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利 中
混账!姜天绍坐在龙椅上心里大骂了一句,这三个老家伙一唱一和的哪里是要为保住姜天誉答应东森的条件,这分明就是把他架在火上烤,你不答应还好,你要是答应了,就是损了国威,丢了国体,作为皇帝你自己掂量着办。
“臣复议!”
“臣也复议!”
下面跟在几位国公旗下的大臣们纷纷开始应和,说什么的都有,可大意均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换回姜天誉。
姜天绍气的头疼,可又没有办法,攥着拳头默不作声,然而就在这时,官职为九卿中的典客,名为张少辅的人站了出来,
“陛下,臣为典客,专司外交事宜,故而臣明白国体不可损,国威不可弱,为一人而向他国妥协,怕是日后,会遭人耻笑呀,还请陛下三思……”
张少辅的话掷地有声,为一群臣复议画上了句号,姜天绍抬眼瞪着他,真想一巴掌把他扇死,可又抓不住他话里的毛病,只将拳头又攥了攥。
皇帝安静,下面的大臣们也安静,偌大的太和殿针落可闻,大家都在等着皇帝说话,然则皇帝却一言不发。
下面的这帮人看似只有张少辅一人反对他换回姜天誉的策略,实则刚才复议的那群人竟没有一人同意,这种赤裸裸的打脸,让他需要冷静一下才能说话,要不然便又会像刚登基那会一样暴跳如雷的失了皇帝的威严。
“陛下,臣觉得可以换!”
正在姜天绍强压怒火之际,又有人站出来了,他侧头看向西方武将队伍,
“哦?方尚书请讲!”
方正阳兵部尚书,他上前一步道,
“陛下,两国交战,若说割地赔粮换人确实不妥,但是可以用人换人呀,自古便有换俘之说,故而,只要拿出一位跟姜世子身份差不多的人跟东森换俘,不就可以了。”
“此言有理!”
姜天绍不住的点头,可是下一瞬间他就愣住了,换人?找谁换?西陈方面没有啊,这个老东西,竟然晃点朕,这说了等于没说呀!
然而其他人却不这么想,随着方正阳的话,大臣们便又开始交头接耳起来,似在商量改用谁去换姜天誉比较合适。
方正阳说完便回了自己的朝班,扫了一眼众人后,又望向前面的三位国公,心里窃笑不已,把姜天誉弄回来?他疯了才会这么做,这几年皇帝的用意很明显就是要重用姜天誉,而姜天誉在征战上的才能又极为凸出,要不趁这个机会把其弄死,怕是他这个兵部尚书的位置,早晚要被抢了去。
嗡嗡嗡……
下面大臣们议论不休,姜天绍坐在龙椅上怒不可遏,说来说去,说了半天,关于冯泰清的处置竟没人提及,反倒是姜天誉的事被拿来反复的做文章,真真气死人了。
陈,楚,魏三位国公又互望了一眼,均心知火候差不多了,要是将小皇帝心里的那根弦崩折,来个乾纲独断,那反而不美了。
“陛下!老臣还是那个意思,世子姜天誉必须换回来,将来后人怎样评说,功过皆在老臣一身,与陛下无干!为君分忧本就是我等该做之事!请陛下下旨吧!”
建国公陈岳再次迈出朝班朗声道,说完他转身向后望去,一一扫过渐渐安静的人群,又道,
“诸位,大家皆可作证,今日是老夫仗着老脸要力保姜天誉,与陛下无关,国体国威有失全在老夫一身,还请诸位回去告诉家中子孙,以免误了陛下声望!”
“还有老夫!”
“还有我!是我三人合力为之,倚老卖老,仗着功劳簿厚一些,在陛下面前邀宠,陛下抹不开面子才答应换人的!张少辅,要是其他两国人问起,你就这样答复!”
陈岳说完,其他两位国公也一脸慷慨激昂的挺身向后站了出来。
“哎呀!好样的,我等楷模呀!”
“不愧是三位国公爷,佩服!”
姜天绍听着下面鼓噪的声音,气的心肝都在乱颤,然则又着实挑不出毛病,难道说他们做错了?这不正是自己的本意嘛!可怎么就那么别扭呢!
“三位国公不必如此,朕还不至于怕青史如何!”
不管怎样,场面话还是要说的,要不然他这个皇帝还不被人小看了。
而那三位国公能挺身而出,也不是没有算计的,见皇帝这么说,护国公魏良施礼道,
“陛下,您的声望可代表一国,我等自是要为您分忧,请您下旨吧,答应东森的条件,将世子姜天誉换回!”
“且慢!陛下!臣有话说!”
魏良的话音刚落,方正阳便又站了出来,他算是看明白了,这三个老家伙一套迷踪拳下来,其意不在姜天誉,而在冯泰清啊,好,那何不将这潭水搅浑,看你们如何收场!
“陛下,三位国公既然已经做了决定,那臣也说不得什么,可是二十万石粮草一时之间上哪去筹备,各州各府又从哪里抽调,是给新粮,还是给陈粮,还有臣作为兵部尚书不得不问一句,撤兵是撤到丹江河西还是直接撤回晋城,别看这只有不到百里的路程,其意义可完全不同啊,故而请陛下明示!”
方正阳说完又弯腰施了一礼便回了朝班等待示下,你们不把窗纸捅破,我也不捅,看谁憋不住!
姜天绍看着他点点头,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一个劲的暗骂,说了这么多,还是不提冯泰清,而且他这话的用意还有一层,二十万石粮草,不管从哪个州府筹集,都会动用国库的存粮,而国库的存粮是用来救济百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