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 章节
了,沈君笑在她那写着你敢留她伺候我跟你没完的表情中乐出声。 少年笑声如奔流的溪水轻快,琇莹涨红了脸反应过来。 238喜欢 “窈窈为何说不可?”沈君笑抵拳低笑,微挑着眼角,是他难得的调笑风流样。 少年眉如墨画,凤眸灼灼有辉光,琇莹看被他瞧得只低了头,脸上滚烫一片。她的三叔父若是在外头也这般常与人笑,上门的姑娘恐怕都要排队到南城去。 她心里怦然,勉力镇定地说:“三叔父又不喜欢她。” “哦?”沈君笑闻言拉长了声调,“那若是三叔父喜欢就可以了?” 他就是起了逗弄她的心,就想见她为自己着急,尽管知道这样做有些恶劣了。 果然,小姑娘被他问得半天都不吱声了,甚至抬了头焦急又幽怨地瞅自己,那般模样说是深闺怨妇也无差。 他可怎么舍得他的小丫头成了怨妇。 他日她若嫁了自己,定然是隋珠和璧,爱她如宝,要将世间最好的东西都捧到她跟前。只搏她一颦一笑。 沈君笑心有所感,憧憬亦惶惶,终是怕自己不得。他眸光化作了如细丝般的缠绵,弯了腰在与她对视道:“那就是窈窈不喜欢的,三叔父都不会要。” 琇莹闻声瞳孔当即收缩,是不敢置信。 “三、三叔父在胡说什么。若是我说不喜欢,难道即便是三叔父喜欢的,也会不要么。” 只若是她不喜欢的,他自当不会要,可即便她喜欢了,要硬塞,他也不会要。 这番话在沈君笑嘴里打了几个转,到底是不能说出来的,只是朝她笑道:“自然。窈窈不喜欢的,三叔父定然也不会喜欢的。” “您您是不是太纵着我些了。”琇莹对他这样的郑重实在是惊讶无比,连终身大事都凭她喜好。 这也这也太叫人匪夷所思。 沈君笑说:“只纵你一人,不好?” 好,当然好! 琇莹非常用力的点头,点完头后又觉得自己似乎心思太明显,忙又说别的:“可三叔父上回告诉了我,说有心仪的姑娘的。” 沈君笑倒没想到她还记得,他不是就解释过了,因为冯氏逼问,他说自己是搪塞。怎么又说起这个。 他觉得给自己挖了个坑,头大。 “说了是哄你的。” 少年抬手轻轻在小姑娘脑袋上敲了一下,旋即负手在身后,转移话题:“你的功课呢,别以为插科打诨就过去了。” 他是真怕小姑娘再逼问,自己暴露了太多。 但琇莹却还是不信的,怎么可能是哄她的,明明那时他的表情那么认真。 她胆子一下就大了起来,伸手去拽住他袖子,大声道:“您这话才在哄我,分明是有的,您快说。” 这丫头怎么就是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性子。 沈君笑眉心一跳,索性半假半真地道:“是是是,哄你的,其实我最喜欢我们家窈窈了。” 说罢,自己心头也为道出口的喜欢猛然跳动,看着愣在原地的小姑娘,莫名就有股想逃离的冲动。 活了两辈子,一句喜欢是首回,尽管这里头是有着打趣开玩笑似的。但这是他心里话啊。 沈君笑还是落荒而逃了,看着脚下从容,其实是夺门而出。大声询问怎么要的热水还没到,又命芷儿屏儿回去取琇莹的手炉来。 将老脸上的一片臊意全撒在丫头身上了。 众人不知道里面是说了什么,只知道沈三爷这会不好惹,哗啦鸟兽散,全干活去了。 而热水是早打过来了,这会都半凉,全因方才吴清莲在,没敢端进来。这下,打水的婆子只能再苦哈哈跑一回。 琇莹听着少年在外边厉声厉色的,唇角慢慢翘起,旋即扬得高高的,捂着嘴笑。 三叔父说最喜欢她啊。 这人真是,其实这句才是哄她的。 可就是哄她,她心里头也跟抹了蜜一样甜。 “三叔父!您快来给我讲功课啊。” 小姑娘轻快的声音就在沈君笑身后传来,他望着院子里那颗柿子的目光一顿,旋即也是为自己毛头小子一样的行径失笑,再转身便是常人熟悉的清儒少年大人。 丫鬟婆子按着吩咐将东西再送进来的时,听到伏在案上的小姑娘清越的笑声,还有少年人清嗓子做严肃状的训斥。 什么这都记不住,背好再笑,否则打手掌心云云。 说的都是狠话,声音却轻柔得一丝杀伤力都没有。 琇莹就跟那翻了天的孙悟空,继续和他笑闹,一点也不怕沈君笑这如来佛祖真拿自己怎么样。她倒想被他擒到五指山里呢。 屋里气氛温馨和带着外人不知的甜蜜,芷儿取了手炉过来的时候,连庆暗中寻了她,带她到了上回沈君笑去过的院子。 芷儿在半个时辰后再悄悄回到沈君笑宅子里,这时候琇莹已被沈君笑喂得饱饱的,一桌子的菜都是小姑娘爱吃的,塞得她只摸着肚子想打嗝。 琇莹本来是不能吃这么多的,可是沈君笑给她夹的,她舍不得不吃啊。 在沈君笑屋里用过饭,出城的四宝也回来了,当着琇莹的面回事。 “小的已经将吴姑娘送回去了,并威吓了他们兄嫂几句,说我朝有律例,强送清白女子与人做妾只要告到衙门,也是要受牢狱之灾的。那两人吓得直跪地磕头,说万万没有的事。吴姑娘应该不会至于真被强迫送人当妾了。” 这也算是再帮了人一回。 琇莹听着倒觉得这样就挺好,尽管那吴姑娘一开始心思不纯,可也确实是被逼的。但她还是生气的,气人算计她三叔父! 小姑娘听完后就忍不叨叨了:“您以后也别烂好心了,这回是吴姑娘,下回可能就是张姑娘许姑娘。我看你这宅子是要住不下的。” “又胡说。”沈君笑被她训得直眯眼,小醋瓶真是说翻就翻。 琇莹毫不惧怕的哼哼一声,和他告辞要到沈家二房去,沈君笑想了想,亲自送她。顺手又拿了中庸的注解,说:“回去抄这个。” 琇莹挑眉,开开心心的将书抱到怀里。下回又有借口来找他了。 沈君笑看着亦微微一笑,两人的小心思无声发酵着。 239留意 琇莹是在沈琇莞一脸同情中被送走的。 尤氏也看到了小姑娘抱在手里没放过的书本,确实也忍不住了,在侯府马车走远后,咳嗽两声与小叔子说:“小叔,你这对窈窈是不是太过严厉了。” 沈君笑没想到大家都注意到了那中庸注释,面不改色道:“窈窈如今在侯府,多看些书,懂多些道理,对她有处的。” 是这样吗?尤氏投来疑惑的目光,少年顶着那目光云淡风轻的一礼,转身离开,耳根微烫。 沈君笑回到自己宅子,连庆便寻上前,跟着他的脚步,边走边禀道:“芷儿已经见过马清远了,马清远亦将王家的祖传医书藏匿地点都坦白,属下已经派人寻得,是直接给芷儿送去吗?” “那是王家的东西,自然是送去。” 沈君笑沉声,连庆应一声是,又说道:“芷儿捅了马清远十余刀,出血不少,却没有一处致命的。芷儿要属下和三爷您说,您若留马清远还有用,她也不急着这会就要他命,但三爷您要他死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她。” 是个坚强又通透的姑娘。 “倒是叫她难做了。就这样,给马清远好好上药,我留他还有用。”沈君笑对命运多舛的姑娘叹息一声,吩咐后就自己独身进了书房。 琇莹回到侯府的时候,风似乎比出门前更大了,乌云团团挂在天空中,有要下雨的样子。 她顺着游廊往正院去,路上打了好几个喷嚏,芷儿担心地看着她:“姑娘,您不会真着凉了。” 从沈家二房到沈君笑宅子那段路走得急,估计是出了汗的,再被风一吹。 芷儿心里嘀咕着,想着琇莹搞不好真的着凉了。 琇莹用帕子揉了揉发痒痒的鼻子:“没事,也许是被风吹得痒痒。” 这说着,又是一声,芷儿神色就郑重起来。 冯氏就等着她回来呢,听到一阵脚步声便打了帘子出屋,果然见着自己玉人儿似的女儿正被扑妇簇拥着。 她将人拉进屋,吩咐芯梅芯兰给她除了披风,摸到她手暖暖的,笑道:“空然风又起得大了,我还怕你一路来要冻着。” 琇莹笑着说无碍,在丫鬟端来的铜盆中用热水净手。 冯氏转身去了内室,取来封信,塞到她刚用细布擦干的手上。然后转身接过丫鬟递上来的香膏,用指甲挑了些出来,先细细抹在小姑娘手背上。 “这是你爹爹与兄长送回来报平安的家书。” 琇莹已经看到了,一只手被冯氏拉了过去,在手指头上抹香膏,一只手拿着信读。 等她读完长长的一封信,香膏也抹好了,满屋子都是淡淡的茉莉香气。 看到信,琇莹是喜又是两忧。 喜是父兄马不停蹄的安然赶到了山西大营,一忧是父兄要上战场,其二是周嘉钰提的一句。小霸王杜羿承已经回京了。 和她兄长只打了个照面。 周嘉钰还一副很失望的语气,说小霸王走得太快,不然他非得要将人狠揍一顿,为她报儿时被欺负之仇。 杜羿承居然回来了。 应该不能跟他碰见,何况周冯两家如今和他们永平侯府梁子结大了。 冯氏一眼望穿女儿的心思,给她看这信也就是想说这事的。冯氏将她手里的信重新要了回来,细细折好:“担心杜家的事?一般是遇不上的,杜家没有搬到京城来,不会有什么应酬。杜羿承回京后,估计会住到刘阁老家,我们更不会有交集。” 再说就是杜家搬到京中来,也不会给侯府下贴子去赴宴什么的。 两家如今可是仇人。 琇莹点点头,也是明白这个道理。她正要开口说话,却又是鼻头一痒,忙抬袖子挡住,打了个大大喷嚏。 冯氏见她这样也吓一跳,芷儿不敢有瞒着的,说了琇莹在沈家走动时没穿披风,估计是着凉了。 这可好,冯氏当即又是让人熬姜汤,又是让人把炕铺好,让小姑娘先睡下。 琇莹本是觉得小题大做了,不想到了晚上,真是发起低热来。 冯氏真是又气又无奈:“早知道就不叫你出门了,你上回病了才好多久,近些日子天天皮到外头去。” 琇莹一个字反驳都不敢,她怕说多了,连着邀她出门的沈君笑都被骂。蔫蔫地聆听教训。 芷儿已经熬好浓浓的药汁,在边上伺候她喝下,晚上就睡在脚踏那,几乎没敢闭眼守了整晚。就怕她半夜要高烧。 好在琇莹这回是小风寒,低烧持续了一夜,第二天就退得差不多。 然而众人还没松一口,当天下午却又是反复低烧起来。芷儿也不敢乱断定了,着急去请了郎中来,郎中把过脉,又听芷儿说用过什么药,抚着胡子笑:“就按先前那个方子再喝着,风寒就这样,反复常有的事,不高热就成。” 兵荒马乱的众人这才算是彻底放心了。 琇莹就那么全身发酸在炕上躺着,其间二房婆媳来探病,带了不少补品来。许氏见她无聊,特意在这儿窝了一下午,就坐在炕边上给她打络子看。 廖氏下午也带着周娴来了,冯氏那会正吩咐芯梅去国公府跑一趟,要告诉唐氏琇莹生病了,明儿回不了国公府。 周娴听到国公府三字心头就一阵猛跳,暗中扭着帕子。 她知道前两日唐氏来过,恐怕就是那个时候约了琇莹过府的,特意约定日子,也许那日冯修皓也是在家中的。 她心中的妒忌就又一浪一浪的扑上来,只让她难过得不能呼吸。 因为二房婆媳在这处没走,廖氏也不好先离开,便坐住了和妯娌说些趣事,相处得倒是十分融洽的。 周娴就没那么自在了,长辈们说话,她再不愿意,也只能做样子到内室陪陪琇莹。许氏见她坐着发呆无聊,只能拉了她一起来打络子,琇莹也没有给她冷脸看,一派和谐的相处着。 芯梅约莫半个时辰就去而复返,带来唐氏明儿要来探病的消息。 周娴在内室听得耳朵都坚起来了,心中十分期盼,不断猜测着冯修皓究竟会不会来。 在周老夫人派人来寻廖氏有事的时候,廖氏终于有了借口离开,周娴被让先回院子去。见着妇人走远,周娴当即就吩咐身边的丫鬟:“你明儿注意下,看看护国公夫人什么时候来。” 240荣升 次日京城下起了小雨。 丝丝缕缕的细雨像烟云一般,将喧闹的城市笼罩着。 冯氏坐在窗前看着积了小滩水的石板地,喃喃道:“也许你舅母不会来了。这一下雨,更显得冷。” 她说着,顺手就将窗户关上。 郎中吩咐屋里要透气,但她总觉得风太凉了些。 琇莹才呼吸没几口新鲜口气,又得闷着了,瘪了瘪嘴。 她真是自作虐啊。 冯氏坐着左右无事,就叫小丫头们拿了络子来,坐到女儿身侧:“你昨儿见你二嫂编了小半日,学会什么新奇的了,也来教教为娘。” 琇莹身后靠着大红撒金绣蝙蝠的迎枕,她叫屏儿调了调位置,依到炕边,半坐着跟冯氏说是怎么穿线。 许氏的手确实是巧,想出的花样都是外边没有的,冯氏这边打好半条,想起先前二房让人打头面的时候自己也拿了块玉叫人雕刻。 样子还是琇莹画的,是给父子俩的,这便叫丫鬟去取了来,对着半条络子比划。 “窈窈觉得要怎么样好看。” 琇莹探头,玉佩上温润的光与她细滑的肌肤相映。她抓起线又穿了几下:“二嫂还教了这样的” 母女俩正探讨着要怎么配花样,外边有婆子隔着窗子禀报。 唐氏还是来了,连带着冯修皓兄弟都一同前来。 “这下着个雨,怎么跑呢。” 冯氏听了忙站起身来。 唐氏来了,还带着小辈,两小辈免不得要到周老夫人那去请安。这下着雨,地又滑的,是真没想到他们还会前来。 琇莹听到表兄们也过来,脸上闪过一丝不自在,却也爬起来。冯氏见着喊了声小祖宗,一下就将人按回了被子里:“你这是起来做什么。” “舅母他们来了,我就算要躺着,也该换身衣裳。”难道就那么穿着只闲闲套了外袍的样子见客。 她低头,看着自己露出大片的中衣。 冯氏这也才想起确实不太妥,只好把丫鬟叫来给她换身衣裳,她自己叫人打上伞先迎了出去。 外边雨还下得淅淅沥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