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伺候鱼令嫣的两位宫人, 名叫清风和解语,平日都是她们其中一人陪着一道去欢宜殿练舞。 今日却是从清晨开始就下起瓢泼大雨,因而就让力气较大的小顺子举着大伞陪她前往。 等结束后, 她俩回程的时候, 穿着油衣的小顺子站在伞外,一边防着她被淋湿, 一边看着带路。 雨越发大了, 铺天盖地从天空中倾斜下来, 雨飞水溅, 迷潆一片。 躲在大伞之中的鱼令嫣被遮住视线, 根本看不清前路,只得随着小顺子走。 因此,她并不知道,两人走进花园后,小顺子并未带她回吉云楼,而是拐了条小路,走进一处隐蔽的小门。 这门平时都锁着,今日却开了, 直通向一座偏僻的宫殿, 玉筱宫。 鱼令嫣发现了问题, 她当即停了下来, “小顺子,这似乎并不是回吉云楼的路,你要带我去何处?” 小顺子的表情掩藏在黑暗之中, 他回道:“姑娘,怜妃娘娘有请,她正在玉筱宫中等您呢。” “所以,你是怜妃娘娘的人?我何德何能,竟让怜妃娘娘如此费心周折?” “姑娘可以这么认为,奴才现在帮怜妃娘娘办事,娘娘的命令不可违,姑娘还是跟着奴才进去。” 进了玉筱宫,发现这里不仅宽阔,还且很华丽,雕梁画栋,玲珑别致,巧夺天工。 穿过重重纱幔,走到一处暖房内,临窗的塌上设着皿貂皮靠背和起花八团倭缎,其上正端坐着一位打扮明艳、风华正茂的美人。 而塌两旁各站了一名打扮不凡的宫装的女子,应该是贴身伺候她的大宫人了。 五凤尾的侧凤珠钗,至耳垂的流苏,宝蓝色织锦外衣,而今宫里能有这番打扮的,恐怕也只有怜妃娘娘了。 “小女鱼令嫣见过怜妃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怜妃姚氏柳眉微微一挑,唇角勾起一抹笑靥,声音温婉柔和,让人倍感舒适,“快起来,红洙,给她添个座儿。” 那红洙行动敏捷,很快便给鱼令嫣搬来了座椅,并扶着她坐稳。 姚氏这才道:“你们都且退到外间候着。” 而后待两位宫人并小顺子都退下了,她转头问鱼令嫣道:“你觉得这玉筱宫如何?” 鱼令嫣低头答道:“甚是精致温馨。” “不觉得奇怪么,这玉筱可是废宫,为何里面却这样一番华贵的布置,还如此整洁舒怡?” “小女不知,还请娘娘赐教。” “也是,这些事,恐怕只有宫里的老人才略知一二。皇上生母乃是成宗爷的第三位皇后,乃曹国公嫡女出身,可是当年曹国公府因牵涉巫蛊之祸,三族被夷,整个曹家都没人了,连曹皇后也被成宗爷废了,她能保住性命,还全都因着当时她有孕在身。” “曹皇后被废后,就被贬退到这玉筱宫里苟活,而皇上,也是在这里出生,并以废后之子的身份在这里长大。” 怜妃说到此处,忽然转了语气,肃然道:“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当今太后的姑母,也就是当时的祁皇贵妃,皇上的母族,全被祁家铲平,他如何能容得了祁家?” 鱼令嫣不敢对这种事置喙,也不能阻住怜妃娘娘的话语,她只得静静听下去,同时也暗暗揣测她说这些话的意图。 “成宗爷一生风流倜傥,他的后宫可不像皇上的这样安宁,勋贵嫡女,权吏名将的女儿,世家豪门的千金,亦或是民间各类绝色女子,真可谓是百花齐放,应有尽有。前后三位皇后,都从没真正坐稳皇后这个位子,就算是怀孕傍身的曹皇后,也没逃过以祁皇贵妃为首的那群妃嫔们的迫害,还连累家族被除。” 怜妃说到此处,眼中闪现出一丝奇异的光彩,仿佛对那曾经的腥风血雨,还有几分向往。 “没想到啊,最后这些女人,全被一位十三岁的女孩收拾了,恐怕祁皇贵妃也未曾料到,有朝一日,会败在自己侄女手中。这也就是当今太后了,她真是被成宗爷捧在手心里疼爱,可谓是宠冠后宫,无人可及。” “但凡事都没个圆满,成宗爷已是六十余岁,就算再宠爱昭定皇后,也没能让她再生个孩子出来,是以,成宗爷的幼子,也就是玉筱宫的废后之子,才有机会被认养,回到嫡子的地位。可去母留子,谁不明白这道理,皇上被昭定天后正式认养之前,废后曹氏就猝死在这玉筱宫内。” “后来的事,想必你也知晓了,皇上十七岁时,联合其他家族,夺回权利,重创祁家势力,虽未除根,却也大伤祁家元气,至少太后娘娘这一脉,而今可只剩下柔嘉县主这一人了,其他留下的毕竟是旁支。” “有些事不管表面怎么遮掩,都是藏不住的,皇上和太后娘娘之间,何止是水火不容。” 所以你费此功夫,把我召来,还告诉我这些,到底所为何事,我有什么值得你图谋的? 鱼令嫣如坐针毡,心中七上八下,不得安稳。 “都怪本宫,来到这里,脑子就冒出了这些,见到你又觉得亲切,这才说了许多杂事,你莫要见怪,也别放心里,听过就忘了。在本宫面前,无需拘束,毕竟都是一家人。” 鱼令嫣缓缓抬头,“是,小女遵命。” 怜妃脸上流露出满意的神色,不由啧啧称赞,“瞧瞧这琼姿花貌,简直活脱脱一个从锦画中走出的妙人儿。本宫记得你不过比若依大上一岁罢了,才十一岁,却已经长成这样,以后那还了得,还是咱们福生有眼光。” 福生,姚福生,前未婚夫,关他什么事? “娘娘谬赞了,小女不敢当。” 怜妃的语气更热切了几分,说道:“使得使得,你母亲可同咱们姚家夫人是堂姐妹,沾亲带故的,就是一家人,可不得多亲近些。听说你去年还得了个亲弟弟,你长姐也在去年生了太孙长子,真是好有福气。” 鱼令嫣的心更紧了些,“多谢娘娘关怀,确实是天大的喜事,鱼家上下都感恩不已。” 怜妃又忽然变了语气,回道:“你可不得谢谢本宫,若不是本宫,你如何能进的宫来,后来入太孙府的,也就不是你的庶姐了,而该是你。” 鱼令嫣心中犹如掀起惊涛骇浪,怎么会是怜妃把自己弄进宫里的? 怜妃自然也看穿了她的想法,接着说道:“还不是福生那个孩子,其实与你解除婚约之事,他当时并不知情,后来知道了,便好生发了一顿脾气,说与你的婚事,可是从小就定下的,早就认定你是他妻子,怎能就这样瞒着退了,可惜木已成舟。” “福生是个性子拗的,仍是放不下这事,遂也对你的事分外关注,得知你家有意把你送进太孙府中时,便托人求到我这儿来了,想让我给想想法子。你说我能有什么好法子,还不得求到皇上那儿去。皇上一听这孩子这般介怀,鱼家又是满门清贵,忠心耿耿,也觉得这事儿做的对不住你鱼家,正巧要给太后娘娘选些养女进宫,便把你也挑了进来。” “小女感激娘娘大恩。” 鱼令嫣赶紧跪下身来道谢,埋首于胸,心里想着,这怜妃娘娘的话,却是一个字都不能信的,就算姚福生也是皇上的孙子,他怎么能跟太孙还有太孙长子相比? 皇上把她召进宫来,肯定是为了其他缘由。 有何理由,能大过这事? 大胆一些,换个思维来想,如果自己是个皇上,自己唯一的嫡孙的长子身子不好,需要一个文官家庭把家中另外一名嫡女送过去侍奉,这有什么不能的,不过是一件小事罢了。 除非这个女孩身份独特,比如说,跟他也有血缘关系。 可鱼令嫣是穿越而来的,而且还是胎穿,她绝对可以肯定自己就是厉氏肚皮里出来的,而她娘是那样贞烈的性子,之前又是那样爱她父亲,绝不会与别人有染,所以她也绝对是鱼家的女儿,她父亲也不会有问题,不然做逍遥伯的,就是她父亲了。 剩下只有一个可能——她娘的身份。 她娘的娘家厉氏家族很奇怪,明明只是小官之家,却擅长经营,还能经营钱庄,还有着四通八达的人脉,而她娘从小就被娇宠养大,其受宠程度远远超过她三个小舅舅,出嫁时带着庞大规模的嫁妆,而厉老太太在临走时,也把多年经营的钱财全给了她娘,一点都没犹豫、没保留。 鱼令嫣有了一个十分大胆的推测,她娘可能是皇上的私生女,是流落在民间的公主。 这根线一旦连上,就瞬间通了所有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