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开导不不有客来访
不不知道自己这种心思不对,可是看着顾欢喜对冬瑜那么好,她忍不住心生嫉妒。 顾欢喜逗弄冬瑜的时候,也关注着不不,见她这个样子,心里顿时明白了些。 不不、冬瑜都不是她生的,但是对两个孩子,她几乎也做到了一视同仁。 冬瑜还小,关注难免多了一些。 不不小时候过的很苦很苦,她知道后也心疼,所以多给了不不许多相信和怜爱。 她希望不不是健康成长,长成一个心胸开阔的美少女,而不是只会拈酸吃醋,斤斤计较小家子气。 “采菊!”顾欢喜喊了一声。 在外面打络子的采菊立即进了屋子,“夫人?” “把冬瑜抱下去玩一会,我和不不有话说!” 采菊错愕的看了一眼面色发红的不不,又看看顾欢喜,抱着冬瑜离开了主院。 临走时还回头看了一眼不不。 心里有些担忧! 屋子里,就顾欢喜和不不,顾欢喜朝不不招手,“不不,你过来!” “……” 不不心里害怕,慢慢吞吞的走到顾欢喜面前。 小手紧紧抓住书包的带子。 站在顾欢喜面前,有些站立难安。 顾欢喜伸手,拉着她坐在炕上,“心里有事儿?” “娘…”不不轻轻喊了一声。 心里挣扎纠结着,要不要说实话。 顾欢喜抬手给不不整理一下头发,“我知道你心里有事,一直想和你好好说说,却一直没机会,今儿咱们娘俩好好说说!” 不不低垂着头,不敢看顾欢喜,却微微点了点头。 “你先前都开开心心的,为什么忽然间又不开心了呢?是觉得我对冬瑜比对你好吗?” “……” 不不闻言抬眸,惊愕的看着顾欢喜。 “你们都是我的女儿,不管是对你,还是冬瑜,我都是一样的,你或许不知道,那日在破庙中醒来,看着你那般贴心,我真的好开心,感激上苍给一个如你这般乖巧懂事的女儿,又给了我一个如冬瑜那般可爱甜美的女儿,你或许觉得我对冬瑜更好,因为她是我亲生的,而你不是,但是不不啊,其实冬瑜她……” 顾欢喜收拾微微一顿,靠近不不,小声说道,“这个秘密,知道的也就我和你爹,再没第三个人知道,就是冬瑜,我目前也没打算告诉她,不不,如果我告诉你,你是否会保密,不再告诉第四个人?” 不不屏息静气。 她觉得顾欢喜一定要告诉她一个天大的事情。 吞了吞口水,才认真点头,“娘,我保证不告诉任何一个人!” “有些话、有些事情,本应该烂在心中,但是不不,你一直很在意,在意你不是我亲生的孩子,在意我对冬瑜这个亲生的比较好,但其实,冬瑜和你一样,也是不知道父母是谁,是我和你爹爹捡来的!” “吸……”不不倒吸一口气。 震惊、错愕、懊悔。 她一直以为,一直以为。 原来是她错了。 “不不,所以你还不懂吗?对你,对冬瑜,我都是一样的,不论你们是不是我亲生,我都待你们一样好,把你们当心肝肝疼爱!” “娘,我错了!”不不喊了一声,扑在顾欢喜怀中,哭了出声。 顾欢喜轻轻拍着她的背。 不不哭了好一会才说道,“娘,我其实之前还做了一件错事,我一直没有承认,那天的院门是我开的,我忘记关了,你问起的时候,我也不知道怎么了,就说了慌,后来好几次我想要解释,可是我都开不了口!” 不不把心里的秘密说出来,心里顿时见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加上得知冬瑜和她一样,也是捡来的,心中的嫉妒在那瞬间消失无踪。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不不,你是个好孩子,我知道这些年,在田家你过的不好,你却依旧有一颗善良的心,这让我很欣慰!”顾欢喜拿了手绢轻轻的给不不擦拭眼泪,“女孩子,要自立自强自爱,要做到任你富贵繁荣,我依旧笑如春风,不嫉不妒,不骄不躁,品味快乐滋味,胸怀坦荡接受一切现实,学会欣赏别人的美好,亦热爱自己的生活,——这样,你就拥有了人生最大的幸福。因为,你有一颗丰富强大、坚韧得无与伦比的内心!” “娘……”不不唤了一声。 她不太懂这几句话的意思。 “你不懂没关系,我一会写下来给你,等你去了学堂,读了书,认得了字,就会明白!”顾欢喜轻轻摸着不不的头,想了想又道,“像冬瑜,笑起来的时候可爱!” “可爱!” 想到冬瑜甜滋滋的笑着时,她虽嫉妒,却还是疼着冬瑜,小声问,“这便是冬瑜的美好吗?” “对,她小,单纯、善良、可爱,这便是冬瑜的美好,像采菊,她憨厚、老实、勤快,从来不抱怨不埋怨,做事情认认真真,勤勤恳恳,这是采菊的美好!” 不不沉默。 好一会后才说道,“娘,我会弄明白的!” “好!” 不不知道了冬瑜的秘密。 她恍惚间才明白,为什么娘没有和田园睡在一起,为什么这屋子里,炕上也有枕头、被子,为什么娘的床上一股子香香的味道,没有田园身上的味道。 她在田家的时候,见过田东明和他媳妇睡在一起,光溜溜的两个人,后来他们就有了孩子。 原来是这样子的。 不不想着。 “娘,我出去一下!” “去!” 不不蹬蹬蹬跑了出去,找到采菊和冬瑜,把冬瑜抱在怀中,“冬瑜,我以后一定会你好,一定对你好!” 她们是一样的人,被爹娘抛弃,如今她有了娘,还有妹妹。 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生活了。 冬瑜抱着不不的脖子,笑眯眯的不说话。 想来,娘把她的身世告诉这个傻大姐了。 这样子也好,明白其实她们是一样的,都是没人要的孩子,被好心的娘疼爱着,这辈子也算是值得了。 学堂上了大梁,盖了瓦,把桌子椅子搬进去,文老先生便表示愿意留在这学堂教学生,今年的束脩免了,明年春天才开始交束脩。 文老先生是好意,只是他年纪大了,来去也不方便,田园委婉的婉拒了文老先生。 “这倒也是!”文老先生感叹道。 田园想到自家后院还有几个空院子,又道,“文老先生,若是您不嫌弃,我家客院还空着,您带个人来照顾您,吃喝我府中有厨娘,衣裳也有人洗,就是日程您出行,有人照顾一二就行!” 文老先生点头。 他身边有小厮,这人手倒是有了。 当下又有几个举人老爷愿意来教书,和文老先生一样,今年不要束脩,等开年春天再收束脩。 如此便只差一个田师父。 田师父笑着,“我先住自己家中,田家村过来,一会子的路,不会耽误了孩子们练武!” 一把年纪,他本不想来的,但这田园修建的学堂,为了田园,他也得来。 学堂的事情办好,就是学生的事情。 “一会子你们便来报名,三日后再来领取书本、一人一支毛笔,一刀纸,墨水、砚台属于学堂,不能带回家,等到明年,你们自己准备了,便可以把东西都带回去了!”田园沉沉出声。 村民们还是理解的。 这东西带回去,第二天肯定不会带到学堂来。 田园修这学堂已经花了不少钱,不能让田园再花更多的银子。 学堂边上还有几间屋子,一个小两进的院子。 “田园,那小院你打算做什么?”田师父忍不住问。 “欢喜说要开个杂货铺子,卖点东西,村民们想要卖点什么,来杂货铺卖,也不求赚多少钱,能赚就好!” “……”田师父错愕了一下,好一会才说道,“杂货铺开在学堂边上,倒是一个好想法!” 学生每天都要来学堂,而且田园家也在这个小田村,来来往往的人肯定不少,谁家里不缺点这个,缺点哪个,去镇上太远,尤其是没有马车的情况下,去镇上不方便,马车还要付钱。 孩子在这边读书,顺带就买回去了。 倒是省了不少事情。 学堂这边修建好,也不用摆什么酒,大家心中也清楚,孩子有地方读书,不用去镇上,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可不敢有别的奢求。 也不用田园给工钱,都约好,由田家村那边的人带着大家进山去砍树。 就是孩子们的东西,也有书肆的人送来,连带还有顾欢喜的书。 学堂开学这天,那是真的热闹。 能来读书的,多数是儿子,女孩儿就七八个,其中还加上了冬瑜和采菊。 冬瑜死活要去,顾欢喜没得办法,只能让采菊陪着一起去,让采菊也有机会读书认字。 两个孩子一走,顾欢喜是彻底空闲下来,无所事事。 看,看多了眼睛酸疼。 田园又去山里,便带了丁香、末香去了后山。 顾欢喜慢慢的往上走,这里田园让人修建了石头路,走起来倒是好走。 到了山顶,顾欢喜累的气喘吁吁,看着那两间石屋,顾欢喜愣了愣。 “他竟修建好了,也没跟我说一声!” 顾欢喜上前,轻轻的推开木门。 屋子里收拾的干干净净,一个大大的炕,边上还有两个衣柜,桌子板凳一类,另外一间是灶房,锅碗瓢盆一应俱全。 “……” 顾欢喜抿了抿唇。 田园一点都没告诉她,莫非是想给她一个惊喜? 边上还有些地方还没收拾好。 顾欢喜顿时明白了什么。 喊了丁香、末香下山。 临走时,顾欢喜又看了一眼,如果,如果田园在这里跟她求婚,她一定会义无反顾的嫁给他。 回到家里 顾欢喜喊了唐小山过来,“你去一趟村里石匠家,问问看,我要的石臼做好了没有!” “是,夫人!”唐小山立即便去了。 这些日子,吃得好,睡得好,爹娘身体也好了起来,唐小山瞧着长高了些,还健硕了,这走起路来都带风。 唐小山很快到石匠家,询问石臼的事情,得知已经做好,喊了石匠家的人,把大石臼推到板车上,推回了田府。 “好了?”顾欢喜看着那大石臼。 “田夫人,这石臼好了,和你跟我说的一样,放在什么地方?”田石匠问。 “放在那边的空院子去,小心些!” 两边有个石桥,石桥很宽,是从一块大石头中开采出来的石条子,当时还花了不少力气,才把这石条弄来。 把石臼放在了院子里,顾欢喜看了一下,石臼很宽大,到她腰的位置。 石臼内打磨的还算圆滑,伸手去摸了摸,也不会膈手。 顾欢喜觉得不错,“到时候如果需要,可能还要帮我打几个!:” “夫人尽管开口就是!”田石匠笑眯了眼。 这一个石臼就一两银子,他年纪大了些,不能去砍树,但是在家打石臼也不错,夫人需要几个,他就打几个,到时候给孙子交束脩,若是有余再买点宣纸。 顾欢喜颔首。 让田石匠先回去。 “小山,你去把我让你准备的盖子拿来,还有那些洗干净的番薯!” “是!” 唐小山力气是真的有。 一下子把一篮子番薯拎过来,又打了水把石臼洗干净,石臼的地段还有一个空,拿来放水正好。 正把石臼洗干净,把出水口堵住。 把番薯倒在石臼之中,盖上了一个木盖子,免得到时候番薯被敲碎的时候溅的到处都是。 又从屋子里脱出了一个锤子,这个锤子是铁锤,很大的一个,一头可以吊在一边的柱子上,拉扯的时候,铁锤在石臼内,不会跑出来,而且又不用太使力就能用铁锤把番薯锤碎。 唐小山在这边锤番薯,他爹唐大山就在一边帮忙。 元婶、康大娘、小山娘也过来帮忙,把一会要用来沥番薯渣渣的架子撑起来,再把纱布套上去。 等到唐家父子把番薯敲碎成渣渣,才舀在桶子里提过来。 顾欢喜舀了一勺子倒在纱布上,“元婶,康大娘,你们用力摇晃,唐婶子,你往里面倒水,务必把番薯渣渣冲洗干净!” “夫人,那要很多水!”小山娘说道。 “确实要很多水,因为等把番薯渣渣冲洗干净,下面的就是番薯粉!” 元婶、康大娘,唐家一家子都觉得实在是神奇,不过还是很听话的按照顾欢喜说的做。 等到一石臼里的番薯渣渣都清洗完毕,大木桶里,已经满满的一桶,看着有些黄幽幽的。 元婶、康大娘、小山娘都十分好奇,这样子的的水,最终真能成为番薯粉吗? 她们很好奇,也很期待。 “夫人,这水都放在这里吗?” “嗯,放在这里,等到明日早上,就会沉淀下来,到时候倒掉上面的水,留在下面的就是番薯粉,明日咱们应该能吃上番薯粉做的东西!”顾欢喜说着,笑了起来。 又问道,“你们知道咱们做麦芽糖吗?” “夫人,我知道!”康大娘连忙应声。 “康大娘,那你发一点麦子,咱们做点麦芽糖,给不不、冬瑜打打牙祭,村里孩子们来,也能分点麦芽糖给他们!” 顾欢喜想到不不、冬瑜都喜欢吃甜的,外面虽然也有糖果卖,但总是自己做的比较干净。 刚好想到了。 如果没人会,她就亲自动手。 她也会做麦芽糖的。 用米浆和番薯都能做。 番薯做出来的,还有一个名字,叫麻汤,如果再麻汤上面裹上一层芝麻,那就是麻糖。 麻糖吃起来又香又甜,还可以往里面放上花生米,或者核桃仁,要是有点葡萄干,味道会更好,想到这里,顾欢喜都有些流口水了。 不行,她还是得自己动手。 先把一边做番薯粉,一边先把麦芽发起来,到时候就可以做麦芽糖了。 “这边已经好了,一会走的时候把院门锁起来!”顾欢喜说完,带着丁香、末香先离开。 元婶、康大娘则留下来收拾一番,唐家三口也没闲着,该扫的扫,该洗的洗。 他们早已经把这里当成了家,自然要尽心尽力,更别说为了五年后的自由。 做好了,老爷、夫人高兴了,赏钱肯定不少,也算是为自己以后攒个养老的银子。 顾欢喜回到主院,直接进了书房,找了笔墨,番薯粉需要些什么? 晒圈要洞口密集细小,就算是粉末也不会掉下去,不过这种晒起来干的不够快,还得准备一个,如果下雨的时候,可以烘东西的屋子才行。 家里这些日子天天有人送柴火来,干的湿的都有,家里是不缺柴火的,据田园的意思,这都是的。 村民们除了小心眼多些,心底还是很善良的,就拿这送柴火的事情来说,对他们来说是举手之劳,反正也要下山回家,扛一点下来也无碍,可是他们砍了一天的树,早已经累的精疲力尽,却还想着给扛一捆柴下来,其中情意,自不必说。 尤其是田家村那边的人,几乎天天都扛一捆来,她知道,他们是想弥补。 顾欢喜把做番薯粉需要的东西都写下来,若是明日一早,有番薯粉出来,就让田园去找人给她做上几十个上百个出来,木桶石臼也不能少。 在书房忙活了半天,顾欢喜忙活的眼睛发酸。 丁香快速走进来,“夫人,田夫人来了!” “谁?”顾欢喜错愕。 田夫人?哪个田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