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我家三姐妹[重生] > 第119章 第 119 章

第119章 第 119 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宿舍最后一位成员在傍晚才和母亲风尘仆仆赶来。    “哎妈呀,这累死我了,这热死我了,你们,你们不热的吗?”    于丹丹边扑衣襟边擦额头。她个子至少一米七,穿无袖T恤和超短热裤,显得手长脚长,皮肤也相当不错,脑后一根大马尾生动调皮,整个人看起来健康扎实。    她的上铺舍友张阳哈哈乐:“学校里树多,室内也不算太热啦。”    于丹丹站着就能与躺在上铺的张阳平视,她斜眼她,难以置信道:“我的天,这还叫不热?日子没法过了!”    张阳又笑:“我发现你们挺喜欢把名字起成叠字的。静静,丹丹。”    一宿舍就有俩。    也躺床上的程心来了一句:“还有安安,佳佳,团团,圆圆,盼盼,等等。”    于丹丹瞪眼,惊了:“我们宿舍有这么多人吗?”    程心:“不,那些是国宝的名字。”    于丹丹:“……”    “闺女,闺女啊,你妈我走了,剩下的事儿自己整,行就行,不行拉倒。”    于母从小阳台出来,手里拿着毛巾在擦。    于丹丹长臂一挥:“OK没问题,你随时滚!”    于母笑呵呵对其余三位舍友说:“大家以后互相照顾,好坏住同一宿舍,自己人来的,千万别打架啊。”    苦口婆心:“你们那小身板,打不过我闺女!”    就身材的长宽高来算,算起来确实如此。    三位舍友齐齐点头,欢送于母离开。    于丹丹坐凳子上,张开一双洁白长腿整理书包,她说:“你们别听我妈的,她尽吹牛!我可是娇滴滴的美少女,不动武!对了,我来得最晚,晚饭我请客赏面不?顺便吹两瓶啤酒解解气。我坐的飞机晚点,操他妈的晚了三个小时,才赔两百块,买酒钱都不够。”    一宿舍人本来就有意晚上聚餐联络感情,所以应承于丹丹之余又告诉她餐费AA,她非要请客的话下一回。    开学日这天当晚,有自称是00届营销2班班长的女生过来通知,明早8点在管院大楼1101号课室集中,严禁迟到。    翌日,程心和舍友依时签到。    课室是大课室,来的是整个00届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四个班共150多人。    辅导员在教台上拿麦克风讲话点名,差不多时带全部新生去大礼堂出席开学典礼。    全校数千名本科新生和数千名硕士博士新生,以及外国留学生同步参与开学礼,各位执大人物轮流致辞,新生宣誓,唱校歌,黑压压一片在礼堂听着指挥统一行动。    将近中午,典礼才结束。    下午同样是班长大人过来通知领军训服。大一新生由后天开始军训,直至十一放假。    假后正式上课,人手一份课程表,还有选修课通知,说是要去机房上网选,要怎样怎样操作之类。    总之一堆事。    军训开始后每天早上七点集合,训至中午,给一顿饭的时间,再集合,一直到傍晚六点,又给一顿饭的时间,晚上继续,全天候不停。    执大校园绿树成荫,教官们生生不让学生在树荫下集训,统统赶至头顶光脱脱的操场上晒九月烈日,人为制造恶劣条件。    踏了一上午正步,短暂的休息时间,全部人坐地上歇息。    程心把军帽摘下来,放在颈背上挡晒得皮肤刺痛的炽热阳光,脑袋则几乎低到胸口处。    坐她旁边的张阳低声说:“听讲隔壁的侨大不用军训,全国仅此一家。”    程心虚应了声:“啊。”    张阳:“你知道军训是怎么来的吗?以前所有大学都不用军训的。”    程心有些心不在焉,没注意听,也没搭腔。    张阳凑近她耳边低语了一阵,再坐端正:“当时我才八岁,天天追看新闻报道了解最新动态,比看一般的电视有意思多了。”    程心不知道想到哪,喃喃说:“我也想看电视。”    军训这段时间最耗体力,也最不自由。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不是在集训就是在集训的路上,程心想挤点时间看两眼电视新闻都难。    偏偏她又以为执大应该有不少电视机,所以没带高一时买的全波段收音机。    执大电视机是有,主要集中在饭堂与各个学院的休闲活动室,可收看的频道几乎都是内地的,程心最想看的港台新闻没见过踪影。    而那个时候的手机,和智能手机一比真的堪比砖头。    于是乎,整段忙碌疲惫的军训时期,程心感觉与世隔绝,衰过在锦中。    唯一的信息来源,仅能靠周末与大妹通过电话获取。    大妹在电话里告诉她:“之前讲符合四个条件就能留下,那四个条件出来了,我读你听。”    大妹特意拿笔记下的。    一是,在九七回归后至终审法院宣判张氏案前,向入境处声称拥有居留权。    郭宰在回归之后第二天去入境处“自首”并提出申请居留权的,他符合。    二是,提出声称时申请人必须在香港。    郭宰也符合。    三是声称的对象必须是入境处处长。    这个基本上都是。    四是提出声称时,入境处必须存有有关记录。    程心追问:“什么有关记录?有关什么记录?”    大妹:“入境记录。郭宰有?”    程心捂脸,好半晌,才道:“可能……没有。”    当初她问过郭宰拿到行街纸之前是不是不能到处走,他说是。    他也许是非法入境的。    大妹在电话那头也静了半晌,才问:“那怎么办?”    程心摘下军帽扇凉,无法回答。    远处,“哔——集合!”    有教官吹哨子,又来了,连周末都不放过。    程心收起手机,戴好军帽赶过去。    打完这通电话,她满心思都在想郭宰怎么办。    他的心情不用多说,肯定又憋屈又懊恼又痛恨又不甘却狗咬龟,束手无策,被人按着来打,无还击之力,无可奈何,是不是?    他答应过不玩失踪,做到了,定时与程心联系。但联系时总假呵呵地说些无关痛痒的话,而实质的事情比如他怎么办,之前那个律师还有没有帮他,掰回局势的胜算高不高等等,只字不提。    地雷区域未获解封,他不主动提,程心也不轻举妄动,配合着他聊假天,不敢怠慢。    去年他在香港放她飞机,事后如常通话,程心像没事人一样跟他乐呵,他也没有旧事重提的意思,俩人各自心照不宣,默契得很。    这种默契持续到现在,粉饰太平,又装又累。    “你!出来!”    突然谁怒喝一声,一根手指头怼到程心鼻尖前,她:“……”    一个排的学生抬起左脚一动不动练正步姿,就程心抬了右脚。    她被教官训了五分钟,又被罚在全排学生面前来回表演三十趟正步姿。    程心没什么心理负担,眼光光的就踏完了。    她觉得自己脸皮越来越厚,反正以前在锦中跑400米拿倒数第一也没脸红过。    在太阳底下晒足半个月,终于到十一了。    军训再见,假期你好。    舍友张阳打算尽地主之宜,带外省来的于丹丹和温静静在省城附近游玩。    她叫上程心,程心婉拒了,说要回家。    “卧靠,美女你现在是大学生,怎么放假尽往家跑?你这个举动跟中学生有什么区别?”于丹丹只着内衣内裤,竖起一条大白脚坐凳子上,举着一根长长的青瓜在啃,“拜托拿出点大学生的觉悟来!”    她身材很棒,起初张阳简直难以面对她,当她是勾引弱质书生的小妖,恨不得拿个符贴于丹丹脸上念“恶灵退散”。    后来时间征服了一切。    舍友三人去活动,程心不参加确实有点离群索居搞特殊的嫌疑,她诚心坦白:“其实我是想回家看电视。我的爱好就是看电视,如果看电视能发家致富,我不会在这。如果学校有看电视专业,我也不会在这。”    于丹丹咀嚼青瓜的动作骤停。    两秒后,她恢复吃瓜动作,不说话了。    国庆假期那几天,程心在家抱着电视不放。若非大妹在中间调和,她能和小妹为抢电视而大战几百回合。    小妹不解,发着脾气问:“这新闻有什么好看?你们怎么变得和阿爸一样?明明以前都爱看卡通片的!”    她记起还在康顺里的时候,大姐有一次为抢台而凶她。    大妹向她解释:“大姐想看的新闻关乎郭宰的。”    “郭宰?”小妹偏头,看看大姐又看看二姐,最后目光落在大姐脸上,问:“你和他有那么熟吗?”    程心愣了愣,然后理直气壮:“怎么不熟?我们在康顺里做了有……十几年街坊!就像你们和孖仔,哪天他们遇上了麻烦,你不会替他们担心?”    小妹定了定神,不满的气势慢慢收回去,不再争抢遥控器了。    程心安心看电视。    新闻报道说,特区政府列出四个“可留”条件后,部分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士上街游/行示/威。    有记者访问当中的□□人士,对方激愤道:“按照终审法院的判决,我女儿是可以获得居留权的!特区政府无视终审权,列出所谓的四项条件来增加难度,限制我们,这致使整个法治体系出尔反尔,言而无信,自打嘴巴!我们要求特区政府收回所谓的四项条件,一切应该依照终审法院的判决执行!我们会战斗到底,悍卫权益,不会认输!”    摄影镜头在□□队伍前缓缓滑过,程心坐直腰瞪大眼对准电视机,可仍然找不到郭宰的身影。    或者他在队伍当中,只是镜头没拍到,又只是,算算手指,三年多没见了,他的模样或许与她记忆中的已对不上号,哪怕他就站在镜头当前,她都未必认出那是他。    是不是这样?    “大姐,开饭了!”    大妹在一楼往三楼喊。    程心去省城后,阿妈给家里找了个工人,平日帮手照顾两个小女儿与家婆的饮食和家庭卫生,阿妈的担子轻松了几分。    可惜好景不长,才一个星期阿嫲就与工人产生矛盾,两看生厌,阿爸惟有辞退工人。工人走的那天竟顺走了阿嫲藏柜筒底的五千元和一只金戒指,恶劣得令阿爸反感。    阿爸一边指骂阿嫲,说她不应该将钱财藏柜筒底,“无脑!无防犯意识!”    一边怪阿妈:“请的什么人?底细不明,引狼入室,以后不准请!”    阿嫲和阿妈一言不发,待到周末大妹小妹回家,阿妈对她俩说:“以后周末中午你们负责煮饭。不识就学,学不识就别吃。”    大妹小妹:“……”    好在以前跟大姐在厨房混过,并非零基础的俩人上手得很快,是以程心放假回来的这段小日子亦由大妹小妹操刀煮饭,程心只贡献吃的力量。    吃完饭在沙发躺尸,手机响,拿起来看,是彭丽发来的短信——    刚刚从园林苏州回来,差点被挤成肉饼!    又来一条——    你去哪节目了?    程心回她:宅家七日游。    彭丽:……    彭丽:开学这么久,有男朋友了吗?    程心:坐火箭也没这速度。    彭丽:记得我从初中开始交的笔友江上渔吗?    程心:不记得。    彭丽:……    程心:怎了?在交大碰见了??    彭丽:对!!是不是很神奇??!!    程心:呵呵,笔友变恋人的节奏?    彭丽:你错了,大错特错。    彭丽:江上渔,原来是个女的!    程心:“………………”    彭丽又发来短信:锦中建了个网站,里面有论坛,可以建自己班的版页与聊天室,郑学建了94届初一1班的,你得闲上去留言,有很多留言了已经。    程心:哦。    她哪有心情上网玩论坛聊天。开学至今,她一直不在状态。    国庆假期后返校,这次阿爸阿妈就不送了,程心去车站坐长途车,到省城再转巴士。    放假的时候心态挺雀跃,坐一路车也没什么不适。上学的时候就不行了,光在长途车上就吐得脸青口唇白。    辗转到达宿舍,程心头痛胸闷,稍为洗洗脸就滚上床闭眼躺着。    她困,可脑袋里有一群蜜蜂在忙,吵得她睡不进去。    直到第二天,身体是舒服些了,眼袋也青了。    开学后第一天正式上课,前两节课是空的,第三节课在九点九开讲,到第四节,撑至11点多,准备上第五节。    第五节是高数课,整个专业百多人在阶梯大课室上。    程心在课间去了趟厕所,到课室时里面已经坐得七七八八,走动的说话的,喧哗凌乱。她从课室后门进去,站最高处俯视全景,很快在后面几排座位找到体高肤白大马尾的于丹丹,她与张阳中间隔了个空位。    程心在那空位落座后恰恰打铃,花了数秒时间,阶梯课室变得安静整齐。    高数老师是位老先生,中气十足讲了30分钟后下了教台和前面第一排某角落的人说着什么,说了好一阵子。    后面的学生按捺不住,蠢蠢欲动开小差,课堂纪律面临失控。    程心趁机问旁边的张阳,刚才老先生讲的函数概念字都认识,串联起来却看不懂,上辈子学的早忘透了。    她挺紧张,生怕第一节课落了,后面就节节落了。    张阳向她讲解时,前面教台又重新传来话声。    一把有别于老先生的话声。    “同学们,大家好,”    课室静了,学生在教台上看到的不是先前头发雪白的老先生,而是一位年轻得多的男人。    他着灰色短袖衬衫,戴金属黑框眼镜,和和气气与大家笑说:“我是你们高数老师白教授的助教,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和课堂答疑都由我负责。”    教台下先起起哄声,接着谁带头鼓掌,掌声便渐渐响亮成为主调。    于丹丹吹了吹口哨:“这哥们帅气,比那白老头强多了。好,高数课我决定不翘了。”    程心与大部份学生一样,望着教台上的男人静静不语。    她嘴唇紧抿,一支黑色圆珠笔在双手中牢牢握着,掌心渗了汗。    她目光不曾离开男人,仿佛他将要揭露某件谜案的谜底,她在等他的真相。    男人欣然接受了大家的欢迎,示意停下掌声后继续说道:“我是执大的研二学生,之前也有当助教的经验,但是人无完人,假若我有什么做不妥当的,希望大家温柔指出,我尽量改正,配合你们……”    “讲半天,报上大名啊帅哥!”    于丹丹豪气一吼。    引发哄堂大笑,并将男人的视线惹了过来。    程心当即低头,眼睛钉在好比天书的高数课本上。    男人看看于丹丹,对全课室朗朗一笑,“抱歉,忘记了报名号。我姓程,单名朗,全名程朗。多多指教。”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