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我家三姐妹[重生] > 第170章 第 170 章

第170章 第 170 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猴年大年初二,姨妈一家四口返乡回外婆家过年,本应与往年一般高兴的日子,外婆却要哭。    去年年初,SARS肆虐东南亚,人心惶惶。在香港的姨妈怕得病传染,一家人将近一年没回过乡下。    虽然新闻天天报道香港几人感染几人病危,但外婆不当一回事,趁着港澳自由行的推出,积积极极去申请□□,做好准备去香港探姨妈。就像几年前的禽流感,人人视病禽是祸害,外婆却照吃不误,还说以前穷,想吃禽肉只能盼它们病死,不然落不到自己肚子。所以吃病死的鸡鸭鹅不是什么大事,是香港人过分矜贵而己。    她说,漫长的饥饿比禽流感可怕,尝试过饥饿到绝望的滋味时,屎都吃。    同理,SARS于外婆眼中与禽流感一样小儿科。    然而姨妈不让外婆去,好说歹说就不让去,又托阿姨拦住外婆,说香港风头火势,来了真怕感染出事。    直到过年姨妈带家人回来了,外婆才得知不让去的真相。    原来大姨丈被传染SARS了,足足住了半年医院隔离,最后虽治愈,没有成为第N名病亡案例,但他本来就有白内障的眼睛被病毒感染,致使双目失去近九成五的视力,宛如盲人。    如此不幸的事,姨妈拖到现在才说,还笑呵呵道:“无事,无传染给家人,又捡回一条命已经很幸运了。”    大姨丈本身并不硬朗健硕,只损了一双眼睛就能逃过SARS的魔掌,确实算幸运。可外婆笑不出来,大过年的偷偷在厨房边切菜边落泪。    阿姨去安慰她,她泪流得更凶,说姨妈命苦,好不容易从笼屋挨到公屋,居住条件刚好没几年,大姨丈就出这个事。以前两公婆拍住上,生活就算不能高枕无忧也至少吃用不愁。    现在,所有重担都落到姨妈肩上了。    阿姨说:“大姐话,大姐夫的主治医生很好人,帮他们递交资料申请伤残津贴,过审会有两千多一个月,够付公屋的租金。”    外婆长长叹气:“公屋租金不算贵,一家人的衣食住行和阿首阿向的读书钱才是大头。讲是公立学校,鬼知道连课本校服费都要两千多,两个人就四千多,一个月人工这就花光了。你大姐打的那份工,不是长工,辛苦钱少,还随时有被炒的风险,真的被炒了,什么补偿都无,又不知道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况且阿山这个样子,肯定连饭都煮不了,阿娴收工还要赶回家照顾几口人,想歇歇都难。”    事实如此,阿姨也有口难言,只好说:“船到桥头自然直。”    外婆抹干眼泪,挂上笑容陪大家过年,之后去重新申请签证,说要过香港,帮姨妈操持家务几日。    时值开年,大部份企业要开工上班,阿妈阿姨腾不出时间陪同,程心知道后,说她陪外婆去。    阿妈问她:“你很得闲?下学期不用实习?”    程心说:“长命工夫长命做,迟几日实习无所谓的。”    姨妈瘦了许多,想必很辛苦。她作为侄女,趁未有正式工作,仍享有人身自由,能去就去。    阿爸闻言,问:“你去哪里实习?”    程心说:“就在旧年暑假实习的单位,挺好的。”    她一直没有告诉父母自己在省城郊区那个山旮旯的楼盘东澳城实习。年初八桂江开年饭,不受宠的东澳城负责人坐在偏远饭台,他们到主桌敬酒时程心恰巧去了厕所,所以情况能一直瞒着。    程心陪外婆在香港姨妈家帮忙煮饭洗衫,收拾打扫,程心还帮两个表弟辅导功课。姨妈一收工回家就有新鲜饭菜吃,吃完饭有程心按摩,再冲凉上床睡觉,持续几日,气色终于好了一点。    签证的逗留期限到了,程心与外婆经深圳返乡。    在罗湖过关时,拎行李过完检查机的外婆被穿制服的人员招呼到某柜台。    程心走在后面,不明所以,急忙过去询问。    制服人员只说要搜查外婆的其中一件行李,外婆第一次遇这种事,又害怕又无措,全交给程心处理。    程心心神不宁,猜测该不会是有人运/毒走私什么的,趁外婆不备将东西偷偷藏她行李里,等过了关再偷偷取回?不对啊,她一直跟在外婆身后,不见有可疑人物靠近过。    很快,制服人员将搜出的东西放她面前一摆,说:“花胶,海参,不允许入境。”    程心懵了懵,转头问外婆:“外婆你什么时候买的?什么时候放行李里的?”    她完全不知道。她要是早知道,肯定会阻止外婆犯险。上辈子她就不知死,结果身上携带的价值两万多块的海味全被扣查了。    外婆的懵然不比她轻,“啊”了半天,说:“楼下海味铺特价,我买了不少,给姨妈一些,回去给你妈和阿姨一些。”    制服人员将东西放电子称上称重,说:“1.5公斤花胶,1.7公斤海参,依规定,违禁品要被扣下……”    外婆急了:“那能得吗?我买了几乎一万元的!”    程心低声告诉她:“不准入境的东西查出来就要扣,越贵越严重。”    外婆一脸惶恐,“啊,啊,那算不算犯法?要不要罚款坐监?”    “不用。”一把平静的男声蓦然冒出。    程心望向声音的主人,眼无波澜。    同穿制服的霍泉走近制服人员,对方客气地称呼他:“霍督察。”    霍泉点点头回应,从柜台后摸出一张小册子递给外婆,温声说:“得闲仔细看看这份内容,上面详细介绍了什么不能入境。你的东西会在这里扣七日,七日内本人或委托人来取回携带出境,过时不候,到时会作销毁处理。”    听完,外婆安心了些,“那好那好,我们过几天把它们带走。”    霍泉笑了笑,将制服人员开好的单据递给外婆,好声道:“麻烦签名。”    外婆:“心心你帮我签。”    程心接过单据和笔,签名后看看霍泉与制服人员,笑说:“海关和检验检疫属同一个部门吗?可以相互插手职权?”    制服人员笑了笑,霍泉似笑非笑,看着她说:“同一个地方就职,我爱帮忙你有意见?”    他找了张白纸片,沙沙沙写下什么,俩手指夹着递过去,说:“我名字,我编号,我手机,拿去投诉。”    程心不接,问:“那我们可以走了吗?”    霍泉收回纸片,将它捏成一团,冷淡道:“请便。”    第二天,回到省城执大的程心收到一条短信。    陌生号码:今天第1日。    翌日,同样的号码:今天第2日。    之后收到“第3日”,“第4日”……    第五日,外婆又去香港照顾姨妈,顺便将被扣查的花胶海参取回带走了。但程心依旧收到短信,“第5日”,“第6日”,“第7日”。    短信每天来一次,时间不定,不曾间断,七天后,她收到“第8日”,“第9日”……“第16日”,“第17日”……“第32日”,“第33日”……    程心恨手机不是智能机,无法将对方拉黑。后来想想,以他的无赖属性,就算拉黑一个号,他能整十个号来恶心她。    程心也想过找向雪曼投诉,不过一想到投诉的说辞,就觉得可笑。况且这些短信内容毫无意义,缺乏实质性的锤子,向雪曼不一定理会,甚至会以为她另有企图。    思前想后,程心决定冷处理,不回复不投诉,收到一条删一条。    大四下学期不用上课,准毕业生都出外实习,程心寄住学校宿舍,每天到郊区的东澳城上班。    与暑假时不一样,开学后程朗要上课了,程心就没再遇上过好心的顺风车。本来有一个的,是同院不同专业的男生,他在开发区的外企实习,路线规划四舍五入后也算与程心顺路,家底殷实的他自驾车上落班,提出可以顺载程心,油费分摊。    程心心动过,不过打听得知男生有女朋友后,她就拒绝了。    幸好人的适应力很强,暑假时的经验加上一头半个月的积累,早出晚归坐四小时巴士不算一件耗神的事了,耗神的变成是工作上的事。    东澳城不得桂江欢心,又地处省城远离总部,山高皇帝远,楼盘的职员懒散的懒散,乱来的乱来,可以做到满分十分的工作,他们一般完成七分就罢休,六分也常见,偶尔来个八分叫做惊喜。    与程心同期进来实习的学生,两个月后,走剩她。    程心的实习职位仍是销售助理,由于她善用电脑,打字快,常常被安排录入资料打印文件的文员工作。这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开会,商议确定楼盘销售中心的装修方案,她被安排将会议内容排版打印,一人一份派发到与会人员手上。    排版打印的过程,她将各种方案看了一遍。会议间派完资料,她随便找个角落坐下来旁听。    她的直隶上司见到了,没赶她走,反而让她在会议中帮忙斟茶递水。    销售中心的装修方案简单来说分成三个档次,高中低。各种方案都有人支持反对,大部份人支持低档装修,美名其曰“简约”,理由是总公司拨款有限,能省就省,不然超支的话,谁买单?    而支持高档装修的人认为美轮美奂的销售中心能胡弄买家。程心在角落听见桌尾有人交头接耳,小声说这不是胡弄买家,而是胡弄总公司,好让某些人能中饱私囊。    程心心想,销售中心的华丽与否的确能影响买家的第一观感,过分“简约”等同自揭短处,赶客。好比她上辈子,路过装修华丽的销售中心,哪怕没有买房的打算也喜欢进去看两眼,被吸引后心血来潮下订金也不是没发生过。至于装修花费会否被人私吞,那是制度问题,不应该为了防止它而影响到销售决策。    她在给大家第三轮斟新茶时,趁短暂的安静空档,有意无意地笑说:“其实我也喜欢高档装修。楼盘再便宜,也是动辄几十万的商品,买与不买在平凡家庭里是个重大的决定。尤其我们的楼盘针对普通阶层的买家,他们收入有限,掏钱之前肯定反复考量。想他们心甘情愿付款,我们内里与表面的工作都不能忽悠,如果能让他们产生‘花小价钱买到好东西’的认同感,那也许就事半功倍。再者桂江其它楼盘的销售中心装修很精美,我们这里太简单的话会不会影响公司的整体形象?”    话尾处,她补了句:“我这个看法各位前辈说对不对?”    众人望向她。    有个男的笑了出声,凉着口气说:“那我问你一个问题,你兜里只有一百块的时候,你会选哪家餐厅消费?一家是看上去要价不高,也许九十块就能吃饱;另一家看上去很高档,没三百块出不来。”    程心下意识想,那肯定选第一家消费低的。不过话到嘴边时,打住,先别说。    她的沉默惹来提问者更响亮的笑声,对方说:“是,你心中已经有了答案。我们楼盘的定位就是买给兜里只有一百块的人,如果硬把自己装成三百块的档次,一百块的不敢进来,三百块的进来了,看到硬件软件与预期的不符,会失望抗拒。到头来两头空,OVER。”    有人插话:“定位要精准,不能盲目。”    又有人说:“你买过房没?你参与过买房决定吗?没有的话继续斟茶。”    程心的直隶上司向她摆手,示意她别多嘴了,否则请滚。    程心细想,前辈们说的不无道理。这与她上辈子从事制造业买卖所遇的情况相似。比如,她专业生产不锈钢制品,那需要铁制品或铝制品的客户不会搭理她,摆明不同路的,询问纯粹浪费时间。    可是,她生产不锈钢304产品,那需要不锈钢306产品的客户就会对她产品感兴趣,因为产品的属质是基本一致的,只是高中档次的区别。    而销售中心装修方案的区别,应该是304与306的档次区别,而并非不锈钢制品与铁制品的跨界区别。    程心没再说话,静静坐回角落听大家开会。先前争持不下的议论,由于她的小插曲,反倒给“简约”派加了分。    下班时,她坐巴士从郊区到市中心,沿途看到不少同行楼盘。有定位高大规模的,有中档次小小区的,而没小区没管理的街边楼也有不少。    周末,天气不错,她揣着好几份资料,在校门口等的士。    一辆眼熟的蓝色帕萨特驶近她,副驾车窗降下,司机先生程朗低头看她,问:“周末也要上班吗?”    程心弯腰看进去,对他笑说:“不是,去做功课。”    “去哪啊?要上车吗?”    “好几个地方呢,不方便。”    “打表,怎样?”    程心笑了出声,问他要去哪,程朗报了个地方,与她其中一个目的地相邻。    她说:“那好,你送我去附近,离你办事的地方不远。”    程朗深笑:“我的荣幸。”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