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春闺密录 > 第97章:故断危弦(3)

第97章:故断危弦(3)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此时天色还早,两人又将芳菲院前前后后彻底查找了一遍。    果然在后院一间看似久不住人的厢房内找到了一些绳索和凌乱的痕迹。    看来,那毕霓霜应该是被关在了这里。    “要弄清楚究竟是何人所为,只能从毕霓霜和李香香近日的言行间查出端倪了。”    夏清时一璧说着,一璧往芳菲院外走去。    芳菲院本就在郊外,四野皆是大片的田地和荒山,相邻的住户也要走上一盏茶的距离。    不过,据了解,毕霓霜因常年独居,和邻里都走得很近,每回去市集上买了东西回来,皆要在邻里处落落脚,闲谈一会儿,才回芳菲院里。也正是因为如此,邻里才会在注意到毕霓霜三日未出门后,前去向太守报案。    “他便是王浩大。”沈临洛伸手,指向一望无垠的田野间,一个身穿白色短褂,肩上搭着汗巾的男人。    那男人约莫三十岁上下,肌肤黝黑发亮,是常年的庄稼汉。    此时,他正弯着腰,一边割田地里的杂草,一边斜着眼,偷偷瞄芳菲院前的动静。    直到看到夏清时和沈临洛从院门中走了出来,那王浩大才急急的移开眼去。    只不过先前的一切,已经被夏清时看进了眼里。    她听过王浩大的名字,正是当日去京陵衙门,向贺太守报案的男人。    是他第一个发现了毕霓霜的失踪,只是,当时并未引起贺太守的注意。    夏清时当即便往田边走去。    此时正值春末,夏日还没有一点点的苗头,从田野上横亘而来的风带着些些青草的甜涩味道,清凉而舒爽。    即便如此,王浩大仍旧淌了满头的汗。    王浩大伸手抹了一把额上的汗,随手便甩在了田地里,抬头的间隙,只见一个明媚动人的少女款款朝着自己走来。    那少女生得自然貌美,雪白的肌肤在阳光下冉冉发亮,便似一簇新鲜开出的豌豆花,吸饱了昨日里的春雨,水灵灵生嫩嫩,扑鼻而来便是喷喷香味。    看得王浩大直直的竟忘了移开眼睛。    他一辈子便在这城外的田野里头,除了前几日为了阿霜进了城一趟,几乎从未离开过。    他原本以为,阿霜便是这世间最好看的女子,却没曾想,今日竟然又遇到这样一位姑娘。    只是看那姑娘的穿着,定然不是普通人。    夏清时见王浩大微微张着嘴,目光定定的瞧着自己,不禁蹙起了眉头。    只是眉刚皱起,王浩大立刻意识到了不妥,当即便缩回了视线,将手里的镰刀一扔,便躬身行了个礼。    他不知道面前来人的身份,只是看他们的气度,就让他知道,他该向他们行礼。    随即便交叠着双手,细细的搓着,拘谨的站在原处。    “你是王浩大?”沈临洛出言招呼。    王浩大一怔,想是没有想到竟会被叫出来名字,恭恭敬敬的回道:“小人王浩大……”    然后,又忐忑着问:“官爷……可是有毕霓霜的消息了?”    因芳菲院的案子涉及京陵闹鬼的谣言,影响甚大,所以在贺太守抓走夏清时的当场,便封了院子,兜住了消息,由此,周围的人几乎不知晓毕霓霜已经惨死,只以为是太守派了人来彻查毕霓霜失踪的。    沈临洛微微点了下头。    仅这一下,夏清时便眼尖的发现王浩大面色一宽,目光顷刻间亮了起来。    看来,这王浩大与毕霓霜定然不是简简单单的邻里关系。    自然这一下也未能逃过沈临洛的眼睛,他上前一步,径直询问道:“你与毕霓霜是否相熟?”    王浩大赧然一笑,一下变得支支吾吾起来。    好半天,才磕磕巴巴道:“我与阿霜……阿霜是一个好女人。”    夏清时实在不忍心让眼前这个男人知晓毕霓霜的情况,可是又怎能不让他知晓呢……    只得暗暗的叹了口气。    正想着,该如何措辞让王浩大得知这个噩耗,便听王浩大接着道:“唉,阿霜也是个苦命的女人。”    随即踢了踢脚边的草垛子,溅起一串泥巴点子,忽然意识到面前还站在官爷,赶紧收回了脚。    呵呵一笑,便打开了话匣子,从最初,他认识她起,讲了起来。    沈临洛一听,赶紧道:“王大哥,你家离这里远吗?”    王浩大又是一怔,抬手往前一指:“不远,我与阿霜相邻,只是走过去也约莫要半盏茶的功夫。”    沈临洛忽然道:“那我们便去王大哥家讨盏茶吃!”    话音刚落,王浩大吓了好大一跳,战战兢兢道:“小人……小人粗鄙不堪,实在是……”    话还未说完,已被沈临洛打断:“有一口水喝便行。”    踌蹴片刻,王浩大将地上的镰刀捡起,领着沈临洛和夏清时往自己家走去。    “你干什么非要到别人家里去?”夏清时有些不懂。    沈临洛微微一笑:“田间风大,去屋子里喝喝茶暖暖身子。”    夏清时随即醒悟,沈临洛这是害怕自己吹了凉风……脸倏尔红了起来,别了开去,望向随风而动的田野。    沈临洛和夏清时跟在王浩大的身后,穿过纤陌纵横的小道,一棵落叶杏树后隐约出现一排白墙青瓦马头墙。    这里有数户人家,王浩大往前指了指:“我家就在第二个小院。”    说罢,又解释道:“当初薛任薛老爷觉得我们这儿太拥挤,因此单独去田对面砌了座宅子。”    夏清时顺着王浩大的手遥遥望去,第二户白墙青瓦的人家前院里栽了一株樱桃树,此时樱桃花早已落光,绿莹莹的叶片间缀满了红艳艳的果子。    忽然间树叶猛地一晃,从那红果绿叶间忽地露出一张女孩的脸来。    紧接着便听王浩大一声催促:“阿桃!又爬这么高,小心摔下来了!”    树上的女孩往下一望,眨着眼,吐了吐舌头,一扭身,便从树上溜了下来。    夏清时刚好走进院子里,只见那女孩一手挎着一个竹篾编成的小篮子,篮子里盛得满满的樱桃,一粒粒红盈盈又水润润,便是世间最绝色的宝石也无法比拟。    王浩大一边迎夏清时他们进来,一边冲女孩道:“阿桃,快去泡了茶来,要去年初霜姨娘送来的那罐。”    阿桃不过七八岁的年纪,撅了撅嘴,将怀里的樱桃向夏清时一递,嫩生生道:“姐姐吃。”    说罢,一转身跑进了柴房里,忽而又掀开门,从门缝间悄悄往外看。    夏清时捧着篮子,鼻息间尽是樱桃的甜香气,随即便眉毛一扬,冲阿桃一笑。    却让阿桃脸一红,赶紧躲进了柴房里,砰的一声关住了房门。    王浩大刚提了两根长板凳出来,往院子里一放,赧然一笑:“小人的女儿王桃,向来胆小怕生,让你们见笑了。”    沈临洛一手将刚放下的板凳又提了起来:“坐屋子里去。”    夏清时连忙拉住他:“就在这里罢,这里景致好。”    王浩大嘿嘿一笑:“官夫人说得没错,小人家呀,就是景致好,春日里往这樱桃树下一坐,当真是惬意。”    于是沈临洛便挨着夏清时坐了下来。    夏清时却因一句官夫人连耳朵也红了起来。    不过,也不能解释,如今与虚与实,她不都是沈临洛的夫人么……    夏清时只得捡了一粒樱桃来,放嘴里放去,口齿间顿时甜丝丝的。    不过,她没有想到这王浩大竟然还有一个女儿,看他之前的模样,夏清时一直以为王浩大是个单身汉。    正想着,便听沈临洛开口问道:“你妻子呢?”    王浩大摸了摸头:“早没了。”    说罢便又搬了一张小方桌来放在院中,指了指那樱桃树:“这树便是和她成亲那日种下的,第二年有了大女儿,她说那便叫阿樱,第三年有了小女儿便叫做阿桃,再后来,便是瘟灾了……”    王浩大自己也坐下了。    夏清时知道那场瘟灾。    顺德二十四那一年,夏清时十三岁,京陵郊外一场瘟灾铺天盖地而来,人都是一个村子接着一个村子的患病,然后死去,几日的时间便死亡的数千百姓。    顺德帝眼见疫情重大,却无奈没有良药可医,只得下旨封锁了城门,城外的灾民不容许进入城门半步。    此举很好的保护了京陵,整个京陵城中几乎无一人患病,但一道城门之隔的郊外,便如地狱一般,遍地的尸体。    直到三个月后,灾疫褪去,城门打开,那些腐烂的尸体才被集体焚烧清理。    王浩大的妻子和大女儿便是在那场瘟灾中去了的。    一家四口仅剩下了两个。    “这算是好的了。”王浩大叹了口气,又望向那株随风飘摇的樱桃树,“我和阿桃福大命大,能活下来全靠孩子妈上天保佑。”    阿桃正好端来了茶水,往桌上一放,笑嘻嘻的便又窜到了院子外去。    王浩大扯着嗓子便喊:“别跑远了!”    只是小女孩撒丫子跑得飞快,早将王浩大的话甩在了身后。    王浩大无奈的笑笑:“幸好阿桃那时仅有四岁,不记事。不记事好呀,不会留下伤疤。”    沈临洛开口问道:“那,你与那毕霓霜是怎么认识的?”    王浩大一下又羞赧起来。    支支吾吾半晌,才缓缓开口道:“薛任刚刚搬来之际,曾来我们这儿招过短工。我长得壮,人又吃得苦,做了两天便留了下来,由此便在芳菲院里常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