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我家三姐妹[重生] > 第66章 第 66 章 捉虫

第66章 第 66 章 捉虫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如果萧靖不交钱,我也绝对不交!凭什么要我连她那份也填了!”    晚自习前,彭丽在课室义愤填鹰。    她拍拍台面:“枉你还介绍她穿吊牌,有什么用,小气的人再有钱也依旧小气。”    程心抬起头,“穿吊牌5仙一张,穿一万张才够50元。”    “5仙?”彭丽转了转神,傻了,“怪,怪不得你们争分夺秒地穿。”    无花无假的计件活啊。    “不过这不是钱的问题。”心里浮起的一丝同情很快扑灭,彭丽认为:“这是责任心与集体感的问题。她都没有。”    入学时萧靖不愿意分担宿舍公物的费用,理由是她用不着,事实上她也真的没碰过,恪守当时的不用不碰的承诺。    见同桌没和应,彭丽拿手肘顶顶她,“你什么看法?”    低头忙着的程心昂起脸,“公说公有理,没看法,听何双的安排。”    “切。”彭丽往她那边探探脖子,瞄到桌面铺着信纸,好奇:“又写信?”    程心警觉地拿手挡住内容,这保护秘密的举动惹笑彭丽了。    “不就给妹妹回信,还挡。哈哈,难道另有信主?”    程心回她俩字:“八卦!”    确保同桌缩回去,距离安全了,程心才稍稍退开手,重新将郭宰的信又看了遍——    HONEY,:)    那我不叫你老婆仔咯。:)    為什麼你的信只有23個字?我的有192個啊,是你的幾乎8倍!:)    雖然你的字寫得很靚,但這樣太對不住郵票,對不住郵差,對不住信封,對不住信紙,對不住我了……:)    你是不是不想講之前發生了什麼事,好我不逼你。:)    不過你多寫幾行字好嗎? :)    我最近在練唱《美少女戰士》……:)    要不要叫上孖仔三人合唱?畢竟原唱就是三個女的……:)    好不好?:)    郭宰:)    程心回信里的那个小:),简直是郭宰的新发现,他爱上:)了,于是满篇信都在用,享受极了。他的省略号也用得挺妙……    看得程心……    纵然他头头是道列举了五个“对不住”,程心这次回信的字数依旧一丁点。    ——不想听《美少女战士》了。HONEY也不准叫,我要吐。:)    一想到郭宰跟孖仔三个男孩站成三角形唱“你你你快跪下……”    程心赶紧喝了两口水压惊。    太可怕了。    又到周六回家,一入家门就见那辆嵌新的蓝色摩托车,程心下意识想,阿爸没去上班,该不会是工作又出麻烦了?    她问大妹小妹,大妹小妹并不知情。她们单纯地觉得高兴,阿爸阿妈白天都在家,还坐一起看电视,脸色又不错,这情景气氛跟过年一样。    小妹撒娇,非要挤到父母中间霸个位置,大妹差一点,不过也是靠着阿妈坐。电视机播着她们最讨厌的新闻节目,她们却跟看卡通片似的,津津有味。    程心观察了一阵才搞明白,阿爸是特意休假来陪阿妈的。    对于工作全年无休的阿爸来说实属难得。说不定是阿妈先前的作闹起效果了。    而阿妈虽笑意不多,但已经不是平日最常见的苦瓜脸了。    他们四个和睦乐融,程心便放心去做自己的事。    她拧着一个看上去很沉的大袋子出去。    “你去哪?”    刚跨出客厅,阿妈的问声从身后来。    “哦,去,去给同学还书。”程心随便作个借口。    阿妈没再追问,程心急急脚走。    客厅里阿妈与阿爸对望,再看看粘在膝前的两个小女儿,眼底的复杂情绪难以退却。    袋子死沉死沉的,程心全凭不停默念“150”来支撑自己走到工厂。    从暑假到现在,她点过数,一共穿了3万张吊牌!总值150大元!用来支付宿舍门的维修费,以及给大妹小妹买一大堆吃的用的,绰绰有余。    感觉很棒。    飞莉甫工厂如常大门开敞,进去后程心却发现不寻常。    厂内没有任何生产操作的声音,静得跟学校没两样。厂内也甚少人走动,偶尔经过的也是散散闲闲,丝毫没有赶货的紧逼与冲劲。    程心以为工厂放假休息。    她行至办公室,所谓办公室是区别车间而言的,就是一个屋放些台台凳凳,供脱产员工工作。    看来是真放假了,台凳空了许多。可是,怎么有些非员工似的人在办公室里傻呆着?他们有男有女,不是站就是坐,共同点都是无所事事,等着什么似的。    程心找坐在台凳中最当眼的那位陌生女人问话:“你好,你们工厂今天放假吗?”    女人穿丝质衬衫,披波浪长发,有一定年纪了。她笑了笑,“是,之前一直赶工加班,今天周末就给员工放个假。”    程心也笑,“你们老板真好。那个,我穿了吊牌特意过来兑钱的,好重,不想再走一趟,标叔放假了,麻烦你帮我结数可以吗?”    “几多张?”    “3万。”收到女人惊讶的目光,程心不好意思说:“攒了几个月的,懒。”    办公室里无所事事的人不约而同往这边打量。    女人挺热情的,“当然可以,举手之劳。”    她接过程心的袋子,太沉了,差点接不住摔地上。费了一波劲将袋子放台底,女人按了按计算机,“即是150元。”    她爽快地付钱,连数量点都不点,解释:“我都几年经验了,拧一拧重量就知道你没报大数。”女人又问:“还要拿牌吗?我们长期需要,货量很大。”    程心袋好钱,婉拒:“家里还有几万张没穿呢,我努力点,应该两个月就能穿好。”    “两个月太久了,我们走货很快。”    “我尽量,谢谢你。”    离开工厂返回家后,程心给何双打了个电话。    “舍长,你有没有萧靖的电话?”    “我找找……有,给你?”    “不用,你直接给她打。就讲那家穿吊牌的工厂可能要倒闭了,叫她马上拿吊牌去换钱,不要迟过今天。”    “啊?”    何双懵了。    程心补充:“我有个亲戚在那里工作,收到一些风声。也不知是真是假,反正把钱先收了肯定无错。你快去打。”    “我……行,我打。”    “等等,你改改口,话是你亲戚收到风声。”    “我没亲戚在那上班……”    “那你想不想她感激你?以后配合你舍长工作?”    “……”    后来周一在学校,何双收到萧靖的50元宿舍门维修费。    那间工厂在周日就没再开门了,老板全家前一夜坐飞机去了澳洲,留下一大堆债务,包括数月未领工资的工人员工,拖欠半年甚至一年的供应商货款,据说金额高达半千万。    知道收钱无望后,工厂被人抢搬一空,老板的别墅也几乎被人拆了。    然而那些小财小钱杯水车薪,好几个供应商资金链断裂而相继关门大吉。    战场上一将功成万骨枯,中小制造业上,成就一个所谓的百万千万富翁的背后,是多少底层供应商在苦苦支撑。工厂习惯赊供应商的货款,压三个月算好了,然后你赊我,我赊他,他就再赊她,一环扣一环。无人讲得清,所谓富翁的钱到底是赚来的,还是赊账赊来的,积攒的财富是属于他一个人的,还是属于一堆人的。    都说九十年代是制造业的光辉岁月,只要敢,随便一个农民挽下裤脚,扔下锄头,改握螺丝批,就有发达的希望。    可在那法律法规不完善,行政不透明的时代,工厂倒闭老板跑路,下游员工供应商就真的渣都无得剩。没有人没有机构会帮你追讨。    这单大事没有本地人没听说过的。    程心私下试问萧靖她兑了多少钱。萧靖默了默,说:“500元。”    程心惊愕:“你们全家一起穿的?”    萧靖没回答。    500元即十万张吊牌,假如萧靖没去结帐,当废纸卖……想想都凄凉。    程心替她捏把汗,也给自己点个赞。    那个接吊牌的女人估计是工厂的老板娘,衣着打扮不一般,手无缚鸡之力。那些无所事事的人可能就是收到风声去追数的供应商。女人亲自坐阵办公室,故意爽快结帐,又向程心强调自己货多量大,不过是间接安抚追数人,暗示工厂运作正常,以防他们将动作搞大。    这种情景程心上辈子见过,那时候她是受害供应商之一。吃亏之后,她坚决将产品由配件半成品转型为完全成品,再把客户市场从国内转移到国外,后来退税改革,国外市场萎缩,大家又转战内销。    上辈子在中小制造业的打滚一路起伏跌宕,这辈子若走同样的事业之路,会不会轻松许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