶秋桐心里早有成算。 她先调查了物资集散最丰富的县城农贸市场,确定现在还没有黄桃罐头后,才拿定主意先制黄桃罐头卖的。 迟生一听,也觉得颇有道理,便脚下不停,踩着车来到了县医院门口。 叶秋桐和迟生把黄桃罐头从车上卸下来,放在地上,这时,叶秋桐跑到附近的商铺里,买了一叠塑料袋回来,这才开始吆喝: “黄桃罐头,香甜可口,好吃不贵。” 叶秋桐和迟生本来就长着一副正派人物的脸孔,而且颜值都颇高,原本就吸引人的注意,叶秋桐这一吆喝,当下就有人围过来看她卖的商品了。 “哟,这是黄桃做的罐头吗?黄桃很酸啊,做罐头能好吃吗?” 一个胖胖的中年人,手里提着印着“努力工作、建设祖国”字样的公文包,看上去象是个干部似的,问叶秋桐。 “大叔,你可以试试再买。” 叶秋桐大方地打开一罐黄桃罐头,拿出备好的牙签,戳了一块黄桃递给那中年人。 中年人接过来一吃,不由地点点头道: “味道确实不错,很甜,还有黄桃的鲜香,多少钱一罐?” “一罐四元。” 叶秋桐毫不犹豫、自信地道。 迟生倒是悬着一颗心,觉得人家正规国营厂卖的罐头也才四元,自家媳妇一下子就卖四元,没有比国营厂的便宜,会不会被嫌贵? 没想到,那中年人道: “黄桃罐头我以前还没见过,挺好吃的,来两罐,正好要到医院看病人!” 第一笔买卖就这么成了,迟生的一颗心放了下来,赶紧拿了两个罐头装在塑料袋里递给对方,对方付了八元钱,掂了掂手上的袋子,笑道: “你们为顾客想得挺方便的。” 说完,他提着袋子就走进医院去了。 迟生这才明白,为什么秋桐要去买塑料袋,顿时觉得自家的小女人真是心思细密,连为顾客方便的事都想到了。 现在卖货的基本上是不为顾客提供装东西的袋子的,因为大家觉得那样就多了成本,叶秋桐为顾客考虑得周到,其实也有心机在里面。 玻璃罐头易碎,又是溜圆容易打滑的,如果顾客买得多,便不方便携带,所以她买了塑料袋给顾客装货,就解决了顾客的后顾之忧,人家也乐意多买一点。 果然,凡事有人开头后,叶秋桐这边的摊位上,就陆续围了一些人过来,大家尝过样品后,也纷纷掏钱,你一罐,我两罐的,两个多小时,就把五十九罐的黄桃罐头卖光了。 看到叶秋桐这边的生意这么好,边上商铺就有人蠢蠢欲动了,还有人上来试吃了一下。 不过,看到叶秋桐虽然是个弱女子,身边站的男人腰背挺直,身手利落,眼神锋锐,一看就是不好欺负的,倒也没有人敢上前挑衅叶秋桐。 “姑娘,你明天还来这边卖罐头吗?” 终于,就在叶秋桐和迟生收拾木箱要走的时候,有一个瘦干的中年男人上前问道。 叶秋桐一看,这男人方才也挤在人群里,还试吃了她的黄桃,然后便一直留连不去,但也没有出钱买罐头,叶秋桐心里有了数,笑道: “来啊,生意挺好的,怎么不来呢?” “姑娘,你来卖一次半次可以,如果长期在这卖,可就坏了这边的规矩了。” 中年男人这么说着,虽然言语里带着警告的意味,但是语气并不是特别狠,估计是看到边上站着迟生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