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定风流 > 第170章 青鸾

第170章 青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魏熙眉梢一挑:“没赢就是无用功?”    另一学子道:“不是, 这几日学生也学了许多,只是此次目的本就是要为书院争光的, 眼下输了只觉的愧对公主和诸位先生。”    “你倒是个会说话的。”她说着抬眸看向在座十二个参加比试的学子:“你们之前可是抱着必胜的心去的?”    一学子道:“既是应了比试,就定是要全力以赴的, 若是抱着必输的心, 我们又何必再比。”    魏熙听了这学子虽含着愤懑, 却依旧不掩傲气的话, 心中有些好笑,她问道:“那你们还记得你们自己学了几年学问了?几岁开蒙?又有几个西席先生?”    学生们闻言面色不太好,皆垂头不语,有学子心急口快, 将众人所想说了出来:“我们的出身公主是再清楚不过,又何必再问。”    魏熙眉梢一挑:“怎么, 恼了?”    学子闻言离座躬身:“是学生失仪了,言辞不当,请公主降罪。”    魏熙唇角微勾:“失仪?竟是和你们温先生学会了。”    魏熙让他起身, 复又问道:“那你可知国子监的学子学了几年,几岁开蒙, 若是家境好的家里又给请了多少先生?”    学子一怔,后又答道:“他们自然是从小就开始读书识字的。”    魏熙闻言笑道:“以两年对十余年,你们只是以一人之差输给了他们, 我很欣慰。”    她说着,眉眼一弯,有些慧黠又有些得意:“我也不妨告诉你们, 国子监的学生可是想着让你们一败涂地全军覆没的,眼下你们郁结,他们也算不得快活。”    学子们虽明白这个道理,却无法像魏熙那样满足:“可柏兄和李兄都将同年入朝的国子监的学子给压下去了。”    魏熙看向柏明义和李惺:“那就让他们和你们讲讲自己是怎么将同年给压下去的。”    柏明义和李惺互看了一眼,李惺道:“柏兄先说。”    柏明义对学子们一拱手道:“说来惭愧,我家中做了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本生意,因此在幼时也是给我请过开蒙先生的,可家中能力有限,请的先生水平不高,也只能教我几个字罢了,故而我虽略有些底子,却是比不得国子监里的学子的,就连科举时都是考的明经科,名次还不佳。”    他说着,看向魏熙,眼中满是感激:“我之所以能仕途顺畅,全赖公主帮扶。”    魏熙摇头:“我之所以帮扶你,也是因为你是有心思有手段的,值得我帮你。”    她说着对在座学子们道:“你们也不必瞧不起明经,反正它同进士都是一样能入朝的,就连李相公都是明经出身的,也没见这对他的仕途有什么影响。”    岳季泽闻言亦道:“正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进士一科对于那些自小就开蒙的学子来说也是不易,你们若是有学问高的,考了进士,书院里自然跟着面上有光,但也别太难为自己,一个人官做得怎么样,和文采没多大关系。”    他说着,有些自嘲:“就好比我,当年的文采也是不俗的,但仕途却一塌糊涂,幸得公主垂青,能在书院教书育人,这一辈子才不算荒废了。”    他说着,不待学子们安慰表心意,便抬手止住,道:“你们今后若是想走得稳些,就必须得学会脚踏实地,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最是要不得。”    学子们闻言神色各异,但却皆有感触,躬身应是。    岳季泽点头,又看向李惺:“你说罢。”    李惺拱手道:“学生的母亲出身官宦人家,虽后来败落了,但她少时也是通读诗书,不比寻常文人差,所以学生开蒙识字也没落下,后又入了书院,承蒙公主与诸位先生照拂指导,因此才侥幸考了个进士。”    魏熙颔首,看向学子们:“你们如今可还因输了国子监的学子而懊丧?”    众学子皆讷讷不语,方才出列的学子看了看同窗们,道:“公主之前可是知道我们与国子监的差距?”    魏熙反问:“难道你们从来没正视过自己,应约前又从未考虑过对手的实力?”    学子抿唇,他们确实是没想过这些的,先前出去的同窗仕途顺遂,他们与有荣焉的同时又难免有了些人以群分的自信,因此从未考虑过他们能不能赢过国子监的学子,亦或着在他们心里,早就将国子监的那些学子,看做了除了会投胎之外再无长处的纨绔。    因此国子监的学子一挑衅,他们便应了。    魏熙看着他们,若是说心里一点不满都没有是不可能的。    出身所致,这些学子大多数都是自尊又自卑,稍有成绩便洋洋自得,颇有些小人得志的意思,眼界太浅,终是比不得大家子弟的胸襟气魄。    魏熙不满的同时又知道出身不是他们能决定的,她不能怪他们,只能想法子扩宽他们的眼界,磨平他们伤人伤己不知所谓的棱角。    “那公主当时为何还任由我们应约?”一个学子颇为委屈的道。    魏熙眉头微蹙:“你们应约时可有和我以及先生们说?”    学子们闻言,愧怍的低下了头,他们确实是冲动了,这种事关乎书院名声,理应事先报备的,是他们莽撞了,亦或着,是他们太想将国子监那些高高在上的学生踩在脚下。    魏熙看着他们的神色,心中一叹:“你们与他们比过也好。”    学子们闻言惊愕的抬头向魏熙看去。    这个还没他们大的公主端坐在首位,面上是令人仰望的尊华,而眼中却是看透世事的通透,她樱唇轻启:“你们终是要有与他们对上的一天,不是在春闱,就是在朝堂,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提前认识到你们比他们的不足是好事。”    学子们颇受触动,一个先前不曾发言过的学子第一个离座行礼:“学生谢公主教诲,从此往后定然摒弃浮躁之心,完备自身。”    有人带头了,其余的学子也纷纷响应。    魏熙看着他们,面上露出了一个带着欣慰之意的笑:“你们能这样说,不论今后能不能做到我都是欣慰的。”    她说罢,唤了学生们起身。    一个学子犹豫道:“我们比国子监的学子少学了这么多年,可比试时却只略输了他们一筹……”    他说着,抬眼看着魏熙:“可是公主帮我们……”    魏熙掩唇一笑:“你们就是这样看待我的?”    她说罢,不待学生们反驳便笑道:“有林先生在,我哪里有那本事,你们的成绩全是靠你们自己。”    她看着学子们依旧不信的脸,继续道:“若是考六艺你们必是惨败,可策论就不同了。”    她说着白皙的手虚虚扫过先生们的身影:“你们这些先生各个都是才思敏捷,胸有丘壑的,论才学可是国子监那些先生比不上,不过是一篇文章罢了,得了他们指导,你们怎么能差?”    她说着微微一叹:“我不想你们锋芒毕露,亦不想你们将自己看的太低,这两年,书院里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走了许多学子,而你们能留下,就证明你们是有潜力的,好好学,将来不论你们想做什么,我都会尽我所能照拂你们,不是徇私,而是你们值得。”    她说着,一双清亮的眸子缓缓扫过他们:“而你们现在要做的,除了听学,更重要的却是要历练你们的心智,等你们能不因出身所困,对任何人都可以平和以待时,你们也就学成了。”    还未起身的学子们闻言又拜了下去,嘴里的话不同,但意思却一致。    无外乎是听魏熙的,感激魏熙和先生,以后会按魏熙所言照做之类的话。    魏熙含笑听着他们的话,心中却无一点欣慰之意。    不因出身所困,对任何人都平和以待。    她不知道这些学生里有没有人能做到,可她却清楚,她这个说的人,做不到。    ————    “温轧荤此次来长安可带了什么稀罕东西?”魏熙放下手中的书卷,漫不经心的问道。    陈敬将魏熙随意放在案上的书拾起来整理好,唇角微勾,有些讽意:“他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只青色的山鸡,一路上护的严实。”    魏熙理了理自己披散的头发,笑道:“青鸾吗?怎么祥瑞偏让他遇到了。”    魏熙的手一松,细密的发丝从她指间滑过,凉凉的:“祥瑞这东西他编造来骗骗人便罢了,怎么还敢弄到长安来。”    “陛下如今是越发信这些东西了。”陈敬眉头微蹙:“他不曾说过那山鸡是祥瑞,只是见毛色稀奇想要献给陛下罢了,但陛下见了,说不定就不觉得它只是一只山鸡了。”    魏熙有些好奇:“真有青色的山鸡吗?”    陈敬笑道:“天竺不是还曾进献给显宗一只白孔雀吗?”    魏熙撇撇嘴:“怪模怪样的,不就是只长残了的鸟嘛,偏他们要供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感觉小公主真是一个含辛茹苦的好校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