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锦上娇 > 第 33 章节

第 33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就是她这没脑的大嫂搞出来的乱子,凭什么要他们来给收拾烂摊子。    崔老太太见母子居然都是要袖手旁观的意思,再也忍不住,坐在地上耍泼哭骂,屋里一度混乱。    “够了!”沈大老爷忍无可忍,重重一拂袖。    崔老太太根本不吃他这套,继续哭骂,骂冯氏的话变成了骂沈大老爷薄情寡义,当年她的女儿才是正妻确被抛弃,委屈成了妾室云云。    沈大老爷每听一个字,脸色就黑一分,咬牙冷笑道:“既然崔老太太执意如此,那你就将你的女儿领回去,本官就彻底当一回薄情寡义的人好了。”    其实崔老太太要闹,也只是想要沈家母子出手相帮,哪知这下反倒好,逼急了女婿,直接要休了女儿。    崔老太太闻言瞪大了眼,抖着手指着沈大老爷‘你’了半天,惊怒交加,晕了过去。    屋里丫头们一阵慌乱,沈老太太揉着额头着人去请郎中。郎中才给沈琇怜把过脉还没往回走一半路,又被再请回沈府,望着又一个晕倒的病人,郎中心中也是奇怪了。    这沈家人都有什么毛病,年轻的也晕,老的也晕。    “老大,这事我们也不能真的说不管就不管啊。”沈老太太扯着儿子到了外间,低声跟他商量。    她的大嫂是能闹的,眼看日落了,再不想办法解决,他们沈家怕是要无宁日。    “冯氏也就是气不过。”沈大老爷神色阴沉,慢慢道来,“崔姨娘是自请出去养病的,而且还可能是肺痨,会传染的。她都没有往外说,崔家来这么一套,她焉能不气。”    “那这要如何是好?”    沈老太太知道是这个理,焦急地又催促。    沈大老爷沉吟半会,终于拿了主意:“舅母肯定拉不下面子来道歉,但流言这事冯氏肯定要说法。你告诉舅母,家族名声与女儿选一个,我那大舅哥外放还有两年时间回京述职,让她为大舅哥多考虑。”    这意思是    沈老太太眼前一亮,连说了几个好。    073强势    夕阳西沉,霞光染红了天际,朵朵彤云被描出一圈耀眼的金边。    嘉馨院里,琇莹抱着祥哥儿,王姨娘在边上喂他吃蛋羹。这间,琇莹偷偷几回打量冯氏,发现她十分淡定。    这都日落了,那边该有消息了。    她想法还没落下,就有守院门的小丫头说沈大老爷来了,琇莹精神为之一震。    竹帘被撩起,沈大老爷见到妻妾儿女一堂,心中竟有产生莫名的触动,有种这才是家的感觉。    他板着的脸不由得就温和几分,也有了笑意:“是要用饭了吗,祥哥儿又见长了,夫人照顾得好。”说着又看向女儿。    琇莹穿着浅黄色的对襟襦裙,裙摆绣有小碎花,坐在凳子上,两只脚儿在裙下有一下没一下打晃。见到他看过来,已是跳下地,是要跟他见礼。    沈大老爷觉得大女儿也好看极了,小脸微圆,眸光清亮,微暗的屋内更显得她肌肤雪白。    他难得一回在女儿要跟自己问安的前免了礼。    听到他和蔼地说快坐时,琇莹都以为自己见鬼了。    沈大老爷看够了儿女,这才将视线落在冯氏身上,面无表情站在一边的王姨娘倒是让他给忽略了。    冯氏只简单梳了个圆髻,耳边坠了对南珠耳珠,露出修长优美的白皙脖子。沈大老爷目光落在那微微晃动地南珠耳珠上,却没敢再乱瞄,生怕自己做出惹努冯氏的事来。    他听沈老太太说了,冯氏难得抬出了娘家人来,可见是真忍无可忍,可不能再激怒她。    “我过来也没提前和你说,就随意添双筷子。”沈大老爷强势让自己留下来蹭饭。    冯氏知道沈老太太请了他回来,这是要来说事的,也没有拒他,吩咐小丫头去添筷子。    妻妾儿女都围在身边用饭,沈大老爷几回恍惚,这样的画面似乎从来没有过。可是一细想,又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过。    这样想着,他发现少了人,他的二女儿不在座。    对了,以前的他都是和崔姨娘二女儿一块儿用饭,哪里会有冯氏在场。    他想得皱起眉头,再细细回顾,发现自己就连陪冯氏和大女儿用饭的时间都少,更别说这样一家人坐着了。    王姨娘此时正好给他布菜,他就侧头看过去。为什么王姨娘能和冯氏相处得好,崔氏却与冯氏总是水深火热,沈大老爷首次发现了自己也许忽略了什么问题。    一顿饭用得鸦雀无声,琇莹吃得没滋没味。还是没有这渣爹在身边上用饭香。    饭毕,也该进入正题。    王姨娘巴不得快点离开这个让她恶心的男人,抱了祥哥儿走得飞快,琇莹为了知道事情发展,躲到了西侧间偷听。    “——夫人。”沈大老爷喝了口茶润嗓子,“我听说了崔家干的事,这一切起因也是由崔姨娘而生,崔家到底与母亲是血亲,这事夫人且抬一抬手可好。”    冯氏就知他会给崔家说话,根本不为所动。    沈大老爷看着她的样子,轻叹一声:“夫人,我知道你受了委屈,这委屈自然不能让你白受。不若这样可好,我让崔家逐了崔姨娘,再让崔家的女眷公开与你道歉。舅母年纪大了,多少看在这份上,原谅侧个。”    这里面可就有讲究了。    让崔家不认崔姨娘,这样就能将流言的事情扣到崔姨娘头上,再让崔家的女眷道歉。这里的女眷自然是不包括崔老太太了,这样崔老太太老脸保住,还能让崔家再得一个大义灭亲的好名声。    崔家虽是失了女儿,但好歹是保住了名声。    不亏。    冯氏心神一动就知道沈大老爷打的算盘,心中免不得冷哼。    “若是我说不呢”冯氏冷冷扫了他一眼,“今日有崔家,明日就可能还有陈家,许家。我这委屈,怕是得一直受下去!”    “夫人,哪里还再来的什么这家那家的。”沈大老爷忙表心迹,“你这样说,可是要冤死我了。夫人,你想想,窈窈还小,你执意要崔家给个说法,以后也免不得被人说你不顾情份太过强势。我们窈窈可还未许夫婿呢。”    言下之意是,他人选亲家都是要选好相处的。    琇莹听到这差点就要跑出去指着渣爹鼻子骂,他想要讨好崔家,大事化了,干嘛拿她来动摇娘亲。    只是琇莹没有想到,她娘亲居然就应下了。冯氏说:“好,但我还有一个条件。”    得到冯氏同意,沈大老爷双眼一亮,忙道:“夫人你说。”    “崔氏以后就在庄子,贵妾降贱妾。”被逐出家族的女人,就是个污点。    冯氏这个要求一点儿也不算过份。    沈大老爷想都没想,当即就点头了。左右崔家人都不要这个女儿了,崔氏自然没法再守着娘家的势力占着贵妾名头,而且她还可能得了痨病。在庄子养活着就成。    两人商妥,沈大老爷就高高兴兴给沈老太太报信去了。    琇莹在渣爹走了后愤愤跑出来,一点儿也不想娘亲就那么算了:“娘亲,这样太便宜崔家了。”    女子的声誉是多么重要,就被他们这样掩盖了过去,并且崔姨娘在崔家人眼中也就只是个弃子。    “窈窈。”冯氏拉过她,将她换在怀里,“娘亲已经将崔家逼到这份上,崔姨娘没了靠山,再也不能与我抗衡,这就是最好的结果。这样的结果,比让逼得崔老太太向我赔礼道歉更划算。”    琇莹却明白并不是这样的。崔老太太公开向她娘亲赔礼道歉,那么崔姨娘这辈子也是毁了,因为崔氏一族的人都会将她们母女视为耻辱。连族人都厌弃,哪还有什么出头之日。    说到底,她娘亲还是为了她。    “娘亲”琇莹抱着她的腰,有种想要落泪的冲动。    崔老太太本想给女儿找回场子,哪知却是害得女儿更加凄惨,但她怕成为崔氏一族的罪人,也只能是割舍了女儿。    沈老太太对这位大嫂的狠心也是见识了,若是她兄长地下有知,也不知会不会气得从坟里跳出来算帐。    但好歹事情算是揭过去了。    沈老太太这头是松了口,沈大老爷那还是一筹莫展。    他查不到刺客的来路,最终只能硬着头皮到永平侯府去。    074前夫    永平侯府家底丰蕴,式微多年,游廊楼阁仍是涂漆描彩,光是这份底蕴就是许多世家不能敌的。    沈大老爷沿着游廊一路东去,是要去见永平侯,心情极其复杂。    如今永平侯府是式微,但永平侯夫人娘家在朝中却如日中天,能与当朝首辅陈阁老旗鼓相当。他心里明白,他二弟是陈首辅的人,但他还是做出了讨好跟陈首辅站在对面的杜家。    他如此做,也是因为他二弟都当了京官这些年,竟是没让自己也跟着添光。他再不给自己找出路,怕就一辈子都进不了京去!    他挺而走险了,却不想这才与杜家亲密几分,永平侯府的小公子就遇到刺杀一事,他这一州的父母官什么都查不到。    沈大老爷如何能不心焦。    沈大老爷恨不得这条路长一些,然而再长的路也该有尽头,在他忐忑中,东院仍是到了。    下人前去通报一声,沈大老爷就被请了入内。    永平侯今日穿了件箭袖的袍子,大刀阔斧的坐在太师椅中,即便不说话,身为武夫那种气势也直逼人。    沈大老爷咽了咽口水,朝他揖一礼,又向坐在边上的永平侯世子见礼。    永平侯和颜悦色的让他坐,他又是好一番推辞才坐下,更是紧张得不知道要怎么开口。永平侯世子是个心急的,张口就问:“沈大人可是查清楚地批人来自何方?”    沈大老爷噎了噎,一脸惭愧地站起来道:“世子,下官什么都没有查到。下官无能。”    其实这个答案永平侯府一家人都早有准备,不过是要确认确认。    他们永平侯府也不是吃干饭,都才能查到那批人是来永平侯三四日,除了这点,自哪来的逃哪去了也一无所查。    沈大老爷说罢,又是深深一揖,欲想再装装可怜。永平侯却先开了腔:“沈大人不必自责,左右承儿没有受伤,过去了就过去了。”    啊?沈大老爷满腔的话语就卡在喉咙里了。    永平侯就那么轻易不生气了    出事那日,永平侯看人的眼神仿佛都能将人撕成两半似的。    沈大老爷不知道永平侯的转变出自什么,到底却是松了口气,只要不怪罪他就好了,那样他还能有要会与永平侯世子说说他过两年任期满的事。    沈大老爷揣着不安的心情来,走时高提的心却是稳稳当当又落回肚子里了。    他离开后,永平侯世子也有些疑惑,看向老父亲:“儿子还以为父亲会让沈大老再查查呢。”    哪知是轻飘飘说两句就让人走了。    永平侯笑了笑,端茶喝了口:“沈家的事你现在还不必要知道,但你和沈大交好可以,却不能向他许诺什么。”沈家三兄弟明显面和心不和,沈大以为他不知道沈二是陈首辅那派的?    沈三又是个深藏不露的,明明和自己是同门师侄,也没有阻拦沈二交好陈首辅。沈家的事,他们还是不参与的好,不然,他也不好向他那师兄交待的。    永平侯在家中说话从来说一不二,永平侯世子受教,连连应下,也不再多问转而道:“刚才就想与父亲您说,京中那边来了封信,确实是出事了。”说罢将信从怀里取来,递了过去。    老人接过信,目光变得幽深,    出事了。    自然是出事了,不然他们杜家又哪里会暴露,只是究竟哪处出了纰漏。永平侯接过信,看过内容后,久久陷入沉思。    今日沈家家学的先生告了假,学生们都放假一日,琇莹一大早就被沈琇莞拉到二房,非要一起做什么莲子糕。    琇莹推辞不过,只能到二房装装样子,和几位小萝卜头一块儿揉面。    冯氏见过管事回话,也到二房来窜门儿。一进院子就见到院子葡萄架下摆了和大长案,还放了冰盆,孩子们都在案边上,弄得满头满脸都是米面。    “你们这是做糕点,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是掉进面里头了。”冯氏笑着打趣,尤氏迎了出来,捏着帕子也笑:“左右让他们图个乐子,只要不在我耳边吱吱喳喳的。”    沈琇莞听出了娘亲在嫌弃她话多,小鼻子冷哼一声,继续揉着面团子,准备涂好油上模子定形。    琇莹抬头喊了声娘亲,认命的捏着手里掺了花汁花瓣的面团。    她这堂妹还说蒸出来就试试好不好吃,她得为自己负责,他们几个做的,肯定能把自己毒死!    两妯娌见孩子们玩得欢,就相携着进屋说话。    尤氏已经决定要到京城去,只是还没寻到机会与沈老太太说这事,昨儿冯氏与崔家起了冲突,她略有耳闻,免不得关切起这事。    冯氏简单说了结果,尤氏一脸解气:“就该这样,往前都是大嫂你太好说话了,这样,崔氏也不用再怕了。”    只要是有关于妾室的事,身为正妻的思想总是统一的,谁敢冒头掐死谁。尤氏也是有能耐的,不然二房这后院哪能这般安静。    妯娌俩说了会话,外边的孩子们都将面团子也填好了馅儿,可以下锅了。    沈琇莞仰着头让丫头擦去脸上的汗,停了大早上的嘴又开始歇不住,开始巴拉巴拉。    她昨儿听说了沈琇怜跪晕,少不得跟琇莹打探内情,听完后又开始发挥她的八卦才能,跟琇莹说起家中哪个仆人又犯了什么事,哪个仆人好事将近,哪个仆人一家子婆媳不合。    琇莹听得直咂舌。    她究竟是在哪儿听到了这些的?!    好不容易熬到用过午饭,蒸好的糕点也凉了,晶莹剔透的,中间朱红的豆沙陷儿看着也喜人。琇莹立即找了个非好的借口脱身。    ——她要送糕点给三叔父偿偿。    她说完提着食盒就跑得飞快,芷儿与屏儿跟得直喘。    沈琇莞觉得自己被抛弃了,不满足地抠着门缝儿嘟囔:“三叔父总冷着脸那么可怕,怎么大姐姐还往前凑,我还有一堆事儿没告诉她呢。三叔父那儿哪有小道消息来得有趣。”    琇莹可不知堂妹在念叨自己,高高兴兴冲进沐羲院,却被四宝告诉她三叔父正在见客。    三叔父有客人,还真是少见。    琇莹想了想,将手里的小食盒举起来给四宝看,“我安静地到书房等三叔父。”    四宝知道她常呆在沈君笑的书房,倒不对她避讳什么,就点了点头。琇莹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