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离别
(续上章)消息传出,都城各大小商户觉得危机来了。 没有太平帮运送货物,他们拿什么卖给顾客,用什么做生意。 晋德帝听说后,传了太子夫妇入宫,发作了一场,原在病中,气病交加,病体越发沉疴。 他生病之时,太子夫妇陷害袁家,待他听说时罪名已经定了。 袁大司马不信儿子通敌,悲愤撞死在议政殿的大柱上,老夫人突失儿子,一口气没上来,撒手人寰。 待帝月盟的弟子营救之时,唯有王氏强撑着袁家。在说明来意后,王氏果决地带着家人秘密出城,又随太平帮弟子前往永乐邑,投奔她这一生都看不惯的袁东珠。 袁东珠虽在外地,能让人来接她,就是看重家人。 “孽子!你是想将祖宗家业给折腾没了?就由着这妇人折腾?” “父皇,是你说静之是帝凰女。” “朕看她是妖女。” 一定是妖女,但凡插手朝政的,就没一个好女子。 晋德帝懊悔,可再懊悔也不能改变。 七皇子做了几年储君,早就地位牢固。 而莫静之拿着荣国府的银子到处撒,拉拢了不少人心。 晋德帝这才知道,莫静之扣着荣国府的收益银子不放,还霸占了荣国府给自己娘家的父兄住,这一桩桩,一件件,想到陈安一生,一口怒火燃烧,喷出一口鲜血便昏死过去。 晋德帝这一昏迷,一夜后方才醒来。 醒来后,全是对太子的失望。 太激进了! 以前太子要对付世家,他未阻止,可现在对袁氏这样的寒门武将也容不和。 袁氏这么会打仗,除掉了袁氏,谁来守北疆。 西魏偏安一隅,可北燕虎视南晋多年,一旦没了袁家,北疆必生战火。 而此刻,陈蘅正在博陵王府设宴,是小小的家宴。 燕高帝下旨,令成年的皇子征战沙场,建功立业,北燕都城各家世家公子、官员子弟纷纷入军,想在一统天下的大业上建立功勋。 百姓之家亦有不少壮年男丁即将出门。 陈蘅拊掌一拍,立有蓝衣捧着一个覆着绸布的东西过来。 “这是我送你的。” “我的?” 前世的他,因自己生得太美,自毁容貌。 今生的他不必毁容,只要戴上狰狞憎目的鬼王面具即可。 “征战沙场,可带上此面具,面目狰狞可立威将士,亦能让敌人闻风丧胆。” 这是一个精致又可怖的鬼王面具,慕容慬很喜欢,他生得太过俊美,容貌更随了元皇后,初见之下,让人惊艳,要立威望很难。 何况,南晋都城之中,贵公子们见过他的不少。 他可不想让人知道,朱雀是他。 他给自己也打了一个面具,不如陈蘅送他的喜欢。 陈蘅道:“将我送你的玉观音带上,这是空灵大师雕刻,能护你平安,我亦在玉观音加持平安咒……” “阿蘅!”一时情动,他轻呼出口,“我定会平安归来。” 陈蘅点了点头。“我会等你。” 揽入怀中,狰狞的面具,俊俏的佳人,心中涌过一股暖流。 “阿慬,国师希望我去医族。” “给医族中蛊之人解蛊?” 若去医族,定会在那边举办盛大的天圣女仪式,坐实了这身份,十几万医族人会听从陈蘅的号令。 “医族要举行天圣女登位仪式,另外,需召集医族六大长老检测两位圣女人选。” “韩姬与行云的婚事得劳你操办。” “韩姬成亲之后,会继续留在博陵王府做女官,有她在,我很放心。” 韩姬不仅是女护卫,在管理上也是一把好手。 这次她从永乐邑归来,带来的账目做得很好,某年某月某日拍卖店铺所得银钱几何,田地几何,记得清清楚,更难得的是,现在这些银钱会源源不断地运抵博陵王府与帝月山庄,这些钱都会换成粮草、军饷。 二月十六,辽阳王、博陵王与几位成年的皇子、皇族世子、公子披挂整齐,大皇子、四皇子各领一支队伍从燕京出发前往北疆边关。 慕容慬频频回头,看着身后送行的陈蘅,第一次觉得,自己终于有家,家中亦有等他平安归来的人。 随慕容慬出征的人里头,还有医族的勇士与帝月盟弟子,他们将在沙场建功立业,扬名立万,这些人,有些会成为未来的将军、副将。 御狗、御猪等人紧随在侧。 “殿下,王妃在望着你。” 此刻,慕容忻对庞威低声道:“你此次不去北疆,为我盯紧博陵王妃。” “我们探得的消息,博陵王妃近日要回医族,接受部族的天圣女之位。听说此位,在医族的记载之中,只出过一个。” “医族的天圣女,地位仅次天子,也亏得他们如此用心。就算天上的仙女嫁入皇族,那就是儿妇,就得服皇族的规矩。” 可医族却行事张狂,不让陈蘅对大皇子行礼,医族分明就是瞧不起他。 这口气,不得不出。 以前是慕容慬,现在又多了一个凤歌,慕容忻早就一除而后快。 庞威比划了一个杀人的动作。 慕容忻迭声道:“不可,帝月盟必有高手护送,再有医族高手,想要成功,很难,反而打草惊蛇。这位凤歌圣女,不大好招惹,便是长公主也在她手上吃了暗亏。” 庞威应声。 不杀博陵王妃,他真是不甘心。 “盯着她的一举一动就好,若有不妥,立禀王妃。” 他与博陵王这是不死不休的死局。 两位王妃也做不了亲热的娣姒(注:妯娌),与其貌合神离,倒不如眼下这般疏远着。 二月十八,陈蘅随国师、元诚、殷方,在帝月盟医族弟子的护送下离开燕京。 她坐在宽大的车辇里,掷一把古钱,缓移古钱,古钱上出现了遇刺的场面。 元芸追问道:“圣女,如何?” 若嫁给医族男子,他们早就改口,因为陈蘅是医族的圣女,在他们面前依旧是圣女。 陈蘅道:“一日后,会抵一个龙头坡之处,那里有刺客,传令下去,出城之后,避开龙头坡,有人在那里布下了陷阱。” 元芸看着四大侍女。 清君道:“圣女,是什么人?” “大皇子的母族庞家。” “他们这是找死。” 不用说,设陷阱定是对付圣女的。 陈蘅道:“事不过三,我会避两次,若再有第三次,奉令诛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