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耽美同人 > 当官不如食软饭 > 第179章

第179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陆家站队站得实在是太快了些, 被景王拖下水的速度就更快了些,以至于现下俨然成了中都城内最大的笑话。
    但无论如何,陆家现下既然已经在世人眼中沦为了景王一党, 景王现下谋反,就定然是逃脱不得的。
    “公子,陛下已经派人将陆府包围住了。”
    春珰快步走进院子中, 对树下负手而立的沈瑞急声道。
    “抓人了吗?”
    “还没有, 但门房传来消息,说是府门外现下也有人在盯着, 只怕……”
    沈瑞转过身来,面上瞧不出来什么情绪,只是淡淡道:“怕什么?”
    “时候差不多了, 派人去知会楚家做好准备, 一会儿若是有宫中来的人, 便直接领进来便是。”
    春珰稳了稳心神, 应承下来。她心中虽不清楚沈瑞的盘算究竟是什么,但也觉出了此事不小, 只盼着事情不要到覆水难收的境地。
    否则,她还没发下来的月钱就算是彻底打水漂了。
    楚老夫人而今已经不管事了,比起看账册,反倒是对佛经更感兴趣些, 只是不知道这兴趣之中多少是真心,多少是因着愧对。
    叶梅芸请过安后, 便转身要走, 却忽而听到身后传来缓慢又疲惫的声音:“泓儿他……”
    叶梅芸没有回头, 只是淡淡应下:“母亲放心,二爷现下在院子中, 虽不好出门,但吃穿不缺。”
    顿了顿,才好似保证似的说道:“此生都不会缺了他吃穿的。”
    楚老夫人缓缓叹了一口气道:“罢了罢了,我这一生为着楚家奔波,将楚家从覆灭之中一手拉扯出来,而今更是将生意做遍了中都乃至汴朝,也算不愧对了。”
    “即便是有朝一日到了下面,我对楚家上下也都能有个交代。余下的,便交给你们这些小辈自己折腾去吧……”
    叶梅芸的面上看不出什么情绪,闻言只是垂了垂眼,低声道:“母亲好好休息吧,这些时日中都内颇不平静,儿媳便不来请安了。”
    说罢,不愿在多听一句,便抬脚离开了楚老夫人的院子。
    彼时嫁到楚家的时候,她心中对这位楚老夫人也是满怀敬佩,能将楚家从式微之间扶持到现下中都内无人敢欺的地步,她功不可没。
    只可惜,她是一位好的当家人、一个说出去无人不称赞一句“响当当”的巨贾,却没能教导出个好儿子来。
    而今年岁大了,更是越发昏聩,早已经没了当初钦点管湘君做当家人的魄力。
    留在这佛堂之中,不去多问外面的事情,对她而言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小丫鬟从外面跑进来,有些急促道:“二夫人,夫人在厅堂内等您。”
    她压下心中那些莫名的情绪,知晓管湘君此刻找她过去,定然是沈家那边传来了消息。
    若是能够渡过这一关,楚家日后便再也不是身份低微的商贾了……
    单是这一点,就值得她散尽家财拼上一拼。
    沈瑞没有料错,消息才送到楚家没有多久,明帝派来的马车就停在了沈府门外。
    “公公没听错?只叫我一个人去?若是陛下需要,整个沈府的人收拾收拾一并进宫也不是不成的。”
    春和笑容有些僵硬,刚被热情迎进来的时候还琢磨着今日的差事好做,谁能料想到,从见了这小祖宗的面就被扯着好一通阴阳怪气。
    偏这小祖宗每一句都要强调一番自己忠君爱国,叫他都没法子制止。
    休说他现下还想不明白陛下一醒过来就召沈瑞进宫究竟是什么意思,就是知晓了,只要沈家一日不人死家亡,眼前这位就招惹不得。
    所以无论好赖话,春和都得凑合着听着。
    他笑得一脸为难:“沈公子这是说得哪里的话,陛下只是想起沈公子,命老奴接公子进宫去,哪里用得到这般大费周章。”
    沈瑞没接他的台阶,只是在春和面上的笑容快要维持不住的时候,才轻嗤一声:“最好不过。”
    春和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汗,赶忙跟在沈瑞身后,甭管如何了,只有将这小祖宗接进宫中才算作是正事。
    明帝病重早就已经不是可以隐藏的秘密了,是以即便现下世家之中颇不稳当,春和也还是引着沈瑞一路进了大殿之中。
    大约是因着要静养,所以大殿之中很是昏暗,处处都弥漫着一股子浓郁的汤药味,闻起来难免有些刺鼻,但沈瑞却好似浑然不觉般。
    春和轻声道:“陛下,沈公子来了。”
    明帝疲惫地睁开眼看着合手请安的沈瑞,面色上有些复杂,但最终还是缓缓道:“来了。”
    沈瑞弯了弯眼睛:“陛下邀约,岂敢不来?”
    明帝无奈摇头:“你啊,还是半点亏都不肯吃。”继而又转身对着春和道:“叫人都下去吧。”
    春和面上有些迟疑,但还是奉命将大殿之中伺候的太监侍女都一并领了下去。
    等到大殿之中只剩下他们两个人的时候,明帝才意有所指地问道:“你可知今日,朕叫你来是有何事?”
    沈瑞懒得陪他周旋,干脆捡了个床榻边摆着的圆凳做坐下,语调有些散漫:“招安?拉拢?借刀杀人?无非这三种,就看陛下想做到哪一步就是了。”
    “削弱景王、打压世家原本就是陛下始终筹谋着的,只不过一直没能挑拣出把好用的利刃罢了。而今景王扯着陆家一并下水,应当是将枕头送到陛下手中,可陛下却始终悬而未决,想来顾忌的无非就是倘若这次借了沈家的势,日后定然要致使尾大不掉。”
    明帝看着他的脸,眼神竟好似在看一个陌生人一般,半晌才有些无力地缓缓开口:“是朕错看了你,想不到这世家嫡子之中,谋算最深的竟然是你。”
    “虽无读书科考之才,却深得阴谋算断。”
    沈瑞闻言皱了皱眉,显出些不满来:“都这会儿了,还要玩一贬一扬的把戏?说不定陛下多夸赞臣几句,臣就当真能做出什么保证来。”
    明帝听着他这明显无礼的话也并未动怒,只是失笑着摇了摇头:“你并非庸才,心中自有谋算,又岂会因着朕一句话而错了论断?”
    沈瑞直了直身子难得正色道:“可是陛下有一句话说错了。”
    “什么?”
    “臣这些谋算没有半个字是阴谋论断,臣所行之事,俱是阳谋。”
    大殿空旷,稍一大声,就好像能生起回音一般。巨大的铜制九龙香炉之中燃着的是太医院新调配出来的安神香,可哪怕是此刻浓郁至极,也实在叫人难以安定。
    “难不成陛下当真以为这世上没有了景王、没有了几大世家,便可成全了什么太平盛世不成?”
    “说到底,陛下并不信任太子,觉着他只可做一庸碌的守成之君,因而便想谋算一个四平八稳的景象传到他手中,可此事当真是三五年便可行的吗?休说臣满心盘算,陛下又准备了多久?”
    明帝半晌才开口道:“你说得对,朕彼时尚在潜邸,若非长姐下嫁得了沈家的助益,朕在众多兄弟之中未必便是最出众的那一个。可也正是那一次让朕看清楚了世家究竟手握着多少权柄,甚至连天子之位都可左右。”
    “汴朝自建朝以来,世家便久久兴盛,便是没有今日之事,也早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待朕百年之后,太子年幼,权势定然会被架空,朕决不允许。”
    沈瑞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而今这朝堂之上,原主早已经将沈家子弟压得死死的,楚家又多从商不从政,白家老爷子懂得收敛,只怕最叫明帝夜里难以安眠的便是陆家了。
    此次陆家之事来的蹊跷,即便有景王从中搅混水,也未免太急促了些。
    到底是帝王,藏在暗处的手段不知几何。
    只是大约没想到景王反得这般快,这才将皇权架在了火上炙烤。
    “可即便陛下将朝中与世家相关的朝臣尽数屠戮殆尽,就能保证不会有新的世家起来吗?世家虽多年把持科考入仕,但汴朝而今的兴盛,就尽数是寒门铸造的不成?”
    明帝默了默声,他心中自然清楚朝中官员即便各有阵营归属,却也不能说不是好官。
    世家为保百年兴盛,惯来是会教导子弟的,若非如此,也不会出了个沈瑞,便使得人瞧见了就叫小霸王、小祖宗。他不过是爱玩、好奢逸,与那些个官宦家中将养出来的差得还远呢。
    沈瑞也不等他在心中尽数想明白,便直言道:“便是陛下真的对世家忍耐不能,现下一并发作也终究是引火烧身,得不到什么好下场。”
    他这话明帝自然清楚,若非如此,明帝也就不需要盘算这么多年了。
    半晌,明帝忽而笑了一声,好似想了个通透般:“说罢,让朕听听你的阳谋又是如何?”
    奈何沈瑞是个不大听话的,闻言只觉着疲倦:“陛下猜猜景王给了多少时间让陛下在此听臣讲故事?”
    “只一句,臣的商船此刻百年停在渡口,可运货、运粮,自然也可运兵,至于寒门……”
    他轻笑了声:“陛下若是肯交由臣去办,今日之后,百事俱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