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最后的疯狂(三)
趁着混乱,郑大郎逃出了京城,在城外三里地的一处农家住下。 这里是齐王府的一个联络点,家里的几个男丁皆是齐王府的部曲。 几人都十分忠心,对待郑大郎这个小主人也十分尽心。 精心服侍他用过暮食,年老些的户主老汉跑出去打探消息,年轻的三兄弟则负责联络其它人。 天色将晚,老汉一脸惨白的跑了回来。 “大郎,大郎,不好了,王爷、王爷他、他——”老汉的眼里转着泪花,几乎说不下去了。 “阿爹他怎么了?” 郑大郎一把抓住老汉的衣襟,急声问道。 “王爷他点燃了燃烧弹,自、自/焚了!”老汉呜呜的哭了起来。 郑大郎木然的放开老汉,噔噔后退好几步,“怎么会?阿爹怎么会自/焚?” 等等—— 郑大郎猛地想起进宫前,阿爹曾经说的话:此事若成,自是千好万好;倘或有什么意外,我也不会苟活,我要让整个京城给我陪葬! 阿爹这是在发信号,好让那几个负责此事的死士动手? 思及此,郑大郎的心突突跳得厉害。 “大郎,大郎,您看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办?” 老汉眼见小主人的眼睛都直了,一叠声的喊着。 “别吵,且让我想一想。” 到底是收揽旧部、逃出京城,以待他日东山再起? 还是趁机向圣人投降,求得一旨宽宥? 郑大郎刚才还疯狂的想报复,但等他逃到暂时安全的农家,他渐渐镇定下来。 报复? 像父亲那般用整个京城给他陪葬? 可这对他郑大郎有什么好处? 他还年轻啊,哪怕有几十万人陪葬又如何? 他不想死! 郑大郎神色变化不定。 好半晌,他才抬头对老汉道:“无忧山庄那边怎样了?” 老汉愣了一下,旋即回道:“好叫郎君知道,在王爷起事的当日,山庄的管事便将那些人秘密转移到了安全地方。” 齐王做了两手准备:外有胡人围城,内有贵妇人质。 只是他行事素来谨慎,哪怕是自己的继承人,他没有将全部实情告诉郑大郎。 所以,很多事,郑大郎只是隐约听闻,具体详情,他就不知道了。 现在他想跟圣人谈判,那就必须拿出足够分量的筹码。 “安全地方?在哪儿?”郑大郎追问道。 老汉犹豫了下,“这个——” “阿爹蒙难,二弟染上了无忧散的药瘾,已经成了废人,现在齐王府只有我了!”郑大郎说得那叫一个情真意切。 老汉最终被郑大郎说服,是啊,偌大一个齐王府现在也只有郑大郎一个继承人了。 “管事奉王爷的命令,将山庄里的贵妇们送去了骊山别业!” “好,我知道了!” 郑大郎眼中精光闪烁,骊山好啊,平阳、李寿都在哪里,他可以通过平阳跟圣人谈判! …… “郑大郎说齐王要让整个京城给他陪葬?” 唐宓听了李寿的话,不禁有些诧异,“他好大的口气?” 竟敢算计京城近百万的人! 这莫不是郑大郎为了求得圣人宽宥,故意放出来的谎话? “应该不是,郑大郎说得言之凿凿,”李寿微微摇头,继续说道:“我虽然跟这个舅舅不是太熟悉,但也知道他的性格,确实是个极端的人。” 这样的人,好听点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难听点儿就是偏执狂。 成功了也就罢了,一旦失败,他没准儿还真会让整个京城都覆灭。 只是,李寿想知道的是,齐王到底做了怎样的准备。 “郑大郎不知道?”唐宓问道。 “齐王太谨慎了,连自己的儿子都瞒着。”李寿语气中难掩焦急。 如果郑大郎说的是真的,那么京城就危险了。 可恨他们知道齐王有计划,却不知道具体为何。 唐宓眯着眼睛,仔细思考,她的手指轻轻摩挲着茶盅上的花纹。 这是她的一个习惯,思考的时候,手指总不闲着。 忽然,唐宓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那郑大郎知不知道,三年前齐王煽动百姓冲击城门,主要是为了往城里运送燃烧弹?” 唐宓只是猜测,到底没有切实的证据。 “这个我倒是问过他,他说齐王确实趁机将燃烧弹运进了京城。”李寿似乎也明白了什么。 唐宓继续问道:“那他知不知道,齐王到底运了多少?” 如果燃烧弹的数量够多,多到将整个京城都点燃,那么齐王倒是真能够拉全京城的人给他陪葬了。 “郑大郎说,很多很多,但具体多少,他就不知道了。”李寿的眼睛越来越亮,“猫儿,你是说齐王想火烧京城?” 唐宓摊手,“我能想到的,只有这个办法。” 李寿点了点头,而后又皱起了眉头,“那他将燃烧弹藏到了哪里?郑大郎说不知道,我相信他没撒谎。” “是啊,足以烧掉整个京城,那得需要多少燃烧弹?” 唐宓喃喃自语,“这么多东西,齐王到底藏到了什么地方?” 唐宓隐约想到了什么,但一时没有抓住。 她咬着下唇,在平阳长公主的大帐里转来转去。 当她的目光接触到大帐中间的沙盘时,叮咚一声,脑子里的灯泡亮了。 李寿的眼睛一直追着她,很快也落到了沙盘上面。 有了!李寿也想到了。 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喊道:“地下排水管道!” 京城作为容纳近百万人口的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基本建设非常完善。 地下排水管道更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遍布了整个京城的地下。 而燃烧弹的主要材料是不溶于水的石漆,那么,齐王完全可以将大量的燃烧弹液体倒进地下排水管道里。 到时,只需点燃一处,水流动,火也跟着流窜,整个京城都将陷入火海之中。 …… 黑夜降临,京城宵禁开始了。 除了巡逻的武侯和甲士,街上一个人都没有。 一片漆黑之中,几个黑影鬼鬼祟祟的摸到坊内的水沟边,俯下身子闻了闻,果然有股淡淡的刺鼻的味道。 嚓~ 其中一人擦着了火折子,火光照亮了他的脸,不是别人,居然是本该在唐氏山庄的郑二郎! 他满眼疯狂,将火折子直接丢进了水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