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盛宠毒后:鬼王,来硬的! > 第二百三十九章 咫尺传话人(九更)

第二百三十九章 咫尺传话人(九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祭司只有医族才有,他出生之后,失了生母,北燕皇帝封医族大祭司为国师。    陈蘅跳完玄门法术的祈祷舞,低声道:“要配以咒语才有用,可惜咒语不能轻易使用,若是有机会试试就好了。”    她又打了一遍凰影拳,动作比以前更为纯熟。    天色渐明,仆妇、侍女们开始忙碌,挥扫帚的、打水的、取晨食的……    陈蘅又打了一遍,收住招式,往珠蕊阁方向奔去。    慕容慬已先一步回去,让杜鹃在小厨房里提了两桶热水上闺阁,依旧在水里加了药粉。    杜鹃道:“郡主,香汤已预备好,听说郡主一早去梅林习武了?”    她不过与往常不同,五更后又练了一阵,算起来,昨晚她可是习了近两个时辰。    慕容慬伸出手,掌心是几枚药丸,示意她服下。    陈蘅接过药丸含在嘴里,和着一口清水吞咽。    他不想与她说话,她也不想与他说。    陈蘅转身上了楼梯。    慕容慬欲言又止,“杜鹃。”    “朱雀,你有事。”    “美颜膏已经做好了,大司马府送来的药材只值两瓶美颜膏,让你家郡主瞧着办。”他拿出一瓶美颜膏,“这是给你家郡主的,她不稀罕用,不喜欢继续藏到盒匣里好了。”    他是男人,居然这般小心眼,真不与她说话了?    陈蘅嘟了嘟嘴,给她药丸,给她美颜膏,就是不与她说话。    杜鹃捧着美颜膏,娇笑道:“朱雀,能送我一点不?我不要太多,就半瓶,不,小半瓶就知足了。”    “可以给你小半瓶,用过晨食来我屋里取。”    “谢谢朱雀。”    陈蘅坐在浴桶里闭目养神,这浴汤很舒服,泡着时让人觉得温暖,她阖上双眸就睡熟了,睡得正香,听见一个鬼魅般的声音在院子里吼:“郡主该起来了!”    陈蘅起身时,犹豫中还是选择了抹美颜膏,别人用美颜膏抹脸,她用来抹全身,照她这样用下去,恐怕三五天就得用一瓶。    “杜鹃,告诉朱雀,我试用了美颜膏,很好使,可惜一瓶太少,只够用我几日的,多讨几瓶来。”    一瓶只够用几日?    她的脸有这么大?    慕容慬看着过来讨美颜膏的杜鹃,“她是怎么用的?”    杜鹃很认真地道:“郡主说脸就不必抹了,她得保养全身的肌肤。”她陪着笑脸,“一瓶亦用不了几日。”    这是抹脸的,是抹脸的好不好?    她用来抹全身。    真真是暴殄天物!    她就是故意和他作对。    “让她等着,想抹全身的,我重新调制,得过几日才有。”    杜鹃跑回闺阁传话。    陈蘅道:“你告诉他,在他制出来前,得供足我用的美颜膏。”    杜鹃进了东厢房,小心地将陈蘅的意思说了。    “告诉郡主,我两个月只供一瓶,要多的,二十金一瓶。”    慕容慬继续捣鼓自己的药材。    杜鹃再回闺阁。    一早上,莫春娘、黄鹂就瞧见杜鹃楼上到东厢,从东厢到楼上来回的跑。    两个人的眸光追着杜鹃转动,杜鹃累得气喘吁吁。    她断断续续地道:“朱雀,郡主说,你不用再给她递话,她歇下了。”    慕容慬低应一声,拿出两只小瓷瓶。    杜鹃接过。    黄鹂打开自己的,一脸错愕:“为什么我是半瓶,她是一瓶?”    慕容慬道:“杜鹃帮我们递话辛苦,多出的半瓶是本公子赏她的。”    早前还觉得杜鹃可怜,被郡主和朱雀指使得来回传话,如果跑上一个时辰能得半瓶美颜膏,她也乐意。    这一次,陈蘅睡到巳正醒转,浑身舒坦,与前几日的痛楚相比,身轻如燕,神清气爽。    莫春娘道:“瑞华堂递话来,夫人说,如果郡主大好了,就去瑞华堂与宜二夫人见礼,筝三女郎、箩七女郎都在。”    “我一会儿就去。”    陈蘅前世并不曾见过颖川湘老太爷的孙儿孙女。    陈筝是湘老太爷嫡长子陈守的嫡次女,这次接到陈安写的信,知陈安想提携族人,特意让陈筝随陈宜一家来都城,想让宜二夫人与莫氏在都城给她觅一门良缘。    陈箩是陈宜的嫡女,陈宝有三个嫡出子女,这次同来的还是陈宝的两房侍妾与二人育有两个庶出子女。    陈蘅到时,正瞧见花厅左上首坐着一个华衣妇人,穿戴得体,举止大方,身后怯生生地立着两个美貌妇人,两人身侧又立了一对少年男女,皆是十二三岁的模样的。    在妇人的下手方向,坐着两个眉眼如花的少女,一个长着容长脸蛋、柳叶眉,另一个是标准的满月脸,与华衣妇人有几分酷似。    陈蘅福了福身,“给阿娘请安。”    宜二夫人笑道:“这是永乐侄女儿,啧啧,真是天仙般的人物,我活了大半辈子还是第一次瞧到这么标致的人物。”    陈蘅垂眸,她实在扮不出害羞,但这模样落在莫氏与宜二夫人眼里,她就是害羞。    宜二夫人迭声道:“瞧我,女郎怕羞,倒说得她不好意思了。”    莫氏道:“宜二弟妹是不知,她皮起来,能让人头痛。”她伸手拉住陈蘅的手,笑着道:“那是你守伯父家的嫡次女——阿筝,比你要长几个月。”    陈蘅行了半礼。“见过筝姐姐。”    “那个一笑有酒窝,瞧着很喜庆的是你宝叔父家的箩妹妹,翻年十四。”    陈箩起身,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    陈蘅道:“母亲,明儿是王氏书画会开社的日子,我引荐筝姐姐、箩妹妹入会。”    宜二夫人凝了一下,若有所思。    陈筝、陈箩喜出望外,早在颖川时就听人说过都城贵女们的事。    莫氏道:“这孩子上回参加书画会的秋季斗技,与王家三郎君同得了第一,赢了引荐名额。前几日,西府巴巴想让阿蘅引荐了去,初五一大早,西府的几个女郎就堵在府门前,想缠着她引荐入会。”    一边是堂姐妹,一边是族中姐妹,照着道理,自是堂姐妹更亲些,宜二夫人与两个女郎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他们在颖川时,就听说过都城的王氏书画会、谢氏诗文会、崔氏琴音会,这都是都城郎君、贵女们的好去处,能进这些会社,他日就能争取到一门好亲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