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从透视开始暴富 > 第205章 荣宝斋

第205章 荣宝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没想到过了几天,店里又来了一个卖赝品的。
    这次是一幅傅抱石《蜀山图》。
    长108厘米,宽66厘米。
    画笔激昂壮阔,很好展现了蜀山峭然耸立、突兀嶙峋的恢弘气势。
    应该是绘画高手临摹的作品。
    算是精品仿作了。
    可惜傅抱石自创的“抱石皴”磅礴多姿、自然天成。
    再厉害的高手也只能临摹其形,临摹不出其神。
    这幅画,纸墨都用旧的。
    毕竟傅抱石是现代画家,几十年前的纸墨还是比较好找的。
    能骗过大多数人。
    老道的杨子安还是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派赵明轩跟过去,卖画人依旧进了荣宝斋。
    也是三分钟不到就空手出来。
    确认是荣宝斋在搞鬼了。
    第二天,王景行假装逛街进了荣宝斋。
    没和荣宝斋的老板打过交道,也不认识他。
    店铺比金石阁略小,也是什么都卖。
    文玩手串、瓷器、铜器、字画、玉器。
    琳琅满目,什么都卖。
    王景行扫视过去,发现假货占大多数。
    民国的瓷器、品相一般的手串等便宜的东西是真的。
    所谓的王时敏的画、乾隆朝的玉堂春瓶之类,都是赝品。
    老板个子不高,长得也很瘦。
    不懂是不是先入为主,王景行总觉得他一双三角眼闪烁着狡黠的光。
    没有交谈,看一圈就走了。
    来到钱文墨的店铺。
    “哎呦,王总,你可好久没来我这了。”
    王景行笑道:“钱老,您可别笑话我了。”
    递上两盒龙肉:“孝敬您老人家的。”
    钱文墨也不客气,接过茶叶,说道:“你那店铺开一段时间了,生意怎么样?”
    王景行:“还凑合吧,我也就闲来没事开着玩玩。”
    “小家伙你这就不老实了,我听说前几天你那赌石生意很不错。”
    “有个小姑娘还赚了2600万。”
    王景行笑道:“钱老,我就卖了几块毛料而已。”
    “而且基本上都是半赌的开窗料,没赚什么钱。”
    “赚钱的是那小姑娘。”
    “对了钱老,你说实话哈,会不会担心我抢了你生意?”
    钱文墨笑道:“不是我小看你,我的生意你可抢不走。”
    开古玩店,除了眼力,吃的是资源和人脉。
    “钱老,荣宝斋你知道吗?”
    “这条街哪家店我会不懂。荣宝斋开好多年了,算是古玩街的老字号。”
    “老板叫郑国彪,口碑不是很好,你最好离他远点。”
    王景行说道:“我刚去荣宝斋逛了一下,好多都是假货。”
    钱文墨说道:“嗯,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据说他以前是包袱斋,靠倒卖生坑货起家的。”
    王景行想起自己这个金石阁还是用一个生坑的明景泰青花八宝莲纹大盘换来的。
    也不能说是换。
    是他把青花大盘送给董建川。
    董建川又把店铺送给他。
    也来了兴趣:“这郑国彪路子这么野的吗?”
    “这算什么,有传说这家伙还下过墓呢,现在查得严,估计不敢做了。不过荣宝斋的假货多是大家都知道的,专门宰游客。”
    王景行有点疑惑:“那怎么还能开这么久?”
    钱文墨解释道:“古玩店你不能看他店铺卖什么。”
    “你的压箱底的好东西也不会直接摆在一楼吧。”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郑国彪虽然人品差,但几十年下来,人脉还是有的,经常也会有好东西。”
    “再说了,也不是说谁人品差生意就一定会差。”
    王景行抱拳:“谢钱老指点,受教了。”
    王景行透视以来,新认识的朋友不是合作伙伴,就是提携自己的大佬。
    这会开个店铺,终于遇到一个想阴自己的人。
    既然不是好人,以后肯定也要找机会回敬一下。
    钱文墨也不是很爱背后说人坏人的,问道:“你小子过来不会就是打听郑国彪的吧?”
    “哪能呢?我主要是过来看看您老。”王景行问道:“对了,你这有没有红木家具?”
    王景行想起上次徐卫东说过王振江收藏红木。
    既然想来钱文墨这,顺便问问有没有好的红木,买点过来和王振江换酒。
    虽然已经开始有计划地每年买几批好酒存着。
    可以的话,王景行想多换点年份老酒回来珍藏。
    王景行宝贝不少,不过红木类的宝贝还真没多少。
    也就上次在莆仙搞了一些海黄手串和紫檀手串。
    虽然有一些极品,但也不懂王振江会不会喜欢玩手串。
    钱文墨说道:“我这还真有,一大一小,而且都是黄花梨的。”
    说完带王景行过去。
    “这是清黄花梨小方几,长14和宽14都是厘米,高13厘米,是一件比较少见的案上器。”
    “这种有束腰三弯腿的样式非常经典,而且还是传世品,存世量稀少。”
    “另外一件就是大器了。”
    “明晚期黄花梨独板大架几案,通体都是黄花梨,长3.2米,宽56厘米,高87厘米,中部厚7.6厘米,两端厚7.4厘米。”
    “这个长度和大小,是非常罕见的黄花梨独板料,非千年大树不能为之。”
    “架几造型简练大气,质朴大方,腿足上方设长榫穿牙板而出,下方双榫透托泥而出,坚固结实。”
    王景行看了一下,质地细密,大流水纹,纹路紧密,棕眼细小,油性十足,皮壳温润如玉,保存完好。
    王景行点头:“都是好东西,什么价格。”
    “这件小方几不贵,让给你的话48万。”
    “这件独板大架几案就贵了,2800万。”
    海南黄花梨的独板大架几案,王景行记得拍卖记录中最长的是4.5米。
    前几年曾经拍出一个多亿的价格。
    即便这几年红木价格下跌得厉害,前段时间有个4米长的海黄几案,拍卖价格是4500多万。
    这件3.2米长,2800万的价格确实不算贵。
    要是前些年红木炒得疯狂的时候,这种大型几案,价格至少要翻一番。
    “行,小方几给我。”王景行说道。
    这个精品海黄小方几,价格高的时候也要叫价百万以上,拿去换酒倒是刚好。
    独板大架几案虽然是好东西,但太贵了,而且两百多公斤重,王景行也没有收藏的兴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