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定风流 > 第133章 喜欢

第133章 喜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魏熙坐在马车上, 突然想起阿宝了,便吩咐人往程家去了, 路上经过了一家糕点做的甚好的铺子,又让人下去买了些, 好给阿宝尝尝。    程彦如今虽洗刷了冤名, 但皇帝却是没怎么管程家遗孀的, 毕竟后头那一串烦心事也算是由她们闹出来的。    是以, 程家如今的住行吃用都是魏熙吩咐陈敬置办的,程家的新宅在离公主府不远的崇义坊,两进的宅子修的颇为精致,她们三人外加十余仆从住着正好, 宽敞却不空旷。    魏熙由程家的仆役领进了宅子,却见后面正屋里人来人往颇为闹腾, 她侧首向仆役问道:“怎么了?”    仆役面有哀色:“主母今日用了早膳便觉不适,眼下请了好些大夫来,也不知能不能治好。”    魏熙看着阵仗便知程家的老媪快撑不住了, 其实魏熙自第一次见她便知她寿数将近,能多撑这两月却是让魏熙极为惊讶的。    当魏熙迈进老媪屋中时, 所看到的场景却是出乎她的预料的,屋中并没有什么凄凄哀哀的景象,反而颇有些天伦和乐之意。    只见老媪正在给阿宝梳头, 手颤巍巍的,便是由菱娘扶着,也是一副力竭模样, 可阿宝的头发却被梳的齐整美观。    屋中奴仆见魏熙来了,忙给魏熙行礼,只她们三人似毫无所觉,魏熙也不在意,拦了要张口提醒的奴仆,静静站在门口看着,不知为何,她的鼻子有些酸。    第一个发现魏熙的竟然是已近病入膏肓的老媪,老媪抬起头来,无甚惊讶,一双已经浑浊的眼里满是慈爱不舍的光,魏熙知道,老媪这眼神不是因她,而是因为阿宝,可纵是如此,她的心里却还是有些异样之感,有些闷,又有些暖。    “公主进来坐。”    老媪的声音依旧气力不足,却又好似比当初在殿上时有精神了。    魏熙走过去,按住了要起身行礼的菱娘,揉了揉阿宝的脸颊:“我给阿宝带了点心,一会梳完头,阿宝去尝尝。”    阿宝似是兴致不高,但依然强自摆出欢快的神色:“谢谢公主。”    魏熙见了有些心疼,轻轻揉了揉她的脸颊,才将手收回。    她对老媪道:“你继续梳头。”    老媪也不客气,对魏熙一笑,便又梳起来了:“如今我也唯有这一桩心事了,她阿娘的手艺不好,小姑娘家得好好打扮才是。”    魏熙看着老媪那双布满皱纹与褐色斑点的手,微微一顿:“你放心,公主府里的婢女都很会梳头。”    老媪闻言手一顿,眼中似有些泪意,继而又感激道:“多谢公主大恩。”    “不必谢,阿宝也算与我有缘。”魏熙摇头,有些怅然,突然前言不搭后语的来了一句:“我幼时也是很喜欢让我阿娘给我梳头的。”    老媪拿起花钗给阿宝戴上,临了又细细抚摸着阿宝的头发:“逝者已逝,我们这些人最是不想让后人时时记着我们。”    她说罢,拉起阿宝和菱娘的手:“活着的人得好好活着,不能总挂念着离开的人。”    老媪看向魏熙:“以后就拜托公主了。”    魏熙看着她有些涣散的眼睛,沉声应道:“好。”    “我困了,菱娘带阿宝出去。”    阿宝似有预感,紧紧反握住老媪的手:“我不走,我陪着祖母。”    菱娘忍住眼泪,去掰阿宝的手:“听话,你在这里,祖母睡不着。”    阿宝眼泪忽的落了下来:“我不要祖母睡。”    魏熙看着阿宝,突然开口对老媪道:“让她送你最后一程。”    老媪闻言,没有开口,手却紧紧握住了阿宝的手。    魏熙看着那一大一小两双交握的手,转身出去了。    魏熙看着院中一颗繁茂的青松,缓缓开口对夷则道:“你留在这安排一下,等办完葬礼再派人来接她们母女。”    ————    一天见了两个死人,魏熙心里虽未觉得忌讳,但却多少有些不舒坦。    她下了车,正准备进门,却见前边行来了一辆马车,马车行至她身边时停下,只看马车,魏熙便知道了来人是谁。    果然,车帘掀开,露出温绍延一张温和带笑的脸:“公主。”    温绍延招呼道。    “你这是要出去?”魏熙问道。    温绍延笑道:“只是在家闲的慌了,出去转一圈而已。”    魏熙点头:“那你去。”    温绍延略一犹疑,抬眸看向魏熙:“公主今日得闲吗?”    魏熙看着温绍延,竟在他眼里看出些小心翼翼,不知怎地,看着他的眼睛,她心中的阴翳好似突然消退了,她微微一笑:“得闲,怎么了?”    温绍延道:“我答应教公主弹琵琶,可惜自曲江一别,就没机会了,既然今日公主无事,我就教公主。”    “也好。”    温绍延见魏熙答应了,忙放开帘子,抱着琵琶下了车,魏熙看着他怀中的琵琶,笑道:“看来你是真的喜欢弹琵琶,到哪里都带着。”    温绍延微微一笑,并不言语,魏熙看着他的神情,似猜到了什么,却有些不愿相信,她收回视线,盘算着温轧荤还有多久能到长安,心情又莫名的沉闷了下来。    眼下天气渐凉,魏熙便邀了温绍延往暖阁中去,等蕤宾拿来琵琶,她接过,闻到了琵琶上的木香。    魏熙拨了拨琵琶:“这琵琶是新制的?”    温绍延看着低头拨弄琵琶的魏熙,眼睛不自觉的往她纤细的颈子上扫去,听了魏熙的话,他忙收回视线,看向魏熙怀中的琵琶:“从夏日里便开始制了,九月里刚制好。”    温绍延的声音和着魏熙闲闲拨出的几声零散琵琶音,有股说不出的温柔意味,很是悦耳。    魏熙抬头看向温绍延:“这琵琶音色极好,近几年也没听说有谁琵琶制的好,你是寻谁做的。”    温绍延闻言眼里划过一丝柔色:“不过是普通匠人做的,这琵琶只要用料好,一切都按规制来,音色便不会差。”    魏熙看着温绍延的眼睛,他方才说的话,魏熙却是不怎么信的,不过,这样也好,也算他知情识趣。    魏熙虽如此想,心里却莫名有股负罪感,她将手按在弦上,收敛杂思:“你教我弹。”    魏熙是个尽善尽美的人,只要做一件事,便会沉下心来做到最好,可今次,她却思绪纷杂,怎么也弹不好,所幸温绍延颇有耐心,一遍遍的教魏熙,眸中总是带着柔软的光,好似一点也不烦。    可他越是如此,魏熙的心就越是难以平静,终于,在数不清第几次弹错音后,魏熙蓦地将琵琶搁在地上。    “温绍延你为何对我这么好?”    魏熙有几分气急败坏的抬头盯着温绍延。    温绍延愣了一瞬,微微一笑:“因为公主很好。”    魏熙听了他的话竟觉得有些好笑,她可没觉得自己多好:“我好不好我自己最清楚。”    她看着温绍延:“你是我见过最好的人,当初撩拨你是我不对,你不必对我好。”    温绍延闻言默了一瞬,有几分苦涩之意:“可是我想对公主好。”    “你喜欢我?”    “我不知道。”温绍延低声道。    魏熙面上摆出了一个明艳的笑:“不知道就是不喜欢,这样最好不过了,你若是喜欢我,我就不欢喜了。”    “我明白了。”温绍延的声音很轻,如被风吹走的香灰,形虽散了,却留一片余香。    温绍延说罢,对魏熙淡淡勾唇:“平白说了这许多闲话,公主可歇过来了,歇过来就继续弹,琵琶若是想学好,也唯有多练一途。”    魏熙看着温绍延风过了无痕的态度,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是松了一口气?还是对他没事人一般的态度而生气?    但不论如何阵势不能输,没道理温绍延什么事都没有,而她这个拒绝的人却耿耿于怀。    魏熙沉下心,将琵琶抱起来,略拨弄了几下,便极为流畅的弹出了一曲《度关山》。    温绍延听着魏熙疏旷的曲子,垂眸看向自己的磨出茧子的手,终是一笑,再无他言。    ————    魏熙既然想到开办书院便不再耽搁,又是看地图,又是出去转的,终是将书院地址定在了通仁坊,坊中正好有两座相邻的空宅,魏熙将它们买下来,命人打穿,又按书院的形制规整,其实按照魏熙的意愿是想再重新建一座的,只可惜耗时太长,长安城内也没什么能让魏熙满意的空余之地了。    书院吩咐下去了,紧接着就是书院里的先生了,房子好建,人才却是难寻的,不过这确难不住魏熙,她的身份注定了许多别人做起来难如登天的事,到了她这里却不过是一句话的功夫。    魏熙进了宫和皇帝好一通撒娇,从情理讲到苍生,从她自己憋闷讲到贱业子弟的可怜,终是说动了皇帝,皇帝大手一挥,直接点了六个在崇文馆授学的官员,命他们听从魏熙的安排,每旬都去魏熙的书院授一次课,教那些贱业子弟明事理,为大夏发掘有潜力的学子。    作者有话要说: 哎~有权有钱就是好……羡慕小公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