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朕要当昏君[重生] > 第52章

第52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许政将怀中的少年放在了自己的床榻之上, 瞧着他那副脸色惨白可怜兮兮的模样,眉头轻拧,伸手脱掉朔月身上的黑衣, 瞧着肩头被水泡过伤口, 以及被身上的鞭伤,格外的触目惊心。    许政回身,从随行的包袱中取出伤药, 借着烛火,小心翼翼的为朔月上药。    许是伤药太烈,朔月被疼的紧紧蹙眉轻咛出口, 许政轻缓道:“莫急,上了药明日便不疼了。”    朔月听着许政的声音, 倒真的不再蹙眉, 睁开双眼,朦胧中许政的身影在他眼前愈发的清晰, 朔月一把握住许政的手, 却触上了他深邃的双眸。    朔月心头一慌,小声喃喃道:“卑职被大人……看光了。”    许政瞧着他别过的脸,那双望向别处的视线, 顺手将药瓷瓶放在了朔月的耳边:“那你便自己上药。”    许政起身欲走, 却再次被朔月抓住了手腕, 不同于以往的玩世不恭,此刻瞧着许政时可怜巴巴的模样甚是让人心疼:“大人,疼。”    许政垂眸叹了口气, 再度坐到床边,抓起了瓷瓶再次为朔月上药:“此次你擅自做主,行刺陛下,若是被主人知道,定会受罚的。”    “卑职也是不想大人受罚……嘶……”朔月轻声说道:“主人用那么多年……培植的人脉,如今一年不到便损失两人,且无自己的人替补上去……卑职知道主人肯定会……”    “够了,即便是你刺杀陛下成功了,也弥补不了主人的损失,你且好生歇着,明日我再想办法送你出行宫。”许政依旧面色清冷的说道。    “若我刺杀成功,最起码能将功补过,主人便能进京,与你见上一面。”朔月瞧着许政起身,连忙忍着伤痛从床上爬起来瞧着许政的背影说道。    许政停在朔月的面前,垂眸颔首,许久不曾开口。    朔月小心翼翼的伸手摇了摇许政的衣袖,缓缓开口道:“大人,卑职错了。”    许政终究是叹了口气,回转身居高令下的瞧着那可怜见的朔月,坐回到了他的身边道:“我早就说过行事之前需多动动脑筋,今日行刺一事,若他日主人问起,便说是我的主意。”    “不,卑职犯的错卑职一人承担。”朔月倔强的说道。    “如今主人派你到我身边任我差遣,你所做的,和我吩咐的有差别么?”许政颔首,唇边勾勒起一抹苦笑。    朔月瞧着许政的模样,终于下定了决心一般,用力将他拥住,许政不过挣扎两次,朔月便可怜兮兮说道:“别动,疼……”    “疼死你活该,放开。”许政态度坚决,奈何朔月根本不放手,依旧将他死死地抱着:    “大人嘴硬心软,却还是疼我的。”朔月得逞的笑着,将许政也拥的更紧了些。    许政并未回答他的话,只是静静地由他抱着,眸色略深,心里头却是五味杂陈说不真切。    翌日一早,皇帝颁下旨意回朝,许政原还在想办法让朔月脱身,离开行宫的,如今皇帝起驾回銮,到也为他省下了不少的麻烦。    而解除了误会的慕春公主与驸马周柏琛跨马走在最前列,周柏琛紧随着公主,就算公主冷脸以对,他终究笑嘻嘻的在身前伺候着。    元胤在行宫围猎遇刺受伤的事早传回了京城,圣驾仪仗刚刚行至太极宫门前,太皇太后便在小安子的搀扶下,焦灼的等待着,瞧着元胤从车驾上由小路子搀扶着下了马车后,连忙走了过去:    “哀家的孙儿啊,伤到何处了?”    太皇太后焦灼的紧紧握着元胤的手腕,上下打量着,想要瞧出元胤伤在何处。    元胤瞧着太皇太后的模样,扶着她一步步往长乐宫走了去,并附耳道:“皇祖母,孙儿并未受伤,这不过是朕与萧卿设下的计策罢了。”    太皇太后瞧着元胤,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元胤又道:“祖母,此事说来话长,待送祖母回去,孙儿再详细的与祖母说说。”    太皇太后点点头,遂紧紧握住了元胤扶住自己的手腕,随着他回到长乐宫的慈安殿中。    慈安殿中,元胤搀扶着太皇太后坐下,随即蹲在了她的面前,抬首瞧着她:“祖母,不必为孙儿担忧了,孙儿这不没事了?”    太皇太后伸手抚过元胤的面颊,叹了口气道:“他终究是没死心。”    “祖母说的是谁?”元胤疑惑的问道。    “是你的叔父,齐王元启。”太皇太后凝视着元胤的双眸,认真的说道。    元胤略微一愣,却不太敢相信太皇太后的话。    他始终记得上一世,齐王元启待他也算忠心,得了好的东西都会送到京城皇帝的手中,包括那一年只出十坛的藏雪,他也念着自己,不远万里送酒入京,就为了能够让他尝到美味。    甚至他曾邀齐王进京,狩猎时齐王更是赠他好马,与他彻夜畅谈。    他所知道的齐王是霁月清风,心怀社稷,却又乐享逍遥的人,怎么又会与这皇权之争扯上关系呢?    “祖母,皇叔他不是早早的便去了封地?”元胤疑惑的问道。    太皇太后道:“你父皇还是太子时,四皇子元智,七皇子元启便是储君之位的最大敌手,四皇子元智的生母,乃是你曾祖母娘家的堂侄女,势力也不容小觑,七皇子元启的生母,便是镇远大将军,后加封为晋国侯的胞妹,军中势力自然也不比你父皇差。”    “朕听萧卿说过,父皇的太子之位之所以能稳固,那是因为祖母是皇后,朝中又有镇国公在,故此难以撼动。”元胤认真的回答着。    太皇太后满意的点点头:“不错,可真是因为这样,朝中之人分为三支,只不过元智心性不稳,沉不住气,那年你祖父带着他们前往围场狩猎,你父皇也遭到了刺客行刺,事后刺客被捕,供出是由四皇子母妃所指使,谋害太子乃是大罪,四皇子生母不予承认,惹恼了你的祖父,便将她废黜,打入冷宫,而元智也不过是封了郡王,遣去了封地。”    “那七皇叔呢?”元胤问道。    “你七皇叔倒是个聪明的,不争不抢,甚得你祖父喜欢,他这幅样子便一直做到你祖父薨殁,他的舅父在朝堂之上便想要拥立他为皇帝,甚至险些与镇国公兵戎相见,可到底你父皇身为储君时处处德政,没犯什么错,临时易储登基朝中大臣不许,你的舅父不许,故而他们没讨到什么便宜,你父皇登基后,他们倒也安分守己,只是不想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竟依旧不死心,竟来害我孙儿。”    太皇太后温热的手掌轻抚过元胤的面庞,双眸凝视着他,眼神幽深。    元胤望着太皇太后,笑着道:“祖母不必担忧,孙儿这不没事嘛。”    “索性我这孙儿无恙,若我孙儿少一根毫毛,我定要他偿命。”太皇太后凶横的样子元胤倒是不怕,反而贴心的坐到了太皇太后身侧,冲她撒着娇。    皇帝在行宫遇刺一事,也在回京后,京城中便传的沸沸扬扬的。    而就在此时,北夷送来书信,北夷出使大魏的使团将于正月时抵达京城,为此,元胤特地下旨让工部修缮京城中的使馆,用以接待来年北夷使团。    只是元胤却分外疑惑,他记得上一世北夷出使大魏时是在大兴四年时,并未在他登基之初便前来出使,怎的将时间提前了?不过仔细想来,自元胤重来一世后,这一年中很多事都与从前不太一样,故而元胤便也没做他想。    而太尉府中,一身玄色长衫的元启静坐在后院凉亭之中,面前的火炉中煮着茶水。    他眸色幽深,直视着那花圃中的被许政精心培植的花草,唇边似有若如的带着一抹笑意,视线便也落在了下朝回府后的许政身上。    他还未来得及换下朝服,步履匆匆而来,瞧着那亭中坐着的人,心中甚是欣喜,却也不知为何,脚步在凉亭下却停了下来,他抬眸瞧着元启,随即行礼一拜道:    “参见王爷。”    元启瞧着眼前站着的男人,抬手招了招,许政微愣,心跳也漏了半分,脚步微颤,却依旧迈步走了过去。    元启握住了许政的手拽进了自己的怀里,捏着他的下颚,拇指摩挲过他的唇边,唇边勾起一抹冷笑道:“要你何用,保不住我在朝中的人脉,如今竟然敢轻举妄动,下令去刺杀他。”    “我……我……”许政启唇想要解释,可当他瞧着元启那双眼眸时,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解释。    元启冷哼一声:“罢了,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便只好再做打算,况且那秦荃与常瀚宇也是该死,如今小皇帝替本王出手了,倒也省去了本王不少的麻烦。”    “王爷此番进京,会留下么?”许政抬眸问道。    “嗯,北夷使团正月进京,本王在朝中的势力迟早要被小皇帝与那镇国公那帮人铲除干净,不妨本王再另寻他处势力,来助本王。”元启轻捏着许政的下颚,眼中竟是阴诡算计。    “那我便去为王爷安排住所。”许政正打算起身,却被元启死死地禁锢住了腰身:    “不必了,本王便住在你这里。”    许政躲开元启的眼神,连连点头。    而太尉府不远处的屋脊上,朔月抱剑仰着,并不将那凉亭里的两个人看在眼里,只望向别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