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三十九套房
纪年年表达完内心的真实感受后,倏地沉默了,一颗心噗通噗通跳得特别厉害。 诶诶,她刚才说了什么傻话啊!怎么话都不过大脑就出来了呢! 纪年年这边正慌乱不安,手机那头的顾景城似乎心情很好,只听他轻笑一声,嗓音迷人又性感,让纪年年不可抑制的又要胡思乱想了。 打住打住,纪年年,你现在是要办正事的人,不能那么花痴! 就在纪年年拼命让自己躁动的心平静下来时,顾景城用那把迷死人不偿命嗓音说道:“我也是,能认识你,觉得特别幸运。” “!!!”纪年年心弦猛得一颤,双颊飞红,耳根发热,她支支吾吾道:“我、我这里还有事,先不聊了。” “嗯。”顾景城这一声有些犹豫,某种猜测在他的脑海里疯狂打转,他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提前告诉纪年年,让她有个心理准备。 听着手机那头渐远的呼吸声,脑海里浮现纪年年的笑脸,顾景城忽然下定了决心。 他的声音微微一沉,“年年,等等。” “怎么了?”纪年年听出了顾景城声音里透着的严肃,所以忙停下准备挂电话的手。 “你有没有想过,即使你忙前忙后地证明是吴艺芸改了你的稿,最后被推到众人面前的还是你。” 闻言,纪年年顿了顿,顾景城的话就像是一记闷棍,敲开了她的大门,让她窥见了大门外黑暗的一角,然而她还是有些似懂非懂,她知道那黑暗里藏着何种污浊,却又没有完全看透其中的玄机。 顾景城听着电话那头猛然一顿的呼吸声,便明白纪年年应该是隐隐约约听懂了他的意思。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道:“你们报社内部会怎么处理,我不知道,但对外,肯定还是你背这个锅。” “你们主任答应你,让你去找真相,可能只是暂时安抚你。” 纪年年和吴艺芸的事是内斗、是家丑,《都市城报》不可能为了所谓的事情真相,就把吴艺芸做的龌龊事对华盛和丰凯说,这不仅会影响《都市城报》的形象,也会让外人看笑话,更容易滋生出许多无端的猜测。 比如原来你们报社内部是这样的,那以后我打广告,会不会还出现这种恶意改稿的事? 当都市城报和其他客户之间的信任一旦崩溃,便难以修复。 所以纪年年跟顾景城说了前因后果后,他就已经看透了结局,而显然纪年年还懵懵懂懂,一腔热血的想要挽回她自己的信誉。 听了顾景城的话,纪年年福至心灵,瞬间就明白了这里面的弯弯道道。 她颤抖着苍白的嘴唇,嗫嚅道:“我、我明白了。” 听着纪年年颤抖的声音,顾景城叹了一口气,有些自责道:“或许我不应该做这样无端的猜测。” 或许他应该让纪年年继续保有一份阳光,也或许在纪年年的努力下,这件事会走向其他的结局,他不应该一开始就把真相撕开给纪年年看。 纪年年深吸一口气,努扯出一个微笑:“不,没有,谢谢你提醒我,要不然我可能到最后都被蒙在鼓里呢。” “即使结局百分之九十九是你猜测的那样,但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都不会放弃的。”纪年年明亮的眼睛里仿佛燃烧着一团火,这团火焰执着而旺盛。 听了纪年年的决定,顾景城丝毫不意外,他唇角扬了扬,明亮而柔和,“加油。” 结束通话后,顾景城正准备回办公室,转头却遇见了江倩,他也不知道江倩站在这里多久了,又听到了什么。 江倩脸上倒是很平淡,没有被撞破的尴尬,她笑道:“想不到景城哥哥你也会上班时间溜出来打电话啊。” 顾景城笑了笑,没有接江倩的话茬。 江倩打量着顾景城,明艳的双眼里透着一丝看不清的情绪,她问道:“今天你怎么那么好心,帮那个记者说话啊,这可一点也不像你。” 方才顾景城、江倩以及几位项目组的同事与江总开会,正好那位方经理来找江总,顾景城便知道了纪年年的新闻出错的事。 在江倩看来,顾景城是天塌下来也云淡风轻脸的人,她认识顾景城那么多年,就没见他为什么事急过,更不会在工作场合,开口帮一个外人说话。 面对江倩的询问,顾景城的回答倒是滴水不漏,他淡淡地说:“我只是帮事实说话。” 说完,顾景城最后又笑了,没了方才公事公办的严肃,更像是好朋友一般拍了拍江倩的肩,轻松道:“江大小姐,你怎么那么八卦。” 江倩撇了撇嘴,虽然顾景城不承认,但她更相信自己身为女人的直觉。 *** 纪年年到了较对室,只有一位姓李的校对在,但纪年年心里还是欣喜的,要知道早上能在校对室里找到人,简直是撞大运——由于校对的工作特殊性,所以他们通常下午才来上班。 纪年年大步上前,热情地打招呼道:“李姐,早。” “年年啊,这么早就来插板?” “不是。”纪年年摇摇头,问道:“昨晚的33和34版是您审的吗?” “是啊。” 纪年年脸上立即露出欢喜的表情,她拿出昨天打印的另一张样刊,问道:“李姐,你还记得这里是多少吗?” 如果是以前,纪年年必然是开门江山,直接将自己的需求与李编辑说了。 可自从被吴艺芸搞了这么一手,又有了顾景城之前的提醒,纪年年没那么虎头虎脑了,她留了个心眼,没有拿出今天出版的报纸,也没有说明缘由,只是纯粹的询问李编辑。 李编辑凑了个头过去看,咦了一声,“怎么是1.11?昨天最后一稿不是改成1.21了吗?” 李编辑之所以会记得这个数字,还要得利于111这个数字比较特别,她才有印象。 李编辑的话让纪年年喜出望外,这证明她看过最后一版!而且李编辑显然还不知道华盛和丰凯投诉的事。 李编辑看了看纪年年,又看了看样刊上的数字,她狐疑地问:“这不是我昨天看的那个样刊。” 纪年年正要解释,并希望李编辑能帮她作证,校对室的另外两个校对编辑竟然也罕见地早早来上班了。 他们一进门,看到纪年年,先是一愣,然后道:“年年,不好意思啊,我们部门要开个小会,麻烦你离开一下。” 其中一个校对编辑又补充道:“就几分钟。” 这位校对编辑在都市城报已经做了二十多年,他的资历比纪年年的年纪还大,所以说话很有份量。 面对两位忽然出现的校对编辑,纪年年心里其实有些狐疑,但碍于还希望对方帮自己作证,她也不好正面与人为难,变道:“好,我先在外面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