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舅爷爷
六十九办七十大寿, 也是本地的风俗,冲喜过坎儿。 宁奶奶自己也重视,听了儿子的劝解之后, 打算将远在千里之外的娘家兄弟妹子地都接来好好儿见见, 团聚团聚。 尽管现在的条件好了很多,可是宁奶奶的娘家远在西北的深山老林里, 路途遥远不说, 主要的是路况糟糕的不行, 山路十八弯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看的人都是心惊胆战的, 更别说是开车去了。 这次宁爸爸先拍了电报回去给自家舅舅,让他在附近的县城等着,自己两口子亲自去请。 这也是预为之举,毕竟宁奶奶真的过世的话,这白事上肯定要通知娘家的,总不能这之前十头八年的没走动,突然地去请舅舅家,脾气不好的指不定就指着鼻子给你骂出去了, 就算是脾气好的, 这心里指不定也是各种不情不愿呢。 哪儿就能有这么敷衍的外甥?既然你不拿我们当回事儿, 也甭指望我们拿你们当回事儿了。 白事上要看舅舅家的势, 你也甭指望了。打发两个小辈儿过去晃悠上一圈儿就算是好的了,阖族的男女,尤其是嫡亲的兄弟姊妹的想都让出现, 简直是做梦呢。 自打宁奶奶过了六十大寿之后,宁爸爸就和就和舅舅家的走动越来越多了。这也是没办法,不然的话宁一诺相信宁爸爸和没见过几面的舅舅能有多深的感情,远亲不如近邻,这也不是随便张口说说的。 不过既然没辙么,那就好好儿地走动。 舅爷爷家那是真穷,到了10年之后,他家才通了电话,手机进了他们的山沟沟里,彻底就没信号了,你可以拿着当手表使。想打电话也可以,就跟电视里演的那样,爬一两个小时的山之后再东转动,西转转地到处找信号。 国家级贫困山区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想想都让人觉得可怕。 不过舅爷爷是个好强的,老革命出身的他安贫乐道,并不以贫穷可耻,还不许儿孙投机取巧,需得老实本分过日子才行。 舅爷爷几十年前也是个大人物,在革、命时期曾经给中央的大人物做过警卫员,不过后来大人物给打倒了,他出事之前将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放走了,告诫他们低调生活,别胡乱出头。 辗转回到了家乡的舅爷爷谨守老领导的遗言,待在乡下务农就是大半辈子的时间,哪怕后来平、反了,恢复了以前的待遇,舅爷爷也没离开家乡。对于自己经历过的那些风波,老人家从来不提,讳莫如深,宁一诺也不过是从宁奶奶,宁爸爸的嘴里听了个只字片语的。 老人家的一辈子就是这么朴素过来的,只听着老领导的,至于别的,日子能过的下去就成,他以前吃糠咽菜的,现在的生活已经好的不得了了,还强求些什么呢? 舅爷爷的两个儿子都是很老实的那种人,将宁家当成是亲戚往来的,人情世故方面做得极好,丁点儿宁家的便宜也不沾,他家送来的野菜,苦荞这些都是宁奶奶惦念的家乡味儿。 反倒是因为这样,宁爸爸对于自己的舅家颇为照顾,两个表弟也是经常地接济,彼此之间的距离虽然远,可关系却一定比和宁一诺的舅家牛家更亲近。 宁爸爸看重的就是这种对等的往来,而不是将自己当成冤大头,一味地只晓得索取,不知道付出的那种举动。 钱多钱少的他也不愿意计较太多,可谁也不愿意给人当人傻子和冤大头的。 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宁奶奶这些日子正是欢喜的时候呢,没有丁点儿的病容,哪儿瞅着就像是要死的人了? 宁妈妈觉得婆婆矫情的很,不就是折腾自家两口子么,千里迢迢开车跑上一趟,虽然是两个人开车,不过也够呛呀。 不过这话宁妈妈却一丁点儿的都不敢说出来,甚至是这种意思也不敢在丈夫婆婆面前表露就是了。 闹不好就是家庭风暴,而且她还讨不着好的。 宁妈妈又不是傻子,既然事情必须得做,自己态度好点儿说不定还能额外得些好处呢。 宁家夫妻俩出远门,外加上带个司机一起出门儿,到时候替换一下,两人开车毕竟轻松点儿,这么大热天的开车其实满受罪的。 宁爸爸找人借了个宽大的越野开,毕竟要走山路,路况不佳一般的车也撑不住。 这一路上宁妈妈虽然没少了抱怨,可是在见到宋家舅舅的时候,宁妈妈这脸上的笑就没断过。 舅奶奶早年就去世了,舅爷爷在两个儿子成家之后给两个儿子分了家,他一个人单独住,不过既然是宁家给老姐姐贺寿,老爷子也是将两个儿子都叫上了,还带着他最小,最疼的小孙子打算一起出行去见见世面。 这几年虽然没少了音讯,年轻一辈儿的还真没见过面,不大认识,就算是亲娘舅,宁爸爸也是头一次见真人,和自家老娘长的很像,他倒不至于认错人。 这会儿按着约定见了面,老爷子虽然年纪不小了,可是腰板儿挺的笔直,那股子军人的气息浓厚。 老爷子看着高大壮实的外甥也是欢喜的不行,这个外甥,也着实是个人物,老爷子满意的不行,对比一下自家两个憨实的傻小子,老爷子这心就更偏了。 “大哥,我是思军,这是老二念军。” 老爷子一辈子以自己的出身为傲,给孩子气名字也是一样。 “你俩好,头一次见面,这是你大嫂。” 头一次见面,就是认亲,也不奇怪。 山路十八弯的回城让宁妈妈死死地拽住方向盘不敢松开,这么短短的三十公里路,愣是开了一多小时,吓的宁妈妈一身的冷汗。 至于替换的司机,他还不如宁妈妈呢,宁妈妈还真不敢将一车人的安危交给他就对了。 至于宁爸爸,更甭提了。 “这路不好走,怪不得咱们这里的经济落后了,物资不流通,进不来出不去的,这个地方要发展,总是比较难的。” 宁妈妈在上了国道这之后,将车交给了司机,自己坐在副驾上,忍不住地感慨道。 “这已经好多了呀,前些年就是黄土路面,稍微下点儿雨就没办法走了,现在政、府给修了这种砂石路,最起码下雨了不会泥泞。” 思军倒是比弟弟开朗些,对着宁妈妈解释道。 “这还好多了?” 这话让宁妈妈大吃一惊,实在是想象不来前些年的路况到底有多糟糕了,他们当地的路况也不咋地,沥青路虽然也到处都是补丁块儿,可也不至于成这样子。 简直可怕,宁妈妈想想刚刚的那段儿路程还是心有余悸的。 经过这么一回,她觉得自己以前抱怨路况差都是毛毛雨了。 两天的功夫倒还算是从容地回到了家,这出门五六天的功夫还真是长了不少的见识。 宁奶奶和自家小弟见面并没有宁妈妈以为的那样从容,宁奶奶扯着弟弟的袖子就开始掉眼泪,就算是一路上瞧着刚强至极的舅爷爷,也是眼泪不断。 如果不是现在的条件好了,宁爸爸又有心的话,说不定这姐弟俩这辈子还真不一定能见着面的。 至于晚辈们自然是劝了又劝,好容易地才让两位老人停了下来,年纪都大了,太过激动了对身体不好。 “妈,先让舅舅和两位弟弟坐下来喝口水,咱们这一路上都是赶路,吃的也是凑合的很,我这会儿也饿了,咱们弄点儿东西先填填肚子,让舅舅好好儿休息休息。” 宁爸爸这话一下子地就让宁奶奶冷静下来了, “厨房炖了汤,又现成的面条儿,来碗酸汤面,坐了那么久的车胃口肯定不咋好,先吃点儿酸的开开胃,晚上咱们吃肉。” 家里有个保姆大嫂就是有这么个好处,随时随地都能吃上一口热乎的。 “成,就这么办,先吃饭。” 宁妈妈早就在人家叙话的时候去厨房帮忙去了,这没多会儿的功夫饭菜就断了上来,宁爸爸夫妻俩的胃口还真是一般,巴掌大的碗每人一小碗儿,宁奶奶不大饿,也不过是陪了小半碗儿。 不过舅爷爷父子好胃口,三斤的面条儿父子爷孙四个直接地包圆了。 宁奶奶看着他们吃的香甜,这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尤其是看着自己六十多的兄弟也是两大碗面条的时候,就更高兴了。 他们这个年纪,能吃是福。 “这面条对胃口,我吃着正好,如果不是这一天坐着没动弹的,还能来两碗呢!” 舅爷爷这话让宁妈妈瞠目结舌起来,我的天呀,这都是一门子啥亲戚呀,不过看来要让保姆大嫂那头多准备点儿,万一这饭菜不够吃那可就现眼了。 吃完了饭之后,宁爸爸带着两个表弟去公司了,宁妈妈也去店里了,留下了老姐弟俩叙叙旧,毕竟儿孙在跟前,有些话也不是太好说。 舅爷爷在宁家住下来,最高兴的就是宁奶奶,有个人陪着她聊那些旧话,聊以前的那些人和事,再看着自己老姐弟俩都是头发花白,说到动情之处也是忍不住地就会哭出来。 以前的那些人还在世的也不多了,况且日子过的不咋样,一大把年纪了还要下地干活儿的不再少数。 宁奶奶感慨自己有个好儿子,这一点舅爷爷也是赞同的。 老姐姐好福气,他也算是托福这个外甥了。能走出大山,来到大城市,到处地走走看看,也是挺好的,他老了,不知道还能活多久了,这样的机会是少之又少的。 正日子的前两天,宁奶奶的两个闺女都出现在了宁家,一是因为舅舅在,二是想知道大嫂这边儿是不是有什么需要帮衬的地方,尽管宁家是有保姆,可一个保姆总还是觉得有些不顶事儿,还是自家人比较贴心。 宁妈妈当然没问题,有自己人在,甭管是厨灶上还是跑路啥的孩都比较放心些。 至于采买这种事情都是宁妈妈自己一手掌控的,她不想让人贪小便宜,弄的自己心里不痛快,尽管是小钱,可人这心里就是这么奇怪。 如果是自己送人,千八百块地现在宁妈妈也是不放在心上的,可若是在这种事情上少个百八十的,她这心里也不痛快的很。 她可不认为宁家的这姐妹俩都是不贪小便宜的圣人,左右信不过,一开始就使唤,省的闹的不开心。 家里的事情这姐俩倒是可以帮忙,端茶倒水伺候人的事情不正适合么? 左右伺候的不是她牛家人,而是宁家的。宁妈妈能躲清闲就躲清闲好了。不得不说,宁妈妈的这种策略还是挺不错的,至少儿子闺女都围绕在身边,外加上有娘家兄弟陪着,宁奶奶的好心情就没断过。 到了正日子的前一天晚上,请了假的宁秀和宁一诺回到了家里,这俩孩子在宁家亲戚朋友中的名声可不是一般二般的好,大家围着兄妹俩关心了好些话。 宁秀还是初中不知道将来是个啥情况,可宁一诺这马上就要高考了,依着他的成绩,铁板钉钉的大学生,这是宁家,甚至包括宁家的双方的亲戚家中的第一个大学生呀! 虽然大学开始扩招,国家也不包分配了,可是在他们这种注重教育,看重孩子读书的城市里,大学生还是很了不起的。 况且宁家的孩子也不愁没好大学上,将来也不愁没好工作的,家里这么大的摊子,就这么两个儿子,肯定就是他俩的家业了。 老大占着大头,这个侄儿外甥以后就是需要大家拉拢仰望的人物了。就算是自己这一辈人不需要去求侄子,不需要靠一诺生活,可是下一代呢? 这自家的孩子可没有人家一诺的好本事,纵然是宁秀都比不上,遑论其他。 宁一冰看着被人围着嘘寒问暖的哥哥姐姐,这心里还真是不痛快的很,不过这种家族,亲戚团聚的时候,宁一冰可不干使性子摆脸子,不然的话爹妈指不定怎么收拾自己呢,这丢面子的事情可不能干。 谁不知道她爹妈最好面子,如果自己真的敢丢他们的面子,那她的下场肯定也好不到好哪儿去就对了。 宁一冰之前还是笑颜如花,转头之后就是冷漠一片了,看着堂姐宁小小似笑非笑的样子,宁一冰也没想着要在她面前伪装,冷漠地转身上了楼。 家里亲戚多了真心烦,以前的三楼基本上是她们兄妹的地盘,可是现在呢?小一辈的基本上都可以出现在这里,真是烦也烦死了。 这些粗胚可没有尊重别人**的意思,啥都乱翻乱看的,宁一冰想要忍住不发飙还真是有些难。 “妈——” 看着自己的卧室里乱成了猪窝,表弟表妹们尖着嗓子连蹦带跳的,宁一崩溃了! “都滚,都给我滚出去!” 她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将这些熊孩子放进了自己房间的,明明可以去两个小的房间玩儿呀,他俩的房间最大,玩具也最多的。 宁一冰的这一嗓子还真是惊天动地,将底下的大人们给都惊动了,宁妈妈的脸色果然有些尴尬,伴随着几个小孩子的哭喊声,妇女们也顾不上嗑瓜子闲聊天了,急忙地朝着楼上奔去,万一委屈的是自家的小祖宗呢? 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现在谁家的孩子不金贵? 等众人看到宁一冰跟垃圾场一样的房间时,忍不住地倒抽一口凉气儿,这群熊孩子,这简直就是在拆房子呀! “没事儿,没事儿,坏了就坏了,妈妈再帮你买。” 知道自家小祖宗脾气的宁妈妈赶紧地安抚她道。 “妈妈,您看看我的课本还有奖状,奖杯这些的,您上哪儿去买?再说了,这件舞衣是我们下周要去比赛的呀,定制的东西您上哪儿买去?烦死了,不都说别让他们进我房间么?” 不说还好,提起来宁一冰就更恼了。 “哎哟,多大事儿呢,大侄女儿也该是时候好好儿学习了,这跳舞还能跳一辈子咋滴?” 看着自家的小宝贝儿闹的厉害,这就有个远房的姑姑对着宁一冰说道,丁点儿没觉得自己有多少的错处,皮里阳秋地道。 宁一冰这些日子正因为这事儿恼呢,妈妈也告诉她,上了初中之后这就是个爱好了,不能跟现在这样频繁地天天跳舞了,这会儿不是戳人伤疤么。 “……” 宁一冰虽然有心反驳,不过顾忌人家是亲戚长辈,宁家也没有小辈儿能跟长辈顶嘴的道理,所以闭嘴不说话了。 不过盯着宁妈妈不放,这总不能由着她欺负自己? 宁妈妈心里也恼呢,不过碍于亲房情分,倒是不好开口。 “行了,我们带着孩子们出去玩儿,你收拾收拾。” 不过可惜的是,这位姑妈一把年纪了,还是个拎不清的,倒是不依不饶起来了,嘴里正说些不咸不淡的话挤兑呢。 宁家这些年日子好过了,别人都跟着他家发财致富了,可偏生这位姑妈没沾上娘家堂哥的一点儿便宜,这心里还真不痛快呢,这如今有了机会,说上几句酸话的倒是正好可以出出气儿。 至于其他的几位,宁一冰的两个正牌姑姑,倒是有些尴尬,她家的闺女、孙子的正是破坏大军的一员。 宁妈妈因着她这话倒也是有些不痛快,刚想回嘴,不想就听见了一个让众人诧异的声音, “孩子不懂事儿,不能跟吃屎的孩子计较,这大人也不懂事儿么?都是一把年纪了,最起码的素质都没了?也恼不得孩子没素质。” 宁一诺的这话还真是一点儿面子也没留,怼的这位姑姑脸红脖子粗的,品尝过自家大侄子厉害的大姑眼里闪过一丢丢的幸灾乐祸,最好双方吵吵起来才好呢。 浑然忘记了这是自家老娘的好日子,这种时候吵吵起来真的好吗? 不过宁一诺没给姑妈开口的机会, “如果不乐意来那就先回,我奶奶的大好日子,我们也不愿意找不自在,您也甭找存在感,一冰辛苦了那么多年才有那些奖杯奖状,别人的成果您不愿意尊重,我们家也不欢迎这样的客人。” 出嫁的闺女本来就是亲戚,他这话大面上没毛病,不过实际上么,这人以后基本上可以不用出现在宁家了。 被个小辈挤兑成这样,尽管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宁一诺不礼貌,可还是那句话,肯定不会谁一方的错,小的跋扈,可老的也太不尊重,跟个毛孩子闹腾什么? 想想这位姑姑自己能吐血三升,给气个半死的。 宁妈妈这心里畅快了不少,不过也不愿意儿子陷入家长里短里头,未免没有男孩子的气度,忙推了他一把,让他下去招待客人去了,自己来收拾残局。 至少这位妹子也是要安抚安抚的,不能大好的日子闹起来,那样的话谁的脸面上都不好看,这不是成心添堵么? 宁一诺最终还是忍住了,他是主人,真不好带头闹起来。 这种人简直给脸不要脸,完全不能惯着就是了,若是换个人,宁一诺指不定还不会这般恼,瞅着是她,宁一诺就没好气儿。她家孩子最后成了个惯偷,顺亲戚家的东西简直不要太溜,完全不敢放进门的那种。 最奇葩的是有一次,宁秀结婚第一年串亲戚,去了这位姑姑家,前后坐了不到十分钟,喝了她家的半杯白开水,后来这位追到了宁小姑家,说是宁秀“不小心”拿了她家的一千块钱,她搁在洗衣机里的,唯有宁秀去洗手间了。 宁秀那叫一个恼,自己再穷哪儿就穷疯了,瞅着一千块钱就挪不开眼了。 依着宁秀的脾气,肯定是不会妥协的,甚至闹到了要打电话报警的时候,这位姑妈的宝贝小儿子才吭哧吭哧地说出了真相,那钱是他偷摸拿的。 这位姑妈借着教育儿子,竟然也没和宁秀跟侄女婿说声抱歉就扬长而去,这之后,宁秀再没去过她家就是了,完全不可理喻的一家子人,没一个好东西。 这辈子她家大儿子找了宁爸爸要打工之后,被宁一诺给搅黄了,因为这位大表哥也是个游手好闲的主儿,最爱赌博,甭管手头上有钱没钱的他都会去赌,最后的债务都落到了宁爸爸的头上,谁让他在宁爸的地盘上干活儿呢。 上一世就是这样,每次来打工几个月,欠着三四万的债务就消失不见人了,宁爸恼归恼,气归气,可烂摊子还得他收拾。 索性这一世,宁一诺就直接地断了这种可能,人品不好的,哪怕再能干也不要。亲戚又怎么了?亲戚无情无义起来比外人更狠呢。 所以这有了前因,这位姑妈今儿闹这么一出,本想撒撒心中的怨气,可谁知竟是半点儿的便宜也没占上。 虽然不大一阵子大家都知道了这事儿,不过大面上至少是没人议论的,总归这谁都有不对,偏着谁也都不成。 这之后酒店的宴席上,本因为年纪大,离着宁奶奶最近的姑姑就给安排到了姑奶奶的一桌上了,宁家嫡亲的两位闺女也在座,也不算是委屈了她。 宁家大摆宴席,包了个婚宴的大厅,总共十六桌,算的上是济济一堂。 虽然是小范围的宴请,不过来的人不少,好些都是听说了之后主动来的,既然人家来了,自然也不能晾着不招待,只能加桌子,添碗筷。 这么一顿饭折腾下来,已经是下午四五点钟了。 宁奶奶坐了这么长的时间,外加上喝了几杯酒,就有些撑不住,宁爸爸忙安排车将老太太和舅爷爷几个老人给送回去了。 剩下人的人倒是可以继续,尤其是总管和负责迎来送往的几个人到现在还没开吃呢。 这最后一桌子饭就是帮他们准备的,饭菜是最高等级的,烟酒也是最好的。慰劳人家一天的辛苦。 宁家的总管就是姨爷爷家的表姨两口子,也算是本职工作。最后还有红包,不多可也不算少,每人一千块,是以宁奶奶的名义给的,算是辛苦费。 到了晚上,宁奶奶吃着孙子亲手做的长寿面,这心里就甭提多熨帖了,她疼了大孙子一场,还真不算白疼,这孩子可人,晓得好歹的。 宁奶奶这个洋洋得意劲儿就甭提了。 这也对,谁让人家儿孙争气呢,人生一辈子活到老太太这份儿也该得意了。 第二天一大早,宁妈妈也没顾上理会亲戚们,急急忙忙地就将两个孩子送去了学校,刚好撵上第一节课,孩子的学习重要,尤其是高三的老大,还是少耽搁些比较好。 家里有两个考生,一个小升初,一个高考生,宁妈妈总觉得压力山大,老大还不用人操心太多,可老三就不行了,她忙着跳舞,这文化课成绩虽然不差,可到底比不上哥哥姐姐们优秀,宁妈妈琢磨着要不要给老三请个家教或者报个补习班。 说实话,宁家的几个孩子还真没让人这么操心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