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6章当年的百里连城
这一次变换后显现的场景,依然是边疆。 不过不再是战场,而是边疆的军营。 井然有序,各守其位的士兵们依然看不见他们俩。 百里连城抱着沐七夕,轻车熟路地走向军营最中央的帐篷,一边跟她解释。 “这是三年前,我接到了去京城封帅的圣旨。” 沐七夕点头,这件事她听说过。 听说当时的百里连城战功卓绝,连连破格提升,短短的几年内就从一个普通士兵升到了统御全军的将军。 但是,他的年龄,却才19岁! 这件事传到皇帝百里业的耳里时,连他也被震惊了,说十分想亲自见一见这个“野生的”少年将军。 于是,就传了圣旨宣百里连城进京面圣。 这事儿若是落到其他人身上,指不定得多激动多兴奋呢。 可百里连城却是一拒再拒,一拖再拖,连连三道圣旨都没能把他宣进宫去。 百里业大发雷霆,说他持功而骄,目无王法,要把他斩首示众。 可是,斩首的圣旨写好了,却没人敢送,也没人有这个本事能成功“捉拿”百里连城。 原因是,那时候的百里连城,就已经相当于边疆的“土皇帝”了; 手下的将士们都对他忠心耿耿,别说一道圣旨,怕是皇帝亲自来了都没用。 那些来送圣旨的太监或是官员,会说话的捡回一条命狼狈逃回京城,不会说话的永远留在了边疆。 当时,甚至还有人说,百里连城想拥兵自重,自立为王。 再后来,听说百里业气得暴跳如雷,差点就要御驾亲征,亲自来“捉拿反贼”; 不过被大臣们阻止了。 大臣们说:“边疆本就年年战乱,若我们自己再发动内战,无疑是给了外族可趁之机。” “而且,那个少年将军确实是个帅才,现在也没有真凭实据说他想造反,若皇上先发动战争,难免他会心生异念。” “到时候,他就是不想造反,也要被逼着造反了。” “而这场仗一打起来,无论哪方胜哪方输,损失的都是我国国力。” “不如,皇上反其道而行之,下令封他为帅,把他招到京城来再做打算。” 百里业的那一阵气头过了,左思右想,越想越觉得大臣们说得有理。 他从来都是个安乐皇帝,根本没有上过战场,若是真领兵出征,说实话,他还是有些心虚的。 若最后还打输了,那这大好的江山岂不是要拱手让人? 于是,百里业采纳了大臣们的意见,撤回降罪圣旨,重新写了加封圣旨,言明要封百里连城为帅,让他亲自去京城领赏。 事实上,这道圣旨里有很明显的一个陷阱。 就连沐七夕这种不精通政治的现代人都能一眼看出来: 一方面,若是百里连城还是抗旨不遵,那他想造反的心思就真的太明显了。 在古代的大环境下,最讲究的就是“忠义”二字。 不管你有多高的功劳,无故造反都绝对是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 如果百里连城真的这么做,他在将士们心中的威望肯定会下跌许多,之后百里业再想做点什么,就有了机会。 而另一方面,若是百里连城接受了圣旨,去了京城,那就不一定能再回来了。 百里业已经吃过一次亏,绝对会有所防范。 要么把百里连城软禁在京城,要么想方设法剥夺百里连城的兵权,反正是不可能会让他顺利“领赏”的。 这意图太明显,然而百里连城却没多少选择的空间。 “唉,刚才的那些黑衣人是谁呀?小连城后来怎么样了?” 沐七夕点着头,眼睛看着周围的士兵,思绪却还停留在刚才的场景之上; 不甘心地嘟囔:“怎么说变就变了呢,至少让我看完**嘛。” 这种感觉,就像看电视剧时,正看到**,停电了。 真的让人心痒痒。 却又无可奈何。 百里连城看着她鼓起两腮的可爱模样,笑道:“那些黑衣人的身份,夕真的猜不到吗?” 沐七夕气鼓鼓地转头看他:“能猜到是一回事,亲眼看到又是另一回事嘛。” “不用亲眼看了,你猜得对,就是小武他们。” 百里连城无奈摇头,抱着她走进了中央的帐篷里:“至于那个我,多半是活不长了。” 有勇无谋,注定是做不了大事的。 不过,现在,百里连城没有跟沐七夕详细解释; 因为,她已经被新的事情引走了注意力。 他们俩进入帐篷时,三年前还没恢复本来面目,还戴着人皮面具的百里连城,正坐在书桌后; 桌上放着一张圣旨,正是百里业新写的封赏圣旨。 天一站在桌边,犹豫片刻后说道:“将军,依属下之见,此事无妨,您……” 天一的话还没说完,百里连城猛地抬起了头,凌厉冰冷的视线直直地看向了帐篷门口。 那里,百里连城正抱着沐七夕走进来。 “咦,他看得见咱们?” 沐七夕吃惊,拉了拉百里连城的衣襟,示意他换个地方。 百里连城听话地往旁边走了几步。 那边的百里连城显然看不见他们,只是一瞬间的感觉而已; 盯了门口半响,没有发现异样,也没感觉到什么,百里连城转开了眸子,又低头看向圣旨。 他面无表情,眼神冰冷,身周的气息也是寒风刺骨,整个帐篷里酷似寒冬。 “啧,这就是三年前的你啊,果然够冰,也真亏天一能呆得下去。” 连她都想出去晒太阳取暖了。 “埃你试试看,是不是也能影响他的决定?” 她的话音刚落,那边的百里连城便又看了过来,冰冷的视线直盯着的,确实是他们的方向。 “好敏锐的直觉啊,他看不见咱们,却能准确地感知到咱们的位置。” 沐七夕感慨着,忽而又有些骄傲:“真不愧是我看上的男人。” 抱着她的百里连城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 听她夸赞自己,他该笑; 可是对面那个又不完全是自己,他又有点泛酸。 “我影响不了他。” 百里连城抱着沐七夕又换了个方向:“我刚一动念,他就能感知到我的存在。” 长大后的百里连城,显然比刚才的小连城敏锐得多。 意志力也强大得多,不会轻易被人控制。 那么,在这个场景下的百里连城,又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呢? 又会不会是历史的重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