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美人
到时候再娶北燕贵女为孙儿妇,这一家就算保住了。 乱世之中,什么名节,全都是虚的,先是保命要紧,再是求前程紧要。 慕容慬不喜陈氏西府之人,即便是陈荷,同样不喜,一个贵公子过来,勾起她的下颌,“庶子之女,这种卑贱之女也敢碍殿下的眼睛?” 慕容慬领着崔、王二女出来,声调很冷,身后颠颠跟着御狗、御猪,“你俩眼馋了?” “殿下,这批美人里头,还真有几个生得不错的。” “你们俩轮流当值,一人去玩乐。” 御狗哈腰道:“殿下,属下定将医族武将哄好,保管他们不敢向王妃禀报。” “住嘴!” 他又不曾做出什么事,需要他添乱。 原本无事,被他一闹,好似他真做了对不住妻子的事。 御猪道:“别给殿下添乱,被你一闹,届时没事也要生出事来。” 不管就不管,他一片好心,殿下却不领情便罢。 慕容慬道:“自去玩乐罢。” “谢殿下!” 主帐内,有三个医族武将出来。 御狗很是意外,“你们三个又出来了?” 其间一个生得英俊的男子道:“这世间之人,唯有医族血脉高贵,被那些贱女弄污身子,这可不值得。” 这三人皆是医族六族的后人,在他们看来,男子也要守身,唯有这样,才能配得上将来的圣女。 即便不配圣女,也要配得上自己的正妻。 御狗抱拳作揖,“三位将军乃神人也!” 三人相视一望。 其中一人道:“这位元将军上个月家中来信,给他定了一名好女子为妻,他是不会碰旁人的。医族男子的精血可是金贵之物,岂能给了这种玩应女子?” 慕容慬回过身,道:“你们若无事,陪本王过过招罢。” 几人各望一眼,揖手应答一声“是”。 崔、王二女被安顿到厨娘的帐子里。 崔女道:“听他们的言辞,这位王妃很是厉害,连鬼王将军都颇是敬畏。” “到了燕京,万一王妃迁怒,只怕没有你我的好日子。” “身在乱世,我们又能如何?落到北燕人的手里,不过是任人宰割。” 她们得为自己的未来谋划、打算。 这挑夫主的事就是慎重。 博陵王不能招惹,医族武将都向着博陵王妃,弄不好就会惹来大祸。 但是瞧那帐中,还有几位出身显贵的公子,许能示好于他们,就算是侍妾,只要有了名分,总好过现在。 柳郡丞次日一早就带着他的三个少年孙儿参军,同来的,还有一个面蒙轻纱的少女。 他压低嗓门,“我这做舅公的给你指了一条路,你能不能赢得博陵王殿下的欢心,端看你的本事。” 柳家保住了! 虽然柳郡丞投了北燕,这投北燕的太守、刺史多了去,他不过是众多中的一个,听说投了辽阳王的叛臣,好些个都杀了,男子杀头,女眷年长沦为奴仆,年轻貌美成了姬妾、艺伎,供军士玩乐。 少女福了福身,“梅氏得保,当感激舅公提点之恩。” 柳郡丞摆了摆手,示意她快去。 少女往慕容慬地主帐走去。 慕容慬正在帐中与医族的元将军对奕。 “民女梅香,特来侍奉殿下,甘为侍婢,端茶递水。” 元将军莞尔笑道:“今儿又来了一个。” “进来。” 梅香进了主帐。 慕容慬未抬眼眸,“听说你的亲事也定了。” “是祖父母选的,生有一对紫眸。祖母说此女天生贵气,令我娶为正妻。现在元氏学习书画、打理庶务,只待及笄之龄,我便还家完婚。” 紫眸之女,净血圣女。 此女嫁入元氏,这不是说,往后几代的圣女都有可能出自元氏。 “大表兄立志继承国师衣钵,定不会娶妻,元氏一脉的希望都在你们兄弟身上。” “白霆回家成亲亦有些日子了。” “白家老太公一心要抱曾孙,怕是妻子有孕才能放他出来。” 慕容慬伸手轻拍,“医族贵族男子的精血贵重,你不沾女色,这是对的。” 元将军抱拳揖手道:“属下亦敬佩殿下。” 医族男子少有纳妾的,且男子坚信,精血珍贵,只有保证了精血的优良,才能诞育出优秀的子嗣,故而沾花惹草,流恋烟花的男子不多,多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两个相视一笑,“你家中来信,可提到天圣女?” “天圣女修为高强,又寻得圣石回族。父亲来信,让我好生襄助殿下。”元将军凝了下,“只是有一件事,不知殿下知晓否?” “何事?” “天圣女从燕京回医族省亲,中途遇庞家庞威三次行刺……” 慕容慬轻喝一声:“你说庞威?” 这可是慕容忻的舅家表兄,他行刺陈蘅。 可此事,陈蘅在家书中支字未提。 元将军道:“天圣女未告诉殿下?” “她定是怕我担心,瞒下此事。庞家仗着辽阳王没少干违律之事,真是好大的胆子,当我博陵王府软弱可欺之辈?” 若是陈蘅有丝毫损伤,他必要庞氏全族赔葬。 届时,他可不会管他们是什么来头。 元将军继续道:“第三次天圣女忍无可忍,令我部护卫、弟子反击,将刺客数十人尽毙山野。毙杀刺客后,令人将尸体送到当地县衙。刺史、县令纷纷递呈请罪折子,陛下令刑部彻底,刑部左侍郎携提刑官、立案官前往查看,发现其中一名刺客竟是庞威。” 陈蘅下令反击,尽数毙命。 她可以忍两次,却不会忍三次,这的确是她的性子。 陈蘅会不知道是宠威,恐怕这是掩人耳目的说辞。 医族的弟子在,他们也敢行刺。 真是自不量力! 一名文士进入大帐,看到侍候的蒙面少女,心下暗自诧异,“四殿下,辽阳王带着数万将士攻打太原?” “整个左翼军已经出动了?” 慕容忻这是疯了不成,主动攻打,他这位主路军主将却不知情。 文士道:“太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听说太原嫡支一脉已尽数迁往永乐邑,现在留守太原的是分支一脉。” 从上党郡到太原可不近,他居然要绕道攻打太原,这是想把整个晋地握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