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0 章节
“啪……” 赵旭却是再也没有忍住,一个耳光重重打去,赵庭立时身子一偏被打翻在地,白皙的脸颊上头立时肿了起来, “哥……” 他伸手捂了脸,一张口立时有血水出来,却是牙都松动了。 赵庭自出生以来,便是自家老子也没有动过一个手指头,如今被赵旭这一耳光打得懵了! 瞧着自家哥哥一身戾气,目露凶光的瞧着他,吓得捂着脸身子发抖,口一张,血水又流了出来, “哥……哥……你……为何……打我!” 赵旭恨道, “为何打你,你问我为何打你!这么些年来你便是无人管教才成了如今这样,我再不管教你,以后午门之外人头落地,便有你一份了!” 赵庭闻言身子一抖, “哥……哥,你……你要杀我!” “我倒不想杀你,我只怕有一日你再仗着是我兄弟,惹下了天大的祸事还不自知,届时不是我要杀你,是这天下人要杀你了!” 说着话,赵旭过将他提了起来, “啪……” 又一个耳光打在了另一边脸上, “今日我便让你知晓我为何打你,这头一个巴掌我打的是你不念夫妻之情,妻子身怀有孕,你却还想迎新人进门,何其无心!第二个巴掌我打的是你仗势欺人,郑家小姐与你无媒无聘,不过仗着一个身份你便要强娶人进门,你可曾问过郑家人半句?倒还要来让我下旨,何其无耻!” 赵庭终是捂着脸哭了, “哥哥,我……我知晓错了!” 却见赵旭又一个巴掌抬了起来, “啪……” 又扇了过去, “这一巴掌打的是你,不务正业,不事生产,自到了京城之后你可曾巡查过家中产业,关心中收入进项?整日价做的便是到各处饮酒赴宴,何其无能!” 说罢又一个耳光打了过去, “这一巴掌打的是你,不体我大魏将士为国为家洒了多少热血,抛去多少头颅,不过仗着是我血脉亲眷便为所欲为,当天下人都任你予取予求,何其无知!” …… 赵旭这厢一面教训一面打,耳光不断的下去,只打赵庭是眼冒金星,口鼻血水长流,到了后头却是连声也发不出来了,只能跪在地上抱着头,蜷缩成了一团 “呜呜……” 赵旭眼见他实在是受不住了,这才住了手! “来人!请御医!” …… 这一晚赵旭回到后宫却是紧抿双唇,眉头紧锁一言不发,林玉润少有见他这样沉闷阴翳,知晓事儿定是不小。 把儿子们都赶走,却是独留了女儿,蕊姐儿也没见过赵旭这样儿,心下有有些害怕,瞧了瞧林玉润,见母亲冲她连打眼色,便壮了胆子过去轻轻拉了爹爹的手道, “爹爹?” 赵旭反手握了女儿软软的小手,便是再大的脾气也发不出来,冲着蕊姐儿勉强一笑道, “小乖乖,今儿的功课可是做完了?” 蕊姐儿乖巧的点了点头,见赵旭神色变缓才依了过去道, “爹爹在生气么?” 赵旭伸手抱了女儿坐到腿上,搂着蕊姐儿香软的身子,叹了一口摇头道, “爹爹不是冲你们生气,是对自己生气!” 唉!早知如此当初就应多管教赵庭,也不至令他成了今日这般无知无能,偏偏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儿! 蕊姐儿自是不知自家二叔被兄长揍了一顿,伸手环了赵旭的脖子,凑上去亲了他脸颊一口, “爹爹不要生气!” 赵旭立时觉着自家融在了女儿一个香吻里了,心里软的似水一般,笑着亲了亲蕊姐儿的小脸, “还是我的蕊姐儿最让爹爹省心!” 林玉润见他眉头疏朗了不少,这才开口问道, “雍善,可是出了什么事儿?” 赵旭沉呤片刻还是开口将赵庭的事儿讲了,林玉润却是听得目瞪口呆, “平妻……这……” 怪不得在双屐胡同见到了赵庭,原来竟是因为这事儿,也幸得他没有进去,若是不然只怕会被人乱棍打出来的! 又想到赵旭那身手便有些担心他下手重了, “二弟,无事?” 赵旭冷哼一声道, “我下手自有分寸,养上十天半月是一定的,他自家老实呆在府里也好,也省得我还要派人盯着他,待到董氏的孩子一生,便让他到边塞去……” “送去边塞,他那身子骨可是受得住?” “受不住也得受着,他不好好磋磨一番便真要废了!我宁愿他守边卫土死在边疆也好过他在这京城繁华之地,奢靡颓废混成一个废物!” 说到这处赵旭是后悔万分,只是如今赵庭已是成年,树已长歪再扳直都是难了,将他送到边塞去,历练历练也好过在京城惹出事儿来! 他这厢打了赵庭,让御医上了药便送回了安平侯府中,董氏见了赵庭那包裹后肿大几圈儿的头脸,不由的又是恼怒又是心疼, “这……这到底是什么人这般大胆敢打侯爷!” 随在赵庭身后的小太监却是恭身行礼道, “安平侯夫人,圣上口谕命安平侯自即日起,在府中闭门思过,不得会客,闲杂人等一概不许出入侯府!钦此!” 董氏脸上一白, “侯爷这伤莫非是圣上……” 圣上为何在这样殴打侯爷? 小太监这厢又命人将皇上的一应赏赐一一抬了进来, “安平侯夫人,圣上让安平侯夫人好好休养身子,在府中安份养胎陪伴侯爷!” 董氏又惊又怕茫然无措的瞧向赵庭,只可惜这时赵庭只除两眼在外头,脸就已肿得说不出话来,那里能应她。 董氏无奈只得一面将赵庭安置回内室,一面派了人给赵家二老送信。赵老爷子自是知晓这事情的,过来见了赵庭这样儿,这时了是半点儿不心疼他了恨声道, “打的好!圣上不打,老子自家也要打的!” 赵老夫人却不知是何事,见自家儿子一个头肿比猪头,眉眼鼻嘴都快分不清了,当下便扑上去大哭起来, “我苦命的儿啊!你这是犯了他那一条的天规了,他要这般下狠心的打你,如今他做了皇帝了,连兄弟也容不下了!他要真还记恨着我们,我……我即刻便进宫去,他要打索性连我这嫡母也一起打了!” 说着话便要往府外头跑,董氏在一旁哭得双眼红肿,也附合应道, “母亲便应该去问一问圣上,都是自家骨肉如何下此狠手!” 赵老爷子见了暴喝一声道, “够了!” 将自家老妻拉了回来,怒道, “庭儿有了今日便是你害的,你如今还要去害他,是怕你这儿子活得太久了么!” 赵老夫人跳起脚的骂道, “老匹夫休要拦我,我便是要进宫去骂一骂那昏君,如何要对自家兄弟下手,有本事便把我母子杀了,让天下人瞧一瞧他赵旭是如何不敬嫡母,不容幼弟的,我瞧他那皇帝位子还能坐稳不……” “啪……” 赵老爷子抬手一耳光打了过去,立时将自家妻子与一旁的儿媳妇打的懵了! “你……你……” 赵老爷子怒道, “陆氏,你若是再闹,便立即给我带了这孽障滚出我赵家,休书一封你自带回去!” 赵老夫人这一下却是真被吓到了,她自嫁入赵家几十年,多年无出,赵老爷子都未曾对她有一句重话,夫妻之间虽是吵吵闹闹,但赵老爷子再是暴怒也未曾当面出过恶言,更不用说动手了。 这一回却是“休书”二字都说出口了,这一巴掌终是将她打清醒了些,回过头去伏在赵庭床边, “我的儿啊!你到底是做了什么错事啊!” “呜呜呜……” 赵庭说不出话来只是哭,却是扯着伤口更加疼了! 赵老爷子叹了一口气道, “雍善肯亲手教训庭哥儿,总算还是念了兄弟之情,若是不然以雍善的性子,他只会将事儿丢了给下头人,到时庭哥儿才是真完了!” 说罢将赵庭那心思讲给了妻子听,赵老夫人听也是觉着自家儿子是被猪肉蒙了心, “庭哥儿,你怎这般糊涂!” 转念又怪起郑家的小姐来, “定是那女子勾引迷惑你,才令的你有这荒唐的想法!” 赵老爷子闻言怒而又要抬手,董氏见状忙过来拦, “爹!” 赵老爷子顾着自家儿媳妇身怀有孕,闪到一旁指着老妻道, “庭哥儿便是这样被你给教坏了,自家儿子没教好倒去怪别人家的,你儿子有妻有妾,郑家堂堂的尚书千金上赶着来你家做小的,你以为你是谁?” 赵老夫人心知他说的对但在她心里只觉儿子是最好的,那里肯认是自家教子无方,当下嘴硬道, “我们家庭哥儿堂堂的侯爷,哭着喊着进门的女子多的是了,她是尚书千金又如何!” 赵老爷子闻言冷笑道, “现下你又摆起侯爷身份了,前头不是还在骂雍善么,没有他你儿子是个什么东西?这江山那一点他出了力,如今倒仗着侯爷的身份想娶人做平妻了,有本事自家卸了这侯爷之位,出去做个小兵,便是战死沙场我这做老子的也欣慰,总好过在这京城丢脸强!” 一番话说的赵老夫人彻底哑口无言,她确是没有那底气不要这荣华富贵,更不愿让儿子去沙场拿命拼搏! 他们这一番吵闹,赵庭在床上躺着听的是真真切切,耳里听了老子的话,只觉羞愧到无地自容,恨不能有个地缝钻进去。 自这之后赵庭在侯府之中闭门谢客,一心养病闲时便请了人来练些拳脚,到董氏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产下一名男婴,赵老爷子起名赵嵇宗。 赵庭待到儿子满月之后,进宫跪在御书房前头向圣上请罪,赵旭任他在外头跪了足足一日,才让人扶了他进去,兄弟两人长谈至深夜。 第二日赵庭便打点了行囊不顾董氏与赵老夫人哭求,奔赴边塞做了一名小小的边军,除却每年年关时回京一月,其余都在边塞之上,这一呆便是数年,直到年近四旬才回转京城,再回来时却已是与前头判若两人了!…… 第三百九十六节 亲事(一) 待到林仲钺的婚事办完一年已是过了大半。眼见得保官又大了一岁,待成年加冠礼一过,便要出宫分府单过娶妻生子了。 想到这处林玉润不由感叹着岁月如棱,当初那藏在草丛之中畏畏缩缩的小孩儿,如今已是要成亲做人丈夫,再待两年便要做父亲了。 只是这妻子的人选,却还是要再三的斟酌才是。 林玉润与赵旭商量,赵旭道, “我们赵家祖上乃是世代农户,自爹那一辈混于江湖,起于草莽,也不是什么世家大阀,选妻毋需太过注重门庭,保官性子宽厚却偏于优柔寡断又有些沉静内敛,娶妻娶贤,自是要那明媚大方,稳重端庄的才成!” 林玉润笑道, “这夫妻过日子也要小两口相互喜欢才成,你这当老子的喜欢明媚大方,稳重端庄的,保官却不一定喜欢,这妻子也要他自家来选才成!” 赵旭摇头不屑道, “毛头小子知道什么,老子我走的路比他过的桥还多!你瞧我选的媳妇儿便是这天下第一好的,老子的眼光自是顶顶厉害的!” 这么些年来林玉润早就习惯他时不时的撩拨,如今也不红脸了,只是含羞带喜的嗔他一眼, “不害臊!你这自吹自擂的毛病几时能改!” 赵旭笑嘻嘻贴上去道, “我有个好媳妇儿有什么好害臊的,那些个寻不到媳妇儿的才应该害臊呢!我这可不是自吹自擂,我媳妇儿是真的好!” 林玉润伸手按了他乱动的大手,白他一眼, “这是在说正经事儿呢!” 赵旭笑着反握了她的手拉到了自己身上, “这才是正经事儿,老子养他这么大,也操够心了,我们索性也别管了,要娶媳妇自家寻去!” …… 他说是这般说,林玉润那里能听他的,自是要派了人细细打听京城之中各家闺秀的情况。 如今已是盛景五年,一朝天子一朝臣,现下的大魏朝堂之中却是分了好几拨,其中势最大的便是那些个跟着赵旭打天下的从龙老臣,也是最得赵旭信任。当年的各员大将也都分封出去镇守各方,其余也多是官居要职。 不过皇帝治江山文治武功缺一不可,打天下时武将在前,治天下时却是文臣优先。 这几年赵旭是求贤若渴,连年开了科举选拔经世治国之才,因而如今的大魏文臣在朝堂上也是有了一席之地,虽不若武将那般手握重兵管治一方,却已是渐渐势起,各部之中实权在握,虽暂时不能与武将分庭抗礼但已是一股不小的势力了。 除却这武将文臣以外,还有一类人便是那前朝遗臣,有人如郑霖一般自前头便跟了赵旭,也有破各州时投降归顺之人,还有到了京城里应外合协助魏军之人,如那王进。 这一类人虽是归了大魏但终归背了一个叛主的名声,与前头从龙之臣不同,与后头新启用之臣也不类似,彼此之间总有些隔阂,他们又暗暗拧成一股势力,虽不至叛逆谋反,但互相照应提点总是免不了的! 自然新朝之中这几类人也不全然壁垒分明,总也有沾亲带故,师生亲友各类关系牵连拉扯,因而虽是不过五年,京城之中也是建起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只是他们在那下头你来我往,若明争暗斗,若互帮互助,赵旭稳坐在上头自是纵观全局,着眼细微看的十清楚明白。 这天下事于高位者看,左右不过平衡二字,保得江山千万年的太平才是正理! 若是遇上那弱势的君王,自是要左右平衡,拉拢打压,只是赵旭这类霸主却是不屑用那些手段,他在上头坐着便是威慑震撼,那下头人自家知晓皇帝的底线,也不敢闹的太过。 有了这些个形势,保官身为赵旭嫡长子,又被群臣私下以为深得圣上喜爱,这大殿下的正妻之位自是各方势力关注争夺的焦点,弄得不好便是皇后,这些人里头便要出个后族。 下头本早已是暗潮汹涌,有心人早已关注着那皇城里头的一举一动。宫里头一传出皇后娘娘在打听各家闺秀消息,下头便如那火候已到的水壶一般,立时便翻滚了起来。 赵旭与林玉润瞧在眼里,心里也有数。 赵旭自觉男子汉大丈夫,后院都摆不平那里能征战天下,更不屑于借助母族之族,因而倒是不在乎自家儿子与那一方努力联姻,在他看来拳头硬才是道理, “他要能压得住,便是将这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