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长子嫡孙(科举) > 第53章 时荏苒

第53章 时荏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1五十三、时荏苒    两日后, 谢珝一大早就被谢琅折腾起来,非要拉着他去贡院外看榜。    这件事是谢珝自己定下的, 他倒不至于爽约,只不过看着谢琅一脸兴奋的样子, 他开始怀疑, 这小子到底是想去看成绩?还是想去看热闹呢。    结果谢珝到了贡院外头一瞧, 顾延龄和沈行舟这俩也在。    还美其名曰为好兄弟掠阵。    要是你们的眼神能再真诚一点儿我就信了。    谢珝端起茶喝了一口,心中冷漠地想。    这座茶楼离就在贡院外头,占着地利,今天生意更是好得不得了, 楼上楼下都坐的满满当当, 里里外外人声鼎沸, 议论的不外乎是关于这次院试的成绩,    还有谢珝。    之前考了两次案首的时候他一直低调,却没成想最近总是被人提起来却是因为旁人。    这么一想,谢珝面上就更冷漠了。    他们一行四人这次并未坐在楼上的雅间里, 反而直接坐在了一楼的大堂中。    按照顾延龄的话来说:“总不能让他们以为我们怕了,躲在二楼。”    沈行舟也道:“阿珝定然是要中头名的, 那又何必给他们留下这个由头找茬儿。”    谢琅自从到地方之后, 心情不知为何就一直很激动,什么都顾不上说, 闻言只一个劲儿地点头。    谢珝见状不由得扶额, 心道这好好的孩子, 怎么说傻就傻。    他们来得早, 前两日出声嘲讽谢珝的那几个却来得晚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家里教训过了,虽然见到谢珝几人还是面上忿忿,却没有过来主动挑衅了。    这可让早就准备了一肚子战斗力的顾延龄失落的不行,一个劲儿地叹气。    谢珝见状却是心中哂然,狭长的眼睛微垂,再懒得往那边投去半分目光。    他们几个若是能一直如当天那般强势下去,他还高看他们一眼,这才过去两天,立场态度就能如此变化,实在无趣。    外头的榜放的比他们想象中都早,随着一道从外传进茶楼内的喊声,里头等着的考生们便如一窝蜂似的冲出了茶楼,往榜下挤着看去。    那几个嘲讽过谢珝的跑得尤其快。    似乎只有谢珝没有考中头名,他们那日的出言不逊就都有了合理的解释,他们就有了同家中对着干的底气。    谢珝他们反倒一点儿都不急,待到大堂之中的人清空了一半,才慢悠悠地往外走。    或许是上天注定要同那几个人作对,当以谢珝为首的几人刚走出大门的时候,从嘈杂的榜下就传来一道声音来,“我看到头名了!头名是谢大公子!”    这人许是自己也中了,便还有兴致去看那几个名列前茅的名字。    声音虽然不大,但却清清楚楚,足以让在场的其他人都听明白。    即是已经中了头名,那之前的怀疑跟恶意的揣测便如纸老虎一般弱不禁风,一戳就破,再没有意外,他们眼前这一位,就是此番盛京的“小三元”了。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听说,这位谢阁老家的大公子,今年只有十四岁?    一片可疑的安静终于被打破,无人再去关注那几个已经被打击得面色惨白的挑衅者,已知自己此番取中了的,皆上前来同谢珝道贺,端的一副热闹场面。    谢珝见状,面上便也挂了温煦的笑,同他们寒暄起来。    这世上终究是残酷的,唯有胜者可留名。    谢珝与谢琅回到谢府,家人自是又一番庆祝不提。    晚膳过后,谢阁老将儿子和长孙都叫到书房,让管家下去,摆开了一副促膝长谈的模样。    谢珝端端正正地坐在下首,见状便目光闪了闪,在心中思索起来,不知祖父今晚要说些什么。    谁知谢阁老一开口就给他炸了个大雷:    “珝哥儿,林行道前些日子来信了,言及近来广陵书院许是会有些动荡,让你在院试结束之后先不必着急回去,留在盛京中,直到考完乡试再说。”    谢珝闻言便皱了眉,没有着急开口,过了半晌才慢慢对谢阁老说道:“祖父,书院之中出了何事?诸位先生和师兄弟们可还好?”    谢阁老“唔”了一声,才接着道:“也没什么大事儿,就是最近皇上听了某些人的意见,想要征召大儒们入朝为官,你们书院那些个先生们不都是大儒吗?”    他说到这儿,谢珝也就懂了,心中恍然,林先生他们虽然学识渊博,但确实是对做官没什么兴趣,皇上想要征召他们入朝,那便是打错了主意了。    只是皇帝毕竟是皇帝,他已经有了这种念头,林先生他们又当如何?    还没等他想清楚,在前面坐着的谢臻便闲闲道:“你可别替你师父担心了,他们又不傻,早就打算好了,要携家出游了,美其名曰游学,还是同那些先生们轮换着来。”    谢珝听到他爹这话,稍微愣了一下便反应过来,原来林先生他们打的是这个主意,同皇帝正面刚,说“对不起你是个好人,但是我要拒绝你。”这肯定是不合适的,只好迂回一些,你派人来征召我,我不在不就行了吗?    再加上无论是他自己的祖父,亦或是崔知著的祖父,怕是都不会希望朝堂之中涌进一股新的势力。    想到这儿,谢珝不由得抬眸望向谢阁老,语中有些迟疑:“林先生他们不慕名利,不愿入朝,可九江那边……”    他这话里的意思很明显,九江书院这些年越来越跳,这么好的机会可是不会错过的。    说不定撺掇皇帝的人也是他们勾搭的。    谢阁老与谢臻听到他这话,不由自主地对视了一眼,又心照不宣地收回了视线,    谢臻依旧没开口,谢阁老却道:“这你不用担心,哪怕我不动,崔朔那边也不会由着他们来的。”    说着又笑了一声,语气里尽是淡然,继而才道:“更况且,皇上近年来愈发没什么耐性了,谁知道他这次对这件事的兴趣能维持多久?”    话虽说的平常,可谢珝就是从里头嗅出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却说不上来哪里不寻常。    只得按捺在心里,回头再思索。    谢阁老说罢,谢臻又开口说起了之前的话题:“林行道或是打算这两年都在外头游学了,身边应当也是带着去年收的弟子,不带你的原因嘛,也显而易见,再过两年你就要乡试,与其跟他去游学,倒不如待在盛京。”    说到这儿,又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自个儿子,道:“在天子脚下待着,你也能裨益良多。”    这一点谢珝倒是很赞同的,对于了解政治时事,没有地方能比盛京更合适了。    谢阁老也就不再多说,只在最后提了提,让他回头多来书房,也好认识些长辈们。    这便是当初祖母跟他提起的那件事了,没想到如此重要的一件事,他祖父的态度竟是如此淡然,仿佛并没有什么重要的一样,只是随口一提。    但他随口一提,谢珝却不能真的随耳一听。    毕竟这可就意味着,谢氏的资源,人脉已经向他开放了。    这两件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回到自己院中之后,谢珝便提笔给林先生与萧翌各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及了最近发生的事,还有自己这次院试的成绩,又问候了他们以及其他人,才放下笔。    封上信封的时候,谢珝倏然想到,表哥无心科举,那窦先生若是出门游学,他定然是要跟着去的,至于崔知著……    他也是醉心于科举,那应当不会跟着林先生去游学,说不定再过不了多久……    他们又能在盛京中见面了。    ================    绮陌香飘柳如线,时光瞬息如流电。    世间过得最快的东西非时光莫属。    两年时间对于沉心在家中读书备考的谢珝来说过得极快,仿佛时间就在翻翻书页间就悄悄溜走了,就像瞬息万变的朝堂之事那般,打了人一个措手不及。    两年前,盛京学政白慎行因受属下牵连被贬谪云州,如今却因立大功备受嘉奖,回京近在眼前。    两年前,皇帝下旨征召民间大儒入朝为官,广陵书院众位先生虽以游学避开,但其他地方却均有人涌入盛京,而为官却远远没有他们想象得那样容易,到如今,这些人中还在朝的,十不存一。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谢阁老与崔阁老十年如一日的角力。    ……    越鹤院的桂树下,谢珝又垂眸翻过一页书页,似是又将一点时光轻描淡写地掀过。    手边除了书卷,还有一盏清茶。    耳际除了徐徐的微风,还有风清那个大嗓门从院外就喊出的声音:“公子!乡试的榜放了!”    不过谢珝却敏锐地听出,这句话中,却奇异的带了几丝忐忑。    狭长的眼眸中无波无澜,两年的时光又让他周身的气质沉淀了不少。    合上手中的书卷,谢珝站起身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