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双簧好戏
珍娘哦了一声,依旧笑嘻嘻地回道:“既然师傅你都知道了,还问我做什么?反正这也不是秘密,程夫人喜欢我,收我做了干女儿,更不晃什么丢人的事,自家有本事,凭人家怎么去说,也只好得得红眼病罢了。” 那车夫倒没想到,珍娘竟是如此坦然,说话间又滴水不漏,心里由不得有几分佩服,不过毕竟还是叫珍娘说中了,是得了红眼病的,于是再说出话来,不免有些酸意:“姑娘说得在理,不过也不知是程夫人看中了你呢,还是另有其人?” 这话说得,连福平都有些听不下去了,更别提钧哥了,不过珍娘以清冷的眼神示意他们,完全不必如此。 “这话我听不懂,师傅要不还是自己去问问程夫人?” 车夫立刻哑巴了。 不过珍娘的话还没结束呢。 “饭庄是程夫人出的钱没错,不过算我借的,也是要还的。程夫人再疼我,也不会白给钱让糟蹋。说到做生意,那就该黑是黑白是白。饭庄只能有一个当家人,那个人,就是我。” 珍娘的话掷地有声霸道冷冽,彻底将那车夫打得没得话回,只好在心里嘟囔几句:果然是个小辣椒之类的话。 福平婶看了珍娘一眼,心说刚才还什么也不肯说的,怎么几句话下来,连借本钱这样的事都兜出去了? 珍娘狡黠地回视她一眼。 人家既然是个走水的漏勺,那么把要放出风去的话传进他的耳朵里,岂不是再合适不过? 倒是钧哥看出她的用意来,回她一个笑之后,又故意高声大气地叫,好让外头听见:“就是就是,我姐还用田地做了抵押呢,就算是干娘的钱,也得好好还上才行,越是自家人,越要算得清么!” 珍娘敲了他一下,嗔道:“愈说愈来劲了是不是?人家程夫人跟你算哪门子自家人?没见前头还带个干字?既然多个字,那就不是真的!不过个好听些的名头罢了!傻了你,还当真呢!” 两人一唱一和,两双眼睛在车内半明半晦的光线下,一闪一闪地印出一对笑脸来。 福平一家也看出来了,这姐弟俩是在唱双簧呢! 妞子将嘴凑到娘耳边,低低地道:“怎么珍姐姐和钧哥哥说起相声来了?还怪好听的。” 福平婶拍了她一下:“这不是预备着么?万一将来客人无聊了,他们好上戏台去演哪!” 珍娘明明听见,笑着瞪了福平婶一眼。 进城后,车夫将人送到饭庄门口,一双眼睛贼溜溜地在门前上下打量,先就看见了门首楼阁高下,轩窗掩映,金虬伏于栋下,玉兽蹲于户旁,顿时咋舌不已。 珍娘也看出,此地与自己昨日来时,已然大有不同。 梁师傅听见声音,早从门里出来,依旧一身干净布衣,袖口挽得高高的,不过身后还跟了三五个年青人,也都跟他一样打扮,头脸刮得发青,脑袋上都包着头巾,一根头发丝也看不见。 “掌柜的您来了?”梁师傅叫身后那几个伙计:“还不快接了掌柜的箱笼?” 伙计们齐唰唰过来,扛起东西就走。 珍娘看着背影,笑对梁师傅道:“您从哪儿寻来这几个?怎么跟您一个模子里印出来似的?想必干起活来也是利索的了?” 梁师傅笑而不语。 来不及安置自己的行李,珍娘先叫了梁师傅和福平一家,到后院天井里,开会。 “这是我叔和婶,”珍娘将福平一家介绍给梁师傅:“叔就交给你了,还有我弟,”将钧哥拉到梁师傅面前:“公事公办,梁师傅你想必有数的。” 梁师傅半躬着身子,微笑点头:“掌柜的放心。” 珍娘特意当了众人的面,拉起福平和钧哥的手来:“咱们进城混生计了,不比在乡下。一切从头开始,得上规矩。梁师傅里勤行里的大拿,你们跟了他,别嫌辛苦,他的话就是我的话,一切听他的才是。” 福平是个再老实不过的,只知道点头,钧哥倒有些犹豫,看了珍娘一眼。 珍娘重重捏了下他的手:“咱们要走上正轨,便得好好跟人家行家学学。都是抛家离地进城来的,没有退路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如此不能成事!” 钧哥这才没有话说,默默走到了梁师傅跟前,冲他行了个礼。 梁师傅颔首,坦然受之。 过后福平婶自告奋勇替珍娘收拾行李去,福平则与钧哥跟了那几个伙计前头店堂里,打扫洗理。 梁师傅这才跟珍娘商量:“前头人暂时是够了,不过厨房里,只有掌柜的你和婶子两个,只怕应付不来。” 珍娘也点头:“是啊,水台上得有两个,砧板师傅也得两个,还得是刀工出色的,” 梁师傅补充:“砧板上还得管配菜,脑子也得是转得快的才行。” 珍娘这才看出梁师傅确实是位饭庄里混过大半辈子的老人,一句话就看得出实力的。 “白案上还得再找两个,早点做点心,只有婶子一位怕不够上座的,”珍娘想了想:“灶上还得再添一个,给我打下手,还得看着火候。” 梁师傅默默记在心里,算了算道:“共得再添六七位,这几天我就寻去,得准了人,再请掌柜的过目。” 珍娘感激地看着他:“梁师傅您在我这里,可算二掌柜的了,说实在的我没您有经验,只凭一双眼睛和一腔热血罢了!今后到不到处,您多多提点我才好。” 梁师傅依旧是半躬身子,微笑坦然的模样:“掌柜的这是抬举我呢!总之大家齐心,天下就没有个不成的事。掌柜的不怪我多嘴,我就再说一句。福平一家是个实诚性子,哥儿年轻些,却不是不听劝的,我看这事,”上下转了转眼睛:“能成。” 珍娘这才长长吁出一口气去:“真能如您所言,那就是上上大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