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耽美同人 > 香夏:小镇情欲多 > 第15章 小镇的事(三)

第15章 小镇的事(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15章 小镇的事(三)
    第二道是潮汕那边特有的卤味拼盘,不过这拼盘少得可怜,似乎后厨的东西卖剩的拼一起
    一样!鹅粉肝,猪耳朵,鹅翅,鹅掌,还有卤得颜色发黑的鸡蛋和豆干。
    一般的北方人看到的话,大概会有些惊讶,因为这些鹅翅什么的尺寸有些过大了。不过在
    广州的时候潮汕人也多,张东倒是吃过这东西,当时也惊艳了一把。
    狮头鹅是潮汕地区的特产,一般的成年公鹅体重平均水平能有10-12公斤,体形绝不是一
    般的北方家鹅能媲美的,是全世界最大的肉食鹅类。眼下连潮汕地区本土都少有正宗的狮头鹅
    了,没想到在这僻远的地方还看得到。
    夹了一块给林铃,林铃的反应这才稍微好了些!虽然她刻意表现得很是冷淡,不过吃了一
    口鹅翅还是眼前一亮,小女孩那种特有的俏皮叫张东看了不禁扑哧一乐。林铃红了红脸,狠狠
    的瞪了张东一眼后就不客气的吃了起来。
    这卤鹅最讲究的就是一个吊汤,和厨师掌握火候是一个道理!只是吃了第一口张东就眼前
    一亮,鹅肉细棉柔软,滑嫩异常,在广州吃了那么多次潮洲菜,居然没一家的口味能比得上这
    连名字都没有的小店。
    记得在广州的时候,一个汕头的朋友过完年回来就带了一整只卤鹅,妹妹的确实是很好
    吃,下酒下饭都是一绝。但一听那价格张东就退壁三舍了,人家找老农亲自买的老鹅,一只就
    快两千还是人情价,那感觉和在啃金条没区别了。
    叫来两碗热腾腾的米饭,这时再尝一口那个辣椒炒肉!张东算是明白为什么它也能成招牌
    菜了,这辣椒炒肉外表看起来似乎辣得要死,但真入了口味道也没那么冲,顶多就是微辣而
    已,是大多南方人都能接受的程度。
    肉是猪肉里比较好的梅肉,还有一些是护心肉!辣椒是本土的小甜椒,还有红椒,杭椒和
    俗称老鼠牙的一种小辣椒。似乎还放了一些辣椒酱,颜色看起来红腾腾的倒是够恐怖,不过这
    入口只是微细的辣而已,而且是那种香味十别浓郁的辣,吃起来特别的开胃。
    张东吃得赞不绝口,这时林铃夹了一块鹅肝过来,有些羞涩的说:“大哥,你试试这个,
    据说这个鹅肝都是用来出口贵得要命。”
    张东微微一楞,心里发美也明白了她羞涩的原因!自己只是一楞神的功夫,小姑娘小半碗
    米饭就下了肚,桌子上都是吃剩的骨头,那少得可怜的一只鹅翅都被她一个人吃了。
    林铃越发不好意思,又喊了碗米饭后,很是乖巧的拿起空碗给张东盛着汤,腼腆的
    说:“大哥你也多吃点吧,这老店的东西还是很不错的。”
    “是挺不错!”张东笑咪咪的看着她,顺手夹起粉鹅肝一吃,惊艳啊。
    深灰色的鹅肝,外表看起来很是粗糙,从色香味的层面来评价的话卖相极差,可入口的一
    瞬间口感却是美妙到了极点。细腻之极的感觉,入口即化仿佛没吞咽过任何的东西一样,那清
    甜的淡香瞬间在嘴里回荡着,细软而又棉长,温柔的刺激着你的味蕾,让对于味道的追求得到
    了最极端的满足。
    张东小口的吃着,细尝着那种独特的味道,太绝了。这小店难怪生意那么红火,现在就算
    是在城市的高档大饭店里都吃不到这样独特的味道,那些肥料培育的蔬菜已经失去了菜的清
    香,饲料喂养的肉也没了肉本身该有的香味。
    这的菜卖那么贵有他的道理,光是这原材料估计就价格奇高。难怪他卖得贵,招呼都不太
    周到生意依旧好,就冲着这样的味道就算排队等,张东也愿意等他个几小时来满足自己的五赃
    庙。
    汤是牛肉熬的高汤,加上炖得软绵绵的白萝卜!少得可怜的几颗丸子在汤上飘着,那丸子
    应该是牛肉丸子,张东不由的想起了食神里那个暴酱撒尿牛丸,马上拿起小铃儿盛的汤喝了起
    来。
    汤水倒没什么奇特,就是顶上飘着一些黄黄的颗粒物!这东西张东倒还认得,潮汕地区喜
    欢用蒜蓉调味,不过又和其他的地方不一样。潮汕调味用的是蒜蓉油,用猪板油或鹅白油把蒜
    蓉炸得金黄发灿,自然的产生一种与众不同的香气。
    张东喝着汤顿时有些失望,不过夹起牛肉丸一吃的时候还是很满意。这丸子似乎加入了一
    些牛筋,吃起来口感爽脆异常,成了肉泥后却有着这样奇特的弹性和香味,确实是与众不同。
    潮汕一带的牛肉丸很是出名,因为北方的牛肉多是肉牛,黄牛,产肉量多不过肉质有些粗
    糙。而在南方比较多的是水牛,水牛每天运动量大出汗也多,肌肉紧实纤维也紧密。据说这牛
    肉丸只取牛的后腿肉,用特制的铁棒通过连续不停的击打成泥,这才有了后天如此惊人的弹
    性。
    遥想起一个汕头的朋友曾开玩笑般的说过,以前他们村口市场有个老人大半辈子就是专门
    打这牛肉丸子的,一天累死累活不过打出二十多斤而已。在那牛肉一斤才十多块钱的年代,他
    打出的丸子已经卖出了六十一斤的天价而且还供不应求。
    而更绝的是,那时候每天他上学路过的时候,那老人
    一天的牛肉丸已经全被人定了。每天
    七点之前不找他先定的话那就没得吃了,老人打到下午把丸子煮好的时候,那味道香得让人直
    流口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