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章 又要闹?
那可是李克己啊! 别说王令茂这个半大小子激动了,就是王怀恩也眼热不已。 如果可以,他也想拜到李先生的门下啊。 只是……事情牵扯到王怀瑾一家,似乎有些不太好办。 王怀恩没有轻易松口,皱着眉头在屋子里踱步。 王令茂赶忙冲着母亲使眼色。 小万氏会意,眼睛追着王怀恩,继续说道:“郎君,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咱们家阿茂向来聪慧,学里的先生时常夸奖,可恨没有遇到名师,如今有了李先生这样的好先生,咱们万万不能错过啊。” 王怀恩还是不说话,这道理他懂,可问题是,你想捉住机会,机会却未必肯让你抓。 小万氏见王怀恩还是不肯表态,故意在大腿上掐了一把,疼得她险些“哎哟”出声。 眼眶里瞬间涌出泪水,她略带哽咽的说道:“郎君,这也不全是为了阿茂,也是为了郎君你啊。西北一事,郎君的前程尽毁,而王怀瑾呢,却在崇文馆混得风生水起。这样的情况下,咱们如何从他手里把爵位抢回来?” 单靠万氏的胡搅蛮缠和王鼐的蛮不讲理?你们当赵氏是死人哪。 那么,靠那些所谓的族老、耆老? 可问题是,将王怀恩和王怀瑾放在一起对比—— 一个是没出息、有案底的旁支庶子,一个是仕途顺遂、颇有才名的名正言顺的安国公世子,傻子都知道该支持谁。 王家的族老虽然都是万氏忽悠来的,但并不意味着人家一定会支持王怀恩。 王怀恩和王怀瑾的差距太大了,就算那些族老知道王怀恩是王鼐的唯一亲生子,也不会轻易倒向王怀恩这一边。 族老们也是希望王家能继续富贵繁荣下去,而王怀瑾显然比王怀恩更适合当未来的家主! 小万氏故意将孩子拜师的事情往爵位上靠拢,她说的还颇有几分歪理:“阿茂拜得名师,他日的前程肯定差不了,他好了,郎君也能多一筹码啊。” 王怀恩听着小万氏的话,很是不入耳,任谁也不愿听到别人说自己前程废了。 但他又不得不承认,小万氏的话有些道理。 王令茂机灵,膝行两步:“阿爹放心,只要孩儿能拜入李先生门下,定会好生努力,给阿爹、阿娘争气!” 王怀恩猛地站住脚步,咬牙道:“好,我这就去求阿爹!” 说罢,王怀恩一撩衣摆,大步朝王鼐的书房走去。 小万氏赶忙扶起儿子,母子两个对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底的笑意和激动。 …… 次日清晨,兴奋得一夜没睡的王怀瑾早早的便起来了。 洗漱,换了衣衫,草草的塞了两口饭,王怀瑾便垫着脚等天亮。 好容易到了约定拜访的时间,王怀瑾叫上老婆,拎起两个儿子,哄着宝贝女儿,一家五口浩浩荡荡的杀向平康坊。 你没听错,就是有着大梁红灯区之称的平康坊。 李克己生性豁达不羁,最讲究享受,在京城选宅子的时候,逛遍了几十个坊区,最后相中了平康坊的一栋豪宅。 平康坊毗邻东市,靠近皇城,坊内酒肆、妓馆林立,外地学子、官员进京后多会聚集于此,游侠儿、纨绔子弟更是络绎不绝,世人称此坊为“风流薮泽”。 长安市坊分离,市是商业区,坊是住宅区,整个京城一共一百零八坊,每个坊都是独立的、封闭的。 马车穿过平康坊的坊门,驶入街道,街道两旁并没有林立的商铺,有的只是整齐的街道。那些酒肆、杂食铺什么的,则零星散落街道之中。 唐宓还是第一次来到平康坊,对于周围一切都十分好奇。 撩开帘子,唐宓趴在车窗上看着。街道上并没有什么独特,唯有来来往往的人看着很稀奇。 服饰鲜艳、衣着暴露的胡姬,牵马仗剑的游侠儿,斗鸡走狗的纨绔,还有士子服饰的读书人……形形色色的行人,给人的感觉就是鲜活。 远比王家所在的高档住宅区热闹多了。 唐宓看得津津有味。 王令仪和王令齐小哥儿俩就没这么悠闲了,两个半大少年穿着崭新的圆领襕袍,头发梳地整整齐齐,小模样要多严肃有多严肃。 马车穿街走巷,最后停在了一处大宅门口。 王怀瑾率先下了马车,命人投了拜帖,而后搀扶唐元贞下来,又将儿女们一个个抱了下来。 一家五口在李家门前集合完毕,整了整衣冠,确定身上没有半点不妥,这才在李家下人的引领下进了李宅。 李克己的宅院很大,足足五进,层层院落,处处亭台水榭、楼阁花园,端得是赏心悦目。 但除了唐宓,王怀瑾一家子竟没有半点心思欣赏。 穿过长长的游廊,终于来到李家待客的堂屋。 堂屋里很是复古,一水儿的矮足家具。 王怀瑾和唐元贞在廊下褪去鞋子,又给儿女们脱鞋。 一家五口穿着锦袜,缓步进了堂屋。 堂屋里,李克己一身家常的长袍,盘膝坐在主席位置上。 王怀瑾仿佛看到偶像的脑残粉,白皙俊美的脸上挂着梦幻的笑,冲着李克己就是一礼,“见过李先生!” 唐元贞还好些,跟着王怀瑾身侧屈膝行礼。 王令仪、王令齐和唐宓兄妹三个则干脆利索的跪了下来,“拜见先生。” 李克己瞪眼,一指唐宓,“等等,老夫说收你为徒,可没说收旁人啊。” 这丫头当他李克己是谁?什么人都能拜到他的门下? 王令仪和王令齐到底年幼,被人当面拒绝,小脸儿瞬间垮了下来。 王怀瑾和唐元贞心里咯噔一下,正想着解释,不想身后的唐宓已经笑嘻嘻的开口了—— “先生,这是我大兄,今年十一岁,三岁启蒙,五岁便熟读论语,七岁开始研习史书,如今已经通过了南麗书院的考核。” 王令仪听到妹子介绍自己,赶忙挺直了小腰板儿。 “哼~~”李克己扫了王令仪一眼,将个小少年看得手心直冒冷汗,但还是咬牙挺直了身子。李克己心里说,勉强能看。 “先生,这是我二兄,今年九岁,亦是三岁启蒙,今年刚刚读完了四书。” 王令齐抬起头,相较于长兄的稳重,他多了几分活泼。 李克己上下打量他一番,给了个“尚可”的评语。 “先生,我们兄妹乃一胞所出,我这般聪明绝顶,我的两位兄长也差不到哪里。你看,一个学生也是收,三个学生也是教,不如将我们兄妹三个一起收了?” 唐宓腆着小脸,一副“先生,你赚了哟”的表情。 看得李克己胃有些疼,揪着一绺胡须,老先生气哼哼的说:“这么说来,我竟占了大便宜?” 王怀瑾听着李先生说话似有不善,赶忙低声喝住女儿,“猫儿,休得无礼。” 然后,王怀瑾又是深深一礼,“先生,是某鲁莽了。实在是两个小儿倾慕先生大名,听闻有机会前来拜会,这才——” 他已经想好了,实在不行,还是只让猫儿一人拜得名师。令仪、令齐小哥儿两个,他们夫妻再想办法。 总不能因为硬要拉着两个儿子,再把女儿的机缘毁掉了。 李克己放下胡子,挑起一边的眉毛,身子微微向前倾,仔细的看着王怀瑾,“我只收猫儿即可?你不强求?” 这年头妹子的地位虽然不低,但仍是男权社会,对于寻常父母来说,儿女之间,往往会更看重儿子。更不用说,这里面还有个传承家族的嫡长子。 李克己有些好奇了,王家小子真舍得让嫡长子错过这样的良机? 王怀瑾当然不舍得,但他不是糊涂蛋。 良机,是猫儿自己赢来的,他身为父亲不能给儿女宴请名师,已经够失败了,总不能再不要脸的为了儿子坏掉女儿的机会啊。 他坚定的看向李克己,露出一抹苦笑,“先生,某强求有用吗?” 李克己不客气的摇摇头,“没用!”他李克己从不被人要挟,更不会因为旁人的苦苦哀求就改变初衷。 王怀瑾的笑容愈发苦涩,摊摊手,他就知道会这样啊,所以才会放弃求李克己收两个儿子入门。 唐宓忍不住了,再次探出头来,“先生,我家大兄可努力了,自启蒙起,五更晨读,不管寒冬酷暑,从未有过一日懈怠。我二兄——” 李克己又瞪向唐宓,嘿,这小丫头,还没完了。 唐宓却直直的迎上李克己的目光,好看的杏眼里满是坚定。那小模样仿佛在说:我们兄妹是一体,你不收我两个阿兄,我、我也不拜师了。 李克己两只眼睛倏地变亮了,有意思哈,他有多少年没被人这样逼迫了? 唔,李克己心里算了算,最近一次还是十年前,他被圣人请回京,那个跟在圣人身边的臭小子就曾经“威逼”过他。 结果,呃,结果就是李克己依然拒绝了圣人教授太子及诸皇子的请求,却悄悄收了那臭小子当学生。 这次再入京,臭小子就揪着他的衣服让他去看一个人。 那时,臭小子又险些露出“威逼”的表情。 还是李克己自己好奇心起,痛快的答应去李家荷塘,那小子这才放过他。 还没隔几天哪,啧啧,自己又被“威胁”了,李克己只觉得这些小家伙有意思。 比那些一味跪在他门前,誓死也要入门的书呆子强多了。 李克己一指王令仪,“如果我答应收你做学生,但条件就是只能收你一个,你同意吗?” 王令仪听到前半句的时候,高兴得都要跳起来了,可听完整句话,他的小脸就变得煞白。 嗫嚅着嘴唇,王令仪左右看了看弟妹,然后坚定的摇头。 他绝不会用弟弟妹妹读书的机会来成全自己。 李克己又问王令齐,“你呢?愿意吗?” 王令齐脱口而出,“我与阿兄一样。” 李克己定定的看着王家兄弟俩,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唐宓感觉有门儿,赶紧冲着两个兄长使眼色。 王令仪、王令齐会意,兄妹三个齐齐叩首:“先生~~” 李克己笑得东倒西歪,随意的摆摆手,“行了,起来,地上有金子让你们捡哪。” 王怀瑾和唐元贞眼睛一亮,异口同声的问道:“李先生,您同意了?” 李克己用食指擦了擦笑出来的眼泪,“好几年没看到这么有意思的孩子了,不错,很对老夫的脾气。嗯,以后就让他们来老夫这里。” 王怀瑾和唐元贞狂喜不已,迭声道谢:“多谢先生,多谢李先生!” 接着,便是拜师仪式。 李克己不是个刻板的人,但该有的程序还是要有的。 三只小的先是拜了孔子的画像,然后跟李克己行了大礼,再然后由王怀瑾奉上束脩。 真正意义上的束脩,就是几条干腊肉。 李克己看得眼皮直抽搐。 还是唐元贞,见礼成后,笑盈盈的奉上了礼单:兰陵唐氏烧春酒,自家草场出产的牛羊肉,最新鲜的瓜果蔬菜……没有半两金银,却让李老先生看得眉眼带笑。 “好,好,哈哈,早就听闻兰陵美酒的名头,奈何总也吃不到,今天总算能一饱口福了。” 前头咱说了,李克己最爱享受,美酒、美食,亦是他几大爱好之一。如今见了这么多喝的、吃的,老头子的胡子都乐得翘了起来。 唐元贞笑得委婉,“李先生只管喝,小妇人旁的没有,这些却是尽有的。” 不过是自家产的东西,若能博得李先生欢心,唐元贞恨不能每天都给李家送一大车。 唐宓也笑嘻嘻的凑了过来,扒着李克己的耳朵嘀咕:“先生,我跟你说啊,我阿娘有好几个庄子,其中还有温泉庄子,哪怕是冬天也有新鲜的蔬菜、瓜果,到时候我请我阿娘多送些来,保您吃得满意。” 她这个新鲜出炉的先生可是个爱游玩的主儿,她必须想方设法的让老爷子留在京城。 唔,阿娘的美酒和温泉庄子算是一大特色,应该能引得老爷子在京里多待几年。 李克己是什么人哪,千年老狐狸,唐宓不过是个小狐狸,她这点子道行在老头子眼里根本不够看的。 但李克己看唐宓顺眼,那是怎么看都喜欢哪。 伸手戳了戳唐宓嫩呼呼的额头,李克己笑骂了句:“顽皮!” 成功拜了师,王家五口兴致都很高,回到王家的时候,脸上还挂着笑。 但等王怀瑾夫妇看到站在二门处的仆役时,笑容都淡了下来。 “哎呀,二郎和二娘总算回来了,老祖宗请你们去福寿堂……”来人正是万氏的心腹婆子,她一看到王怀瑾一家人便急急的冲了上来。 王怀瑾和唐元贞对视一眼,从彼此的眼眸中看到了警惕:这位老祖宗别又是想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