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迎春送子 > 第57章

第57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最近, 昭阳郡主过得十分滋润。为了规避管教,她在远离慎王府的城东自己购置了一处宅子, 美其名曰郡主府。不过就是她豢养男宠,包戏子的地方。海棠生就被她接进了郡主府里, 金屋藏娇。    从此,昭阳郡主再不回慎王府,整日就跟海棠生在那个宅子里厮混, 连带着沁玉班也被她接进郡主府。整个郡主府日日笙歌, 通宵达旦,歌舞升平,清晨路过的人儿还能听见沁玉班小子们吊嗓子的声音。    说起来这沁玉班走得便不是寻常路线。戏班子里全是清秀俊俏的小伙子,各个学的都是男旦, 咿咿呀呀, 不仅嗓子又脆又亮,眉眼高低,哪个不风情万种?昭阳郡主一下子掉进了美男堆里, 宠这个爱那个,捧怜花吹凤尾, 爱屋及乌,一视同仁,宠得沁玉班一众男旦上了天。    好生生一座郡主府,被闹得乌烟瘴气,直似狐狸洞,狐骚气十里地外都可闻见。    偏生慎王妃是续弦, 管不住昭阳。慎王又是个最护短的。如此,昭阳郡主越发横行无忌。    正值国丧,圣上都停了丝竹享乐,每日粗茶淡饭,愁眉不展。她小小一个郡主,却逍遥赛神仙。    要搁往日也还罢了,任昭阳如何胡闹,只要不出她的郡主府,满京城豪门贵戚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全慎王面子,浑当没看见。    可今时不同往日,昭阳得罪了人,得罪了贾迎春。    别看因着国丧,停了歌舞饮宴,有一样却停不了。俗话说,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万万停不了的。京城大大小小的茶铺,最近都在流传一件事。    “听说了吗?堂堂慎王府嫡女昭阳郡主待字闺中,却不守女诫,自己在外开府不说,那府邸还是专门用来玩戏子的。”某个壮年茶客说道。    一个做车夫打扮的人接口道:“你还别说,这八成是真事。那日我帮天津府来的沁玉班搬家,还真见他们整个戏班子连人带家伙事儿一起搬进了好大一座宅子里。打那天后,我早上赶车路过,还总能听见沁玉班小戏子吊嗓子的声音。”    “这有什么新鲜的!玩戏子,哪个有钱人没做过!人家昭阳郡主不一般,良家子但凡她看上眼的,也没逃出去过一个。”一个做商旅打扮,明显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货商说道。    “可现在是国丧期间,妓院、戏班都歇业,她昭阳郡主也敢公然包养戏子?还有没有王法了!”一个一本正气,三十余岁,做儒生打扮的青年拍桌道。    旁人都一副看书呆子的模样瞅着他。    “怪不得人家常说书呆子书呆子。什么叫王法?王的法。人家爹是王爷,爹说的话就是法。人家自个儿亲戚死了,想不守丧便不守,干我等平头老百姓何事!”不知是谁说道。众人却能点头表示赞同。    那儒生气得够呛,直呼没有天理,要去京兆尹衙门告状。儒生闹了半晌,见无人理他,只得悻悻而走。    诸如此类的讨论、情形,每日里在大大小小的茶楼、茶馆、茶肆、茶摊上演,有些内容甚至十分不堪入耳,笔者不一一赘述。渐渐街知巷闻,尚未出嫁的昭阳郡主俨然成为了皇城脚下一代妖姬。昭阳郡主国丧期间,罔顾天理人伦,包养戏子的事情不胫而走,传为“美谈”。    迎春听罢林清家的和贾氏善堂小伙计王六两的回报,颇为满意,示意秋霜将准备好的银锭子交给六两,挥手让他们先退下。    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该当是她亲自出马的时候了。    是日,迎春一纸拜帖送往怡亲王府。午后,迎春便如约而至。    此时,连氏已顺利生产,果真是个儿子。怡亲王夫妇喜不自胜,本欲大摆筵席,却正撞上那位爷亡故,举国同悲,只得先搁置不提。偏生小公子降生时刻就在那位爷过世后不久,小公子长得也和那位爷儿时颇为相似。    圣上悲痛太过,怡亲王为了安慰兄弟,亲自带着小公子进宫见驾。圣上见了小公子之后,哪知非但没有好转,悲痛愈发深沉。怡亲王无奈,只得又将小公子送回。不过,就算如此,小公子深得圣心却是不容置疑的。    连氏还在月子里,不便见客,怡亲王妃亲自接待迎春。因着昭阳郡主擅闯荣国府,贾琏为之“被迫”避居江南一事,怡亲王妃觉得甚为对迎春不起。    那日若非她冒失,径直带了昭阳回府,也不会惹出这许多事端。重点是她惹了祸,却没管住昭阳,还让昭阳登门去闹,简直把皇家的脸儿都丢尽了。    打从怡亲王妃得知昭阳被贾母轰出府后,便不再和慎王府走动。不过慎王妃自知理亏,每每见了怡亲王妃只有讨好赔礼的,倒是从没说过二话。    也是近来事多,怡亲王妃许久不曾出门,昭阳轶事她还不曾闻。早前,怡亲王妃听说圆清大师圆寂,迎春因此一病不起,特意备了好多名贵药材,亲自派了王府大管事去荣国府看望。    此番迎春甫至,怡亲王妃上来便拉住迎春从头到脚打量个遍,还不住劝她节哀顺变,反把迎春要说的许多安慰话语堵了回去。怡亲王妃连声说道:“可怜的,那般灵气一个丫头,竟瘦成这般模样!如今可大好了?”    迎春笑吟吟回道:“都是迎儿不好,让王妃娘娘担心了。迎儿用过府上送来的千年老参已然大好。”    怡亲王妃拉着迎春手道:“就你个小丫头爱客气。不过几株老参值些什么?别说我不在乎,就是你们荣国府难道还缺它不成?好生保养身子为重。”    迎春点头表示受教。    二人又闲话些家常,迎春开门见山道:“不知王妃娘娘近日可曾听到什么风言风语?”    怡亲王妃摇摇头道:“这却不曾。难道有什么事关王府的谣言?”    最近朝局不稳,若是突然传出对怡亲王或者她儿子不利的传言,着实麻烦。想到此,怡亲王妃本慵懒蜷缩的身子立时坐直了,目光灼灼看向迎春。    迎春忙道:“怡亲王和世子爷都是国之栋梁,身负社稷重任,百姓从来只有叫好的,并无一人舍得随意构陷,污了王爷和世子的英名。”    怡亲王妃这才放下心来,目光复转柔和,笑眯眯看向迎春道:“哦?既然如此,是什么大不了的消息让你巴巴跑来我这里,专程说与本王妃听?”    迎春道:“这话原不该我讲。只是那人闹得也忒不像话。近日风头火势还渐有烧到旁人的架势。别人迎儿都可以不管,只我哥哥贾琏……”    迎春说到此,顿了顿道:“想来王妃也知道,迎春不过一介庶女,是最上不得台面的。可是哥哥宠我护我以全心全意待我,比之父亲犹有过之。迎春此生无以为报,便是拼了性命不要,也断不能容忍有人污了哥哥的清誉!”迎春说着,眼眶泛红,泪珠簌簌而落。    怡亲王妃爱怜地抱住迎春,不住口哄劝,给她擦泪,连声询问迎春所为何事。    迎春却只哭不说话,良久才幽幽吐出“昭阳”二字。    怡亲王妃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拍着迎春抽抽噎噎的肩膀道:“你且放心,待本王妃查明真相,定还你哥哥一个清白。”    迎春这才哀哀切切抬起头,眨着眼睛看向怡亲王妃,一派天真地说道:“王妃娘娘可不能哄迎儿。迎儿此来可是背着祖母、父亲的。”    这便是变相要求怡亲王妃守口如瓶。    怡亲王妃也知迎春毕竟还存有小孩脾性,怕她不信,特意伸出小指与迎春拉勾为约。迎春这才破涕为笑,歪在怡亲王妃身上闹了好一会儿方告辞离去。    迎春一登上贾府马车,脸上天真笑容尽敛,取而代之满脸狠厉之色。秋霜在旁见了,忧心不已,暗忖道:小姐好像魔障了。    却说迎春才刚离去,怡亲王妃就叫来管事好一通询问。当怡亲王妃得知昭阳郡主所作所为后,当然已是几经渲染越发绘声绘色如临其境的版本,怡亲王妃差点没把面前矮几掀翻。    昭阳也太无法无天!她亲叔叔故去,她就是这般姿态?皇家的脸面,女子们的脸面都叫她给丢光了!怡亲王妃气得双手直打战,命令管事将关于昭阳郡主行径的原话一字不落转告怡亲王。再替她问一句怡亲王,“这侄女你还管不管?你若不管,我自进宫找皇后娘娘做主!”    次日,朝堂之上,皇帝雷霆大怒。慎王被单独叫出来,一番痛骂。什么“目无尊长”“目无君上”“罔顾人伦法纪”“大逆不道,天理难容”种种惊世骇俗之语从皇帝口中不停涌出。    慎王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他从没见过皇帝生这般大的气,更如此给他没脸。慎王深知天子之怒,何其恐惧!抄家夺爵也不过天子一句话尔。故而,吓得两股站站。    更可怕的是,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站出来替他说话的。慎王在心中哀呼道:“天要亡我!”    最后,皇帝格外开恩,将慎王由亲王贬为郡王,府邸抄没,家产一半充公且罚俸三年,其后无召不得入宫。昭阳郡主更惨,褫夺封号,贬为庶民,押往五台山为尼。    九城兵马司的人去昭阳的郡主府抄家时,她还和海棠生相偎相依在床上做着美梦。昭阳衣不蔽体,被侍卫从床上拽起来。多亏侍女死忠,给她扯来一件衣服披上。不然堂堂昭阳郡主,不,庶民昭阳就要赤身**被押往五台山。    乍变陡生,昭阳万事不知,嘴上高叫着“大胆!混账!本郡主要让父王砍了尔等的狗头”,却突然没了生息。原来昭阳被背后一个身高五尺的巨汉一军棍放倒,最后被人死狗一样拖出门去。    海棠生因为勾引郡主,国丧取乐,也被判了刺字发配。沁玉班的人,从班主到杂役一个没跑了,统统关进了京兆尹大牢。    直到昭阳被绑手绑脚堵着嘴送往五台山,慎王府的人都没有来一个。慎王妃是巴不得昭阳早点死,省得连累她女儿声名。至于慎王张狂了一辈子,临了临了被一个女儿弄的颜面尽失,还被人从府邸里赶出来,无召不得入宫。一个不能入宫的天潢贵胄算什么天潢贵胄!昭阳是谁?慎王不仅没听过,恨不得再送她一程!    昭阳被贬之事传出,京城中人个个拍手称快,实可谓大快人心。    当迎春得知这个消息时,她什么话也没说,转身走进佛堂,在里面跪着念了一夜心经。    不生佛心,反起戾念。    魔障一生,诸孽相随。    作者有话要说: 三更。    小迎春在直线黑化,    那个能一念度她成佛的人快到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