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六零甜丫头 > 第248章 猿粪与咻咻

第248章 猿粪与咻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结果是明显的:没拉开。    彝族姑娘惊讶瞪圆眼睛, 嘀咕一句普通人听不懂的民族语言。    她有一股不服劲儿, 把银手镯取下来, 再转转手腕, 使劲儿拉弩,憋得满脸通红,手上结实肌肉鼓起来,却只将弩拉至七分满, 根本上不好竹箭, 何谈狩猎。    甜妹儿敲一下山绅脑袋, 凑过去瞅他一眼,问道:“常人拉都拉不动,你摆摊是要把弩买给谁呢?”    山绅漂亮眼睛非常亮,他笑道:    “自然是狩猎的村民们, 他们最爱各种弩·箭·弓,也在乎武具的精良。”    甜妹儿眨巴眨巴眼睛,长睫毛抖动一下,歪歪头盯着彝家姑娘手里的弩,看起来远不如师父赢来那把。    话说——    “三声学弟, 师父的那一把订制弩还有多久做好?”    山绅一副神秘兮兮的模样,笑而不语。    见精壮彝族黑姑娘拉不动弩,旁边的几位女同伴们惊讶瞪大眼睛,她们知道同伴已经十分认真,几人当场叽里咕噜说着什么“阿措阿合”类听不懂的语言。    当地彝族几乎活着与世隔绝的山林生活,十几年前还是奴隶社会制度。而狩猎是彝族的一部分。    彝族生活村落里跟碧山群山类似, 都是原始森林,里面同样有许多有野猪、猎猪、山羊、猎狗等猎物,以及许多珍禽异兽。    村民们经过数千年的劳动生活,形成一套特别的自给自足生存方式。他们特别擅长狩猎总结经验。    彝族民族团结,一代又一代传下去。    比如“围猎”、“设陷阱”、“置捕机”、“肉□□”、“装暗弩”等,捕獐、猎羚羊、猎牛、猎鬣羚、猎野猎、猎獾、捕猴、借虎、猎熊等都每种都有一套完整传承的工具与技术,并且不断更新。    本地村民居民很少与他们来往,除去强悍语言的原因,还因苗族彝族都擅长剧毒,狩猎虎熊等猛兽,用得就是苗家彝家山寨里的特制□□,据说见血封喉。    至于毒后吃肉?    根据本地彝族传说,老虎、熊、豹子、猴等几种动物动物,是人类近亲,与人类的始祖有着共同的渊源关系,只能取毛皮,不能吃肉。    至于苗族毒蛊更有神奇功效。    它们可以毒死兽后,还被村民们吃进肚子,吃的人连拉肚子都不会,据说除去草毒,还有蛊虫什么的,听听令人起鸡皮疙瘩。    因为汉族与各民族有很多不一样的风俗习惯,过高武力值使毒技术,而封建社会制度约束力太小,导致普通人怕他们。    建国后,出现一些少数民族英雄。    村里部分族人才开始与外界稍微有一点接触,大集市里也开始出现一些身着不同服装的姑娘汉子们。    彝族崇拜狩武力值高大的猎神。    哪怕是强悍猎狗,也能得到全部村民的尊敬与爱戴。    皮肤黝黑姑娘有一身健壮肌肉,看起来跟练健美运动员一样,强壮有力,是村里最强悍的女人,但竟然将弩拉不开。    这让其他彝族姑娘们惊讶不已,不顾还在市集里,比划讨论起来,引得围观群众驻足停留,离得远远地围观,指指点点都不敢。    毕竟,少数民族特别喜欢用刀类武·器做装饰,各种各样彪悍民风民俗,以及封建高官们的刻意宣传,还是在人民心中留下一些深刻印象。    甜妹儿只能听到许多句‘嗡嗡嗡’,英语她还能听懂一两句单词,这少数民族语言,实在没办法,跟听天书一样。    彝族姑娘们讨论够后,黑姑娘指着弩,结结巴巴地称赞一句道:    “它很厉害!你们的弩很厉害,但我们还要试一下才行。”    李连长一边伸手,一边点头笑道:    “应该如此,应该如此。”    山绅来不及阻止,便看见思丫头立马捂住眼睛,紧接着是大海宝文阳熙小二黑,也干脆利落选择用有缝隙的两手捂着眼睛,掩耳盗铃,眼不见心不慌。    瞅着一排排捂着眼睛高高低低的小萝卜头,林君英不解看向唯一睁大漂亮眼睛的甜妹儿,询问他们为啥这样子。    甜妹儿尴尬笑笑,也捂住眼睛,清脆道:    “天好黑,我什么都没看到。”    林君英:……    但见,李拿起另一把弩。    使劲儿拉,他心里咯噔一下,暗叫恐怕得丢面子。再继续使劲儿,脸色憋红,弩绳渐渐拉开。继续把吃奶力气用上。    一点两点三点。    蛮力竟然只拉到六分半满,还不及刚才从小学用弩的彝族年轻姑娘。    他脸色涨得通红,也不知道是羞涩,还是尴尬。    “啊——高大一片乌云。”    “我眼睛坏掉啦!”    “呜呜呜,这是哪里。”    ……一群睁眼睛说瞎话的萝卜头们。    听得懂汉族语言的只有两三个彝族姑娘,她们咯咯咯地笑出声来,再叽里咕噜翻译给同伴们听,惹得几个哈哈大笑。连围观群众都有忍不住笑得。    李连长哀怨地瞅一眼山绅。    他连木仓都可以百发半数正中红心,但弩竟然拉都拉不开,这怎么能卖的出去,仿佛是专门在捉弄人。    好在李连长不是小气之人,失败之后,他尴尬两秒,开始想怎么卖出这几把特制弩,恐怕得重新拿回家。    买回去不能射猎的弩。    对于寻常人来讲,那就是废弩,并没有什么用处。    甜妹儿犹豫要不要再插一把刀,答案当然是——要,为了小摊收入,漂亮小姐姐们身上全是银饰品,一看就很有钱。    这点她倒是分析错误。    本地彝族银饰品基本都是自己打造,建国以前村里就行银锭货币,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很有钱,而是在民族里的身份地位特征。    相反,他们有一点‘不太重视金钱’。    比如彝族村民狩猎自给自足,在原始森林,甚爬岩钻壁,精心照料猎狗、制作猎具,是极具冒险性和艰险性的民族。    但最后猎物成果有一个约定俗成规定。    “原山打鸟,见者有份”或“头年猎肉分不均,来年找猎无人跟”,不管男女老少,只要参加,不管猎物大小,人人有份。    他们不卖肉,建国后才会出村把皮鞭筋等交换一些钱物。建国前他们很少有交换钱物的意识,根本是怀抱银饰的山民。    甜妹儿还未来得及行动,几位身穿民族服饰的彝族壮汉,已经快速围过来,对着姑娘们叽里咕噜一串话。    那语气掷地有声,长得是人高马大、傍宽腰圆,一副不好惹的凶恶模样,惹得围观群众纷纷后退一两步。    连隔壁的豆腐摊子生意一点点不少,老俩口夫妇担心看着甜妹儿他们。    他们恐怕不是要闹事?!    其实彝族姑娘汉子们只是在交流关于见到弩的震惊,可能是因为太过激动,讲的话稍微有一点重。    甜妹儿瞅着高状汉子,再看一眼瘦精群众们,觉得他们才是正常模样,毕竟顿顿都有肉吃,果然营养过剩?    “我可以试一下吗?”    一位似乎被称呼‘赤尔’的壮汉,憨厚朴实一笑,很有礼貌问道。    本地彝族名字包括姓氏小名本名。    比如阿日阿子阿木,阿日是姓氏,阿子是小名即爱称,阿木才是本名,日常称呼中,只取其一。    山绅点点头。    再拉不开,今天弩可能卖不出去。    平日里,山家可不敢在集市里买弩·箭什么,怕惹人注意,这次因有俩解放军同志陪伴,才把家里一些堆积如山的木制品,抠出少部门来卖。    赤尔认真拿起弩,带着一种虔诚认真的态度。    看他的姿势动作,与刚才彝族姑娘一样熟练顺畅,可比李连长强得多。旁人只觉得姿势更好看一些。    “哈——”    伴随着一粗嗓子叫声,弩绳猛然一下子,被拉来至满绳。    围观群众纷纷鼓掌欢呼。    其他彝族姑娘与小伙子们却皱紧眉头,有点不解盯着憋气的赤尔。    甜妹儿观察起神情姿势,瞬间明白,他这是真的用尽全力,弩绳没有上竹箭,一次可以拉满是,第二次第三次恐怕会困难,弩照样不能好好‘适用’。    果不其然,赤尔坚持半分钟,放开弩绳后,只见它‘砰’一声归原位,手指手心变红,第二次上箭已经不能拉满弓。    他垂头丧气道:    “恐怕我也不是这把弩的最佳使用者。”    接二连三,其他彝族汉子们最强也一一失败,最佳不过一次拉满弓,谁也没有直接试用竹箭,这可能是当地彝族风俗习惯之一。    李连长心里稍微有点安慰。    晓丫头偷偷嘀咕一句:    “原来只有李哥哥最没用。”    思丫头不忍直视瞅一眼这傻丫头,偷偷往旁边移动两下,除去以免误伤外,更不想承认这二货是她妹妹。    李连长:    ……你不是说你瞎啊!    “没有射过竹箭的弩,恐怕无法请回家里,真不敢意思,摊主,你的弩很离开,但我们不能使用。”彝族姑娘小伙们对尊敬的人鞠个躬,准备带着遗憾离开。    “弹弓?”    “给你!”    两否丁无声无息挤眉弄眼。    甜妹儿微微一笑,单手快速抓起一把定制弩,轻轻松松拉满弓,脚踢一根竹箭,瞬间接上弓绳。    咻——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晚安么么哒~    明天上午回仙女们评论    上章在高审-_-#怕怕怕,希望是jj抽风,明天恢复正常,叶子可是很正能量的。    本文少数民族查资料以及各种猜测^_^,当地的除去已经汉化的满族土家族同学,并未解除到其他民族。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