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你敢写我就敢离开
萧轩来到玉山之下,抑头看着这高高的山峰,没有一点绿色,被大雪覆盖着,白茫茫的一片,到这样的山上去采玉可谓是拿命来博。 为何会如此?大雪封山半年,意味着只有半年的时间采玉,朝廷每年向玉山要玉两万斤,半年时间能采到两万斤吗,还至于冬季上山? 萧轩细细着摸着,然后又带着随从走访附近村庄。 村庄一片萧条,毫无生机,就如没人居住一般。萧轩随意进了一间院子,但见屋檐下坐着一位老太太。 “大娘?”萧轩上前。 “三儿,是你回来了吗?” 老太太听到声音甚是激动,立即站起身来,有衙役在旁说道,“这位是京城来的大人,不是你的儿子。”然后又对萧轩说来,“李大娘的儿子逃了,不知所踪。” “娘,快进屋。”这时屋内走出一个妇人来,但见院中众人愣了片刻,有些害怕,又有些愤怒。 “你们来做什么?我家男人没有回来,你们要抓人,就把我们娘俩抓去得了。” “你这妇人,怎么说话的?”衙役怒斥,被萧轩制止,“不得无礼。” 萧轩上前两步,有礼有貌朝妇人道,“本官姓萧,特来调查玉工罢工之事,想问大姐几句话可否?” 妇人这才朝萧轩认真打量起来,见他一表人才,嘶文有礼,不似府台大人那般傲慢,神色倒也暖和了一些。 “大人想问什么?” “大姐可进屋一谈。” 屋内,妇人煮了茶,其实就是白开水。 萧轩道了声谢谢,妇人甚觉诧异。 萧轩道,”每年到玉山采玉的工人有多少?“ 妇人想了想,”具体的我也说不上来,反正附近五县十村大多男人都以采玉为生,没有千人也有九百,最近一次听闻府台召了三千多人,说是没有完成朝廷的任务,要治罪。“ 萧轩点点头,”那往年一年中可采玉多少斤?“ ”仅是我家男人每年采玉就有三百斤不止。“ 萧轩听言心里暗暗计算,一位成年男子采玉一年三百斤,以千人计算,该有三万斤,而朝廷只需要两万斤,那么其中一万斤去了何处? 萧轩按耐住,又问工钱之事,妇人道,”工钱?说是每月二两银子,以前还能拿到一两多,后来,一两也拿不到了。“ ”后来是指多久?“ 妇人想了想,”就最近三年。“ 萧轩又问工人的生活,妇人突然流下泪来,哽咽道,“苦大伯二伯在两年前死于玉山” 一旁的老太太听到另外两个儿子的名字,再次站起身来,“我儿回来,我儿都回来了“ ”娘,娘。“妇人赶紧上前安慰道,”还没呢,他们都出门做工了,过年才能回。“ ”何时过年呀?“ ”快了。“ 萧轩见了这等情景甚是心酸。 正在这时,有小厮来报,明大人派人来了,萧轩一怔,这才告辞而离,回到驿站知玄衣在此。 两厢施礼,玄衣拿出一封信呈上,萧轩赶紧接过来启阅,信是明之杭写来的,叮嘱了他一些事,还说甘州匪患多,特让玄衣来保护他,同时信未强调了那日他与萧轩说的话,这可是一大机会,望受益不可错过,萧轩看完深深陷入沉思。 “萧大人?萧大人?”玄衣在一旁观察萧轩,萧轩回过神来,笑了笑将信收好,“你一路辛苦,可去休息。” 玄衣道,"属下受明大人之令来相助萧大人,属下不辛苦,属下会跟在萧大人身边护着大人,大人但凡有什么吩附尽管让属下去做。“ 萧轩淡笑不语。 接下来几日萧轩四处走访访问,得到的信息自然与府台大人所说不同,他心中也有了一些考量。 而府台大人这边,衙役将萧轩的近日举动一一回报了他,事无巨细,令他心中十分不安,甚至惶恐起来,心腹衙役在其面前说道,”萧大人虽然什么也没有说,但从其神色看,怕是查出了什么,望大人还是早些做些打算呀。“ ”本官当然知道。“府台大人左右踱步,”他有‘尚方保剑’在,本官能如何?“ 衙役道,”何不送些银两?“ ”且不知他的秉性,送银子反而落了口实。“ ”那干脆就。“衙役做了一个杀人的动作。 府台大人惊讶的看着他,”可他身边有护卫,还有一个高手。“ 衙役道,”武艺再高,也比不过咱们人多。” 府台大人还在犹豫。“大人,再不动手,若真让萧轩查出了什么,一份奏折上报如今李公公己死,夏金也失踪,怕是凶多吉少,这个罪总得有人来背,大人岂不” 府台听言身子一抖,“反正都是一死,还不如拼一拼。” “是,属下这就去安排。”衙役退去。 入夜,玄衣来见萧轩,见他负手于案前,一动不动,而案上摆着笔墨还有一封空白奏本。 “大人。”玄衣道来,“大人是在写奏章吗?” 萧轩转过身来,点了点头。 “大人己经调查清楚了?” 萧轩道,”工人之乱,事出有因,情有可原。“ 玄衣道,”近日跟随大人四处走访,得知主要原因在于府台,大人可要审一审府台?“ 萧轩点头道,”府台大人压榨工人使工人罢工,但仅一个府台大人没有这么大的胆子,那些所流失的银子?玉石?又去了何处?“ 玄衣想了想,”大人可还记得明大人的话?“ 萧轩看着玄衣点了点头。 “大人何不按明大人所说而上奏,府台大人与李公公联合贪污银子,走私玉石,而李公公又与武安侯为内应。” “李芳自然逃不过罪责,只是李芳死了,谁能证明武安侯与此事有关?” “大人忘了明大人手上有李芳与武安侯往来的信件。” 萧轩微眯双眼,不再作答。 “大人不可再犹豫了,依属下所见,大人明日可提审府台大人,一切便己真相大白,届时工人也可得洗刷冤情,朝廷驻虫也除,大人名声在望,岂不皆大欢喜。” 萧轩紧皱着眉头,如此以来当真是皆大欢喜了。 与之同时,千里之遥,石坚站在院中独望明月,无瑕静静走到他身后,为他披上披风,“天越发冷了,你可当心着。“ 石坚侧身,握上她的手,笑了笑,”你可知我在想什么?“ 无瑕道,“甘州之事。” 石坚点点头,“成败就在这几日了你怕吗?若是我现在写了休书,败了你还可置身事外。” 无瑕听言垂了垂眸,“好呀,你写呀,你敢写,我就敢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