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异样
他虽有母族可依仗,可燕高帝一直瞧不起庞家。 庞威因行刺博陵王妃,被博陵王妃给杀了,庞家的人连话都不敢说,还得登门赔礼认错,说不知庞威要害博陵王的事。 “殿下,你还是启程回京,接旨之前,大家都知道你是好好儿的,万一……” 辽阳王的宠妾进入帅帐,好言相劝,不待她说话,就听辽阳王怒声咆哮:“你懂个甚?男人的大事,焉是你能插嘴的。” 吓得宠妾只得立马闭嘴。 博陵王一接消息立马就动身了,一边收拾东西,一面与众将领交代,人人都说博陵王孝顺燕高帝,听闻父亲病重,归心似箭,恨不得立马回去。 可辽阳王呢,明明好着,非说自己病得卧床,拖着不肯回京。 定王府的耳目众多,他以为瞒得好,说不得用不了两日陛下那儿就能得到消息,听闻皇帝病重,不回京还装病,这让皇帝如何想? 辽阳王拿定主意,一定要弄明白怎么回事后才能回京。 博陵王府。 韩姬自指挥众侍女打扫寝院。 后花园里,花匠们正将花木修剪了一番。 九月的天空,湛蓝如洗,空中有大雁成行,秋去冬来,大雁南归。 丽君怀抱着银貂。 银貂近来吃了许多的鱼,他很好奇,怎的所有鱼都没有鱼头,也至鱼吃多了,又被养胖了一圈,因为胖了,它就越发慵懒。 元芸从里头出来,唤了声“行云夫人”。 韩姬应了一声,“姑姑有何吩咐?” “天圣女说,让你亲往城外迎接博陵王殿下,你见到他,先接了送回府的两辆马车,殿下要入宫拜谒陛下,侍疾宫中。”她看了看四下,附在韩姬耳边叮嘱了起来。 韩姬颔首,带人骑马而去。 出得城门不到五里路,就看到前方过来一行人,未打旗帜,是一行二三十人押着两辆马车,虽是马车,却行走极快,颇有轻车上路之感。 慕容慬见韩姬带人而至,他是为了给陈蘅一个惊喜,可没想到她却派人来接,为了早些回来,他一路上星夜兼程,原是急行军需十日的路程,他只用了六日。 “韩姬……” 他错愕不已。 韩姬道:“属下奉命前来迎接殿下,王妃之令,让我带两辆马车回府,请殿下入宫拜谒陛下,侍疾宫中。” 慕容慬瘦了,亦黑了,眼睛比以前更为犀厉,这是征战沙场的男人少有的煞气。 “王妃还说,殿下见到陛下,得说些嘘寒问暖之话,王妃问,殿下可会说?” 慕容慬一头黑线,他为她星夜兼程,她却派韩姬来传话,让他先入宫,这又是为哪般? “本王不会又如何?” “王妃说,若是殿下不会,见到陛下,你就着急地问‘父皇哪里不适,儿臣带你去医族寻最好的医者可好?’ 若陛下站着,你要扶他坐着;若陛下坐着,你要扶他躺下,劝他静养;若陛下躺着,你要为他掖上被子、端茶递水,哄他好好吃药。对生病的陛下,你要当着不听话又顽皮的孩子照顾。” 慕容慬哭笑不得,什么时候他做事,还要陈蘅来教。 就连夫妻敦伦,还是他教她的呢。 这个小丫头,她懂什么呀。 韩姬端容道:“王妃说,殿下是不是在心里觉得好笑?” “本王没这想法。” 慕容慬打死也不承认。 韩姬道:“既是如此,属下就将马车带回去,殿下先入宫拜谒罢!” 这是不让他回家? 韩姬一挥手,令王府的医族弟子押了马车就走。 慕容慬打马奔往宫中。 燕高帝正与臣子在议事,说的是兵部、户部调派粮草的事,就听总管大监来禀:“陛下,博陵王殿下求见!” “他……回来了?” “启禀陛下,殿下听闻陛下旧疾复发,吓了一跳,星夜兼程,不停不息地赶回来。” 这个儿子不错,听说他病了,立马就回来。 慕容慬进入大殿,一瞧,燕高帝是站着的,唤声“父皇”,当即道:“不是说龙体欠安,你怎么还站着,父皇,儿臣扶你坐下,你既不适,一些事就交给左右丞相去办,再不成,让皇伯父盯着。你快坐下!” 也不管燕高帝如何反应,扶着他坐在龙榻,他自己则蹲在一侧,“这几日,陛下可有按时用药,吃的是哪位御医的药。” 总管大监答道:“是请太医院院正瞧的,药方子也请国师瞧过,用的都是最好的药材。” “既是用了药,父皇可觉好些了?” “好……” 这儿子从小到大就没这么关心过。 他应该想到的,自己旧疾复发急召皇子入宫,他不会误会他快死了。 燕高帝想到这儿,还是挺享受儿子的孝顺。 慕容慬道:“二位大人退下,有拿不定主意之事,请定王定夺。陛下欠安,需得静养。” “殿下孝顺,乃我北燕表率。” 慕容慬道:“我自幼无母,父皇是父亦如母,早年不懂事,而今征战沙场,看到南边一带的百姓,父母为护儿女,宁中割肉以喂,想到父皇待我之心也是如此,心中感佩。 若父皇有异,慬,就成了无父无母的孩子。有父母的儿女都是幸福的!” 燕高帝听到这儿,心下又是感动。 听听这话,多中耳顺听。 不就是让他说些动人话,他又不是木头,又不是说不来,看他不说得让燕高帝溺在糖罐子里。 “臣等告退!望陛下龙体早日康复!” 慕容慬转身对燕高帝道:“父皇龙体欠安,不能再行操劳,静养几日,定能康复。父皇,来,儿臣扶你躺下。” 难得儿子如此孝顺,燕高帝本想拒绝。 不想慕容慬柔声道:“儿臣记得,小时候,儿臣闹着不愿吃药,父皇就为我尝药,还哄儿臣,说那药一点也不苦。父皇如今怎么也使性子,病了就要好好吃药,也要好好休养,你这样不顾惜龙体,不是让儿臣难受。” 二十几年前了,他就没听儿子这样说过话。 燕高帝很不习惯。 慕容慬为了让自己的言行更显自然,就说起边关的事,什么一对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儿女吃饱,吃观音土,剥树皮充饥,还哄孩子他们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