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不负娇宠 > 第316章 不给面子

第316章 不给面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婆母不让她管家,她理解。    当了家,就要外出交际。    她是亡国公主,平日里要交际的那些贵妇,很多都是靠着推翻萧氏皇朝才得以现在的地位。    是,郑氏没有造萧氏的反,可郑氏招安、收拢的“义军”头领,却个个都是萧氏皇朝的叛臣贼子。    有些甚至还跟萧氏有着血海深仇。    萧氏顶着前朝公主的身份前去参加宴集,根本不是帮李家结交关系,而是拉仇恨呢。    更不用说,在那些顶级宴会场合,萧氏还极有可能碰到郑攸宁。    虽然萧氏是在李其琛和郑攸宁和离后才嫁入李家的,按理说,跟郑攸宁都算不上情敌。    但萧氏自己心里清楚,当初郑、李和离时,她曾在暗地里推波助澜。    若没有她“悄悄”表示倾慕李玉郎(也就是李其琛啦),李家老祖宗又岂会那般强硬的逼郑、李和离。    毕竟人家郑氏还是前朝的官员,并没有扯旗造反。    就算郑氏造了反,祸不及出嫁女,那些事也与郑攸宁无关。    李家老祖宗之所以逼李其琛和离,更多的还是因为萧氏。    乱世之中,能尚主,多少能庇护李氏宗族不受戾帝的暴虐波及。    可以说,萧氏在郑、李和离事件中,扮演了并不光彩的角色。    萧氏心里明白,李家的几位当权者也明白。    萧氏怀疑,郑攸宁应该也知道。    所以,萧氏面对郑攸宁的时候,难免会心虚,甚至会恐惧,唯恐她迁怒自己的一双儿女。    因为以上种种原因,萧氏对于婆母不让自己管家这件事,不仅理解,还有些窃喜。    但,传家宝不同!    听听柳氏是怎么说的,她自己一入门,她的婆母便将翠玉镯传给了她。    而她萧氏呢,嫁入李家的时候,还是高贵的公主。    柳氏却隐瞒了翠玉镯的事。    她,根本就没把自己当正经儿媳妇看待!    或许,柳氏还怀念着郑攸宁那个前儿媳妇。    各种想法如同野草一般在萧氏的脑海里疯狂的生长着,逼得她几欲发狂。    其实,萧氏还真是误会柳氏了。    不管是萧氏还是郑氏,都不是柳氏所期盼的儿媳妇人选。    柳氏是世家女,嫁入世家,长子李其琛又是个才貌俱佳的如玉君子。    柳氏自然想给儿子娶个最好的儿媳妇。    而在她看来,最好的儿媳非世家女莫属。    萧氏、郑氏都不是世家,柳氏根本就看不上。    偏偏李其琛对郑攸宁一见钟情,李家老祖宗又看重郑家的兵权,根本没问柳氏的意见,就定下了郑氏。    郑攸宁过门后,柳氏也没有交出翠玉镯。她想看看,郑氏到底能不能配得上李氏的门庭。    结果还不等她考察完,郑氏便被逼和离了。    接着就是萧氏入门。    霸道的皇家公主,柳氏更加看不上,便依着郑氏的例,继续观察。    等她觉得萧氏堪堪能做李家宗妇的时候,郑氏又夺得了江山,萧氏反而成了尴尬的存在。    柳氏只得叹口气,默默将翠玉镯收了起来。    等了二十多年,好不容易孙媳妇入门了,虽然仍不是她理想的孙媳妇,但王家兴旺,唐氏又有国夫人的诰封,到底比她的两个婆母都强一些。    好,就你了!    柳氏计划得很好,把翠玉镯传给孙媳妇,然后将孙媳妇带在身边调教。    柳氏相信,以自己的能力,定能在有生之年调教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孙媳妇。    萧氏不知道柳氏的计划,她只看到了柳氏将李家传家宝越过她传给了唐宓。    萧氏恨柳氏不把她当儿媳妇,但心里更恨唐宓,觉得是唐宓抢走了属于她的一切!    萧氏胡思乱想间,李寿和唐宓已经走到了她与李其琛面前。    侍女摆好蒲团。    李寿和唐宓规矩下拜。    “好,佳儿佳妇,佳儿佳妇!”李其琛再高兴不过,常年冷峻的面庞瞬间如春暖花开。    萧氏见了,更加气恼。    本来,这个时候该由萧氏出面送出见面礼。    萧氏也确实准备了一份极合适的见面礼。    可因着传家宝和李其琛的态度,萧氏满腔愤怒,忽然间不想给唐氏做脸。    只见她扯出一抹笑,从腕子上摘了一个镯子,递给了唐宓,“阿家有传家宝送给阿唐,我却只有这个镯子,还望阿唐不要嫌弃。”    萧氏的镯子卖相也不错,但仅止于“不错”。    如果把这个当做给新妇的见面礼,倒也不是不可以。    关键是萧氏那个态度,她不是郑重的将镯子放好,然后交给唐宓。    而是很随意的从腕子上取下,再递给人家。    她这幅模样,好像是事前没有准备,仓促之间的无奈之举。    又好似在打赏人!    哪怕李其琛这样的大男人,都觉得此举不太妥当。    而且他事先已经跟萧氏商量过了,将以前收藏的一顶赤金嵌宝花冠送给唐宓。    萧氏也答应了。    怎么事到临头——    萧氏,你到底在做什么?    当众给唐氏没脸,唐氏固然脸上不好看,可、可你又能落得什么好?    李其琛眉头皱得死紧,十分不虞的看向萧氏。    萧氏却似没有察觉到,浅笑着看着唐宓。    李寿也恼了,若非还有一丝理智提醒他,他差一点儿就暴起走人了。    唐宓却神色不变,仍是很恭敬,举起双手接过那只镯子,“多谢娘子!”    既没有叫“阿家”,也没有叫“母亲”,而是一句再客气不过的“娘子”。    萧氏的神色一变,正要开口训斥。    李寿却抢先道,“猫儿,时辰不早了,咱们还要去给阿娘请安呢。”    说罢,李寿便扶着唐宓站了起来。    唐宓转手将镯子递给了阿周,笑道:“郎君说的是,阿娘估计早就等着咱们了。”    不是尊称“阿家”,也不是“母亲”,而是无比亲切的“阿娘”。    一个是娘子,一个是阿娘,熟亲熟近,再清楚不过!    李寿点点头,跟老祖宗和李祐堂回禀了一声,便一甩袖子,直接出了百忍堂。    李寿可以不理睬其它的族亲,唐宓却不能失礼,她冲着二房、三房、四房以及几个堂房的长辈盈盈施了一礼,然后才快步朝李寿追去。    百忍堂里挤了几十口人,这会儿全都面面相觑。    好好的认亲,怎么忽然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训斥十八郎?    人家也没说错啊,大喜的日子,当然要给亲娘请个安。更不用说人家的亲娘还是长公主,更不能慢待了。    可就算要给平阳请安,也没必要这么着急,好歹把家里的亲戚认全了再走啊。    都怪萧氏!    柳氏以及几位年长的女眷齐齐看向萧氏,目光里充满不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