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节
承侯府的。窈窈想,为了个小丫头叫他叫记恨,多划不来。” 而且上回她也反击回去了,以后她三叔父要当官的,真没必要就这样多个敌人。 沈君笑听她自己说自己是小丫头也笑了。 “就爱瞎想,那么多心思,怪不得个长不高。” “您倒是又打趣我起来了,冤不冤。”琇莹就不看听这话。 她现在看起来圆一些,所以才显得不高,分明同龄的孩子都没她高! 小丫头嗔人的模样可爱极了,一双杏眼又圆又黑,清澈无比,看着就让人心情欢喜。沈君笑说:“那三叔父给你赔礼了,中午就在这用饭,叫厨房给你加道水煮肉片,放鲜嫩的豆芽在里边。” 一句话得道菜,还是她爱吃的,琇莹瞬间笑容灿烂。在沈君笑侧头吩咐四宝去给冯氏说一声时,琇莹突然老脸发烫。 她怎么好像真的成了八岁的孩童,最近对着娘亲与三叔父就想撒娇,就爱看着他们宠自己的样子。她抬手摸了摸脸,然后就自暴自弃了。 管他的,反正她现在样子就是八岁,有些事还离得很远,怀念怀念童年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琇莹在沐羲院美美吃了一顿,抱着滚圆的肚子找娘亲去了,看着难得慢悠悠出院门的身影,沈君笑眼里都是笑意。 傍晚,下衙的沈大老爷在老母亲那得知杜羿承来找沈君笑学煮茶,他捧着茶碗的动作就顿了顿,然后想到什么和沈老太太告退,去了沐羲院。 沈君笑正坐在院中看周易,沈大老爷抬一进来就瞧见他,笑着打了个招呼。 沈君笑慢悠悠抬眼,神色极淡道:“什么风将大哥吹来了。” 他的语气并不好,沈大老爷笑容就有些僵硬,也不和他多寒暄了,说:“我听闻永平侯府的小少爷曾想叫你教功课来着?你拒绝了?!” “弟弟不过是秀才,哪来的能力教他。” 沈大老爷又笑了,“三弟的学识为兄还是知道的,教他自然是能的,为兄觉得拒绝了也对,你还得下场科考呢,哪能分心。” 沈君笑觉得他话中有话,斜斜看他一眼。 果然便听沈大老爷又说,“说起来,我们沈氏的族学都停授几年了,为兄琢磨着是不是该再开起来。如今孩子们都慢慢长大,是该要寻夫子好好教。” 沈君笑看他的眼神冷中便带了厉。 025族学 族学?! 沈君笑冷哼一声。 他这大哥还真是心思活跃,只是一个杜羿承上门就多了算计。 再开办族学是假,想要以此拉拢永平侯府是真,他怎么就那么会钻计的呢?! 弟弟嘲讽似的看着自己,沈大老爷故作不见,继续道:“永平府如今好的书院也没有的,正好在翰林院呆过的穆宇穆大人要致仕。昨儿我才收到他的来信,以我和他的交情让他来担先生,他应该是愿意的。” 沈君笑脸上的讥讽之色更重了。 穆宇他是知道的。永平府人士,进士出身,一开始便在翰林院任从七品编修,后外放到XX,政绩还不错。可为人太过古板固执,回京就当了从五品的言官,因得罪了人再被贬了官,又回了翰林院任编修。 这人今年应该是四十岁不到,居然要致仕,看来是在朝堂上混不下了。 穆家本就是小门小户,几代人就出了穆宇一个当官的,在京中得罪了勋贵也难免会混不下去。 回来永平府当个夫子,以他现在窘况,怕也是愿意的。 只是他大哥弄这样子的一个来教学生,也不怕把他的侄子们族小辈们教傻了。 “大哥觉得可行?!”沈君笑思索着,还是问了句。 沈大老爷还是了解弟弟的,笑道:“不过就是让他启蒙,教孩子们念念书本,等孩子们大了,自然是要往京中的国子监送的。” 心还挺大。 沈君笑听他这样说,也就不说话了。他来的意思就是要自己也拆他台就是,不要在杜羿承面前多说什么,估计他转头就会给永平侯府送消息,说要办族学的事。 永平侯世子也不知瞎了哪只眼,觉得他这大哥文采X然,学识过人! 果然,沈大老爷见他没有反对的意思,笑呵呵地说了要邀哪子弟也到族学来,然后就走了。 看来这府里要安静不下来了。 沈君笑想到再兴族学,沈氏的族人加上别家子弟,那可是一个乱字了得。他大哥想以此来拉拢人心,可他也不想想万一这些小辈都心高气傲,谁也不服谁闹出事来怎么办。 那这就成了吃力不讨好,得罪就得罪一大串的事儿了。 不过沈君笑有自己的打算,虽是说一笔写不出来的沈字,可有了前世的经历,他知道他再如何亲近也只有被利用的份。反正他也是沈家嫡支,他自会继续振兴这一支。 沈君笑再度执起书本,神思全集中在了那些晦涩的字眼中。 重启族学的事琇莹第二日就知道了,她第一反应是,这是前世没有的事,第二反应是苦日子要来了。 听沈老太太的意思她们这群女孩儿也得去,因为家里如今最大的男孩子才五岁,怎么着也得显出人气来。所以,她们这群姑娘家就是去凑数的! 她这爹就不能悠着些,有这功夫折腾还不如想怎么哄她娘亲。 琇莹默默在心中将不太靠谱的爹非议一顿,任冯氏牵着回院子,远远的便看到崔姨娘跪在院门口的身影。身形纤瘦,兴许是跪得有些久了,她看起来就有些摇摇欲坠,跟两边迎着风飘扬的柳枝。看着就要叫人怜惜。 就是有些可惜,她跪的这个时辰,她爹爹不在。 她们觉得怜惜没有用! 冯氏牵着琇莹根本就没正眼看崔姨娘,越过她径直进了院,跟在后边的沈琇怜却是心疼生母,突然也跪下来朝冯氏喊道:“母亲,您就饶了我姨娘这回,姨娘的身子已经经不住了,再这样下去腿也要废了啊!” 冯氏没想理,琇莹听得心里直冒火,挣开手站在门槛上居高临下看母女俩:“妹妹说话可要慎言。崔姨娘犯了错,我娘亲可是一句重话没有,这罚也是祖母亲口说下的,你嘴里吐出来的话却是句句指我娘亲虐待妾室吗?” 沈琇怜被她斥得哑口无言,又惊又恨,一双凤眼闪着淬了毒般的光。 琇莹知道这个庶妹惯来是厉害的,她冷哼一声,厉色道:“你也不用这样看我,就你刚才那些诛心的话,我都能罚你跟着跪!故意抹黑嫡母,暗指长辈不公,哪个罪名是你能担下的!” 这是沈琇怜第二次看到琇莹这种神色,盯着她看的目光冷入骨逢,似乎下刻就要她命似的。沈琇怜气势瞬间就弱了下去,不敢再看,崔姨娘心头也直跳,她可不能再让女儿也赔在里面,当即忍下羞辱磕头。 “大姑娘,您妹妹还小,不会说话,您可别往心里去。” 冯氏此时在门内喊了声‘窈窈’,琇莹也懒得理这对母女了,撇了眼面色铁青的沈琇怜,回身进了院子。 “她们要说就说去,何必废这些口舌。”冯氏抬手点了点她的鼻尖,心里暖暖的。 曾经还是小小一团的孩子,如今都会维护她了。 琇莹亲昵的挽了她胳膊,朝她甜甜的笑。她这世一定要好好保护娘亲,保护自己! 王姨娘早早便抱着祥哥儿在廊下等着,见母女俩回来,笑吟吟上前。祥哥儿就朝冯氏伸了手要抱。 “祥哥儿是真喜欢夫人。”王姨娘将他递了前去,抿着嘴笑,“小孩子最清楚谁对他好了。” 她这话并不是拍马屁,冯氏高兴地去亲祥哥小脸,祥哥直流着口水哈哈笑,然后小手开心的乱挥。这可逗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冯氏抱着祥哥儿,牵着女儿进了屋,崔姨娘这时才缓缓抬头,冷冷看着院门被一点点合上。她想,冯氏凭什么就那么得意,明明多年来无宠,凭什么老爷那么倚重她,若不是她,她才是沈家长房的夫人。 她究竟凭什么?! 崔姨娘想着,一颗心冷得直发颤,温暖的阳光都驱不散她身上的寒意。 此时,立在一边的素雪去扶她,“姨娘,时辰到了,我们回去。” 哪知她手才碰到崔氏,就被她反手一巴掌甩在脸上。 素雪脸偏到了一边,整个人都懵的。 沈琇怜也看傻了,呆呆望着扶着膝盖艰难站起来的崔氏。崔氏面无表情看着素雪,“今夜你给老爷送宵夜,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你应该知道。” 崔姨娘慢慢走远,素雪红着眼还站在那。她明白崔氏是要给她开脸了,可她心中没有一丝欢喜,反而还有股酸涩之意。她以后的日子,决计没有现在好过了…… 026避开 第二日,沈大老爷身边的小厮果然过来禀,昨天夜里素雪就在伺候房了。 冯氏神色很平静,还让芯梅去取了对玉镯子送给素雪,并拨了个小丫头伺候着。 不一会,素雪便被小头扶着过来谢恩典。 她穿着嫩黄的褂子,显得身材高挑极了,又是细眉大眼,二八年纪,跟枝上头上的迎春花般娇嫩。 冯氏打量了她两眼,道:“既然开了脸,那就好好伺候老爷,如若能为老爷开枝散叶,自然不会亏待了你。” 素雪心情复杂磕头谢过,冯氏又问她,“老爷近来怕是常歇在外院了,你就到外院伺候着。” “夫人……”素雪想到崔氏,心头发紧,忙道:“奴婢还是姨娘身边,如若老爷须要奴婢伺候,奴婢再前去。”她说完还忐忑地看了冯氏几眼。 冯氏端了茶抿一口,语气还是那样没有情绪起伏:“你倒是个忠心的,随你。” 素雪一颗心才放在肚子里告退。 琇莹这两日没有到沐羲院去练字,沈君笑好像去了书院。 今年九月有科考,书院里早不授课了,都让学生自个温书,偶时给指点一些。沈君笑因此也经常在家。 不过琇莹知道今年沈君笑应该不下场。 琇莹低着头想着一路回院子,迎面就和出来的素雪撞上,素雪恭敬的给她福礼喊了声大姑娘。琇莹抬眼就看到她梳的妇人发髻,漏着光洁的脖子,小小的珍珠耳坠随着她动作晃动着。 琇莹怔了怔,然后心里就有了怒意。 这才几天,她爹爹就那么难耐,竟将素雪收用了?! 男人就那么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的?! 琇莹没来由得觉得恶心,连带想起前世睡了几个通房抬了两三个姨娘的李庆昭,顿时满脸寒意。 素雪瞥见她神色不好,慌忙告退,怕被这厉害的大姑娘难为了。琇莹气得一甩袖子进了屋。 冯氏神色平和地坐在那喝茶,王姨娘抱着祥哥儿,似笑非笑的想什么。 看到女儿气冲冲跑进来,冯氏知道她是遇到了素雪,只感觉女儿真是长大了,什么事一眼都能看明白。 冯氏朝她招手:“怎么那么快回来了,不是和你三妹妹要做什么糕点的?!” 琇莹见娘亲还那么平静,心里直抽得疼,“是山药红枣糕,正做一半三妹妹的外祖母派了人来接她,说想她了。那没义气的丢下我就跑了。四妹妹总是小心翼翼的,五妹妹又小,呆着也没意思,我就回来了。” 说着,琇莹跑到冯氏跟前握紧她的手,“娘亲,我刚才遇着素雪了……” “窈窈乖,这些事你不用理。”冯氏反握她的手,“不管你爹爹有几个女人,你的地位都是不可被取代的,当然,谁也越不过我去。” 琇莹并不在乎这些,只是心疼娘亲,怨那个薄凉花心的爹,垂了眸半晌没有说话。 最后还是祥哥儿打破这有些沉重的气氛,咿咿呀呀要冯氏与琇莹一起玩,屋里又再有了笑声。冯氏在逗祥哥儿的空隙偷偷看了眼女儿,见她澄净的杏眸里都是笑意,这才又敛神继续摇着波浪和庶子玩。 方才琇莹突然说到二房侄女的外祖母,她心里是‘咯噔’一下,她还挺怕女儿追问她的外祖母呢,为什么她没有外祖母。见她似乎说了就忘,这心里才踏实一些。 冯氏脑海里浮现几张有些模糊的面庞,心中阵阵刺疼,那些人那些事,仿佛隔了一辈子似的。 也许今生都无缘了。 屋里一片温馨,冯氏唇角的笑渐渐隐了苦涩。 又过了几日,闵家人要进京了,冯氏收到消息叫人送了封厚厚的信给闵大夫人。 闵大夫人收到信,顿时激动得眼眶都红了,将信又给了闵大老爷看,闵大老爷也是又惊又喜的神色,特意吩咐老管事回了份重重的谢礼。 闵家的管事来时,琇莹就正在背一份名单,那是京城中各勋贵的谱子,记录了各家关系。琇莹记得头昏脑胀。 等闵家管事走后,她将名单搁在桌上,郁闷看着自家娘亲。“女儿那么早背这些有什么用?” 琇莹以前也背过的,但那是在十一岁的时候,那时她就记不住。怎么今世还提前了几年,简直要她老命。 冯氏笑着掐她的脸,“又不是要你现在就全记下来,慢慢的记,总会全部记住的。” “娘亲。”琇莹突然喊了一句,“您将这么重要的东西誉给闵家人,我想他们肯定很感激你的。”但是琇莹却是奇怪的,前世她进京后,闵家人却从来没见和她亲近过的,就连下贴子都极少。便是出嫁了,闵家也没人与她来往。 难道前世她娘亲并没有给这个谱子? 如若是给了,闵家那种态度,也太薄凉了些。 冯氏闻言只笑道:“这些东西闵家人未必就不会有,他们家先前也是出过阁老的,顶多是消息比我这落后一些。许多人都锦上添花,我不过是添了朵特别一些的花,别人若是记下了这点好,是最好。记不住,那也没有什么。” 琇莹很佩服自家娘亲的这种胸襟气度,不由得又想是怎么样的父母才能教出这样的性子,即便是她活两世,她觉得还是不能做像娘亲这样为处事。 入了春,天气越发变得暖和,沈家近来也平静得很。待到清明的时候,永平府开始下起了雨,淅淅沥沥的,一连就下了三天也没有要停下的意思。 琇莹这日穿着木屐撑了伞,往沐羲院去。 沈君笑在书院呆了七八日,便又回到府里,再不曾外出。琇莹每日都还往那边去练字。 她才走上了游廊,迎面就撞上沈君笑,伞上的水将他直裰都沾湿了。 拉着她胳膊帮她稳身形,沈君笑低头看她:“怎么就改不了低头走路的习惯。” 琇莹撞到了鼻子,通红通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