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走道儿
宁家发生了这样的意外, 对于其他人来说就是听个响儿,安慰两声,可丧亲之痛不是空口白牙安慰两声就能好的。 堂哥之前是村支书, 这村上说是没有麻烦过他的人还真找不出来几个, 看着他的灵车入村,甭管以往有多少的恩怨, 这会儿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几分悲伤, 更遑论是宁家人了。 尽管是晚辈, 宁妈妈这些做婶婶, 当姑姑的眼泪也没挺过, 尤其是在听到孤儿寡母的哭声后,大家这心里就更不好受了。 怕买的冰块儿不够,宁爸爸又吩咐了几个侄儿发动各家,使矿泉水瓶子冻点儿冰送过来,他自己的脚步就有些趔趄, “爸……” 宁一诺急忙地过去扶了他一把。这么短短的半天功夫,宁爸爸鬓角就有白头发了。 “我没事儿,快去看看灶上还有啥要的, 有花钱的地方去找总管或者你小叔。” 堂哥的父母去的早, 也算是宁爸爸看着长大的, 这个侄儿尽管有很多的地方做的不好, 弄的不对,可是这些年的感情不是假的,宁爸爸这心里还真就好受不起来, 他也不知道自己将来到了地下该怎么向堂哥交代。 “好,我知道了。” 办这种红白喜事儿一般都是有总管调度的,组织能力又强,威望也得高,能使唤的了人的。 宁家自然也不例外,总管,副总管的都有,大家忙而不乱,可见这人的掌控力度。 短短的两三天的功夫,总让人觉得漫长的十年八年一样,伴着凄凉的唢呐声,在草木凋零的十月,堂哥下葬,宁中秋和红红两人成为了没爹的孩子。 堂嫂的娘家人陪着她,和宁家人几乎没什么交流,村里人已经有不少难听的话出来了,这个媳妇子,是个守不住的。 倒也不是空缺来风,她的娘家人也的确有这样的心思。 堂嫂守寡了这不算是最糟心的,糟心的是这两个孩子不是她的亲生子女,既然不是亲生的,这能和后娘一条心么? 万一自家闺女费心扒拉地将他们拉扯大,人家再拍拍屁股走人,到时候年迈不堪的闺女可怎么好? 这宁家家大业大的,人口也不算少,就算是少了自家闺女,这两个孩子也能长大,况且他们也不小了,都是十多岁的小伙子,大姑娘了,这不几年就能成家立业了,负担最重的时候呢,自家闺女一个妇道人家怎么能肩负的起这样的重担? 当然,她娘家人虽然有替闺女着想的意思,可也不是人人都有好心眼儿,知道这些年闺女家有钱,难道这钱就非得全都留给两个孩子? 不过这样的龌龊小心思目前却是万万不能露出来的,慢慢谋划呗。眼前要紧的是先让她脱离了宁家,到时候全心全意地依靠娘家,那时候他们才好说话呢。 宁家人尽管愤慨,可还真不好随便发表意见,事关两个孩子的一辈子,也的确不好说话。 宁爸爸一直没说话,不代表这里头的事情他不清楚,不过是碍于侄儿的大事儿,目前还不想在他入土为安之前说这样的事情,让亡者不得安息罢了。 这会儿,一定程度上也算是一切消停了,宁家德高望重的几个人就聚集在了一起,商量这事儿该怎么办了。 三老太爷辈分高,年纪也最大,思想难免地保守些,当然不愿意堂嫂再走一步,这不是瞎胡闹么,也不年轻了,快四十岁的人了,还瞎折腾什么。 宁中秋和红红俩作为当事人当然是在旁听的,小姑娘的表现反而比宁中秋这个娇惯长大的哥哥要好的多。两个孩子的意见也是要听听的,宁中秋的意思很明显, “如果我妈愿意留下,我和红红以后会好好孝顺她;如果不愿意,我俩也没意见。” 他俩能说什么,毕竟是晚辈,基本上就没有他俩说话的余地。 不过他俩能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宁家的老少爷们在心酸的同时也是欣慰不已。孩子懂事儿,可更显得凄凉。 “三爷,这事儿咱们不强求成吗?如果侄儿媳妇儿愿意守,让她守着;不愿意守,等过了百日之后就让她走,成吗?” 宁爸爸听了一大堆的意见,和宁中秋兄妹俩的意见一致。 “成,老大啊,这两个孩子以后……以后只怕是得你多费心了,没爹没妈的孩子,你多费心些……” 宁三爷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有些羞窘,毕竟这不该是谁一家的事情,可谁让宁爸爸最有本事呢?所以这事儿最后肯定得麻烦他,麻烦他也最多的。 “嗯,三爷,我知道的。” 宁爸爸的话不多,点头应了,这本也是自己答应过侄儿的,也不消得三爷特意嘱咐。不过也晓得老人家是一片好心,宁爸爸自然是没意见地应了下来。 既然做出了决定,宁家人面对的时候就更从容了。 宁家人的想法倒也不算错,不过却还是让宁堂嫂觉得有些寒心,这明明是自己的家啊,怎么就轮不着自己做主了呢? 尽管宁家人解释了又解释,并不是这个意思的,然而她这心里不痛快就对了,外加上娘家人在旁边撺掇敲边鼓的,很快地,宁堂嫂就做出了决定。 她要回娘家。 不过这话目前只有亲近的几个人知道,可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所以这话很快地就传到了宁家人的耳朵里。 就算是这态度上一直比较开明的宁爸爸也是有些恼了,这像什么话,侄儿头七可还没过呢,侄儿媳妇就生了这样的心思,这是不将他老宁家放在眼里了? 宁爸爸这边儿的恼火暂时只能憋在心里,毕竟堂嫂是晚辈,而且还是个女人,让宁爸爸跟个女人计较,他还真做不出来就对了。 不过这并不代表他就不恼了,宁妈妈和宁小姑出面去做宁堂嫂的思想工作了,宁爸爸面沉如水,屋子里的气氛凝重。 这房子一旦离了人,破败的特别厉害,老宅养护么不划算,重新推到重建么,更不划算了,毕竟不怎么住人的 。 宁爸爸想想觉得还是得想个法子的,这以后就算是不大回来常住,可老娘的年纪也大了,这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又得要回到老家来,所以得想个妥善的法子。 这房子给人借出去住也行的呀,完之后让人找找村里有没有合适的人家。 宁妈妈和宁小姑的工作也不好做,这道理谁都懂的呀,可过日子又不能靠着道理的,外加上骤然地发生了这样大的变故,宁堂嫂这心里就有些转不过弯儿来。 宁家人越是劝说,她越发地觉得宁家人这心里有鬼,想哄着她给宁家人养孩子,这以后呢,两个孩子大了,难道真的会孝顺自己这个没啥血缘关系的便宜妈? 别人她是不知道,可是红红她万万不敢指望的。 想想自己之前对着红红做过的那些事情,宁堂嫂也没觉得自己有脸求着姑娘孝顺自己。 “大妈,小姑,我不是只晓得顾自己的人,这实在是没办法了,但凡他活着,哪怕是残了废了的,只要他活着,我就能伺候他一辈子,可是现在呢?丢下我一个人,这以后的日子可要怎么过?” 双眼红肿,头发凌乱,声音嘶哑,宁堂嫂的状态实在不是太好,跟个疯婆子差不多。她说的凄凉,宁妈妈和宁小姑这心里也是特别地不好受就对了。 “看两个孩子,中秋都十五六,马上要成人了,你以后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就这么几年的功夫,熬过去了就好了。” 宁妈妈除了叹息之外也不知道自己能说些什么,听了小姑子这话,她忙点头, “可不是么,正是这个道理呀,女人啊命苦,这一步真不好走,你说你要是在有个好依靠,那也好的,可万一还不如现在呢?到时候你可咋办?” 宁妈妈这话虽然没有明说,可隐隐地有隐射她娘家人的意思,毕竟侄儿家的生活不错,她就不信这娘家人真就没点儿私心,完全是为了她好的。 宁堂嫂自然也是听出了这个意思,不过还是那句话,现在的她有些惊慌失措,跟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尽管也知道宁妈妈的话有道理,然而这心里总是有些不以为然的,毕竟那是自己在这个世上的亲人啊,不信他们,还能信谁? 至于宁家人么,也许是一片好心,可到底也是有他们的私心的,不会为全然为自己考虑。 “不管咋样,这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我现在也只能顾着眼前了。” 尽管话说了一箩筐,口干舌燥的,然而人家似乎不大领情。 宁妈妈和宁小姑俩人对视一眼,决定离开了,这人呀,钻了牛角尖了别人再怎么劝都是白的,非得她装了南墙,头破血流了,疼了才会回头,那个时候是不是能够回头就不大清楚了。 宁妈妈和宁小姑俩无功而返,宁爸爸听了之后也不再强求,人都这样说了,强求就没意思了,难道他老宁家家大业大的,还养活不了两个小孩子么? “行,随她,总之咱们不勉强就是了,左右咱们也不缺那点儿钱,养活两个孩子没问题的。” 宁一诺也是听说了这事儿,宁家人口虽然不多,不过这样的事情上传的倒是挺快的,而且大家的言论也是足够难听就对了。 不过这是宁堂嫂自己的选择,其他人说什么其实都算是多余不顶用的。 所以尽管义愤填膺的人不少,可他们除了说上几句闲话之外,也是没辙,当然也有些高高挂起的意思,毕竟这里头涉及到两个孩子的将来呢,多管闲事的话万一招惹上麻烦那就不大好了。 谁家的日子都不大好过不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尽管有人心热堂哥家的家业,可也知道有宁家看顾着,说不定就能惹上一身骚呢,索性就别沾染比较好。 宁堂嫂的决定既然已经下好了,她娘家人便鼓动着她将自己的东西收拾打包了,既然要走,赶早不赶晚的,再留下来也没啥意思了。 可是这里头就涉及到了个财产的问题。 家里的存折上到底有多少钱?到底有几个存折?家里的地该怎么处置?房子是不是该卖了?总而言之,这些都是问题,而且问题是越来越多了。 尽管宁家人和宁爸爸是不太在乎那点儿小钱和东西,可不管怎么说,这里头还有红红和宁中秋呢。 尤其是有宁中秋,他作为儿子,有资格继承父亲的家业的,而且他还是独子,这些东西按着道理来说都是他的。 也不知道宁中秋是自己想的还是别人教的,拉着妹子的手跪在了宁堂嫂的眼前,规矩地磕了三个头, “妈,如果你愿意留下,咱们一家三口以后好好儿过日子,我和妹子以后指定好好儿孝顺你;若是不愿意,那我和红红也不敢勉强,只盼着妈你这后半辈子平平顺顺的。” 这话说的敞亮,让不少人点头赞同,心善的女人们瞅着这俩可怜孩子,已经忍不住地开始抹眼泪儿了。 可怜的孩子,才刚刚没了爹,这马上又要没娘了,以后可咋整? 就是宁堂嫂自己,似乎也是没料到这一双便宜儿女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捂着脸“嘤嘤”地哭了起来。 红红缩在自家哥哥的身后,哭的让人心酸。 宁中秋虽然红了眼圈儿,可忍住了没哭,死死地咬着自己的下嘴唇,他早已经在心里发过誓,也跟着地下的爸爸保证过了,他一定会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来,让爸爸安息。 这样的温情没持续多久就对了,纷纷扰扰了半天,宁堂嫂终于在娘家人的安慰下,收拾好了自己的情绪。 宁中秋自己也哄好了自家妹子,宁一诺站在他俩身边,也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陪着。 这涉及到钱财,可就不是讲感情的时候了,谈感情伤钱呀,这话也在理。 宁堂嫂的一个侄儿还是什么的亲戚朝着宁家人讲起了《婚姻法》,什么狗屁的“夫妻共同财产,他姑姑还是姨姨的才是第一继承人,而宁中秋和宁红红是第二继承人,所以宁堂嫂最起码要占到一半才行。” 这话还没说完,不管是宁家人还是看热闹的村人,都开始哄堂大笑起来。 “呀,这后生倒没瞧出来是个秀才公啊,竟然还和咱们将律法了,既然这样,律法不外乎人情这话是怎么说的?后生你是觉得你这姑姑做的对呢?亡人尸骨未寒,这就想要霸占我侄儿的家产了,是欺负我老宁家没人么?” 这说话的也是宁一诺的堂兄,三老太爷的重孙子,这几年和宁堂哥走的比较近,关系密切,现在自家堂哥出了这样的事情,堂嫂没想着将孩子拉扯成人,竟然想着走道儿,这不是欺负人么? 不过上面有长辈压着,没有他们这些青皮后生说话的余地,所以堂哥就一直忍耐着,这口气憋到了现在,他终于是可以吐出来了。 “本也是这样,就算是打官司也得按着法理来,难道你宁家要仗势欺人么?别以为就你家有靠山,不就是个包工头么?现在不照样在县城待不下去了,宁老大走了,你老宁家还横什么?” 这年轻人也是个二愣子,说话书呆子气的不行,不过这到最后么,惹恼的可不是一个两个了。 “满嘴胡沁什么呢?这里没你说话的份儿,你给劳资闭嘴!” 不过没等老宁家的人有动作呢,小年轻就已经给宁堂嫂的娘家哥哥给教训了,一个嘴巴子扇过去,看着红彤彤的,也是好笑的紧。 “对不住,对不住,这个没出息的东西不知道好歹,大家瞧我妹妹的面儿,多担待。” 也不知道那后生是个什么身份,不过宁堂嫂的大哥还是各种地维护,似乎是很怕宁家人记仇,收拾那小子一样,连忙地将自家妹子给抬了出来。 宁家人这头脸色阴沉沉的不是一个两个,还是那句话,上面的长辈没发话,他们倒也不敢随便插嘴就对了。 “中秋他娘,如今这也算是咱们宁家的家务事儿,你找你娘家来见证是对的,省的我老宁家委屈了你,可这些人做你的主还是你自己拿主意?” 三老太爷的脸色铁青,对着宁堂嫂说道。 按着他的年龄和辈分,这已经很久没有年轻人在他跟前这么放肆了,简直不知所谓。 这几年因为宁家的发迹,老爷子也是水涨船高,越来越有权威了,如今板着脸的时候,也是足够让人心颤的。 “三太爷,我的事情我自己拿主意。” 宁堂嫂自也知道这样说肯定得罪娘家人的,可是这会儿她有些顾不上的,不这么做,万一老太爷不让她走,或者让她光身子滚蛋的话,她也是没任何法子的。 “成,既然有你这话就好,那么就让不相干的人闭嘴,这是我老宁家的家务事儿,也轮不着你们这些读书人,知识分子来给我们这些老不死的上课。我老宁家难道一个读书人也没了,却不知道你们这位后生是哪所高校出来的?我们这儿也没个能拿得出手的,就一个今年的高考状元,不服气的话事后你们再比划比划,老头子也见识见识你们家的文曲星。” 老爷子中气十足,说到最后就略微地有些搞笑了,然而这样的场合谁也没觉得搞笑,提起了自家的状元,个个儿地都挺直了腰背,满脸的骄傲之色。 宁一诺倒是给弄了个大红脸,不过也是因为佩服老爷子的这一张利嘴,因为他的这一番话,现场的气氛倒是没那么紧绷了,略微地放松了些。 “唉……” 说起来也是没辙,这人比人,气死人,宁家的年轻一辈读书可都厉害,尤其是宁老大家的那个老大,年岁不大,可人家已经是大学生了,别说是方圆三五十里了,就是全县的人都因为出了这么个状元骄傲呢。 本县作为文学之乡,出个状元不是正常的么? 唯独遗憾的是宁家的那孩子是在市里上学的,如果是在本县的话,那就更完美了。 这些倒是宁一诺所不知道的。 听着对方的这些叹气声,宁家人就更满意了。 “中秋他娘,我这儿有个章程,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吃亏,那就按着老头子的来,觉得吃亏了,那随你们,要打官司也成呀,我们老宁家奉陪的。” “三太爷您说,我听着呢。知道您老德高望重,指定公平的很。” 两人之间打了几句机锋,胜负未分。 老爷子历经世情,宁堂嫂也不是个吃素的,所以现在要紧的就是该怎么分这个家产了。 “这家里的东西,不管是存款也好,地也好,还是房子也好,按着道理的话都该是中秋的,这没毛病?” “可不是,中秋可是我哥的独子,这些东西当然是要留给亲儿子了,难道还要留给外人呀?” 三老太爷横了一眼插话的年轻人,逼着他闭上了嘴巴,然后继续开始絮叨, “不过既然有个什么《婚姻法》,上头也有些说辞的,咱们也都是良民,总不能不管不顾,这个家该怎么分?我是这样想的,你和中秋每人四成,丫头两成以后当嫁妆,你们觉得可妥当?” 老爷子显然也不是信口开河的,尽量地保证了公平。 不过显然这么个分法还是没法子让人人满意就对了,至少宁堂嫂觉得自己委屈的慌。 “三太爷,这个家以前是个什么光景您也知道的,这些年我也是苦死苦活的过来的,好容易地有了起色,可那个死鬼呢,丢下我们娘儿几个走了,这如今我一个人妇人,也不年轻了,这后半辈子可怎么过?总不能让我上街去要饭?” 宁堂嫂说的凄凉,不过没人出声支援她就是了。 “那依着你的意思呢?” 三老太爷倒也没有生气,反而是很平静地问道。 “这,最少我也得拿五成……不然这日子真过不下去的……中秋和红红的学费都是我大伯掏的,住校的学生娃娃平时也花不了几个钱……” 她之前想说个六成的,不过偷偷地瞄了一眼抽着烟,一言不发的宁爸爸之后,这才改口了。这样不算是太过分,应该是在人家底线范围内。 “五成也成,不过房子不算在内,算是留给两个小的一个落脚的地方,你看这样成吗?” 这种事情自然是得有商有量的,并没宁一诺以为的那样火爆,而是跟菜市场讨价还价的一样。 最后达成的结果就是房子和地给兄妹俩留下,不过存款基本上就给了宁堂嫂。 “三太爷,这还有个赔偿的问题呢,好歹地能有个十来万,到时候这钱该怎么说?” 这个话题却是沉重的很,这话一出,引的宁家人狠狠地瞪着她,这会儿就真是仇人了! “我也没说错,我知道这是他的卖命钱,可这不是个小数目……” “如果你能要来这钱的话尽管去要,百八十万的我们都管不着,如果你要不来这钱,以后也别上我宁家的门聒噪,成吗?” 宁爸爸沉沉地说道。 就算是再怎么混,宁堂嫂这几分自知之明还是有的,也不会真就给钱晃花了眼,如果宁家人不插手,尤其是宁爸爸不帮忙的话,凭着他们的能耐,能要来多少?三两万地说不定就给打发了。 这宁家人大方,她就以为能在这事儿上也大方一把呢。可惜…… “既然这样,那就这样,这是一万块钱,也算是我对着两个孩子的一份儿心意……” 临走之前,宁堂嫂看了一眼可怜兮兮的两个孩子,大方了一把,自己也算是对的起他们的爸爸了。 宁中秋推辞不要,不过宁堂嫂非塞给了他,宁堂哥的头七刚过,这个家也就彻底地散了。 宁堂嫂随着自己的娘家人,拉着自己当初的嫁妆箱子,自己的衣服,分出来的粮食这些的,走了,彻底地离开了她生活了十多年的家。 这以后的人生路到底是怎样的,谁也不知道,希望她能一切顺利了。 不过想想她那个三角眼的嫂子,只怕这个心思是要落空的。 听说宁堂嫂并没有住进娘家,而是在村里买了个旧房子住了进去,理由是她自己重孝在身,也不好冲撞了谁,就算是娘家那也不行。 这个事儿倒是让不少人点头,那女人也没傻到家,还是有些心眼儿的。 “头七”之后,宁家人带着宁中秋和红红俩人离开了村子。 两个高中生,难道不用上学的么? 尽管丧亲之痛,可宁爸爸更希望他俩能振作起来,发愤图强,给自己争口气,也给死去的侄儿争口气。 也是借着读书,让两个孩子能走出伤痛,这才是要紧的。 家里的地都承包了出去,活物儿也都卖了,剩下了自家那只快要老死的老黄狗,宁爸爸决定拉去农庄,好歹地也能帮着看看门的。 “中秋你还一年高考,红红还两年,你就别折腾了,红红我给转去市里,让她和你大姑一起上学,也有个照应,你觉得咋样?” 自从侄儿走了之后,宁爸爸对着侄孙的态度就大变样,彻底地将他当成了一家之主来对待了,这孩子也的确是个好孩子,最起码孝顺,也知道护着妹子,的确是个好孩子。 “我没意见,不过这样的事情总得麻烦大爷,以后我和红红会好好儿孝敬大爷大奶奶的。” 这种伴随着疼痛的成长总是让人心酸,可又莫可奈何。 “肇事者那个你有什么想法?要钱还是要公道?” 宁爸爸问的直白,想知道他的心思,依着宁爸爸么,多要点儿钱,也算是两个孩子的保障,可是这样做,人这心里总是憋着一口气的,出不来的话指不定就给逼疯了。 “我要他付出代价,一命换一命,我要他血债血偿,就算是要不了他的命,让他去班房待上几年,这个要求不过分?” 宁中秋的选择并不让人觉得意外,这个时候的他,表情阴郁,拳头握的死死的,一副找人拼命的架势。 “成,那咱们就公事公办,不私了。” 在回县城的路上,宁爸爸和宁中秋俩人三言两语地就将这事儿给定了下来。 这些风雨自然是不需要宁中秋出来面对的,不过他还是跟着宁家请的律师出现在了肇事者的面前,死死地将这个人的样子记在了心里。 最后听说赔偿款有十多万,那人判了三年,宁中秋很不服气,然而结果已经下来了,不服气也没多大用了。 他现在是高三生,宁爸爸逼着他回学校去了。 这些事情也只能到此为止了,再折腾下去,意义不大,人死不能复生,外加上家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散了,如今要紧的是帮着侄儿将两个孩子拉拔大,等着将来两个孩子成家立业了,他也算是能对着侄儿有个交代了。 宁爸爸的心思倒也简单。 既然已经到这个地步了,这事儿也就瞒不下去了,宁奶奶终究还是知道了,老人家拉着两个重孙的手哭了好久,这没爹没妈的孩子以后可要怎么着才好呢? 好容易才让人给劝住了,宁爸爸也说了,这俩孩子有他呢。 宁奶奶也知道儿子的脾气秉性,既然他答应了,肯定一切弄的妥妥当当的,只是这心啊,还是担着的。 宁奶奶除了哭自己可怜的侄孙之外,再就是咒骂孙媳妇儿太绝情了,这就算是看在死人的份上,也不该这样的啊,人在做,天在看,总有一天老天爷会收了她的。 可惜的是,目前老天爷还没有看到这一点,那个女人还没有得了报应。她年纪大了,指不定看不到那一天了。 宁妈妈倒是会安慰人,很快地就绘声绘色地说起了宁堂嫂家那些不是省油的灯的娘家人,侄儿媳妇儿甭以为娘家就是靠山。 宁奶奶自己也是寡妇人家,将几个孩子拉大,这里头费了不知道多少的心思,原本对着侄孙媳妇儿还挺同情,女人不容易,寡妇就更不容易了,这路是越走越窄了。 可惜的是,侄儿媳妇儿以后的日子只怕是更难了。 宁家其他人没经历过这个事情,倒也不以为然,现在都什么社会了,宁奶奶竟还都是这些老黄历。 红红的入学手续办好了之后,她和宁秀俩住在同一个宿舍之后,宁一诺这才带着些许的不放心,离开了家,回学校了。 他请了半个月的假期,连带着十一的七天,这几乎快要一个月了。 尽管宁家人在宁堂哥的“头七”之后就让他先回学校的,可宁一诺自己还是坚持留了下来,他也想尽一份力的。 宁秀对着自家哥哥偷摸说,红红看着没那么伤心,是不是因为她还嫉恨着堂哥? 宁一诺只能苦笑,这样的事情他上哪儿知道去,不过红红对着宁堂哥和堂嫂有心结倒是真的,宁一诺告诫宁秀别瞎说,这样的事情就算是知道也不该说出来的,宁秀直接地对着自家哥哥翻白眼。 她又不傻,难道不知道这事儿不该说啊。 不过即便如此,红红跟以前相比更加地沉默寡言了,原本就不胖,现在更是瘦成了一把骨头,让人忍不住地生了几分怜惜和心疼来。 现在听着宁秀的这话,宁一诺虽然知道宁秀不可能撒谎,可这心理上还是挺不落忍的,最怕的就是小姑娘自己一边儿纠结一边儿难受。 双重煎熬那也不是谁都是能挺过去的。 然而这样的事情也没办法开解,只能她自己想通了。 宁一诺回学校之前,倒是找了宁中秋和红红一起出来吃过饭,对着兄妹俩叮嘱了几句,关乎红红的事情,他一句也没提。 “相互扶持,谁也不愿意遇上这样的事情,且看以后,好好儿地或者,照顾好自己。” 这就是宁一诺能说的,能做的全部了。 尽管两人都点头应下了,可能有多少的效果,宁一诺也不知道。 宁一诺的回归,最高兴的就是丁唯一,她之前是真的各种担心,然而妈妈不允许她去找宁一诺,说自己这种时候去,只能给他添乱,征求了宁一诺的意见之后,她就乖乖地待在了学校,可这心里一直都惦念着宁一诺,现在看到他人了,这总算是放心了。 宁一诺也是因为堂哥的意外,这心里有了一丝丝的畏惧,不管是自己还是宁秀,总有一个人会在三十岁离开这个世界,宁一诺这心里能不畏惧么? 如果命运还是按着它原本的轨迹运行的话! 所以也还是自己劝说宁中秋兄妹的那些话,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说不定这哪一天就会永远地看不到对方了。 随着宁一诺一起进京的还有王老爷子。 尽管嘴上嫌弃着,不过老头儿对着宁一诺的表现很满意,这家里专门收拾出来的书房啊,给自己准备的拐杖之类的,林林总总的总能看出他的贴心来,老头儿这心里自然是熨帖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