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为了和平
“不错,就是敌人。”苏灿若无其事的又说了一遍,然后随手接过宇文月刚刚沏好的茶。
“能理解。”张浩谷捋着胡须点头,“毕竟当今天下三分,迟早会有一战,能理解……但,眼下呢?不知王爷对眼下时局有何看法?”
“哼哼,眼下嘛,眼下我东森就是要千方百计的搅乱南唐局势,然后趁机赶紧把在西陈的兵力抽回来,夺取江南之地,最少也要占几个据点或几座城池,好为将来源源不断的对南唐用兵做准备。”
“咳咳……”张浩谷刚接过宇文月的茶抿了一口,就被苏灿这直白的话呛得咳嗽起来,须臾过后,老人总算平静下来,“王爷还真是敢说呢。”
“你不是要听实话嘛,这就是实话。”苏灿一脸无辜。
张浩谷点点头,“不错,却是实言不假……哎……”老人叹息一声,又打量了苏灿一会才若有所思的接着道,“东森眼下就从西陈撤兵,怕是会得不偿失吧……”
老人还想继续说,苏灿就直接打断了他,“当然不是现在,一切还在筹备之中,没看见本王来南唐用和谈的名义迷惑你们嘛。”
此言一出,不管是张浩谷还是卢萱都在心里翻了个大大的白眼,不停腹诽苏灿把话说的太直白了。
苏灿笑了笑,把二人一副吃了苍蝇的表情都看在眼里,“这就是实话,张老也说了,三国之间必有一战,那何不趁此良机先占个桥头堡再说呢?省得将来你们封锁大江不让我们过来呀,依本王看,这座龙泉城位置就不错。”
“王爷,您说笑了吧,即使是现在我南唐在白银江畔也有十万带甲儿郎枕戈待旦,战船更是不计其数,随时可攻来犯之敌,想拿龙泉城又谈何容易……”
“十万?”苏灿笑着摆手,满脸的不以为然,“在本王眼里土鸡瓦狗尔。”见张浩谷蹙起白眉,苏灿嗤笑道,“老大人不信?”
“自是不信!真当我南唐将士是摆设不成!别忘了,自打南唐立国以来,论水战我国还没输过!”老人说话已经隐隐带了些怒气,他今日来找苏灿一是想听听这位将来必定会成为东森掌权者的想法,至于为何是必定,因为老人觉得,只要东森皇帝不瞎,就不会选其继位。
二就是想劝一下苏灿,让这次两国和谈后的平静时间能坚持的久一些,但奈何这位王爷太过直白,一点这方面开口的机会都不给他,上来就定义成了敌人不说,还要占领城池用已日后的攻伐。
“老人家莫生气嘛,本王真没骗你,按照目前白银江南岸的布防来看,南唐将剩余的兵力全部陈列在江州沿岸,用于对峙我东森湖州兵马,可是别忘了,白银江长啊,我们不从湖州过江不行吗?直接走西陈的福州本就行了。”
“不可能。”这次开口的是卢萱,她盯着苏灿蹙眉道,“福州有冯浩然的叛军,他岂会让你们轻易穿过他的地盘……”
张浩谷也蹙起眉头,不过下一瞬间老人似是想到了什么,因为他看见了端坐在苏灿身边的宇文月,一下子恍然大悟道,“难道说你们和西陈的叛军也有联系?”
苏灿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然后一点都不避讳的点点头,“老人家说的对,确实有联系,实不相瞒,本王前不久才派人支援了他们一大批军饷,用于购粮和招兵买马。”
“这……”张浩谷惊讶的瞪大眼睛,老眼里闪过名为果然如此的神采,随之他喟然一叹,“哎,真是好计策呀……”
由于南唐境内后夏势力的崛起,故而南唐将白银江边的军队大部分调去了内地平叛,而这所谓的大部分中,原先用于抵御西陈的军队就占了一半以上,所以现在南唐几乎可说是对西陈处于不设防的状态,就算留有几支巡逻的卫队,也是报警之用,与大局来说,根本不足轻重。
谈话的气氛逐渐沉默下来,旋即变得有些死寂,只有窗外哗哗的大雨声不绝于耳的传进来,此刻的卢萱有些烦躁,本来是降雨可消暑,但她现在只觉得愈发的闷热了,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
半晌,张浩谷双手撑在膝盖上,自嘲般的摇了摇头,望着苏灿道,“王爷快人快语,以实相告,老朽佩服……”
不佩服又能怎样呢?张浩谷明白,苏灿不加隐瞒的告诉他,就不怕南唐有所防备,因为现在南唐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消灭后夏,军队亦是不可能从中抽出来,至于苏灿所说的话,到底是真是假这样的问题,老人根本就不考虑,只要看看宇文月就知道了。
“王爷和后夏那边也有联系吧……”张浩谷扫了一眼宇文月试着问道。
“是啊,有联系,本王支持后夏造反,刚刚才帮他们解决了军粮问题。”苏灿说的轻巧无比,简直就像在说,本王就等着看你们南唐朝廷出丑一样。
“苏灿!”卢萱听不下去了,急红了脸一下子站了起来,怒气冲冲的指着苏灿,可张嘴想要开口斥责,但话到嘴边又不知该说些什么了,最后又愤愤不平的一屁股坐下,气鼓鼓的瞪着面前这个男人。
要说还是张浩谷沉稳,老人家点点头,“果然啊,王爷这次出使南唐本就不是奔着两国和平来的……”
“不对,或者说张老大人您只说对了一半。”
没想到苏灿会这样说,张浩谷蹙着眉头惊奇的望着苏灿,“难道不是嘛?王爷的所作所为,所言所讲明显就是带着对我南唐满满的恶意,如此行径难道还是和平之举?”
苏灿笑的灿烂,甚至带了些纯真,“当然是和平之举啦,只不过,本王为的不是南唐和平,而是在不久将来天下和平!”
“天下和平?”老人不解的重复了一句,眼神由浑浊转向清明,再又望了苏灿好一会后,他倏尔一笑,点点头,“他日王爷带兵前来,若那时老朽还活着,必会第一个提刀挡在前面!即使老朽已身故,也会叫人将坟茔按在江边,呵呵,好歹是个小土坡,总能让王爷绕上几步路!”
老人家说的铿锵有力,随即站起身对苏灿施了一礼,然后迈开大步告辞而去,这一别,就真的是苏灿最后一次见到这位老人了
苏灿亦站起恭恭敬敬的对着老人背影拜道,“老大人慢走,灿,恭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