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我带了一本,”孟玉兰见喻思彤这样,笑着从包里拿出一本《博群》,将杂志放到她面前,“这是刊登孟繁文章的杂志,你可以看看。”
“这是九月刊啊,这么早?”喻思彤看了眼杂志社的时间,就知道这本杂志的刊登时间,气呼呼地看了眼孟繁,“这么久了,都瞒着我呀。”
“这不是被你知道了么,”孟繁也笑,看她打开杂志,主动道,“是笔名叫星星河的那个。”
喻思彤低头,看到名字时立即笑了:“你这文名,《闯关得二百万大奖》,说真的,我要是看到这文名,高低都得点进去看看,还蛮好玩的。”
“是吧,我也这样觉得,”孟玉兰认可地点头,“你先看,我那儿有全套的杂志,要是你别的地方没有,回头我寄给你看。”
“不用这么麻烦,我那也有。”孟繁接话。
孟玉兰恍然:“也对,差点忘了哈哈哈,那回头你自己拿给她看就行。”
“那就说定了,到时候你要让我看的。”喻思彤说着,翻到了连载的页面,低头认真看起来。
孟繁看了看喻思彤,又看了孟玉兰,发现两人都看的是她写的文章,突然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捂了捂脸,低头继续看膝盖上摊开的小说。
正在她沉迷的时候,喻思彤突然起身,快步跑到一楼。
再回来的时候,她手上捧着几本《博群》杂志。
“我刚想起咱们在书店啊,肯定有之前的杂志,果然凑齐了,”喻思彤在她面前晃了晃手里的杂志,“你写的好有意思啊,现在别跟我说话,我要看下面的内容了。”
孟繁连一个字都没说,就看喻思彤又转了回去。
然后就听到耳旁传来的轻笑声。
她转头,孟玉兰板着脸开口:“你也别跟我说话,我也要看下面的内容。”
孟繁无奈摊手。
两个人都不理她,她只能继续看手上的小说。
这本小说比较薄,两三个小时她就把小说看完,正好时间到中午,她合上书抬头:“我们出去吃饭吧。”
“再等等,”两人异口同声开口,抬头对视后都笑了笑,孟玉兰先开口,“剩最后一点了,让我看完。”
喻思彤点头:“嗯,我这也是,剩最后一点,很快看完,太精彩了,感觉看这个故事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不过前面的知识还比较浅显,后面就深了一些。”
“因为前面几个故事是高中没开学之前写的,”孟繁笑着起身,对喻思彤说道,“把你边上那两本小说给我,我去放回到书架上,在门口等你们。”
她立即将手边的小说递给孟繁,然后立即低头继续看杂志。
两人确实都只剩一点没看完,孟繁只是在书店门口等了一会儿,就看到了两人往门口走的身影。
她们身上没有需要统一结账的书,别的收音机和MP3之类的东西,都是二楼随买随结的,已经付了钱,不需要二次结账。
走出书店,三人都左右看了看。
最后喻思彤指着对面:“那家快餐店吧,我们一人点一个菜,三个人的话再买一碗汤,然后平均算账,行吗?”
孟繁跟孟玉兰都没有意见,很快就去了对面的快餐店。
点完餐坐下,喻思彤惊讶地看着孟繁:“你刚刚说这个故事前面的内容都是开学前写的,那后面就是开学后,你哪来那么多时间啊?”
孟繁下意识想要找理由解释,孟玉兰就帮她说了。
“她不是初中毕业才开始写的,初三那会儿就已经开始写了,那时候我们要准备中考,忙的很,孟繁都能抽出时间来写,高中也是一样的,”孟玉兰认真道,“而且那时候除了写文章,她还要练字,还要背单词,还要复习,事情可多可多了,但她都能做到。”
“这么强?”喻思彤震惊问道,“那你肯定中午午休跟双休都在写吧,怪不得你有的时候午休过来还打着哈欠。”
孟繁:……
她午休到校打哈欠,是因为刚睡了一觉,还没完全清醒。
毕竟晚上的时间安排不够,必须得把午休时间也加上去,不然她会睡眠不足。
但这理由确实很好解释她为什么能在一学期时间里,兼顾学业的同时还能写那么多字。
所以她点了头:“对,午休有的时候我也写,零零碎碎的时间都加上去,写完这个故事不算太难。”
“现在你肯定不难,我还是觉得初三那会儿最难,”孟玉兰说着,看向喻思彤,“她有跟你讲过她初三第一学期,排名在全年级末尾吗?”
“没有哎,”喻思彤再次表示震惊,“你从你们学校的末尾爬到了考上嘉宁中学的分数?我去,这也太强了吧,怪不得呢……玉兰你不知道,孟繁期中考的成绩比开学考提升了足足60名呢,我还觉得她开学考是不是发挥失常了,没想到这都是有原因的。”
“高中还提升60名?这也太强了吧?”孟玉兰跟她一起震惊。
“没有……初三第一学期没有在末尾,高中提升60名,分差也没有那么大。”孟繁无奈表示,她虽然很骄傲期中考试的成绩,但心里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跟后面同学的差距不算太大。
“但你从开始只能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到中考考上嘉宁中学是事实啊。”
“全校排名提升60名也是事实,而且你期中考有一道数学题在发试卷的时候,老师还没讲呢,你自己就做出来了,那还有八分呢,算上那八分,你的名次还能往上提。”
“别夸了别夸了,再夸下去我真的要骄傲,”孟繁捂脸,“吃饭吃饭,先吃饭,不说别的。”
她这么一说,两人都笑了起来,这才端起饭碗,一边吃饭一边说话。
吃到一半,喻思彤还是忍不住道:“不过孟繁你确实厉害,不说那些啊,就说你能从初中就开始投稿,就是真的厉害,你是怎么想的啊?我有的时候也想写小说,但就是落不下笔,不知道该怎么写。”
“刚开始我也不太会,慢慢练嘛,”孟繁想起自己开始写文章的时候,“那时候我是从写娱乐圈的故事开始的。”
“娱乐圈?就是那种八卦新闻?”喻思彤惊讶。
“算吧,但也不完全是,八卦新闻是要有证据的,比如说照片啊视频什么的,我没有,就找那些已经爆出来的新闻,给他们写故事,就自己虚构一点点细节,只要蹭热度,人家就会愿意收,那之后慢慢锻炼出来。”孟繁认真跟喻思彤说着写文章的技巧。
她那时候还觉得自己掌握了未来的娱乐圈新闻大势,想要大干一笔,结果最后还是落点在半真半假的新闻上。
其实她这情况,要是出去当个狗仔,也许能拍到实证,但她还得上学,狗仔是肯定当不了,那不如就写写虚构的小说。
“我还记得那时候你大伯母就给你一个月二十块的生活费,感觉天都要塌了,然后就开始写文章赚钱,”孟玉兰笑着说道,“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那时候你好可怜,那天我们国庆假期结束去学校,感觉你都有点精神恍惚。”
孟繁笑了笑,那时候她精神恍惚是因为一时间无法接受重生的事。
至于别的,其实要不是有返现系统,她可能会选择提前毕业去外面打工养活自己。
“是啊,想起那时候没钱的感觉,真的很难受,”孟繁低头喝了口汤,顺下去之后再开口,“好在现在一切都好了,就这个故事让我赚了不少钱,让我不会再有缺钱的烦恼。”
喻思彤也喝着汤,左右看着两人,几次欲言又止。
孟繁察觉住她目光中的好奇,主动说了自己家的情况,也说了已经搬出来自己住的情况。
“怪不得,”喻思彤恍然,“你都不是嘉宁镇的人,居然自己一个人住在学校边上,也没听你说家里人,对了,我们开学那天,你也是自己一个人来报名的。”
“嗯,我在学校边上租了个房子,不出意外的话可能会一口气租三年,”孟繁微笑,“不过我国庆那会儿,是去玉兰家里度过的。”
“过年还来我家呗,”孟玉兰立即接话,“我跟我妈聊过这个事,你说你自己过年一个人在外面住多不好啊,到时候过年直接去我家过年,热闹一点,反正你现在寒假应该是不用去打工的吧?”
“你还要打工啊?不是能写文章赚钱?”喻思彤问道。
“一开始赚的少嘛,就需要打工多赚点生活费,”孟繁随口胡扯,这理由说过很多遍,她说得很顺,“现在赚的多了,就不用打工了。”
学杂费和房租费,一年五千多,三年就是一万五,而她手头光是明面上的资金就到了这个金额,所以完全可以理直气壮不去打工。
喻思彤仔细想了想:“那我待会儿也去拿一整套《博群》,支持你赚钱。”
“这不用,”孟繁立即道,“《博群》杂志其实卖的不错,而且我的稿费在出刊之前就会寄给我,你买不买对我影响不大。”
主要是喻思彤的生活费也有限,不好让她支持。
“对,我之前在报刊亭还听人家说了,《博群》卖的很好,许多人冲着孟繁写的那个故事买呢,卖这么好,我还觉得人家稿费给少了,应该要再给多一点才对。”孟玉兰认真道。
喻思彤没有再说要支持,点头附和:“你说得对,这故事写那么好,杂志社那边确实要再给孟繁加钱。”
孟繁微笑:“现在已经很多了,我很满足。”
虽然《博群》比《读懂》的千字少,但这本的字数多啊,她单靠字数,就撑起了稿费的金额,反正她心里是满意的。
千字八十,十几万字让她赚了一万多,哪里还有不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