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曼哈顿风云(4)
“你在这边做志愿者?” “是。” “都做些什么?” “很多事情。大部分时候是筹集物资。” “不是有政府的紧急救援物资吗?战争储备之类。” “但很多具体需要战争储备满足不了。” 奥黛丽并不想多了解这些。“需要捐款吗?” 爱德华笑了, “很多人捐款, 钱不缺,物资现在也不缺。那边,”远远指了一下双子塔废墟, “需要人手清理建筑垃圾,我这样的,人家都不愿意要。”他的身板在美国男性来说算的上是纤细了, 虽然有183cm高,但骨架子太小,看着瘦瘦弱弱的。 “别去。没有防护服的话,千万别去。靠近到一定距离, 盖革氏计数器是会乱跳的。”在他耳边悄悄说:“军队的人全都穿着防护服, 还不告诉我到底数值跳到多少了, 我发火了,他们才给我一个计数器。真不像话!” 爱德华吓了一跳:“那你——你不该去的!” “没办法, 国家需要你, 不去不行。”重新戴上口罩, “希望以后国家能记得我的奉献, 对我好一点,不要没事就整我。” “那是什么意思?” “我有个可能是行业垄断的公司,我的假想敌可是有很多很多的。”看了看他,“我们要走了。你这个志愿者的工作,要做到什么时候?” “下周可能就不用那么多志愿者了。想帮助遇难者和遇难者家属还有其他方式,不用非得去废墟那儿搬砖。” “照顾好自己。不要去危险的地方。” “我会的。你什么时候走?” “18号的机票。” 他没说话。9月的阳光照在她身上, 明亮灿烂,给她的身体镀上了一层金边。 这样的她,恍惚美丽得不像个真人。 9月17日,周一。 上午9点30分,美国股市重新开市。 股民们立即开始了恐慌性抛售。 航运、航空、旅游、保险、广告等股票疯狂抛售; 标准普尔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指数疯狂下跌; 几乎所有美国上市公司都受到影响,与“911事件”相关的航空股、旅游股更是整个行业都受到重挫;科技股、电信股、银行股也不同程度的下跌。 因为美国股市休市4天,各国股市在上周911之后的震荡下跌反馈回来,美国股市会狂泻也并不意外。 与股票市场相反,期货市场却红红火火,黄金、石油、有色金属等价格上扬;外汇市场也有反应,美元汇率下跌,英镑对美元的汇率升高到了1:1.469,欧元对美元的汇率是1:0.903,911之前,欧元汇率是1:0.8975。 奥黛丽从股市开市就一直关注着市场走向,大量购入亚马逊股票。亚马逊股票跌到每股10美元以下,最低跌到5美元。 买了一些加拿大娱乐技术公司Imax Corp的股票。 入手了少量雅虎股票和苹果股票。 到下午3点股市收盘,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幅达到6.83%,可预期的未来还会狂跌。 美国政府往股市里扔了2000亿救市,仍然阻挡不住三大指数的狂跌。 9月18日,周二。 股市仍然是狂跌的一天。 继续购入亚马逊股票、Imax Corp股票。 海登·克里斯滕森这两天一直听着奥黛丽在跟硅谷的吉米·卢通话。 他们用的语言包含了英语、两种不同的远东语、和压根听不出来是哪国语的语言。 两个月以来,吉米从卢家弄出了将近3亿。亲戚们都以为他的公司要上市,于是合伙弄了一个投资公司,把钱放进去。吉米妈妈把家里所有地产都拿去抵押,贷了5000万。 奥黛丽弄到了将近5亿。她也把所有房产拿去抵押,从银行贷了4000万。 8亿实际上在一路狂泻的股市上什么都算不上,扔进去水花都没有,但却让奥黛丽与吉米成了亚马逊和Imax Corp的小股东。 3点股市收盘,奥黛丽又扔进去1亿。 吉米也扔了1亿。 两人又在电话上聊了一会儿。 吉米说他从没有花过那么多钱,感觉手都在抖,心都要跳出嗓子眼。 互相取笑了一会儿。 挂了电话,奥黛丽关上移动电脑。 谁不是呢?看着屏幕上的数字,一边觉得“不过就是很多个零”,又不是没花过这么多钱;一边又觉得,太特么刺激了。他们本来就不是专业投资人,当然做不到泰山崩顶不变色。而且专业投资人玩的是别人的钱,他俩玩的可都是自己的钱。 海登不知道她投了多少钱进股市,只知道“很多,非常多”。他自己目前见过最多的钱是拍星战前传的片酬,但也就是250万而已,还得缴税。数字一旦超过8位数,他就不太弄得清是什么概念了。 奥黛丽甩了甩两条胳膊。 手也是在抖的。 “海登。”她伸出双手。 海登从落地窗边的单人沙发上站起来,放下手里的书,站到她面前,双手分别握住她双手。她小手微凉,不住发抖。 “好点了吗?”过了一会,他微笑着说。 “好多了。”她舒了一口气。“我一会儿要走了。你是留下来,还是我顺路送你去长岛?” “一起走。我收拾好了。”她走了,他留下来也没什么意思。 奥黛丽收起移动电脑,海登拖了行李箱和行李袋。俩人出了公寓。 阿历克斯开了后备箱,把行李箱行李袋放进去。 奥黛丽对利亚姆说:“先从长岛走,送海登去他外祖母家。海登,地址。” 在车上,海登给外祖母萝丝·施瓦兹打了电话。 “你想见见她吗?”挂了电话,他问。 “今天不了,以后有机会的话。”奥黛丽握着他手,“长岛应该不会太乱,但还是小心。杰克和利亚姆会留在纽约,我让杰克每天过来看看你们。” “不用。我能照顾好萝丝和我自己。”有点别扭。 “就这一阵子。毕竟这段时间特殊时期,你就是现在想雇佣保镖,市面上也找不到保镖了。”有钱人十分担心自己与家人的安危,安保公司生意火爆,纽约已经雇佣不到保镖了。 海登踌躇了一下,还是点头了。 “这几天,你害怕吗?” 点头,“害怕。但因为你在,又不是那么害怕了。”吻她手背。 “害怕是正常的,不用为此觉得窘迫。”另一只手勾起他下巴,轻轻吻他。 到了萝丝家门口,又在路边吻了他好一会儿。 行李袋扔在脚下,怀里抱着她,将要分开,万分不舍。 ——你什么时候回来? ——会给我打电话吗? ——回来了还要我吗? 一句也不敢问。 肯尼迪国际机场。 登机前的检查很明显的比“911”之前严格多了。护照仔细查看、行李过X光机、人走安检门,因为她骨头里的钢钉,又给她用手持检测仪人工多刷了一次。 已经恢复通航5天,航班虽然仍未满员,但比9月14日复航当天好多了。 奥黛丽带了科特和阿历克斯进了头等舱,坐到座椅上,就要了毯子盖在腿上,然后耳机戴上,眼罩戴上,睡觉。 飞到伦敦,短暂停留15小时,转机飞往新加坡;新加坡2小时中转等待,转机飞往悉尼。 9月21日凌晨3点,到了悉尼。 飞机晚点了1个多小时,刚出关,就看到了基努。 “Keanu!”飞奔过去,扑到他怀里,“都说了不要你来接我。” “明明很高兴,就不要说这样的话了。” 奥黛丽笑盈盈的,“等了很久了吗?飞机晚点,我可着急了!快点回酒店!” 回了酒店,赶紧忙着打开移动电脑,抓紧时间在收市之前又扔了1亿进去。 忙完了,把电脑屏幕合上,长叹了一声:“太刺激了!” 悉尼的9月是春天,气候宜人。 基努开了阳台的落地窗,搬了椅子在阳台上抽烟。 房间里奥黛丽敲击键盘的声音,跟吉米用至少4种语言打电话的说话声。 双子塔未散的烟尘,笼罩在无数人心头的恐怖袭击阴影。 作为911事件的目击者和亲历者的她。 悉尼的夜风,她身上的香水味。 这一切交织在一起,显得是多么的超现实! “你昨晚睡了几小时?”她走到阳台上,坐在他腿上。 “睡了大概5个小时。” “要不要再睡一会儿?” “不了,7点钟要出发去摄影棚。” “我上午睡一会儿,下午过去。”拿过他手里的烟,抽了一口。 “我以为你忙着回酒店,是想跟我做点什么。” “还有一个小时。”她扔了烟,站起来,拉他回了房间。 奥黛丽睡到下午1点多才醒。到楼下餐厅简单的吃了点东西,就去了摄影棚。 没顾上去看基努,先跟华纳的制片人和完片担保公司的监制开了个会。三方共同的意见都是:控制成本!然后还要按期完成,包括实际的拍摄工作和后期的特效制作。 然后是档期问题。 华纳想避开《指环王》和《哈利波特》的年末档期,把《The Matrix:Reloaded》放到2002年暑期档,但沃卓斯基兄弟说,2002年肯定做不完特效,只好往后推,推到2003年暑期档。 这没问题,暑期档一直都是最好的档期。 接着说第三部的档期,华纳说2003年圣诞档可以有,奥黛丽说隔的太短,观众审美疲劳,不会再为救世主进影院,要求至少间隔12个月。意见不统一,暂时搁下。 正在拍“救世主大战复制黑超特工”这一段,已经拍了一周,至少还得拍一个多月。 又是吊威亚的一天。 男主角今天也很帅呢。 看了故事板,沃卓斯基兄弟说到很多镜头实际上拍不出来,得靠后期特效。 “实拍有什么问题?演员做不到吗?” “有些镜头确实做不到,有些是出于安全考虑。” 奥黛丽摇摇头,“现在新出了一种光盘格式,Blu-ray Disc,几年后就会取代DVD格式,清晰度超高,用不着停帧,观众就能发现你这一段镜头全是3D动画,那里用的是替身。现在做特效这么贵,3D动画效果很好吗?我们没有好的引擎,建模都要花很长时间,费用太高了。” “问题是观众会发现这是3D动画,还是特效太贵?”沃卓斯基兄弟不明白她的重点。 “当然是太贵!比如你今天1天拍了10秒的真人镜头,花了100万,但给我100万,我肯定做不出10秒,那当然还是真人镜头划算。当然,你们是导演,有权选择最好的一个方案,但要记住啊,控制成本!” 沃卓斯基兄弟也是很头疼了,华纳的制片人天天冲他们喊“控制成本”,完片担保公司的监制天天冲他们喊“控制成本”,原来大方得不得了的投资人来了,也开始冲他们喊“控制成本”,这日子不能过了! 导演是要精于计算的,控制成本做得好的导演才最受制片公司喜爱。 说到控制成本就说到演员片酬,除了男主角基努能拿预付款片酬加票房分红,其他演员都只有预付款片酬。拍第一部的时候沃卓斯基兄弟还想用票房分红支付演员片酬,但被奥黛丽拒绝了。直到影片上映,票房大卖,沃卓斯基兄弟才意识到她真算是个不错的商人。 也很有眼光! 他们也知道隔壁6月份刚杀青的《The Lord Of The Rings》成本控制做的非常好,也是只有男主角维果·莫滕森能拿预付款片酬和票房分红,比例远远低于基努,片酬也没有基努的1000万这么高;另一个能拿票房分红的演员是奥黛丽自己,没有预付款片酬。 奥黛丽没怎么在隔壁的项目上费心,也没怎么管过在英国拍的那部儿童片。 只是投资人却总往悉尼跑,上节目做访谈只要主持人提到她投资了The Matrix,就不遗余力的使劲吹。 大概因为男朋友是男主角! 摄制组所有人都已经默认他俩复合了。 什么公开宣布恋情啊,不需要!就是看着他们俩相处的情景,一点都不用怀疑。她来了,基努眼里就只有她了。 就是一句话都不说,也是开心的。 在拍摄的间隙,跟工作人员或是雨果·维文和替身们、临时演员们说着什么,摄影机在拍摄幕后花絮,一转眼就能看到她坐在不远处他的座椅上,就觉得心里十分满足:她就在那儿,真人,活生生的,不用担心她会出什么事,不用害怕她会从这个世界上突然消失。 911,他怕得要命!尽管知道她没事,还是害怕。 “你害怕吗?”晚上,回了酒店,他问。 “911吗?怕,”她点头,“怕死了。” 基努抱着她肩膀,十分惆怅,“我应该在你身边的,我应该陪着你,不管什么时候都陪着你。” “那没必要。见证911的又不是我一个人,曼哈顿有100万人,遇难者2000多人,大部分都是旁观者、目击者。” “那100万人跟我没有关系,我不关心。我只关心你,sweetbaby。”轻拂她头发,“我该拿你怎么办呢?” “你想说什么?” “我不知道。你把我弄糊涂了。”他苦恼极了,“我想让你留在我身边,这样我就不会总是担心你。可我又知道你不会为我停留,你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我不能太自私,不能因为我爱你,就妄图束缚你。” “你真的这么想吗?” 他点头,“我想过了,既然没办法让你留在我身边,那么,我可以努力争取留在你身边。这没什么分别。你知道我一直都挺勤快的,有时间就会去拍片,不是主演也没关系。但我想我其实不用把时间都花费在工作上,我现在有你,我想多陪着你。” “可我——” “嘘——别说什么‘可是’。我可以不在乎那些男孩们,反正你自己也知道,你更喜欢我一点,这对我就够了。”手指按在她唇上,接着在她唇上不住摩挲,“你跟别的女人完全不一样,这正是你最迷人的地方。” 她被弄得迷迷糊糊,“什么?” “独占欲这种念头……谁都会有,”他叹息,“我也有,还很强烈。但如果这是你想要的生活,那我愿意妥协。” “你——”没再继续说下去,因为嘴唇被他的唇贴上了。 既缠绵又有些强硬的吻,就是那种不紧不慢但会吻到你缺氧的那种吻。 永远都不会腻。 半夜又爬起来实时跟进纽约股市,把最后1亿扔进去了。 不想吵醒基努,把移动电脑搬到浴室去,跟吉米通话的声音也低了很多。 穿着基努的白衬衫,光着两条腿,在浴室里走来走去。 浴室门没有关紧,漏出灯光,和她说话的声音。 基努还是被吵醒了。 迷糊了一会儿,以为天亮了。开了床头灯看了手表,才凌晨4点。 躺回床上,瞪着天花板。 这半夜起来搞时差,得搞到什么时候? 他早就知道她在股票市场上获利颇丰,这几年一直找他借钱炒股,给利息也很大方,这次一下子借光他所有现金,不知道在玩什么。 他也很早就发觉,正因为奥黛丽早已实现财务自由,所以才可以谁都不鸟,随心所欲,我行我素。 这是好事,又不是好事。 以前他想过,要是奥黛丽没那么有钱,也许会因为经济原因,更依赖他。但那样的奥黛丽,就不是他爱上的奥黛丽了。 所以,这多么矛盾啊! 作者有话要说: *9月17日,美国股市恢复交易,道琼斯工业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连续5个交易日暴跌。一周内,美国股票市值损失1.4万亿美元。 *股市不懂,随便写写,主要就是让奥黛丽持有大量亚马逊股票。 *亚马逊股票在2000-2001年间,互联网泡沫到911期间,股价最低跌到5美元,想想看现在一股1000多美元,这升值率高得吓人。 *不知道海登的片酬是多少,随便写的。 *曼哈顿区实际封闭了一周,剧情需要就不要在意这些细节了。 *Imax Corp就是开发IMAX技术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