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押对了
玉家乃至整个苏州城的玉器作坊都开始在为展会之事做准备了。 萧家,萧烨也为此事询问父亲,萧长春正在看账本,并没有放在心上,“你去办就行,但我只有一个要求。”他忽尔抬起头,“那就是这届的展会,得头彩者只能是咱们萧家。” 萧烨笑道,“父亲说的是,那一年不是咱们呢。” 萧长春道,“听说玉清对此届展会很是看重。” 萧烨道,“那是因为玉氏作坊快要经营不下去了,他只等这次机会。” 萧长春冷笑一声,“早给玉清说过,让他将作坊售买,这老顽固还想守着他的玉氏招牌。” “父亲放心,玉家也支撑不了多久了。” “若不是轩儿非要娶那庶女”说此这里,萧长春便是一股恼怒。 萧烨见此劝慰道,“父亲息怒,既然阿轩对那女子有情,娶便娶,也无非是让玉家多支撑几日而己。” 萧长春叹了口气,“一个庶女”然后又摇摇头,不再说什么,继续手里的活,待萧烨正要退出时,萧长春又问来,“哦,京城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萧烨转身道,“还没有。” “都这么久了,不会出什么事?”萧长春喃喃道,“再给你岳父去封信。” “是。” 正在这时,管家手里拿着一封信正巧走了进来。 “老爷,大公子,是京城来的。” “哦?”萧长春目光一紧,“快拿来。” 管家呈上信,萧长春迫不及待的启阅起来,萧烨只将父亲看住,也显得有些紧张,片刻,但见父亲脸色逐渐放松,最后呵呵的笑了起来。 “父亲?” 萧长春将信交给儿子,“杨阁老完了。” 信是范家送来的。 萧烨阅毕,长长的松了口气,“父亲这次咱们又押对了。” “哈哈”萧长春笑声渐大。 “杨阁老以为联合几个大臣就能板到刘景,未想刘景事先得到消息,得到那份联名上书的名单,对那些大臣们个个击败,只要有一人松口放弃,他们便不成事矣。” “不知那松口的人是谁?” “这些就不是你我该过问的事,只要刘景不倒,范家就不会倒,范家不倒,我们萧家在苏州,在玉界的地位是无人能撼动。” “是,父亲说的正是。” 萧烨也很是高兴,萧长春起身走到儿子面前,拍拍他的肩,“当初让你娶范女当真是明智之选呀。” “一切是父亲计量得好。”萧烨笑答。 “以后萧家,你为商,轩儿为官,你们兄弟俩通力合作,我萧氏将会成为百年望族。” 清风院,石坚自然也收到了消息,虽然早有猜测,他们会失败,但还是没有想到,会败得如此彻底。 杨阁老被逼告老还乡,大学士张千被莫须有罪名革去一切官职,流放海南,户部尚书韩文同样被流放北漠,还有一些官员莫明暴病而亡,只有浙江提刑按擦使明之杭上调入京,成为国子监祭酒,却也是明升暗降,不得实权。 而刘景擢升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原浙江布政司左长官张道政竟进了内阁,还有许多刘党或是巴结刘景之人,都有了不同的提升。 “如今朝堂竟是刘景的天下?” 杨剑义愤填膺,石坚却挥笔书法。 “幸得侯爷没有参与杨阁老之事,否则,侯爷岂不也危。”易小七在一旁啧啧感叹。 “杨阁老是三臣元老,仗着自己的身份,把持朝政,对圣上指手划脚,圣上早就对此不满,刘景跋扈多少是圣人纵容,其实十三年前,若杨阁老能帮老爷说一句话,老爷也不会所以,他有此下场也数活该。”杨剑又哼了一声,“只是朝堂真由一个阉人把持,想想都觉得渗得慌。”言毕看向石坚,“侯爷,虽然杨阁老与刘景相争,侯爷可得渔翁之利,但是属下怕刘景的权力会越来越大,以后不好对付。” “杨阁老败了,内阁中还有其他大人,难道都是刘景的人不成?就说那明之杭,是杨阁老的学生,想必定是恨刘景入骨了。” 小七皱着眉说来,明面上,他只是石坚的一个跟班,书童,小厮,但与杨剑一样,早己是石坚身边的心腹,石坚也从未将他当外人看待。 石坚听了二人之言,慢条斯理的说道,“你们以为明之杭还敢与刘景作对吗?” “嗯?” 二人不解,互视一眼,“侯爷的意思,明之杭不敢?” 石坚的目光仍落在自己的书法上,过了一会儿才道,“刘景能如此迅速的将那些大臣们一网打尽,怕是听到了风声,那些大臣中必有人”石坚提起笑,“走漏了风声。” 杨剑一惊,“侯爷是说有人告密?” “所有人都被刘景迫害,只有一个明之杭。” “可他也被降了职?难道侯爷认为,明之杭在对待苏州走私玉料之事上没有尽心?属下觉得是因为明之杭曾为圣上师,所以圣上才对其宽恕三分。” 石坚摇摇头,将自己练的书法捏团一扔,十分不满意自己的作品,“玉料走私主要责任在于郑德江,所谓赵权的出现,曾在萧家住过一日,这明明就是刘景等人安排的,郑德江没有明查,明面上他是明哲保身,其实还是选择了刘景,这的确要怪明之杭没有处理得当,这么好的一枚棋罢,不管是不是他,这人一定要查出来。” “是。”杨剑抱拳一礼,“属下这就下去安排。” 再说郑府。 郑德江可谓是大大松了口气,在他犹豫不决时,因有赵权来投案,声称是自己私人所为,他得了一个台阶,又交了差,不以刘景为敌,便是内阁责问,他也有赵权供词,看似两边都不可得罪,但还是偏向了刘景,而如今刘景胜,那么他的官帽得保,说不定以后还会飞黄腾达。 如意内心也是十分高兴,“还是父亲英明。” 郑夫人道,“刘景如今在圣上身边的红人,以后如意进了宫,怕是要仰仗于他了。” 如意道,“母亲放心,女儿心里有数。”言毕,又想到那封秘信,不由得皱起了眉头,“父亲可猜到那秘信是谁写?” 郑德江收敛笑容,想了想,“管他谁写的,无非是想借我的手对付刘景,现在刘景己胜,此人怕也是自身难保。” 如意点点头,郑夫人又上前拉住自己女儿的手,一阵感叹,“此事己解,心己落下,但是,如意不久就要入宫了,我又怎么舍得?”言毕,便流下泪来。 如意又岂能不伤怀,虽然她做了万分的准备,但那个地方,卧虎藏龙,她没有背景,没有权势,仅是一个知县之女,一切都会非常艰难,这般想来,也忍不住泪眼迷朦。 倒是郑德江有些不耐恼的吼道,“有什么舍不得,女儿终究是要嫁人。” 郑夫人不悦,“嫁一般人还可以常去看望,这是进宫,你能随便进宫吗?” 郑德江被呛,一时哑然,片刻又道,“如意以后封了妃,我便是京官,还怕进不了宫?” 郑夫人“碎”他一口。 如意赶紧打着圆场,“母亲放心,我一定会封妃,父亲也一定会成为京官,我们一家人会相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