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亲眼见到了鲜活的第一代……
“死鬼”满脸堆笑,带着一群老外,径直走入店内。
苏希希和孩子们站在一边,看着这一切。
许太愤怒上前,摇晃着肥硕的身子,那样子感觉一拳头就能把许康砸死,许康闪身躲过,依旧笑容不改,他低声说:“美国来的客人!”
许太刚刚的注意力一直都在许康身上,现在才注意到,旁边的一群老外。广州港口开放最早,本地人多多少少见过,就算改革开放刚开始,老外很稀奇,许太也不算太惊讶。
令人惊讶的不是在广州高第街看到老外,而是老外进了自己的店铺。
他们家店铺,在高第街也就是狭小的一间,听说那些大店铺有工厂接到海外的订单的,对于许氏,这可是头一遭。
许太暂且收下怒火,想看看许康要发什么洋疯。
苏希希饶有兴致,她没想到原文中的大善人“许康”是一个这么鲜活的人物。
许康见老婆收敛了怒气,便招呼着一群人进来,这波人有五个,进来之后左瞧瞧,右瞧瞧。
“就是这里!我的店铺!”
许康用一种极为蹩脚的散装英文说。苏希希听了捂嘴笑。
韩清诺抬眼看着苏希希,想到当时在广州酒店的前台,苏阿姨的英文似乎非常厉害,他一个小学生真的有点被镇住了。
闻笙君同理,两人都在想这个事儿。
苏阿姨是他们见过最厉害的人了。
英文够烂,好在乐于表达的许康继续说:“老哥们,朋友们,你们看,我们厂生产的袜子质量多么好,而且价格非常便宜,只要1美元,你们就能拥有一双goodgood的丝袜!”
许康边说边演,拿了一双长款丝袜,围在脖子上,跳起了草裙舞,那样子实在是好笑。
苏希希和孩子们忍不住笑了,连许太也面容缓和。
这时候的汇率大概是1.49,比起后世的接近10的比例,反而人民币更值钱,可几美分的价格,放在哪个年代,都是便宜的,这样的生意,让这几个美国人双眼放光。
可看着这个狭小的店铺,五个人疑窦丛生,其中一个人问:“你们的厂子在哪里?可不可以去参观?我们现在需要下单1万双袜子,价格是1美元。”
许康却继续挥舞着袜子,跳着舞,“goodgood袜子!”
苏希希算是明白了,许康不知道哪里学的散装英语,只会说,不会听,根本不知道外国客人说的是什么意思。
可她还不急着出手,这段时间的经历,让苏希希明白,做事情要有勇有谋,现在出手太早了。
外国课商更着急了,“我说,我们要去参观!还有袜子的价格,1美元,你们可以接受吗?”
许康早就明白了自己的短板,讪笑着,从柜台上拿起一张白纸,“写下来,写下来,晚些我回复!”
看来许康是准备就这样先搭上外国客人,再找人翻译。这年代翻译不好找,还贵,所以许康没有找同声传译,全靠稀碎的英语。
几个老外皱眉,其中一个头发偏红的说:“这样不行,我们后续还需要沟通的!许先生,我们还是去找其他的工厂吧!抱歉了!”
另一个看出来许康根本不会什么英文,皱眉:“害我们白白跑一趟!累了半天了,一口水也没喝到,这人到底会不会做生意!”
五个人都有些不悦,却也没有发作,不过已经做势要走了,许太知道这群老外铁定听不懂粤语,冷眼说:“上次也说去关口拉老外,去了十几次,没有一次成功,英语是那么好学的?多少人靠着英语发财呢,你也不想想,四十好几的人了,还学——”
她的叨念被一个人打断,那人笑嘻嘻的,站在许氏店铺的门口,“哈罗哈罗,各位先生,到我们店铺看看,我们店铺有大工厂,质量也好!”
这人的英语苏希希感觉比许康好了许多,那几个老外问:“可以去你们的工厂参观吗?”
果然改革开放初期,外商比较谨慎,都要参观,那人显然听明白了,“可以可以”的回答。
这人真能沟通。
眼看到手的生意要黄了,许康舞也跳不动了,蔫了,用粤语道:“姓田的!丢你老母!你来我家门口抢生意!”
遇到这种事情,那还是要一致对外的,许太也生气了:“你们铺子那么大,和我们抢什么生意!去香港学了一点狗叫英语你了不起了!不是你姨夫在香港,你能去?”
那人脸上笑面不改:“许康,你个老小子,这次让你捡到宝了,这几个人我认识,之前在王哥的店里下单了10万双袜子,还有内裤,不是嫌弃王哥的质量不好,这些人估计不会换的。这钱让我赚了哈哈哈哈哈!”
说完,那人朝着老外鞠躬,一脸谄媚:“各位先生,这边请,这边请!”
眼看煮熟的鸭子要飞了,许康脸上青白交替,可是他也实在挤不出半句话。
苏希希也没料到有抢生意的,再不出手就别出手了。
她立即从柜台上拿了杯子,给五个外商倒了店铺里备好的凉茶。
许太这才想到,也没给客人倒茶水,许康也惊讶,这个小姑娘哪里来的,机灵。
五个外商第一次见凉茶,都皱眉。
苏希希笑笑,“各位先生,这是我们南部特殊的凉茶,很适合在夏天喝,现在天气炎热,喝了解暑降温。”
广东凉茶历史悠久,甘甜消夏,苏希希自己也很喜欢。
这些老外一开始不敢喝,但太热了,一路走过来各个都满头大汗,苏希希见状,给自己倒了一杯,咕咚咕咚喝了,也给两个孩子倒了,孩子们当然乐意,也喝得快得很。
红头发的那个忍不住了,一口下去,发现了新大陆。“有点苦,有点甜,喝完了觉得很顺畅!”
剩下的四个人见老板喝了,也一点没犹豫,灌了下去,初期还有人皱眉。
可等过了一会儿,几个人顿时觉得轻快许多,嘴里还很甘甜。
“神秘的东方饮料!”
苏希希暗笑,你们还没喝过东方树叶呢,那才神秘够味。不是开玩笑的时刻,抢生意的近在眼前,苏希希开口介绍:“我们的工厂是村里的,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质量好,我们老板为人和善,帮助小商户,也给村里人提供工作,可以参观!”
行云流水,许太他们虽然听不懂,但外商连连点头,表情缓和,明显是苏希希和人家沟通上了。
许康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词语,知道苏希希肯定是在帮店里,也就在一旁点头赔笑。
韩清诺和闻笙君小声交流。
“我苏阿姨厉害吧?”
“真的好厉害啊!”
“你看跟着我苏阿姨准没错。”
“对啊,小诺你好幸运啊!”
韩清诺夸苏希希好几次了,当然都是和同龄小伙伴。
几个老外和苏希希一顿交流,约好了拿几双袜子回去做样品。
苏希希转头和许康许太说:“请麻烦拿几双袜子做样品!”
几人没有废话,挑选了质量最好的一批棉袜、丝袜。苏希希又和对方约了,三天后就去工厂参观,顺利的话就下单。
田老板震惊了,但苏希希明显和自己不是一个档次的,根本没办法抗衡,他是一句话都插不上,眼见苏希希和外商完成了交流,留下了联系方式,把对方送走了,完全插不上嘴。
和苏希希这样魅力无穷、沟通流利的商人比,田老板就没有优势了,外商只对他说“抱歉”。
等苏希希把人送走了,和许康夫妻交流了结果,许太才反应过来。
“诶!靓女!你,你怎么会讲洋人话讲得这么好!”
许太简直不敢相信,如果说刚刚是欣赏苏希希的真诚,甚至想要帮助苏希希,现在已经是有点佩服她了。
苏希希随便扯了一个谎言:“我妈妈是下乡知青,会英文,拿着以前的高中课本教我的。”
这话骗骗许氏夫妻没问题,实际上,她的水平,高中课本不可能达到,但许氏夫妻瞬间信了,“哎哟,真是天才啊!我看那些高中生、大学生都没靓女你的水平啊。”
许康脱口而出。
许康这段时间频繁去外国人住的酒店、码头、关口用散装英文忽悠人,就是为了打开销路。虽然国内的生意好,供不应求,可是单价上不去。
这些老外一单子都是上万的量,而且价格还能提升。1美元,接近1块5一双的批量价格,比内销批发价的8毛钱一双,近乎翻倍。
苏希希算了一下,她是因为许太特许,才能进到货物,8毛钱的进价,卖1.5一双没问题,有些款式甚至能卖到2块钱,这么一算,她能赚一倍。
但外商定一万双袜子,批发价就1.5,苏希希觉得这许氏夫妻简直是要发大财了。
难怪许康要拓展业务,学英语。
而且80年代内销没问题,往后改革开放深入,做外贸更赚钱,许康现在开始布局,到了九十年代,绝对本地巨富了。
原文里,许氏夫妻只是背景板,工具人,帮助男主崛起的,男主走后就再也没有叙述了。
现在,苏希希亲眼见到了鲜活的第一代白手起家商人,苏希希心潮澎湃,能帮上忙,她也没有索求。
因此,面对许氏夫妻的赞扬,她只是笑笑,“没事的,参观那天我也来帮忙翻译,算是感谢许太让我进货了!”
许太听了这话,有些惊讶。
许康则还在对苏希希英文的震惊中,自己可是学了两年多了!天天抱着高中课本啃呢!
做久了生意,就会发现,人心往往藏了刀子,苏希希这样帮忙、知恩图报,简直太稀奇了。
韩清诺一直注视着一切,苏希希说不要报酬还要免费帮忙的时候,孩子瞪大了眼睛。
可莫名觉得一股骄傲的感觉呢。
苏希希拿了货要告辞,许太沉眸,大声说:“靓女,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