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苏城
“啊, 跑了?” “据说人已报官。报的窃银。”杨大郎带回消息。 “唉, 这……”苗禾无法评论,要家里人报了官, 事情就无可挽回了, “就希望他以后能活好。” 但真的容易么。一个被缉捕又是黑户的哥儿,要是路上被抢连哭诉都没有地儿可以说。然而与苗远一样,都是各人选的路。谁都没法代替他。于是此时的两人也不知,这番讨论,还真是最后一次听到闽春的消息了。 “不说他, 还有件事。” “什么啊?” 便是许唤去年自他们家运过去的李子,经过一年酿酒期, 总算成酒了! 原本说好是酒酿好,由许家负责销售, 并没有杨大郎这边的事。如今这李子还跟贡品沾上了边, 当做普通果酒卖太浪费,慎重起见, 许唤便写信请了杨大郎去苏城一叙,也顺道看看他们许家的酿酒厂, 好洽商下一年的酿酒事宜。 可把苗禾听的眼睛发亮。杨大郎怎会不知, 摸摸人脑袋, “全家都去。” 苗禾眼睛一弯, 欢呼一声。高高兴兴整理行李去了。 几天后, 安排好家里大小事, 带上两娃子, 苗禾首次与杨大郎登上了离开苗水镇的船! 虽说有些晃、有些晕,苗禾一路心情还是很嗨的。比他更嗨的是馒头与窝头,两人似乎都没晕船的反应,天天嗷嗷嗷地用指头儿指着船舱外,意思就是要去甲板吹风。 出发第三天,苗禾一家平安到了苏城。许唤老早就笑呵呵地等在港口。 这次到苏城的一切花费,都由许唤坚持买单。他说这是他地头,要不透过他,使银子还会贵上一层、凭白给人赚了,何必?而且礼尚往来,以往在苗家村多受照顾,如今换了苏城,一定要让他尽地主之谊。 当交情与关系都到了一定程度,再细分这些反而伤情分。杨大郎便点了头。所以这次他们住的是许唤给拨的自家在城郊的别院,独立一个院子,配有打扫煮饭的下人,出入还有马车可搭。一家人能住的轻松自在,各项安排也体贴周到,很快,苗禾一家就在别院安顿好了。 来到苏城,苗禾当先想参观的,自是自家在苏城买下的铺子。整齐干净的铺子,还带一个颇大的后院,如今一半改成了长屋,很能存放库存。而一进门,几声“老板娘”“老板娘”的此起彼落,把苗禾听的有些别扭,又找不出词代替了。 看有些伙计年岁不大,苗禾多问了句,才知道大半是家乡受了灾,没亲没故跑来大城求活计的半大小子。如此也怪不得杨大郎雇用童工了。 就是铺子架上,只有寥寥几样商品。一是今年四月初、也就是他们出门前刚酿好送来的脆梅。一是桂花蜜跟纯花蜜的位置,上头摆了标示是「售罄,接受预定」。再有就是去年秋天煮的桃子酱梨子酱这些,也标「售罄」。 苗禾偷偷问杨大郎,“那,整个冬天,你付他们工钱都忙什么啊?” 要请稳定的工是不能一年只请几个月的。否则其馀月份人怎么生活,久了人肯定跑了不干。 “回收木箱。你说的。”杨大郎提醒。 “喔喔,是装果子的木箱么?” “恩。环境保护。” “……”苗禾挠挠头。虽说是自己教的,但从杨大郎嘴里听到,还是很奇怪啊。 再隔天,就轮到参观许唤家的酿酒厂了。 搭着马车一路转到山区近郊,那边周围一大片高梁麦子,都是酿酒用的作物。 许家的酿酒厂建置的相当完备。酿酒许多环节都要求大量彻底的清洗、干燥、消毒。少量的自己来还行,大规模没有弄上许家酒厂这般的人力配置,还得个个都是老手有经验的,多半得投钱教上好几年学费。别说,许家连瓶装的酒瓮都是自家产制了。 所以去年许唤来求李子的时候,苗禾想都没想就让杨大郎答应。而人谈下来的条件,在当时是自家小占便宜,这会儿成了互利互惠的美事,却是更好。 许唤笑眯眯地让人拿过一瓮酒,“来来来,正事在这儿。总得亲口品尝过这次两家合作酿好的李子酒了。” 拿过一套白瓷制的高级酒盏,分别盛了酒。滑入洁白酒盏的酒液透亮极了! 颜色是近玫红的茶褐色,澄净剔透没有任何杂质,就好比宝石一般漂亮! 此时鼻间也冲上一股浓郁果香,竟没因为过了一年而失色多少。再入口,甘醇馥郁,丝毫涩味都无!甜度不像苗禾自酿的那般重,却微带巧妙的酸意,和着当中所带酒气,各方层次平衡的恰到好处!! 当然,在苗禾喝起来,也就两句。“好香,好好喝!” 而这就是最好的肯定了。许唤高兴说道,“难得酒酿的如此成功,我与几位管家讨论过后,就想为这酒办一次品酒会,好打开场面。毕竟大郎家种的都是贡果了,有这块招牌,肯定能为我们的酒添金不少。” 按许唤打算,他就想比照苗禾家先前的赏花会,结合美景美食再多一股雅致风情,来办上一场品酒会。选的地儿是一间临运河的顶级茶楼。河边一片杨柳依依,正逢翠绿春色。悠悠河景,亦是开阔清雅。 “既然两位正好也在苏城,不如一块儿来热闹热闹。两位意下如何?” 杨大郎与苗禾当然没有二话地答应了。 为此,参加品酒会之前,苗禾一家也不得不来到苏城最大的布店,赶紧为全家置办新衣。 布店卖布也卖成衣,在店伙计的热情推荐下,苗禾与杨大郎各选了一套浅紫,一套月白,与两套娃子的嫩绿。纷纷换上试穿后,布料跟做工当真是料好细致没错,比镇上贵了两三倍的价格,还是让苗禾有些肉痛。 “不过大郎这样穿,真的好看!”绕着一身月白长袍的杨大郎,苗禾高兴道。杨大郎甚少穿的亮色,然而这一穿,却是把人古铜肤色衬的更健康性感,让人眼睛一亮! 杨大郎可不在意自己,如今小哥儿身上的一袭淡紫,滚了亮灰的襟头,也是往常没瞧过的颜色。合身的剪裁与精致的绣样,让小哥儿显的淡雅俊俏,就像天生就该这么穿似的。杨大郎指了指,对一旁热情陪逛的店伙计说,“这,浅色都来一套。” 苗禾登时拍人的手,“你干什么!?哪用这么多套,费钱!” “好看。回去也穿。” “回去哪时候穿?不用。小二啊,别听他说,我这套就好。” “可是这位哥儿,您穿真的好看啊。您家夫郎当真是个有眼光的,这剪裁、这布料都适合你!浅色更是很少人能穿的这么合衬,多难得啊!这批可都是今年春天新出的料子,哥儿您走过路过不能错过啊。” “买。”杨大郎就要掏钱。 苗禾还想劝了,一旁就有个声音不以为然地说,“到底买不买啊。没银钱买不起就别杵着店里碍人走路好。” 一转头,方才说话的是位小公子,神色颇为不耐烦。见人一脸傲气,后边还跟着仆役,像是颇有背景似的,苗禾不想多理会,拉着人就闪远。人开口这般说话,丢脸的是他,可不是自己。 只是继续与杨大郎几番攻防后,那些新衣最终还是全都给买了回去。 以致于一回别院,苗禾还有些闷。他不是不舍得花钱,但要花在刀口上么。 杨大郎抱抱人,知道怎么哄。“果酱与党参钱,来这拿了二百两。” 苗禾登时抬起脑袋,眼睛微亮,“真的?” “恩。” “那,那也该买你的啊!方才我都急忘了。回家前,我们再去一趟!” 杨大郎笑笑,忍不住抱着就亲。 小哥儿不舍得自己买新衣,却总爱给他一个汉子买。 这道理他是不懂,可不妨碍心中一股暖暖热热的情绪。 得要碰碰人、亲亲人才能平静。 *** 几天后,就是品酒会。 这天苗禾一家穿戴整齐来到会场,到的时候已有许多穿着华贵的宾客,低声交谈,笑语宴宴。在场还安排有丝竹乐声。轻轻柔柔的南方小调,与外头飘飘杨柳,颇为衬景。 品酒会请的多是与许唤有生意往来的商家大户,这种喝酒场合带伴的少。于是全家出席、还带两个娃子的苗禾一家,就显的格格不入。尤其这家人还个个长的好,汉子俊、哥儿美,被抱在腿上的两娃子也像金童似的玉雪可爱。 到场的宾客瞧见了,都不免问上几句。 许唤自是笑眯眯为大伙儿介绍今年才新添的上贡商家。前阵子苏城不是抢订果子抢了好一阵?就是他家种的。再有,这次新出品的李子酒,亦是这杨兄弟家出的李子酿的,可是与贡果同级。 这一说,场面便热闹起来。 “原来是杨老板本人!久仰久仰,去年你家果子当真是难订啊。” “人说见面三分情,杨老板,往后这订量该有的商量了。呵呵呵呵。” “林老板说的对!今天大伙儿能喝个几杯就是情分,往后有什么事儿,说一声都好商量!” 众人正聊得乐呵时,当中却冒出一句冷嘲热讽。 “哟,竟又碰上了。这不是几日前在城里没钱买衣的小户人家了,怎么也能混进来?这品酒会,竟是什么杂七杂八的人都请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